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somers of amygdalin in BUYANG HUANWU TANG and its production

补阳还五汤中苦杏仁苷的存在形式及其产生机制



全 文 :μm)为三菱化工产品 ; RP-18和 RP-8的 HPTLC板
为 Merck公司产品。
植物样品采自重庆南川县金佛山 (海拔 1 000 m
左右 ) ,由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刘正宇副研究员鉴
定为 R. parkeri Hance。
2 提取与分离
乌泡子根干粉 5. 0 kg ,用甲醇浸泡 3次共 30 d,
减压回收甲醇后得浸膏 325 g。将浸膏分散于水中 ,
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 ,分别回收溶
剂得石油醚提取物 60 g、乙酸乙酯提取物 145 g和
正丁醇提取物 20 g。取乙酸乙酯提取物 125 g ,经硅
胶层析柱用氯仿-甲醇溶剂系统梯度洗脱进行粗分
并用 MCI脱去叶绿素 ,然后对各组分分别用氯仿 -
甲醇、石油醚-丙酮、氯仿 -丙酮等不同溶剂系统进行
反复硅胶柱层析 ,分得化合物Ⅰ ( 46 mg ) ,Ⅱ ( 260
mg) ,Ⅲ ( 54 mg,与化合物Ⅱ的混和物 )。
3 鉴定
化合物Ⅰ : 白色粉末 (甲醇 ) , mp 303℃~
304. 5℃。紫外灯 ( 254 nm )下无荧光 ,硫酸显色呈红
色。多种溶剂系统 T LC的 Rf值与齐墩果酸标准品
一致 ,故鉴定为齐墩果酸。
化合物Ⅱ : 白色粉末 (甲醇 ) , mp 270℃~
271℃。 1 HNM R ( CD3OD )δ: 5. 30 ( 1H, m ) , 2. 50
( 1H, s) , 3. 91 ( 1H, m ) , 3. 33( 1H, d, J= 3. 0 Hz) ,
1. 35, 1. 19, 0. 87, 0. 78 (各 3H, s ) , 0. 99 ( 6H, s ) ,
0. 93( 3H, d, J= 6. 3 Hz)。碳谱数据见表 1。由以上数
据鉴定化合物Ⅱ为蔷薇酸。
化合物Ⅲ : 白色粉末。EIM Sm / z: 488 [ M ]+ ,
470 [M - H2O ]
+ , 443 [ M - COOH]
+ , 425 [ M -
COOH- H2O ]
+ , 424 [M - COO CH3 - H2O- H]
+ ,
264[M - C14H24O2 ]
+ , 224[M - C16 H44O3 ]
+ ( RDA碎
片峰 )。碳谱数据见表 1。由以上数据推测化合物Ⅲ
为 2α, 3α, 19α-三羟基齐墩果 -12-烯 -28-酸。
表 1 化合物Ⅱ和Ⅲ的 13CNMR数据 (CD3OD)
C Ⅱ Ⅲ C Ⅱ Ⅲ
1    43. 0    41. 1 16    26. 6    23. 2
2 67. 1 65. 2 17 49. 0 46. 2
3 80. 0 78. 1 18 55. 0 43. 2
4 39. 3 37. 6 19 73. 5 80. 5
5 49. 3 47. 3 20 42. 4 37. 1
6 19. 3 17. 4 21 27. 1 27. 6
7 34. 0 32. 1 22 39. 0 24. 6
8 41. 2 40. 5 23 30. 7 27. 6
9 48. 3 46. 8 24 22. 5 22. 8
10 39. 4 37. 6 25 16. 6 15. 6
11 24. 8 23. 2 26 17. 5 17. 4
12 129. 3 124. 8 27 24. 9 27. 6
13 140. 0 142. 9 28 182. 2 182. 2
14 42. 7 41. 1 29 27. 3 27. 6
15 29. 5 27. 6 30 16. 9 24. 6
参考文献:
[ 1 ] 江苏新医学院 . 中药大辞典 [M ] . 上海: 上海科学出版社 ,
1986.
[2 ] 张惠源 ,张志英 .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94.
[ 3 ] 陈封政 ,何家华 ,丁立生 ,等 . 绢毛蔷薇果实的化学成分 [ J ].
药学学报 , 1999, 34( 6): 454-456.
[ 4 ]  Durham D G, Liu L X, Richards R M E. A tri terpen e f rom
Rubus pinf aensis [ J ] . Phy toch emis t ry, 1994, 36 ( 6 ): 1469-
1472.
