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差热分析法鉴定贝母类中药材的研究



全 文 :差热分析法鉴定贝母类中药材的研究
程存归, 刘幸海Ξ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
  贝母类中药材种类很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
典》2000 年版一部收载的有百合科植物川贝母
F ritilla ria cirrhosa D. Don、百合科植物平贝母 F.
ussu riensis M ax im. 、百合科植物伊贝母 F. p a llid i2
f lora Sch renk 及百合科植物浙贝母 F. thunberg ii
M iq. [1 ]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还收载了
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 F. hup ehensis H siao et K. C.
H sia [2 ] , 这 5 种均为正品。而川贝母包括百合科植物
川贝母 F. cirrhosa D. Don、暗紫贝母 F. un i2
bractea ta H siao et K. C. H sia、甘肃贝母 F. p rz e2
w a lsk ii M ax im. ex Bata l. 、棱砂贝母 F. d elavay i
F ranch. 等的鳞茎。伊贝母又分为百合科植物新疆
贝母 F. w a lujew ii R egel 和伊梨贝母 F. p a llid i2
f lora Sch renk。根据功能与主治在临床上则分为两
大类: 川贝母与浙贝母。川贝母类包括川贝母、平贝
母及伊贝母, 均具清热润肺止咳之功, 用于肺热燥
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浙贝母类包括浙
贝母及湖北贝母, 均具清热化痰、止咳、开郁散结之
功, 用于热痰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痰核。故贝母类
不可随意代用或混用。近年来在药材市场上出现了
不少非正品[3 ] , 商品药材变得十分混乱, 由于它们在
外观形态上有相似之处, 且同一品种因产地不同性
状上也有一些变异, 因此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
理化鉴别[1, 4 ] , 鉴定起来相对较为困难。中药质量研
究涉及多方面、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课题, 只有采用
各种近代仪器的现代鉴别技术, 才能保证中药的质
量安全可靠[5 ]。
差热分析法 (D ifferen t ia l T herm al A nalysis,
D TA ) 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 测定物质的质量和温
度关系的一种技术。只要受检物质受热时发生质量
变化, 就能用差热分析法来研究其变化过程。差热分
析已广泛应用于化学、药物、生物化学、石油、航天、
环保等领域中。本实验采用差热分析法对贝母类药
材及其伪品进行了分析研究, 以期寻找鉴别该类植
物中药材的热谱信息。
1 材料与方法
111 仪器: 瑞士M ett ler 公司 851e型 T GA öSD TA
(热重ö同步差热) 分析仪, STA R e 操作软件, 玛瑙
研钵,M ET TL ER TOL EDO 公司生产的 AB 204—
N 型电子分析天平, d= 0. 000 1 g。
112 材料: 见表 1。
113 方法: 每次实验样品用量为 3 m g, 在玛瑙研钵
上研磨成 200 目左右, 置于铝质坩锅中, 按实验条
件程序升温, 分别对样品进行热谱扫描, 每个样品重
复 2 次。
  实验条件: 差热量程±5 ΛV ; 升温速率 20 ℃ö
m in; 升温范围 30 ℃~ 550 ℃; 气氛为静态空气; 参
比物为空坩锅。
2 结果与讨论
211 升温速率对差热图谱的影响: 本实验以浙贝母
为例, 采用不同的升温速率测定了浙贝母的差热图
谱, 结果见图 1。
a25 ℃öm in b210 ℃öm in c220 ℃öm in
d230 ℃öm in e240 ℃öm in f250 ℃öm in
图 1 不同升温速率对差热图谱的影响
F ig. 1 Effect on D TA atlas in d ifferen t ca lefactive rate
  从图 1 可以看出, 当升温速率 5 和 10 ℃öm in
时, 差热图谱峰形相似, 吸热及放热的数据相同; 而
升温速率为 20 至 50 ℃öm in 时, 差热图谱峰形相
似。说明温度对差热图谱峰形有影响。由于升温速
率 20 ℃öm in 具有代表性, 故实验时均采用升温速
·012· 中草药 Ch inese T radit ional and H erbal D rugs 第 35 卷第 2 期 2004 年 2 月
Ξ 收稿日期: 2003204221
基金项目: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1468)
作者简介: 程存归 (1960—) , 男,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主要从事波谱分析及中药鉴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T el: (0579) 2326826 E2m ail: chengcg123@ sina. com3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专业 2000 级学生
表 1 贝母类中药材来源和产地
Table 1 Or ig in of spec ies from F r itilla r ia L.
