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Determination of uronic acids in polysaccharide from Tremella fuciform is

银耳多糖中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全 文 :200~ 400 nm 有最大吸收。Α2溴苯酮和 2, 4′2二溴苯
乙酮为常用衍生化试剂, 将脂肪酸衍生化成苯乙酮
酯, 由于采用 182冠26 醚为相转移催化剂, 使酯化反
应活能降低, 衍生化反应速度快, 酯化率高。
313 国外报道的有关脂肪酸的含量测定的色谱条
件多为C18柱, 或采用梯度洗脱, 但是由于脂肪酸的
极性过小, 在 C18柱的保留时间很长, 分离时间长达
80 m in。本实验曾尝试过C 18柱, 结果油酸与软脂酸
无法达到基线分离。使用 C8 反相柱, 以乙腈2水
(80∶20) 为流动相等度洗脱, 油酸与软脂酸可以达
到基线分离, 而且分析时间在 35 m in 之内。
References:
[ 1 ] L in Q S1 Chem ica l Constituen t of Ch inese T rad itiona l H erb
D rug (中草药成分化学) [M ]1 Beijing: Science P ress, 19771
[ 2 ] Edito rial Board of Ch ina H erbal, State A dm in istration of
T raditional Ch inese M edicine, Ch ina1 Ch ina H erba l (中华本
草 ) [M ]1 Shanghai: Shanghai Scien tific and T echn ical Pub lishers, 19991[ 3 ] Su X R 1 Study of F ructus B ruceae o il on an titumo r [J ]1JS heny ang P harm Coll (沈阳药学院学报) , 1979 (1) : 152181[ 4 ] Kong L H , W ang S L , L u Z, et a l1 D eterm ination of o leic acidcon ten t and its stab ility in Yourukeliji of J ava B rucea (B ruceajavan ica ) [J ]1 Ch in T rad it H erb D rug s (中草药) , 1995, 26(2) : 722751[ 5 ] Sun L L , W ang S L 1 D eterm ination of o leic acid in F ructusB ruceae o il em ulsion by GC [J ]1 Ch in J P harm A na l (药物分析杂志) , 1996, 16 (2) : 9821001[ 6 ] U ch ida T , Go to T 1 H igh perfo rm ance liqu id ch rom atograph icanalysis of serum long2chain fatty acids by direct derivatizationm ethod [J ]1 J Ch rom a tog r (B ) , 1992, 596: 18121841[ 7 ] H atsum iM , Kim aya S I, H iqo saw a K1 M icroanalysis of fattyacids in p lasm a of experim en tal an im als and hum ans by h igh2perfo rm ance liqu id ch rom atography [J ]1 J Ch rom a tog r (B ) ,1986, 380: 24722551[ 8 ] Puttm ann M , Krug H , V on O ch senstein E, et a l1 Fast H PL Cdeterm ination of serum free fatty acids in the P icomo le Range[J ]1 C lin Chem , 1993, 39 (5) : 82528321[ 9 ] W einkove C, Reed P1 Fatty acids in erythocytes m easured byisocratic H PL C [J ]1 C lin Chem , 1994, 40 (9) : 1707217121
银耳多糖中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姜瑞芝1, 陈英红1, 杨勇杰2, 高其品3Ξ
(11 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 吉林 长春 130021; 21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3; 31 吉林省药品检验所, 吉林 长春 130021)
摘 要: 目的 建立一种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地测定银耳多糖中糖醛酸的方法。方法 考察中性糖在咔唑法和间
