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鬼针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Ⅰ )
李 帅 1 ,匡海学 1 ,冈田嘉仁 2 ,奥山 2⒇
(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2. 日本明治药科大学 )
摘 要: 目的 研究鬼针草 Bidens bipinnat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 ODS柱色谱并结合 HPLC分
离纯化 ,通过理化鉴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 结果 从鬼针草的醋酸乙酯部位得到水杨酸 (Ⅰ )、 9, 12, 13-三
羟基 -10, 15-十八碳二烯酸 (Ⅱ ) 9, 12, 13-三羟基 -10-十八烯酸 (Ⅲ )、苄基 -O-β-D -吡喃葡萄糖苷 (Ⅳ )、苯乙基 -O-β -
D-吡喃葡萄糖苷 (Ⅴ )、 ( Z ) -3-己烯基 -O-β -D-吡喃葡萄糖苷 (Ⅵ )、丁香酚苷 (Ⅶ )、 3-甲基 -2-( 2-戊烯基 ) -4-O-β-D -吡
喃葡萄糖基 -△ 2-环戊烯酮 (Ⅷ )。 结论 以上 8个化合物中除水杨酸外 ,其余 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鬼针草中分离
得到。
关键词: 鬼针草 ;有机酸 ;苷
中图分类号: R28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3) 09 0782 04
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Bidens bipinnata Ⅰ
LI Shuai
1 , KU ANG Hai-xue
1 , OKADA Yoshihito
2 , O KUYAM A To ru
2
( 1. Heilong jiang Univ er sity o f TCM , Ha rbin 150040, China; 2. Meiji Pharmaceutical Univ er sity , Japan)
Abstract: Object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B idens bipinnata L. Methods Iso lation and
puri fica tion w ere ca rried out on silica g el, ODS co lumn and HPLC;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identi-
fied by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ally elucidated by spect ral analy sis. Results From EtO Ac
ex tract o f B . bipinnata , eight compounds w ere obtained and identi fied as: salicylic acid (Ⅰ ) , 9, 12, 13-
trihydroxy-10, 15-octadecadienoic acid (Ⅱ ) , 9, 12, 13-trihydroxy-10-octadecaenoic acid (Ⅲ ) , benzyl O-
β -D-glucopy rano side (Ⅳ ) , benzen ethy l O-β -D-g lucopy rano side (Ⅴ ) , ( Z ) -3-hexenyl O-β -D-glucopy ra-
noside (Ⅵ ) , eugenylO-β-D-g lucopyranoside (Ⅶ ) , 3-methy l-2-( 2-penteny l) -4-O-β -D-g lucopyrano sy l-△ 2-
cyclopenten-1-one (Ⅷ ) . Conclusion All of these compounds, wi th the exception ofⅠ , a re obtained from
the plant fo r the first time.
Key words: Bidens bipinnata L. ; o rganic acids; g lycosides
鬼针草 Bidens bipinnata L. 又名婆婆针 ,为菊
科鬼针属植物 ,药用全草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
布。鬼针草始载于《本草拾遗》 ,其味苦、平、无毒 ,具
