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岩白菜驯化栽培研究



全 文 :现在: 块根较粗, 其横切面直径比较大, 且可见明显
的年轮; 直根、茎较细, 其横切面直径比较小, 且一般
不易见到年轮; 茎中皮层中有纤维束和石细胞群共
同组成的环带及中央发达的髓部, 而块根、直根中则
无此二结构。
412 三者的粉末主要区别在于: 块根中可见极多的
淀粉粒, 而直根、茎的粉末则看不到; 茎的粉末中可
见较多的石细胞, 而块根、直根中则无石细胞。
  乌药的商品中, 常含伪品, 而这些伪品常以乌药
的直根和茎为多。通过本实验可知, 应用显微鉴别这
一常用、简便的方法, 可以很快地鉴别出中药乌药
(块根) 与掺杂的乌药的直根及其茎, 从而为乌药的
鉴别提供依据。
References:
[ 1 ] T he Pharm aceu tical Institu te of Ch inese A cadem y of M edical
Science1 H istory of T rad itiona l Ch inese M ed icines (中药志)
[M ]1 V o l2. Beijing: Peop le’s M edical Pub lish ing House,
19931
[ 2 ] W u Z Y1 Comp end ium of N ew Ch ina (X inhua) H erba l (新
华本草纲要) [M ]1 V o l Ë . Shanghai: Shanghai Scien tific
and T echn ical Pub lishers, 19901
[ 3 ] Zhou Y1 A na tom ica l E xp erim en t of P lan t Conf orm a tion (植
物形态解剖实验) [M ]1 Beijing: Beijing N o rm al U niversity
Pub lish ing House, 19871
[ 4 ] W ang Z A 1 M icrotechn iques of P lan t (植物显微技术) [M ]1
Beijing: Ch ina A gricu ltu ral P ress, 19921
[ 5 ] Zhou R B1 Iden tification of confo rm ation and tissue and u l2
travio let spectu rm of L ind era stry chn if olia [J ]1 J Ch in M ed
M ater (中药材) , 1997, 20 (12) : 60726101
[ 6 ] Edito rial Board of Ch inese Pharm acogno sy, N an jing Pharm a2
ceu tical Co llege1 Ch inese P harm acog nosy (中草药学) [M ]1
V o l2. N an jing: J iangsu Peop le’s Pub lish ing House, 19761
岩白菜驯化栽培研究
李绍平1, 黎其万1, 王金香2Ξ
(1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云南 昆明 650223; 21 云南省丽江市农业局土壤肥料工作站, 云南 丽江 674100)
  岩白菜 B erg en ia p u rp u rascens (Hook. f. et
T hom s ) Engl. 属虎耳草科岩白菜属 (B erg en ia
M oench)植物, 是提取岩白菜素的主要野生药用原料。
据调查和资料显示, 全世界岩白菜有 10 种, 中国有 7
种[1~ 3 ]。分布于云南的主要有岩白菜、舌岩白菜[4 ]。近
期发现的还有天全岩白菜和淡红岩白菜 (新变种) [5 ]。
近 10 年来, 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及人为过度采挖,
岩白菜资源濒临枯竭。为满足市场需求和有效地保
护资源, 笔者开展了野生岩白菜驯化栽培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选用云南丽江县玉龙雪山地区产的岩白
菜的种子和根状茎; 驯化栽培选用遮荫度 75% 的遮
阳网, 作覆盖用的玉米秸秆; 肥料用腐熟堆肥和腐殖
质土。
112 方法
11211 生长习性调查: 选云南玉龙雪山、哈巴雪山、
苍山等地海拔2 900~ 3 800 m 处, 先后 4 次进行野
外调查观察。
11212 种子繁殖: 采充分成熟的种子, 阴干, 用清水浸
种, 播于苗床和盆钵内, 观察出苗率和种苗生长情况。