羟基联苯法中对糖醛酸测定的干扰, 考察加入氨基磺酸对中性糖的抑制作用。并对银耳多糖中糖醛酸进行测定。结
果 中性糖在咔唑法和间羟基联苯法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扰。对糖醛酸中酸性杂多糖配制质量浓度超出一定范围
时, 两种方法测得糖醛酸的结果会与实际值有较大误差。结论 测定银耳多糖采用间羟基联苯法, 同时待测样品质
量浓度配制在 0125~ 0150 m gömL 时, 所测结果更接近于实际值。
关键词: 银耳多糖; 糖醛酸; 咔唑法; 间羟基联苯法
中图分类号: R 2861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4) 09 0991 03
D eterm ina tion of uron ic ac ids in polysacchar ide from T rem ella f ucif orm is
J IAN G R u i2zh i1, CH EN Y ing2hong1, YAN G Yong2jie2, GAO Q i2p in3
(11 A cadem y of T radit ional Ch ineseM edicine and M ateria M edica of J ilin P rovince, Changchun 130021, Ch ina; 21 Co llege of
L ife Science, J ilin U 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3, Ch ina; 31 J ilin Inst itu te fo r D rug Contro l, Changchun 130021, Ch ina)
Key words: T rem ella po lysaccharide (T P ) ; u ron ic acids; carbazo le m ethod; m eta2hydroxydiphenyl
m ethod
  天然药物提取的多糖以酸性杂多糖的形式存在
较多, 通常对其中糖醛酸的测定方法有咔唑法[1 ]和
间羟基联苯法[2 ]。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采用以上两
种经典方法测定酸性杂多糖中糖醛酸的含量时, 中
性糖对测定结果有很大的干扰, 使得酸性杂多糖的
组份分析结果无法解释。文献报道[3 ] , 氨基磺酸可抑
制中性糖的干扰。为建立一种准确、快速测定酸性杂
多糖中糖醛酸的方法, 本实验选用了糖醛酸含量低
·199·中草药 Ch inese T radit ional and H erbal D rugs 第 35 卷第 9 期 2004 年 9 月
Ξ 收稿日期: 2003212210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科技项目 (962901206268)
作者简介: 姜瑞芝 (1959—) , 女, 长春人, 研究员, 主要从事多糖研究及新药开发。T el: (0431) 6816839
E2m ail: zhongyan jrz@yahoo. com. cn3 通讯作者 T el: (0431) 7939919 E2m ail: gaoqip in@ch inabyte1net
的酸性杂多糖——银耳多糖, 对其中糖醛酸含量的
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
1 仪器与试剂
752 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银耳多糖 ( T rem ella
po lysaccharide, T P ) 由本实验室提供, 中性糖占
80% , 糖醛酸占 10% , 其中性糖由岩藻糖 (Fuc)、木
糖 (Xyl)、甘露糖 (M an)、半乳糖 (Gal)、葡萄糖 (Glu)
组成, 质量分数分别为 22%、28%、45%、115%、
315% ; 糖醛酸为葡萄糖醛酸 (GluA ) ; 所用试剂均为
分析纯。Fuc、Xyl、M an、Gal、Glu、GluA 对照品均购
自 Sigm a 公司, 纯度为 99%。Dow ex l 树脂购自
Sigm a 公司。
2 方法和结果
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岩藻糖、木糖、甘露
糖、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对照品 10 m g, 置 10
mL 量瓶中, 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配成 1 m gömL
的溶液。
212 氨基磺酸对两种方法测定中性糖结果的影响:
分别取两组对照品溶液各 015 mL , 加水至 1 mL , 各
加 75 mmo löL 硼酸钠2硫酸溶液 214 mL , 水浴加热
15 m in, 两组分别加咔唑、间羟基联苯显色, 以不加
对照品溶液为空白, 测定吸光度 (A )值, 结果见表 1。
另分别取两组对照品溶液各 015 mL , 加水至 1 mL ,