编 号 名 称 来 源 鉴定人 采购时间 拉丁名
1 平贝母 (百合科)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张 继 2002205216 F ritilla ria ussu riensis M axim.
2 川贝母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张 继 2002205216 F. cirrhosa D. Don
3 暗紫贝母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张 继 2002205216 F. un ibractea ta H siao et K. C. H sia
4 甘肃贝母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张 继 2002205216 F. p rz ew a lsk ii M axim. ex Batal.
5 棱砂贝母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张 继 2002205216 F. d elavay i F ranch.
6 新疆贝母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张 继 2002205216 F. w alujew ii Regel
7 伊犁贝母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张 继 2002205216 F. p a llid if lora Sch renk
8 湖北贝母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张 继 2002205216 F. hup ehensis H siao et K. C. H sia
9 浙贝 金华市药检所 李冰岚 2002202208 F. thunberg ii M iq.
10 珠贝 金华市药检所 李冰岚 2002202208 F. thunberg ii M iq.
11 象贝 金华市药检所 李冰岚 2002202208 F. thunberg ii M iq. var. chek iang ensis H siao et K. C. H sia
12 东贝 金华市药检所 李冰岚 2002202208 F. thunberg ii M iq
13 皖贝母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张 继 2002205216 F. anhu iensis S. C. Chen et S. F. Yin
14 米贝母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张 继 2002205216 F. d av id ii F ranch.
15 彭泽贝母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张 继 2002205216 F. m onan tha M igo.
16 一轮贝母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张 继 2002205216 F. m ax im ow icz ii F reyn
17 土贝母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张 继 2002205216 B olbostemm a p an icu la tum (M axim. ) F ranqu it
18 老鸦瓣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张 继 2002205216 T u lip a ed u lis Baker
率 20 ℃öm in。
212 川贝母类的比较: 图 2 为川贝母、暗紫贝母、甘
肃贝母及棱砂贝母的差热图谱。曲线纵坐标为试样
与参比物的温度差 (∃T ) , 向上表示放热反应, 向下
表示吸热反应。
a2川贝母 b2暗紫贝母 c2甘肃贝母 d2棱砂贝母
a2F. cirrhosa  b2F. un ibractea ta
c2F. p rz ew a lsk ii d2F. d elavay i
图 2 川贝母类的差热图谱
F ig. 2 D TA atlas of spec ies from F. r itilla r ia
  从图 2 峰形上或熔化的温度及吸热情况看, 川
贝母与甘肃贝母比较相近, 暗紫贝母与棱砂贝母比
较相近。
213 伊贝母的比较: 图 3 为伊贝母的差热图谱。
  从图 3 可以发现, 新疆贝母与伊梨贝母的差热
图谱较为相似, 所不同的是伊梨贝母在分解温度
(50410 ℃) 放热前有一个明显的吸热过程。
214 不同浙贝母的比较: 图 4 为浙贝母的差热图谱。
  从图 4 中可以发现, 由于大贝和珠贝是生长时
间长短所造成的, 差热图谱则有所不同; 象贝是浙贝
母的一种, 故差热图谱峰形相似, 但吸热及放热的温
a2新疆贝母 b2伊梨贝母
a2F. w alujew ii b2F. p a llid if lora
图 3 伊贝母的差热图谱
F ig. 3 D TA atlas of F. p a llid if lora
a2浙贝母 b2珠贝 c2象贝 d2东贝
a2F. thunberg ii b2F. thunberg ii c2F. thunberg ii
d2F. thunberg ii var. chek iang ensis
图 4 浙贝母的差热图谱
F ig. 4 D TA atlas of F. thunberg ii
度则有所差异; 东贝是浙贝母的变种[7 ] , 其差热图谱
峰形与川贝母和甘肃贝母相似。
215 不同贝母的比较: 图 5 为贝母的差热图谱。
  从图 5 中可以看出, 平贝母和伊贝母较为相似,
而湖北贝母和浙贝母则有相似之处。
·112·中草药 Ch inese T radit ional and H erbal D rugs 第 35 卷第 2 期 2004 年 2 月
a2平贝母 b2川贝母 c2伊贝母 d2湖北贝母 e2浙贝母
a2F. ussu riensis b2F. cirrhosa c2F. p a llid if lora
d2F. hup ehensis e2F. thunberg ii
图 5 贝母的差热图谱
F ig. 5 D TA atlas of spec ies from F r itilla r ia l L.