[ 5 ]  Mahato S B, Kunda A P. 13 CNM R spect ra of pentacyclic
t ri terpen oid s—— a com pi lation and some salient featu res [ J].
Ph ytoch emist ry, 1994, 37( 6): 1517-1575.
补阳还五汤中苦杏仁苷的存在形式及其产生机制
吴 军 ,屠鹏飞 ,赵玉英⒇
(北京大学药学院 天然药化研究室 ,北京  100083)
摘 要: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中苦杏仁苷的存在形式及其产生机制。 方法 采用各种柱层析对桃仁及补阳还五
汤中的苦杏仁苷进行分离 ,通过各种光谱和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 结果 从补阳还五汤水煎液的正丁醇萃取部
分分离得到苦杏仁苷 ,发现其为一对 D、L差向异构体 ,含量之比约为 1∶ 1。桃仁单味药水煎结果与复方相同 , 95%
乙醇回流仅得到 D-苦杏仁苷 ,且 D-苦杏仁苷在 100℃水中回流未出现差向异构化。结论 D-苦杏仁苷的异构化是
高温水环境下桃仁中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与补阳还五汤中其它单味药无明显相关性 ; L -苦杏仁苷是复方中桃仁
·101·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2年第 33卷第 2期
⒇ 收稿日期: 2001-03-26基金项目:国家攀登计划资助项目作者简介:吴 军 ( 1968-) ,男 ,安徽省歙县人 ,北京大学药学院 2001届博士研究生 ,现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 ,博士。 1991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 ,获医学学士学位 , 1998年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获海洋生物学硕士学位 , 2001年于北京大学药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天然产物研究。通讯地址: 510301,广州市新港西路 164号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 , Tel: ( 020)84462290
由于水煎煮而产生的新化合物。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苦杏仁苷 ;差向异构体
中图分类号: R28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2) 02 0101 04
Isomers of amygdalin in BUYANGHUANWU TANG
*
and its production
WU Jun, TU Peng-fei, ZHAO Yu-ying
( Depar tment o f Na tural Medicine, Schoo l o 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Beijing Univ 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
Abstract: Object  To study the isomers o f amygdalin in BUYANG HUANWU TANG and i ts
production. Methods  Amygda lin w as iso la ted f rom bo th peach seeds and BUYANG HUANWU T ANG
by using various column chromatog raphy. Their st ructures w ere identified by the various spect ral data.
Results  Amygdalin had been iso la ted f rom n-BuOH fraction of aqueous ex t ract o f BU YANG HUANWU
T ANG and found to be a pai r of D-, L -epimers and their ration was 1∶ 1. It w as also found that the
st ructures and the ration of D-, L-epimers of amygdalin in decoction o f single peach seed w ere simi la r to
that in BUYANG HUANWU TANG. The peach seed only gave D-amygdalin when i t w as ex t racted in
95% EtOH at ref lux temperature, and D-amygda lin canno t be isomerized when i t wa s t reated in w ater at
100 ℃ . Conclusion  Isomeriza tion o f D-amygdalin results f rom interaction betw een i t and other
compounds of peach seed in w ater at high tempera ture, and has no evident rela tion to other constituents in
BUYANG HUANWU T ANG. L-amygdalin is a new compound generated due to decoction o f peach seed.
Key words: BUYANG HUANWU T ANG; amygdalin; epimer
*
BUYANG HUANWU T ANG is a Chinese herbal decoction wi th Racis Astragal i , Radix Angel icae
Sinensis, Radix Paeoniae Rubra, etc. . It has th e function o f invig o ra ting qi , promo ting blood ci rculation
and removing obst ruction in the channels.