各加 4 mo löL 氨基磺酸溶液 100 ΛL , 同上操作, 结
果见表 1。
表 1 氨基磺酸对中性糖和糖醛酸抑制作用
Table 1 Inh ibition of sulfamate to neutra l sugars
and uron ic ac id
对照品
不含氨基磺酸 (A 值)
咔唑法 间羟基联苯
含氨基磺酸 (A 值)
咔唑法 间羟基联苯
Fuc  01667 01163 01061 01042
Xyl > 21000 01439 01389 01133
M an  01581 01174 01120 01075
Glu  11467 01396 01583 01110
Gal  01992 01241 01284 01102
GluA > 21020 01292 11948 01255
213 不同剂量的氨基磺酸对中性糖、酸性糖抑制作
用的影响: 取对照品溶液和银耳多糖溶液 (1 m gö
mL ) 各 015 mL , 加水 015 mL , 分别加入 0、50、100、
120、140、160 ΛL 4 mo löL 氨基磺酸溶液, 操作方法
同 212, 结果见图 1。
214 氨基磺酸对银耳多糖中糖醛酸测定的影响
21411 不含氨基磺酸: 取糖醛酸 10 m g, 加水溶解
配成 50 ΛgömL 溶液; 另取银耳多糖 10 m g, 加水配
成 1 m gömL 溶液。取对照品溶液 012、014、016、
018、110 mL , 加水至 1 mL , 冰浴中加入四硼酸钠硫
12Glu A  22Xyl 32T P 42Glu 52M an 62Fuc
图 1 间羟基联苯法 (A)和咔唑法 (B)中不同
剂量氨基磺酸的抑制作用
F ig1 1 Inh ibition of sulfamate with differen t volume
in meta-hydroxydiphenyl method (A) and
carbazole method (B) on uron ic ac id from TP
酸溶液 214 mL , 水浴加热 20 m in 后, 加咔唑显色,
在 525 nm 处测定吸光度 (A )值。以A 为纵坐标, 糖
醛酸质量浓度为横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 得回归方程
为: A = - 01006 60+ 01006 03 X , r= 01995 1, 线性
范围: 10~ 50 Λg; 另取对照品溶液 011、012、013、
014 mL , 加水至 014 mL , 以下操作同上, 加间羟基联
苯显色, 求得回归方程为: A = - 01012 8+ 01023 0
X , r= 01997 9, 线性范围: 5~ 20 Λg。通过以上方程
求得银耳多糖中糖醛酸的含量, 结果见表 2。
21412 含氨基磺酸: 分别取 21411 中糖醛酸溶液
011, 012, 013, 014, 015 mL , 加氨基磺酸 100 ΛL , 以
下操作同上。分别加咔唑、间羟基联苯显色。咔唑法
求得回归方程为 A = 01142 + 01003 23 X , r =
01999 0, 线性范围在 011~ 015 m g; 间羟基联苯法
求得回归方程为: A = 01033 0+ 01000 409 X , r=
01990 6, 线性范围在 011~ 015 m g。通过方程求得
银耳多糖中糖醛酸的含量, 结果见表 2。
215 通过校正因子计算银耳多糖中糖醛酸含量: 取
银耳多糖 40 m g, 葡萄糖醛酸 4 m g, 分别加 2 mo löL
三氟乙酸水解 115 h, 吹干, 少量蒸馏水溶解, 通过
Dow ex 1 树脂, 40 mL 蒸馏水洗脱, 树脂再用 1 mo lö
L 盐酸 20 mL 洗脱, 收集为酸性糖部分[4 ]。采用咔唑
·299· 中草药 Ch inese T radit ional and H erbal D rugs 第 35 卷第 9 期 2004 年 9 月
法 和间羟基联苯法求得校正因子 ( f = m 实际量ö
m 测得量) , 分别为 f 咔= 1125 (n = 5) , f 间= 1123 (n =
5)。通过校正因子计算出银耳多糖中糖醛酸质量分
数分别为 12165% (n= 5) , 12176% (n= 5)。
表 2 银耳多糖中糖醛酸的测定结果 (n= 5)
Table 2 Quan tita tive determ ination of uron ic
ac ids from TP (n= 5)
方 法 糖醛酸ö%
不含氨基磺酸
 咔唑法 30112
 间羟基联苯法 22157
含氨基磺酸
 咔唑法 23158
 间羟基联苯法 16130
216 银耳多糖测定结果: 取糖醛酸适量, 加水配成
0105 m gömL 溶液, 分别取 011、012、013、014 mL 加
水至 014 mL , 加 75 mmo löL 硼酸钠2硫酸溶液 214
mL , 水浴加热 15 m in, 加间羟基联苯显色, 得回归
方程为: A = 01034+ 01015 2 X , r= 01999 4。按上
述方法操作, 加咔唑显色, 得回归方程为: A = -
01040 5+ 01025 2 X , r= 01997 0。另取银耳多糖分
别配成 0120、0125、0150、0175 m gömL 溶液, 分别取