11213 扦插繁殖: 取岩白菜根状茎, 截至长 10 cm 左右的小段 (每段上须分布有潜伏芽) , 创面用 75%酒精消毒或用草木灰沾涂, 再扦插苗床, 再覆土 3cm , 保持土壤湿度 50%~ 60%。11214 驯化栽培: 选无污染的有机质含量在 2%~3% 以上的中上肥力土壤, 翻地整地分墒, 搭建荫棚。在墒面上开沟, 定植岩白菜根状茎。根状茎是用直接采集野生岩白菜的根茎, 截至 15 cm 长的小段, 按株行距 30 cm ×40 cm 的规格种植, 施用熟化堆肥 200kgöhm 2 盖种; 墒面上再用玉米秸杆覆盖, 保水保温,减少杂草。11215 岩白菜生长条件设计: 为模拟野生岩白菜生境, 进行了岩白菜遮荫度试验和肥料试验。在同等条件下, 设遮荫度 50% , 75% , 85% 3 种光照强度试验和施用堆肥 33313 kgöhm 2、腐殖质 33313 kgöhm 2的肥料试验。2 结果与讨论211 生长习性: 野生岩白菜主要生长在高海拔2 700~ 4 200 m 区域, 土壤为棕壤或暗棕色森林土,pH 为 612~ 617; 主要植被为间有很多杜鹃的针阔混交林地。岩白菜生长在此种生态环境的阴坡灌丛下或岩缝中。阴坡、腐殖质层深的生长最为旺盛。地
·396·中草药 Ch inese T radit ional and H erbal D rugs 第 35 卷第 6 期 2004 年 6 月
Ξ 收稿日期: 2003210208
作者简介: 李绍平 (1956—) , 男, 云南丽江人, 副研究员, 从事药用植物资源、驯化、栽培研究工作。T el: (0871) 6522037
下根状茎多条, 辐射状, 水肥条件差的 1~ 2 条, 长达
30~ 60 cm ; 地上部丛生, 一般 3~ 6 个分蘖, 叶片数
4~ 14 个, 每丛幅宽 40 cm 以上, 株高 20~ 80 cm , 花
为蝎尾状聚伞花序, 果实为蒴果。进入冬季, 叶片转
为紫红色或红色, 凋萎, 休眠, 停止生长发育, 次年 3
月以后部分叶片转绿, 同时又长出心叶, 生长加速,
到 5 月以后陆续开花, 花期和结果期长达 3~ 4 个
月, 一般 9~ 10 月份种子成熟。
212 种苗繁育
21211 种子育苗: 2001 年 8 月在丽江玉龙雪山采
种 100 g, 测得种子千粒质量 012 g。分别于次年 3,
7, 9 月进行 3 次播种。播前用清水浸种 12 h, 播于育
苗盘上。结果见表 1。
表 1 岩白菜不同季节播种出苗情况
Table 1 Germ ination of B. p urp urascens seeds
in d ifferen t sowing season s
播种时间 出苗率ö% 出苗时间öd 真叶期öd 五叶期öd
3 月 10 日 22. 5 7 18 110
7 月 10 日 18. 4 8 16 120
9 月 10 日 13. 0 9 19 130
  表 1 可见, 种子播种出苗率很低, 春季最高, 出
苗率也仅 2215%。春季播种的幼苗生长较快, 达到
五叶期, 比夏季和秋季要快 10~ 20 d, 这可能是春季
种子的生活力较旺盛所致。初步观察, 种子出苗率
低, 主要是因为种子先后成熟, 易造成种子成熟度不
一致。种子细小, 也难于选到成熟一致的种子。
21212 扦插繁殖: 将根状茎于不同季节扦插在苗床
上。苗床用 1% 多菌灵消毒, 根状茎用 200×10- 6引
哚丁酸浸沾立即扦插。结果见表 2。
    表 2 岩白菜不同季节扦插繁殖情况
Table 2 Cutting propagation of B. p urp urascens
in d ifferen t season s
扦播
日期
扦播数ö株 成活数ö株 成活率ö% 愈伤组织形成时间öd 新叶长出öd 五叶期öd
3 月 10 日 600 587 97. 5 10 20 120
7 月 10 日 600 596 99. 3 13 19 130
9 月 10 日 500 487 96. 4 15 22 150
  表 2 看出, 岩白菜根状茎扦插易成活, 春、夏、秋
3 季扦插, 成活率平均达 9712%。夏季因温湿度最
好, 扦插成活率最高。但春季扦插幼苗生长最快, 达
到五叶期比夏、秋季要短 10~ 30 d。
213 驯化栽培: 用采集的野生岩白菜根状茎切成
15 cm 左右长的小段, 直接作大田栽培, 种植一年
后, 试验结果见表 3。结果显示, 反映岩白菜生长速
度和健壮程度的几项表征, 都随遮荫度增加而提高。
露地生长最差, 遮荫度 85% 的生长最好。
表 3 不同荫蔽度对岩白菜生长的影响
Table 3 Growth of B. p urp urascens
in d ifferen t shady den sity
遮荫度
株高öcm 幅度(长×宽) öcm 2 分蘖数ö(个·株- 1) 叶片数ö(片·株- 1) 叶色
露地 19. 0 13×12 2. 2 9 紫红
50% 23. 4 16×15 4. 1 10 淡红
75% 30. 2 19×18 4. 6 12 淡绿