  补阳还五汤为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
名方。 此方剂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
红花组成 ,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主治中风后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诸证。现代临床主要用于缺血性
脑血管病。本文报道了从补阳还五汤及桃仁单味药
水煎液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苦杏仁苷 D和
L差向异构体 ( BYB-16)。桃仁单味药在 95%乙醇中
回流仅得到 D-苦杏仁苷 (化合物Ⅰ ) ,且 D-苦杏仁
苷在 100℃水中回流未出现差向异构化。由此可推
断苦杏仁苷的异构化是由于高温水环境下桃仁中物
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非水的溶剂效应 ,且与补阳还
五汤中其它单味药的存在无明显相关性。 L-苦杏仁
苷是复方中桃仁由于水煎煮而产生的新化合物 ,且
其在复方中稳定存在。
化合物Ⅰ : [α]25D - 37. 5°( c, 0. 2, H2O) ,白色粉
末 , mp 203℃~ 204℃ ,易溶于水。 TO F-M S m /z:
496( M+ + K) , 480( M+ + Na )。 1HNM R( Py-d5 )δ:
3. 00~ 4. 20( 12H)为糖上的质子峰 , 4. 86( 1H, d, J=
11. 4 Hz)为与苷元相连葡萄糖 6位的一个质子峰 ,
4. 55( 1H, d, J= 10. 8 Hz)为另一葡萄糖 6位上的一
个质子峰。4. 90( 1H,d, J= 7. 2 Hz) , 5. 33( 1H, d, J=
8. 1 Hz)为两个 β-D-葡萄糖的端基质子峰。 结合
HMQC、 HMBC、 TOCSY知两葡萄糖为 1→ 6位相
连 ,即糖部分为龙胆二糖。 6. 58( 1H, s)为苯乙腈类
氰苷的 α质子峰。 7. 30 ( 2H, t , J= 7. 0 Hz) , 7. 28
( 1H, d, J= 7. 0 Hz) , 7. 83( 2H, d, J= 7. 5 Hz)为单取
代苯环上的一组特征质子峰。其 13 CNMR数据与文
献 [1 ]对照一致 ,故此化合物确定为 D-苦杏仁苷。
BYB-16: [α]25D - 24°( c, 0. 2, H2O) ,淡黄色粉末 ,
mp 115℃~ 116℃ ,易溶于水。 TOF-M S m /z: 496
( M
+ + K) , 480( M
+ + Na)。P-FAB-M S m /z: 325,为
龙胆二糖碎片峰。由 1H, 13 CNM R谱上信号峰有规
律地成对出现知其为一对异构体 , TO F-M S结合
1H, 13 CNMR知其为一对苯乙腈类氰苷异构体 ,且给
出分子式 C20H27NO1 1。薄层水解知其糖均为葡萄糖。
其 1H, 13 CNM R谱数据与化合物Ⅰ 比较发现异构体
中之一为该化合物 ,即 D-苦杏仁苷 ( BYB-16-1)。由
D-苦杏仁苷的苷元只有一个手性碳中心可推测其
异构化应在此碳上 , 1 H-1HCO SY、 HMQC、 HMBC、
TOCSY二维 NMR波谱数据及旋光测定结果进一
步证实了以上推论 ,故另一异构体确定为苦杏仁苷
L ( BYB-16-2)。因此 BYB-16为 D-和 L-苦杏仁苷的
·102·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2年第 33卷第 2期
一对差向异构体 ,且根据1 H, 13 CNMR谱上信号峰的
峰面积比可知 D和 L的量之比约为 1∶ 1。 D-和 L-
苦杏仁苷的化学结构式见图 1。
1 实验部分
图 1 D-和 L-苦杏仁苷的化学结构式
1. 1 仪器和材料: X T4A型显微熔点仪 (未校正 ) ,
AA-10R自动旋光仪 , KYKY-ZHP-5# ( FABM S)和
LDI1700 ( MALDI-TO FM S)质谱仪 , AL-300及
Bruker AM-500核磁共振仪。Sephadex LH-20及柱
层析 C18硅胶为 Pha rmacia公司产品 ,薄层层析及柱
层析硅胶为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补阳还五汤中各
单味药均选用地道药材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 Fisch. ) Bunge var.