012 mL 加水至 014 mL , 按上述两种方法测定糖醛
酸质量分数。间羟基联苯法测得结果分别为:
9107%、12121%、12169%、14102% (n= 5)。咔唑法
测 得 结 果 分 别 为: 16147%、18133%、18195%、
19178% (n= 5)。
3 讨论
  从表 1 结果得出测定糖醛酸的咔唑法和间羟基
联苯法均可使中性糖在 525 nm 处有不同程度的吸
收, 且发现中性糖对咔唑法的干扰更明显。同时也显
示出氨基磺酸在两种方法中对中性糖的显色具有较
强的抑制作用。说明对酸性杂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测
定时, 中性糖的存在对测定结果的干扰是随酸性糖
含量的降低而误差增大, 表 2 结果已证明了这一推
测。氨基磺酸的加入对每种中性糖均有不同程度的
抑制作用。表 1 可见, 咔唑法中氨基磺酸对中性糖的
平均抑制率为 77% , 间羟基联苯法的抑制率为
66% , 均达不到完全抑制。为了考察氨基磺酸的加入
量对中性糖、酸性糖的抑制率的关系, 实验对不同剂
量氨基磺酸和各单糖及样品在两种测定方法中的吸
光度值 (A )作曲线 (图 1)。结果显示, 氨基磺酸加入
量对中性糖的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 超出
范围, 氨基磺酸抑制作用呈恒定趋势, 且两种方法对
糖醛酸也有 10% 的抑制作用, 所以对糖醛酸含量低
的酸性杂多糖加氨基磺酸法测定糖醛酸是不合适
的。如果把校正因子求得的银耳多糖中糖醛酸的结
果作为实际含量, 那么 216 项结果显示, 采用间羟基
联苯法对糖醛酸含量低的酸性杂多糖配制质量浓度
在 0125~ 0150 m gömL 时, 所测得的结果与实际值
非常接近。
  综上所述, 咔唑法和间羟基联苯法均为糖醛酸
测定的经典方法, 但天然多糖中糖醛酸含量往往偏
低, 由于中性糖的干扰而产生较大的误差。利用校正
因子求得糖醛酸含量, 虽然可以避免这些误差, 但是
实际过程繁琐, 不适合快速测定。本实验通过把样品
配制成低质量浓度, 采用间羟基联苯法, 可使样品中
中性糖的干扰降至最低, 所得结果更接近于实际值。
References:
[ 1 ] B itter T , M uir H M 1 A modified uron ic acid carbazo le reaction
[J ]1 A na l B iochem , 1962, 4: 33023341
[ 2 ] B lcm enk ran tz N , A sboe2H ansen G1 N ew m ethod fo r
quan titative determ ination of u ron ic acids [J ]1 A na l B iochem ,
1973, 54: 48424891
[ 3 ] F ilisett i2Cozzi T M C C, Carp ita N C1M easurem ent of u ron ic
acids w ithou t in terference from neu tral sugars [J ]1 A na l
B iochem , 1991, 197: 15721621
[ 4 ] Jones T M , A lbershem P1 A gas ch rom atograph ic m ethod fo r
the determ ination of aldo se and uron ic acid constituen ts of
p lan t cell [J ]1 P lan t P hy siol, 1972, 49: 92629361
RP-HPLC 法测定类风关巴布剂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
陈凌云1, 叶建晨1, 张卫兵2Ξ
(11 温州市药品检验所, 浙江 温州 325028; 21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 温州 325000)
  类风关巴布剂是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穴
位贴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课题组研制的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的外用制剂, 由涂膜剂改良而成。该制
剂主要是雷公藤、防风、丹参等中药饮片的醇提取
·399·中草药 Ch inese T radit ional and H erbal D rugs 第 35 卷第 9 期 2004 年 9 月
Ξ 收稿日期: 2004202206
基金项目: 浙江省中医药科研课题 (2000C83)
作者简介: 陈凌云 (1969—) , 女, 浙江温州人, 主管中药师, 1989 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 主要从事中药材及中成药质量分析。
T el: (0577) 88513920 E2m ail: cly2nanyang@ 163.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