85% 35. 5 22×20 5. 0 12 绿色
  岩白菜移栽试验处理时间, 2002 年 3 月 10 日; 2003 年 3 月 10
日测量
   Experim en t of B . p u rp u rascens transp lan ting date: M arch
10 th, 2002; m easurem en t: M arch 10 th, 2003
  施用肥料对岩白菜地上部生长有明显的影响。
但由于岩白菜是多年生植物, 短期内对根状茎的形
成、增长增粗影响不很明显。种植一年后调查, 试验
结果见表 4。结果表明, 施用堆肥和腐殖质土岩白菜
生长势强, 主要表现在每株分蘖数和每株叶片数及
叶色上, 平均比不施的单株分蘖数要多 118~ 213
个, 单株叶片数要多 2~ 3 片。但根状茎长度和粗度
没有明显差异, 仅是施堆肥、施腐殖质土的须根系较
多较发达, 根活力较强。可能随时间的推移, 差异将
会逐步显现。
  此外, 海拔高度对岩白菜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分
别在昆明 (海拔 2 050 m )、丽江 (海拔 2 400 m ) 和永
胜 (海拔 2 900 m ) 3 地种植岩白菜, 采挖野生岩白菜
根状茎 (带叶片) 栽培, 成活率都很高, 在 92% 以上,
但单株分蘖数、叶片数、冠幅和根状茎增加长度都以
高海拔的永胜点为最大, 其次是丽江点。说明冷凉的
高海拔地区更适于岩白菜生长。
表 4 施堆肥和腐殖质土对岩白菜生长的影响
Table 4 Inf luence of compost and humus
on growth of B. p urp urascens
处理 株高öcm 分蘖数ö(个·株- 1) 叶片数ö(片·株- 1) 叶色
对照 (不施) 24. 5 2. 5 9 淡绿
堆肥 25. 6 4. 3 12 绿色
腐殖土 26. 4 4. 8 12 绿色
  堆肥为秸秆加少量土堆制成; 腐殖质土为搜集林地腐殖质层 (表
层)而获得。
  Fertilizer w as fo rm ed by pu tting straw and a lit t le of so il to2
gether w ith hum itzed o rgan ic so il w h ich w as co llected from top layer
of hum us ho rizon in the fo rest
214 关于岩白菜驯化栽培的产量: 由于野生岩白菜
属多年生, 地下根状茎沿表土层串生, 向上长出地上
部分, 很难准确计算株产。调查采得最高株产 211
kg, 最低仅 0125 kg。我们的大田驯化栽培始于 2001
年, 还不到试验周期 (3 年) , 未进行产量实测。但进
·496· 中草药 Ch inese T radit ional and H erbal D rugs 第 35 卷第 6 期 2004 年 6 月
行单株地下茎调查, 结果见表 5。
表 5 岩白菜地下根状茎生长调查
Table 5 Investigation s on growth of rh izomes
of B. p urp urascens
地点 种植时间
地下根状茎
条数ö根 长度öcm 平均粗度öcm 平均单株鲜质量ög 调查时间
昆明 200123210 1. 8 17. 3 2. 8 87. 4 20022221
丽江 200123215 2. 2 20. 8 3. 2 98. 5 20022221
  种植密度: 26617 株öhm 2; 样本数 100 株。
  P lan ting density: 26617 p lan tletöhm 2, 100 p lan tlet per samp le
  从调查结果初步认为, 岩白菜根状茎生长缓慢,
一年多时间, 仅比种时 10 cm 长度增长了 713~
1018 cm , 单株鲜质量仅 8714~ 9815 g。因此, 如何既
保证药用成分不降低, 又能加快根状茎的生长, 很值
得今后人工驯化栽培深入研究。
References:
[ 1 ] J iangsu N ew M edical Co llege. D ictionary of Ch inese M ateria
M ed ica (中药大辞典) [M ]1 Shanghai: Shanghai Scien tific
and T echn ical Pub lishers, 19951
[ 2 ] Su G M , Zhang Y N. Raw herbal m edicine iden tification of
genu ine B erg en ia p u rp u rasctns and its confused species [J ]1 J
Ch in M ed M ater (中药材) , 1991, 14 (8) : 152201