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 ,主治咽喉肿痛、腹泻、
疟疾、痢疾、肝炎、急性肾炎、胃痛、噎膈、肠痈、跌打
损伤及蛇虫咬伤等病症 [1 ]。 鬼针草作为民间常用中
草药 ,应用十分广泛 ,近年来民间亦应用鬼针草治疗
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 ,且疗效较好。为充分开发、利
用其资源 ,我们对鬼针草具有降血糖作用活性部位
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从鬼针草 EtOAc部
位得到 8个化合物。
化合物Ⅷ : 无色结晶性粉末 ( M eOH) , M olish
反应呈阳性。 经酸水解薄层色谱仅检出 D-葡萄糖。
其 13 C-NMR谱中 ,在δ105. 6( CH) , 75. 2( CH) , 78. 1
( CH) , 71. 5( CH) , 78. 0( CH)和 62. 7( CH2 )处出现
归属于葡萄糖基的 6个碳信号。 1 H-NMR谱中在
δ4. 46处有一个偶合常数为 7. 6 Hz的糖的端基质
子信号。因此可以确定该化合物结构中有一个 β-D-
葡萄糖。化合物Ⅷ的 13C-NMR谱中 ,可见苷元部分
有 11个碳信号 ,其中δ207. 8( C)处碳信号为一个季
碳信号 ,推测该碳信号为酮羰基 ( C= O) ;在δ170. 1
( C) , 142. 2( C) , 133. 8( CH)和 125. 4( CH)处有 4个
烯碳信号 ,由此可知化合物Ⅷ 的苷元部分有 2个双
键。 且由其 HMQC谱可知与其相关的质子信号分
别为δ5. 38 ( 1H, dt t ,J= 18. 0, 7. 3, 1. 5 Hz)和 5. 20
( 1H, dt t , J= 18. 0, 7. 3, 1. 5 Hz) ; 此外在 δ14. 4
( CH3 )、 21. 5( CH2 )和 21. 7( CH2 )处尚有 3个碳信
号 ,由 HMQC谱可知与其相关质子信号分别为
·782·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第 34卷第 9期 2003年 9月
⒇ 收稿日期: 2002-12-19
δ0. 98( 3H, t , J= 7. 4 Hz)、 2. 15( 2H, qdd, J= 7. 4,
7. 3, 1. 5 Hz)和 2. 94( 2H, br. d, J= 7. 3 Hz)处的信
号 ;根据化合物 24的 1 H-1HCO SY谱可知 ,δ0. 98处
的 CH3质子信号与δ2. 15处的 CH2质子信号相关 ;
δ2. 15处的 CH2质子信号又与 δ5. 38和 5. 20处的
CH质子信号分别相关 ;δ5. 38处的 CH质子信号与
δ5. 20处的 CH质子信号相关 ;δ5. 38和 5. 20处的
CH质子信号又与 δ2. 94处的 CH2质子信号相关。
因此推断其苷元具有 2-戊烯基 [ CH3 ( 0. 98) - CH2
( 2. 15) - CH( 5. 38)= CH( 5. 20) - CH2 ( 2. 94) - ]
结构片段 ,且根据烯质子的偶合常数 ( 18. 0 Hz) ,可
推断该双键为反式构型。 化合物Ⅷ 的苷元在δ80. 8
( CH)和 44. 3( CH2 )处还有 2个碳信号 ,由 HMQC
谱可知与其相关的质子为 δ4. 69( 1H, dd, J= 6. 0,
1. 7 Hz)处的信号 ,由其碳信号 、氢信号的化学位移
可知该碳原子上连有氧原子 ;与后者相关的质子为
δ2. 50 ( 1H, dd, J= 18. 8, 1. 7 Hz)和 2. 75( 1H, dd,
J= 18. 8, 6. 0 Hz)处的信号 ,为同一碳原子上的两
个磁不等同质子。 另由 DQ F-CO SY谱可知 ,δ4. 69
处的 CH质子信号与δ2. 50和 2. 75处的 CH2质子
信号分别相关 ,因此推知化合物Ⅷ 的苷元具有 -CH2
( 2. 50、 2. 75) -CH ( 4. 69 )-O-结构片段。 此外 ,在
δ14. 5( CH3 )处还可见到 1个甲基碳信号 ,与其相关
的质子信号为δ2. 15( 3H, s)。在化合物Ⅷ 的 HMBC
谱中可见 ,δ2. 94处的 CH3质子信号与δ207. 8处的
C= O碳信号、 142. 2处的烯季碳信号、 170. 1处的
烯季碳信号和 125. 1处一烯碳信号相关 ;δ2. 50处
的 CH2的质子信号与δ207. 8处的 C= O碳信号和
80. 8处的 CH碳信号相关 ;δ2. 15处的 CH3质子信
号与δ80. 8处的 CH碳信号、 170. 1处的烯季碳信号
和 142. 2处的烯季碳信号相关 ;δ2. 15处的 CH2质
子信号与δ14. 4处的 CH3碳信号相关 ;δ0. 98处的
CH3质子信号与 δ21. 5处的 CH2碳信号和 133. 8
处的烯碳信号相关。此外 ,还可观察到δ4. 46处的糖