216 贝母与伪品的差热图谱比较: 本实验以川贝母
为例, 与伪品的差热图谱进行了比较, 结果见图 6。
a2川贝母 b2皖贝母 c2米贝母 d2彭泽贝母
e2一轮贝母 f2土贝母 g2老鸦瓣
a2F. cirrhosa b2F. anhu iensis c2F. d av id ii d2F. m onan tha
e2F. m ax im ow icz ii f2B olbostemm a p an icu la tum  g2T u lip a ed u lis
图 6 贝母与伪品的差热图谱
F ig. 6 D TA atlas of spec ies from F r itilla r ia L.
and its adulteran t
  从图 6 中可以看出, 贝母与伪品峰形和吸热及
放热数据均有较大不同。
217 一轮贝母不同产地的比较: 图 7 为一轮贝母的
差热图谱。
  从图 7 可以看出, 一轮贝母在不同产地的差热
图谱中温度与质量的变化数据相差不大, 特别是在
低温时几乎相同, 但分解的曲线形状则有所差异。
3 结论
311 由于差热分析法的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
是比较复杂的, 当物质受热后可以发生物理变化
(晶型转变、熔融、升华和吸附等) 和化学变化 (脱
a2山东 b2内蒙古
a2Shandong b2N eim enggu
图 7 一轮贝母的差热图谱
F ig. 7 D TA atlas of F. m ax im ow icz ii
水、分解、氧化和还原等) , 由实验所得到的曲线表明
了物质在受热时其质量随温度 (或时间) 变化的情
况。而曲线能显示出物质随温度升高所产生的玻璃
化转变、结晶、熔融、氧化和分解等过程, 所以差热分
析法专属性强。与薄层色谱等法比较, 差热分析法有
样品用量少、不用溶剂、图谱易懂、快速简便等特点。
312 所收集的样品包括了绝大部分的贝母类中药
材, 而且收集了大多数的伪品, 包括不同产地及不同
采收时间的样品, 差热分析法研究表明, 同是贝母类
中药材, 但差热图谱曲线则有所不同, 而与伪品之间
的差别则更大。差热图谱曲线反映了中药材在受热
时其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可以作为鉴别不同来
源, 不同品种中药材的方法。
313 在实验中发现, 同一样品进行重复试验时, 重
复性好。本法具有简便、快速、专属性强等优点, 是一
种有效的检测中药材的方法, 值得推广使用。
References:
[ 1 ] Ch P (中国药典) [S ]1 2000 ed1
[ 2 ] D rug S tand ard of M in istry of P ublic H ea lth of PR C (T ra2
d itiona l Ch inese M ed icina l M a teria ls, B ook 1) (卫生部药品
标准, 中药材第一册) [S ]1 19911
[ 3 ] N ational fo r the Contro l of Pharm aceu tical and B io logical
P roducts, State D rug A dm in istration, P. R. Ch ina, Guang2
dong Istitu te fo r D rug Contro l1 Ind en tif ica tion of P ictoria l
H and book of Ch inese M ed icina l M a teria ls (中国中药材真伪
鉴别图典. 1) [M ]1 Book 1. Guangzhou: Guangdong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P ress, 19991
[ 4 ] T ang S B, T ang X P1 P roperty iden tification of F ritilla ry
B u lbs [J ]1 Ch in M ed M ater (中药材) , 2002, 25 (5) : 3211
[ 5 ] Sun S Q , D u D G, L iang X Y, et a l. A rap id m ethod fo r dis2
t ingu ish ing the differen t Ganod erm a L ucid um p roducts by
Fourier transfo rm spectro scopy [J ]1 Ch in J A na l Chem (分
析化学) , 2001, 29 (3) : 3091
[ 6 ] W ei J Z, Chen B X1 D rug T herm a l A na ly sis A tlas (药物热分
析图谱) [M ]1 Beijing: Chem ical Industry P ress, 20011
[ 7 ] L i B L , Chen Z L , Zhu K et a l. Iden tificatiion of F ritilla ria
thunberg ii M iq. var. chek iang ensis H siao et K. C. H sia [J ]1 J
Ch in M ed M ater (中药材) , 1999, 22 (1) : 161
·212· 中草药 Ch inese T radit ional and H erbal D rugs 第 35 卷第 2 期 2004 年 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