monghol icus ( Bge. ) Hsiao的干燥根 ,购于山西省浑
源县医药公司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 Angelica
sinensis ( Oliv. ) Diels. 的干燥根 ,购于甘肃省岷县
医药 公司 ; 赤芍 为毛茛 科植 物芍药 Paeonia
lact if lora Pall. 的干燥根 ,购于内蒙古自治区多伦
医药公司 ;地龙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 Pheret ima
aspergillum ( E. Per rier )的干燥虫体 ,购于广东省
药材公司 ;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 Ligusticum
chuanx iong Hort. 的干燥根茎 ,购于成都荷花池药
材市场 ;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 Prunus persica ( L. )
Batsch的干燥成熟种子 ,购于安国药材市场 ;红花
为菊科植物 Carthamus t inctorius L. 的干燥花 ,购
于新疆药材公司。 以上药材均由北京大学药学院生
药教研室蔡少青教授鉴定和提供 ,生药标本保存于
该教研室标本馆。
1. 2 提取分离及稳定性考察:补阳还五汤各单味药
材按原方配伍共 47. 5 kg ,粉碎后用 6倍量水提 3
次 ,共得干膏 7 kg。其中 1 kg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
酯、正丁醇萃取。其正丁醇部分得干浸膏 118 g。 200
目硅胶柱层析 ,用 CHCl3 -CH3OH-H2O ( 100∶ 0∶
0~ 6∶ 4∶ 1)梯度洗脱 ,继而进一步用硅胶柱层析、
Sephadex LH-20和 C18硅胶柱层析 分离得到
BYB-16。
桃仁单味药 100 g粉碎后用 6倍量水提 3次 ,
合并 3次提取液。60℃减压浓缩至 200 mL。加 95%
乙醇至醇浓度达 60% ,静置 12 h ,倾出上清液 ,沉淀
部分过滤 ,合并上清液和滤液 , 60℃旋转蒸干。再加
水 200 mL混悬 ,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萃取。其正丁醇部分进一步用 Sephadex LH-20柱
层析纯化得 D-苦杏仁苷。
50 mg D-苦杏仁苷加 5 m L去离子水 ,在
100℃水中回流 2 h, 60℃减压蒸干。 1H, 13 CNMR
波谱测定结果表明 D-苦杏仁苷在高温水环境中稳
定 ,未出现差向异构化。
1.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Ⅰ : [α]25D - 37. 5°( c, 0. 2, H2O ) ,白色粉
末 , mp 203℃~ 204 ℃ ,易溶于水 ,分子 式为
C20H27NO11。 TOF-M S m /z: 496 ( M+ + K ) , 480
( M
+ + Na)。1HNM R( Py-d5 )δ: 3. 00~ 4. 20( 12H) ,
4. 55( 1H, d, J= 10. 8 Hz, H-6″) , 4. 86 ( 1H, d, J=
11. 4 Hz, H-6′) , 4. 90 ( 1H, d, J= 7. 2 Hz, H-1″) ,
5. 33( 1H, d, J= 8. 1 Hz, H-1′) , 6. 58( 1H, s, H-2) ,
7. 28( 1H, d, J= 7. 0 Hz, H-6) , 7. 30 ( 2H, t, J= 7. 0
Hz, H-5, 7) , 7. 83( 2H, d, J= 7. 5 Hz, H-4, 8)。 13
CNMR( Py-d5 )δ: 119. 51( C-1) , 67. 83( C-2) , 134. 67
( C-3 ) , 129. 36 ( C-4, C-8 ) , 128. 16 ( C-5, C-7 ) ,
129. 90 ( C-6) , 105. 75 ( C-1′) , 74. 73 ( C-2′) , 78. 18
( C-3′) , 71. 53 ( C-4′) , 78. 45 ( C-5′) , 70. 05 ( C-6′) ,
102. 78 ( C-1″) , 75. 52 ( C-2″) , 78. 34 ( C-3″) , 71. 68
( C-4″) , 78. 45( C-5″) , 62. 72( C-6″)。
BYB-16: [α]25D - 24°( c, 0. 2, H2O) ,淡黄色粉末 ,
mp 115 ℃~ 116 ℃ , 易 溶 于 水 , 分 子 式 为
C20H27NO11。 TOF-M S m /z: 496 ( M+ + K ) , 480
( M
+
+ Na)。P-FAB-M S m /z: 325。 13 CNM R谱数据
与化合物Ⅰ对照知异构体之一与其相同 ,即为 D-苦
杏仁苷 ;另一为 L-苦杏仁苷 ,其 1 H, 13 CNMR谱数据
归属如下。 1 HNMR( Py-d5 )δ: 3. 00~ 4. 20 ( 12H) ,
4. 53( 1H, d, J= 11. 5 Hz, H-6″) , 4. 83( 1H, d, J= 12
Hz, H-6′) , 5. 14 ( 1H, d, J= 7. 5 Hz, H-1″) , 5. 31
·103·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2年第 33卷第 2期
( 1H, d, J= 7. 5 Hz, H-1′) , 6. 72 ( 1H, s, H-2) , 7. 29
( 1H, d, J= 7. 0 Hz, H-6) , 7. 32( 2H, t , J= 7. 0 Hz, H-
5, 7) , 7. 75( 2H, d, J= 7. 5 Hz, H-4, 8)。13CNMR( Py-
d5 )δ: 118. 63 ( C-1 ) , 67. 79 ( C-2) , 134. 67 ( C-3 ) ,
129. 09 ( C-4, C-8) , 127. 99 ( C-5, C-7) , 129. 76( C-
6 ) , 105. 47 ( C-1′) , 74. 44 ( C-2′) , 77. 96 ( C-3′) ,