的端基质子信号与苷元中δ80. 8处的 CH碳信号相
关 ,表明葡萄糖与此碳原子是通过苷键相连接的 (图
1)。进一步将化合物Ⅷ的 13 C-NMR和 1 H-NMR谱数
据与文献 [2 ]报道的 3-甲基 -2-( 2-戊烯基 ) -4-O-β -D-
吡喃葡萄糖基 -△ 2-环戊烯酮数据相比较 ,两者基本
一致。 综上鉴定化合物Ⅷ 的结构为 3-甲基 -2-( 2-戊
烯基 ) -4-O-β -D-吡喃葡萄糖基-△ 2-环戊烯酮。 EI-
M S谱 m /z: 180, 162, 147, 133, 121, 109, 93, 79, 73,
55, 41。 1 H-NMR, 13 C-NM R谱数据见表 1。
1 仪器和材料
表 1 化合物Ⅷ 的 1H-NMR , 13C-NMR谱数据 ( CD3OD)
Table 1 1H-NMR , 13C-NMR spectral data
of compoundⅧ (CD3OD)
碳元 13C-NM R 1H-NM R
苷元
1 207. 8
2 142. 2
3 170. 1
4 80. 8 4. 69 dd, J= 6. 0, 1. 7 Hz
5 44. 3 2. 50 dd, J= 18. 8, 1. 7 Hz
2. 75 dd, J= 18. 8, 6. 0 Hz
6 21. 7 2. 94 br. d, J= 7. 3 Hz
7 125. 4 5. 20 d tt , J= 18. 0, 7. 3, 1. 5 Hz
8 133. 8 5. 38 d tt , J= 18. 0, 7. 3, 1. 5 Hz
9 21. 5 2. 15 qdd, J= 7. 4, 7. 3, 1. 5 Hz
10 14. 4 0. 98 t , J= 7. 4 Hz
11 14. 5 2. 15 s
糖
1′ 105. 6 4. 46 d, J= 7. 6 Hz
2′ 75. 2 3. 19 dd, J= 9. 2, 7. 6 Hz
3′ 78. 1
4′ 71. 5
5′ 78. 0
6′ 62. 7 3. 67 dd, J= 11. 0, 5. 2 Hz
3. 85 dd, J= 11. 0, 2. 1 Hz
图 1 化合物Ⅷ 的 HMBC
Fig. 1 HMBC of compoundⅧ
柳本熔点仪 (温度计未校正 )。核磁共振光谱仪:
JN M- LA 500型 ;质谱仪: JM S- DX 302型。高效
液相色谱仪:制备型 HITACHI高效液相系统 ;检测
器: RI检测器 ERC- 7520型。柱色谱用硅胶及试剂
为日本关东化学株式会社产品。 ODS为日本 YMC
CO. , LTD产品。 薄层色谱用硅胶板 ( Silica g el
60F254 )、反相板 ( RP-18F254 )均为德国 Merck公司产
品。色谱柱 Waters C18-AR-Ⅱ ( 10 mm× 250 mm)
ODS柱 ;实验药材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
鉴定教研室张贵君教授鉴定。
2 提取和分离
鬼针草地上部分 4 kg ,用 2倍量的 95%乙醇回
流提取两次 ,减压浓缩后用适量水混悬 ,依次用正己
烷、醋酸乙酯、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 ,其中醋酸乙酯
萃取物 18 g经硅胶柱色谱 (以正己烷 -醋酸乙酯梯
度洗脱 )、 ODS柱色谱 [甲醇 -水 ( 1∶ 1) ]、洗脱 ,再经
HPLC-ODS分离得到上述 8个化合物。
·783·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第 34卷第 9期 2003年 9月
3 结构鉴定
化 合 物 Ⅰ : 无 色 针 状 结 晶 ( MeOH ) , mp
158℃~ 159 ℃ , FeCl3反应呈墨绿色。 分子式
C7 H6O3 ,相对分子质量 138。 根据 EIM S, 1 H-NMR,
13
C-NMR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Ⅰ为水杨酸。
化合 物 Ⅱ : 无 色粉 末 ( MeOH)。 1 H-NMR
( CD3ODδ): 2. 26( 2H, t, J= 7. 3 Hz, H-2) ; 1. 57~
1. 60 ( 2H, m, H-3) , 1. 33( 8H, s, H-4, 5, 6, 7) ; 1. 45-
1. 53( 2H, m, H-8) ; 4. 02~ 4. 06( 1H, m , H-9) ; 5. 70-
5. 72 ( 2H, m, H-10, H-11) ; 3. 94-3. 96 ( 1H, m, H-
12) ; 3. 44 ( 1H, ddd, J= 8. 2, 5. 5, 4. 3 Hz, H-13) ;
2. 31-2. 36( 1H, m, H-14a ) ; 2. 03~ 2. 14( 3H, m, H-