[ 3 ] L i Z X, W ang M I, Zhan J. Studies on pharm acogno sy of
B erg en ia scop u losa T. P. W ang [J ]1 N orthw est P harm J (西
北药学杂志) , 2001, 16 (3) : 10521071
[ 4 ] W ang G, M a B J. T he summ ery of research on bregen in [J ]1
J A nhu i Coll T rad it Ch in M ed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 2002,
21 (6) : 592611
[ 5 ] Pan J T. N ew taxa of the genus B erg en la from H engduan
M ountains [J ]1 A cta P hy totax on S in (植物分类学报) , 1994,
32 (6) : 57125731
HPLC 法测定桂枝中桂皮醛和桂皮酸的含量
朱晓薇, 蔡 刚, 潘桂湘, 郭俊华, 胡 静Ξ
(天津中医学院, 天津 300193)
  桂枝为樟科常绿乔木肉桂 C innam om um cassia
P resl 的嫩枝, 含有的主要成分为桂皮醛、桂皮酸。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 年版仅有 TL C 鉴别,
笔者采用 H PL C 法测定了桂枝中桂皮醛和桂皮酸
的含量, 并测定了 4 个市场样品。结果表明该法简
便、准确, 重现性好, 可有效地控制桂枝药材的质量。
1 仪器与试药
  美国 H P1100 series 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工作
站, 桂皮醛和桂皮酸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
定所提供, 甲醇和乙腈由天津四友生物医学有限公
司提供, 均为色谱纯, 水为重蒸馏水, 其余试剂均为
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1 色谱条件: 色谱柱 H ypersil C 18柱 (250 mm ×
4. 6 mm , 5 Λmm ) , 流动相: 乙腈2110% 醋酸水溶液
(33∶67) , 检测波长 285 nm , 流速 110 mL öm in, 柱
温: 35 ℃ (图 1)。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将桂枝药材粉碎, 过 40
目筛, 备用。精密称取干燥的药材粉末 011 g, 置锥
形瓶中, 精密加入甲醇 20 mL , 称定质量, 超声提取
50 m in, 放冷, 补足质量。摇匀, 滤过, 精密吸取续滤
12桂皮醛 22桂皮酸
12cinnam yl aldehyde 22cinnam ic acid
图 1 对照品 (A) 和样品 (B) 色谱图
F ig. 1 Chromatogram s of reference substances (A)
and samples (B)
液 5 mL , 置 25 mL 量瓶中, 加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
匀, 0145 Λm 微孔滤膜滤过, 作为供试品溶液。
213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桂皮醛对照品适
量, 用 70% 甲醇配成 01634 0 m gömL 的桂皮醛对
照品储备液; 精密称取桂皮酸对照品适量, 用 70%
甲醇配成 01125 m gömL 的桂皮酸对照品储备液。
精密吸取桂皮醛对照品储备液 012, 014, 016, 018,
110 mL 分别置 25 mL 量瓶中, 再依次分别精密加
入桂皮酸对照品储备液 012, 014, 016, 018, 110 mL
于相应的量瓶中, 用 70% 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596·中草药 Ch inese T radit ional and H erbal D rugs 第 35 卷第 6 期 2004 年 6 月
Ξ 收稿日期: 2003209213
作者简介: 朱晓薇 (1955—) , 女,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制剂及其质量控制。3 天津中医学院中药系 99 级毕业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