71. 30 ( C-4′) , 78. 20 ( C-5′) , 69. 82 ( C-6′) , 102. 42
( C-1″) , 75. 17 ( C-2″) , 77. 78( C-3″) , 71. 47( C-4″) ,
78. 20( C-5″) , 62. 72( C-6″)。
2 讨论
D-苦杏仁苷是一种重要的氰苷类化合物 ,具有
祛痰镇咳等功效 ,主要存在于中药桃仁和杏仁中。其
异构体是与槐糖结合而不是与龙胆二糖结合 ,存在
于唇形科植物白苏中 [2 ] ,自然界中不存在 L-苦杏仁
苷。文献报道 [3 ]D-苦杏仁苷在碱性条件下稳定性较
差 ,可发生差向异构。作者测定了补阳还五汤及桃仁
单味药水煎液的酸碱度 ,结果表明它们均为中性 ,从
而排除了由于碱性溶液环境导致异构的可能。 D-苦
杏仁苷在 100℃水中回流稳定 ,排除了水本身的溶
剂效应。桃仁单味药水煎煮结果与复方相同 ,均为 D
和 L差向异构体共存 , 95%乙醇回流仅得到 D-苦杏
仁苷。以上事实说明桃仁中原本存在的是 D-苦杏仁
苷 ,其差向异构体的出现是由于高温水环境下桃仁
中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非水及溶液 pH效应 ,且与
补阳还五汤中其它单味药的存在无明显相关性。 L-
苦杏仁苷是复方中的桃仁由于水煎煮而产生的新化
合物。这一结论可推广到含桃仁的其它中药复方。也
就是说在含桃仁的中药复方中 ,如桃红四物汤等 ,其
苦杏仁苷的存在方式均为 D和 L差向异构体共存 ,
且它们的比例约为 1∶ 1。 有关 D-和 L -苦杏仁苷的
药理活性差异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曾试图用高效液
相色谱对其进行拆分但未获成功。
参考文献:
[ 1]  Sad tler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Sadt ler Standard 13CNM R
spect ra [M ] . 14458C.
[ 2 ] 孙文基 ,绳金房 .天然活性成分简明手册 [M ] . 北京: 中国医
药科技出版社 , 1998.
[3 ] 徐任生 .天然产物化学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7.
红直獐牙菜的苷类成分
李玉林 ,丁晨旭 ,刘健全 ,胡凤祖 ,廖志新⒇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 西宁  810001)
摘 要:目的 研究红直獐牙菜的苷类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和 Sephadex LH20纯化 ,经理化性质和波
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红直獐牙菜的水溶性部分得到 7个化合物 ,他们分别为 8-O-β -D-吡喃葡萄糖 -1,
5-二羟基-3-甲氧基 酮 (Ⅰ )、 8-O-β -D-吡喃葡萄糖 -1, 3, 5-三羟基 酮 (Ⅱ )、 1-O-β-D -吡喃葡萄糖 -3, 7, 8-三羟基
酮 (Ⅲ )、异荭草苷 (Ⅳ )、落干酸 (Ⅴ )、龙胆苦苷 (Ⅵ )和 β -龙胆二糖 (Ⅶ )。 结论 化合物Ⅲ 、Ⅳ、Ⅴ和Ⅶ 为首次从该植
物中分得。
关键词: 红直獐牙菜 ; 酮苷 ; C-苷黄酮 ;环烯醚萜苷
中图分类号: R28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2) 02 0104 03
Glycosides from Swertia erythrost icta
L I Yu-lin, DING Chen-xu, L IU Jian-quan, HU Feng-zu, L IAO Zhi-x in
( No r thw est Plateau Institute of Bio log y , Chinese Academy o f Sciences, Xining Qinghai 810001, China )
Abstract: Object  To study the glycosides f rom Swertia erythrosticta Maxim. . Methods  The
g lycosides w ere isolated on silica g el column and purified by Sephadex LH20, thei r st ructures w ere
identi fied by spect ral data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Results  Seven compounds w ere obtained from aqueous
ex t ract and identified as sw ertianolin (Ⅰ ) , norsw ertiano lin (Ⅱ ) , no rsw ertiag lucoside (Ⅲ ) , iso orientin
(Ⅳ ) , log anic acid (Ⅴ ) , gentiopicro side (Ⅵ ) a nd β -gentiobiose (Ⅶ ) . Conclusion  Compounds Ⅲ , Ⅳ ,
·104·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2年第 33卷第 2期
⒇ 收稿日期: 2001-05-08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中共中央组织部“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作者简介:李玉林 ( 1970-) ,男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藏药现代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在职硕士生 , 199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 , 2001年攻读中国农业大学应用化学学院农药学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