14b, H-17) ; 5. 44~ 5. 45( 2H, m , H-15, H-16) ; 0. 96
( 3H, t , J= 7. 5 Hz, H-18)。 13 C-NM R: 177. 8( C-1) ,
35. 1 ( C-2) , 26. 1 ( C-3) , 26. 5 ( C-4) , 30. 2 ( C-5) ,
30. 4 ( C-6) , 30. 5 ( C-7) , 38. 3 ( C-8) , 73. 0 ( C-9) ,
136. 6( C-10) , 131. 1( C-11) , 75. 8( C-12) , 75. 9( C-
13) , 31. 6( C-14) , 134. 4( C-15) , 126. 4( C-16) , 21. 7
( C-17) , 14. 6( C-18)。将化合物Ⅱ的 13 C-NM R谱数
据与文献 [3 ]报道的 9, 12, 13-三羟基-10( E ) , 15( Z ) -
十八碳二烯酸甲酯的数据相比较 ,除化合物Ⅱ比已
知化合物少一个甲氧基外 ,两者基本一致 ,因此鉴定
化合物Ⅱ为 9, 12, 13-三羟基 -10, 15-十八碳二烯酸 ,
但其 9, 12, 13位的手性碳构型和 10, 15位双键构型
尚待确定。
化合 物 Ⅲ : 无 色粉 末 ( MeOH)。 1 H-NMR
( CD3OD)δ: 2. 27( 2H, t, J= 7. 3 Hz, H-2) , 1. 57~
1. 60 ( 2H, m, H-3) , 1. 33( 14H, s, H-4, 5, 6, 7, 15,
16, 17) , 1. 44~ 1. 54( 4H, m , H-8, H-14) , 4. 04( 1H,
dt ,J= 5. 8, 6. 1 Hz, H-9) , 5. 68( 2H, dd,J= 8. 2, 5. 5
Hz, H-10, H-11) , 3. 90( 1H, t, J= 5. 5 Hz, H-12) ,
3. 40 ( 1H, m, H-13) , 0. 90 ( 3H, t , J= 7. 0 Hz, H-
18)。 13 C-NM Rδ: 177. 8( C-1) , 35. 0( C-2) , 26. 1( C-
3) , 26. 6( C-4) , 30. 2( C-5) , 30. 4( C-6) , 30. 5( C-7) ,
38. 3 ( C-8 ) , 73. 0 ( C-9) , 136. 6 ( C-10) , 131. 1 ( C-
11) , 76. 5 ( C-12) , 75. 8( C-13) , 33. 6 ( C-14) , 33. 1
( C-15) , 26. 4( C-16) , 23. 7( C-17) , 14. 4( C-18)。化
合物Ⅲ比化合物Ⅱ少一个双键 ,在化合物Ⅲ的结构
中 15, 16位为饱和碳信号 ,而化合物Ⅱ结构中 15,
16位为不饱和的烯碳信号 ,为一个双键。由化合物
Ⅲ的 HMQC谱和 DQF-CO SY谱鉴定该化合物的
结构为 9, 12, 13-三羟基-10-十八烯酸。 但其 9, 12,
13位的手性碳构型和 10位双键构型尚待确定。
化合物Ⅳ: 无色结晶性粉末 ( M eOH)。 mp 123
℃~ 124℃ , Molish反应出现紫色环。酸水解薄层仅
检出 D-葡萄糖。 化合物Ⅳ的 13 CNMR谱数据与文
献 [4 ]报道的苄基 -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数据相比
较 ,两者基本一致。因此鉴定化合物Ⅳ为苄基 -O-β-
D-吡喃葡萄糖苷。
化合物Ⅴ :无色结晶性粉末 ( MeOH)。 mp 129
℃~ 130℃ , Molish反应出现紫色环。酸水解薄层仅
检出 D-葡萄糖。 化合物Ⅴ的 13 CNMR谱数据与文
献 [5 ]报道的苯乙基 -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数据相
比较 ,两者基本一致。因此鉴定化合物Ⅴ为苯乙基-
O-β -D-吡喃葡萄糖苷。
化合物Ⅵ : 无色糖浆状物质。 Molish反应出现
紫色环。酸水解薄层仅检出 D-葡萄糖。EI-M S谱 m /
z: 262 [M
+ ] , 244, 232, 213, 201, 195, 179, 171, 163,
145, 129, 111, 97, 83, 73, 67, 60, 55, 41。 分子式
C12H22O6 ,相对分子质量 262。 1 H-NMR( CD3OD)δ:
3. 53( 1H, dt ,J= 9. 5, 7. 0 Hz, H-1a ) , 3. 86( 1H, dt,
J= 9. 5, 7. 0 Hz, H-1b ) , 2. 37 ( 2H, ddd, J= 7. 0,
7. 0, 1. 5 Hz, H-2) , 5. 37( 1H, dt t , J= 10. 7, 7. 0, 1. 2
Hz, H-3) , 5. 44( 1H, dt t, J= 10. 7, 7. 0, 1. 5 Hz, H-
4) , 2. 07( 2H, ddd, J= 7. 0, 7. 0, 1. 2 Hz, H-5) , 0. 96
( 3H, t, J= 7. 0 Hz, H-6) , 4. 26( 1H, d, J= 7. 6 Hz,
H-1′) , 3. 66( 1H, dd, J= 12. 0, 5. 5 Hz, H-6′a) , 3. 85
( 1H, dd, J= 12. 0, 2. 2 Hz, H-6′b )。 13 C-NMR
( CD3OD)δ: 70. 5 ( C-1) , 28. 8 ( C-2) , 125. 9 ( C-3) ,
134. 5 ( C-4) , 21. 5( C-5) , 14. 6( C-6) , 104. 4( C-1′) ,
75. 1( C-2′) , 78. 2( C-3′) , 71. 7( C-4′) , 78. 0( C-5′) ,
62. 8( C-6′)。 将化合物Ⅵ 的 13 C-NM R谱数据与文
献 [6 ]报道的 ( Z ) -3-己烯基 -O-β-D-吡喃葡萄糖苷数
据相比较 ,两者基本一致。 因此鉴定化合物Ⅵ 为
( Z ) -3-己烯基 -O-β -D-吡喃葡萄糖苷。 并且利用
DQF-CO SY和 HMQC谱 ,首次对化合物 ( Z ) -3-己
烯基-O-β -D-吡喃葡萄糖苷的 13 CNM R数据进行了
准确归属 ,纠正了文献报道的 3, 4位碳原子归属的
错误。
化合物Ⅶ : 淡黄色结晶性粉末 ( M eOH)。 Molish
反应出现紫色环。酸水解薄层仅检出 D-葡萄糖。化
合物Ⅶ 13 C-NMR和 1H-NM R谱数据与文献 [7 ]报道的
丁香酚苷的数据相比较 ,两者基本一致。综合以上数
据 ,鉴定化合物Ⅶ 为丁香酚苷。
References:
[1 ] Jiangsu New Medical Col lege. Dictionar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中药大辞典 ) [M ] . Shanghai: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 nology Publis hers, 1985.
[2 ] Satoshi Y, Koichiro O, Kazuhiro O, et al . Antihis taminic
·784·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第 34卷第 9期 2003年 9月
fl avones and aliphat ic glycosides f rom Mentha sp icata [ J] .
Phytochem istry , 1998, 48( 1): 13.
[3 ] Tadahi ro K, Yoshihi ro Y, Nobunori A, et al . St ructu re and
synthesis of unsaturated t rihyd rox y C18 fat t y acids in rice
plant suf fering f rom rice blas t di seas e [ J ]. Tetrahed ron Lett ,
1985, 26( 19): 2357-2360.
[4 ] Toshio M , Aki ra U, Nobuo T, et al . S tudies on the glyco-
side of Epimedium grand if lorum Morr. var. thunbergian um
( M iq. ) Nakai. Ⅰ [ J] . Chem Pharm B ul l , 1987, 35 ( 3 ):
1109-1117.
[5 ] Kaoru U, Its uno H, Toshio M , et al . Studies on th e con-
s tituents of leaves of Citrus unshiu Marcov [ J] . Chem Pharm
Bul l , 1988, 36( 12): 5004-5008.
[6 ] Kenji M , Masamichi Y, Osam u T, et al . Chemical s tudies
on Chinese t radi tional medicine, Dangsh en I. Isolation of
( Z )-3-and E-2-h exenylβ-glucosid es [ J]. Chem Pharm Bul l ,
1988, 36( 7): 2689-2690.
[7 ] Wilf ried S, Gerh ard S, Peter S. Glycosidically bound aroma
componen ts f rom sou r ch er ry [ J] . Phytochem istry , 1990, 29
( 2): 607-612.
卵叶三脉紫菀化学成分的研究
席荣英 1 ,白素平 1* ,孙祥德 1 ,郭兰青 2 ,周 跃 2⒇
( 1. 新乡医学院 化学教研室 ,河南 新乡 453003; 2.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河南 新乡 453003)
卵叶三脉紫菀 Aster ageratoides Turcz. v ar.
oophyl lus Ling为菊科紫菀属植物 ,其根部常混作紫
菀药用。紫菀性味苦、温 ,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清热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风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
血、小便不利等 [ 1]。紫菀属植物在国内大多数地区均
有分布 ,其化学成分大多数已进行了研究 [2~ 4 ] ,主要
有三萜、三萜苷、黄酮及环肽类化合物。本实验对三
脉紫菀的变种——卵叶三脉紫菀的化学成分进行了
研究。从其乙醇提取物中经反复硅胶色谱分离 ,应用
现代波谱分析方法鉴定了 5个化合物 ,均为首次从
该植物中得到。
1 仪器和材料
Ko fler熔点测定仪 (未校正 ) , 170SX红外光谱
仪 ( KBr压片 ) , HP- 5988AGCMS( EI)型质谱仪 ,
Bruker AM- 400核磁共振仪 ( TM S为内标 )。柱层
析用硅胶 200~ 300目 ,薄层色谱或制备薄层色谱硅
胶为 GF254 (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 )。植物采自河南省
桐柏县 ,由河南农业大学朱长山教授鉴定为卵叶三
脉紫菀 A . ageratoides Turcz. va r. oophyllus Ling。
2 提取和分离
卵叶三脉紫菀根干重 2 kg,工业乙醇冷浸提
取 ,减压浓缩得总浸膏 120 g。浸膏分散于水中 ,分别
用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 ,得浸膏 38 g和 40 g。经
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 ,醋酸乙酯部分以石油醚 -丙酮
体系洗脱得化合物Ⅰ ~ Ⅲ ,Ⅴ ;正丁醇以氯仿 -甲醇
体系洗脱得化合物Ⅳ。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Ⅰ : 无色针晶 (甲醇 ) , mp 280℃~ 282
℃。 1H-NMR( CDCl3 )δ: 3. 74 ( 1H, m, H-3) , 1. 18
( 3H, s ) , 1. 02( 3H, s ) , 1. 01( 3H, s) , 1. 00( 3H, s) ,
0. 98( 3H, s) , 0. 96( 3H, s) , 0. 94( 3H, d, J= 6. 8 Hz,
CH3-23) , 0. 87( 3H, s) ;
13
C-NM R和 DEPT数据见表
1。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的表木栓醇一致 [5 ]。
化合物Ⅱ : 无色针晶 (丙酮 ) , mp 262℃~ 263
℃。 1 H-NMR ( CDCl3 )δ1. 18 ( 3H, s, H-28) , 1. 05
( 3H, s, H-27) , 1. 01( 3H, s, H-26) , 1. 00( 3H, s, H-
30) , 0. 95( 3H, s, H-29) , 0. 87( 3H, d, J= 7. 0 Hz, H-
23 ) , 0. 86 ( 3H, s, H-25 ) , 0. 73 ( 3H, s, H-24 ) ;
13 C-NM R和 DEPT数据见表 1。以上数据与文献报
道的木栓酮一致 [6 ]。
化合物Ⅲ : 白色片状结晶 (甲醇 ) , mp 163℃~
164℃。 EIM Sm /z (% ): 412 ( M+ , 16) , 397( M+ -
CH3 , 8. 6) , 369 ( M
+
- C3 H7 , 7. 6) , 271 ( 72) , 81
( 100) , 55( 99)。 1H-NMR( CDCl3 )δ: 1. 03( 1H, d,J=
6. 5 Hz) , 0. 85( 3H, d, J= 6. 5 Hz) , 0. 83( 3H, t, J=
7. 0 Hz) , 0. 81 ( 3H, d, J= 4. 1 Hz) , 0. 80 ( 3H, s) ,
0. 56( 3H, s) , 5. 15( 1H, m ) , 5. 14( 1H, dd, J= 8. 7,
15. 0 Hz) , 5. 03 ( 1H, dd, J= 8. 7, 15. 0 Hz) , 3. 60
( 1H, m, H-3) ;
13
C-NM R及 DEPT数据见表 1。以上
数据与文献报道的菠甾醇一致 [7 ]。
化合物Ⅳ: 白色粉末 (甲醇 ) , mp 272℃~ 274
℃。 IR图谱示有多个 OH, 推测可能为甾体糖苷或
·785·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第 34卷第 9期 2003年 9月
⒇ 收稿日期: 2002-12-10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攻关资助项目 ( 001170724)作者简介:白素平 ( 1965- ) ,女 ,河南人 ,副教授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读博士 ,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研究。
Tel: ( 0931) 8912545 E-mai l: baisu ping111@ sohu. com
*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