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混合料的温度比外界高 ,老鼠很喜欢闯入搅乱越冬
幼虫冬眠 ,甚至拖走独角仙幼虫 ,有时还会在里面打
洞定居 ,因此在独角仙幼虫冬眠期 ,要防止老鼠为害
独角仙幼虫 ,首先在独角仙幼虫越冬场所做好防范
措施 ,阻挡老鼠进入 ,也可用鼠夹诱杀 ,铅丝笼诱捕、
堵塞老鼠出入的洞穴 ,但不能用药物灭鼠 ,以防独角
仙幼虫中毒死亡。
2 饲养独角仙的优点
2. 1 投资少、无风险: 独角仙的幼虫饲料随手可得 ,
以初步腐烂的各类杂草、木屑等 ,几乎不要任何投
资 ;独角仙的成虫吃些人们吃剩下的西瓜皮、南瓜片
等 ,所以说 ,饲养独角仙投资少 ,并无任何风险。
2. 2 见效快、利润高:一般在 8月份 ,捕得的独角仙
都已交配好了 ,即可大批产卵 ,到 11月中旬 ,幼虫可
达 3龄 ,躯体肥大 ,通常成 C型 ,约鸡蛋般大小 ,达
25~ 30 g ,即可炮制成商品出售。
( 1999-09-13收稿 )
中药鹿茸的品种分类和外观鉴定
黑龙江省伊春市药品检验所 ( 153000) 宋玉萍 李建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红光制药厂 潘锡明
药用鹿茸系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动物马鹿
Cervus elaphus Linnaeus和梅花鹿 C . nip pon Tem-
minck的雄性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味甘、咸、性
温 ,归肾、肝经 ,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
托疮毒等功效 ,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 [1 ]。
鹿茸呈圆柱状分枝 ,鹿茸主干习称“大挺”。在其
品种的分类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按动物基
源将鹿茸分为花鹿茸和马鹿茸两种 ,但在地方用药
的习惯上常用其它的分类方法 ,现归纳如下:
1 按茸体分枝形状分类
1. 1 具有 1个分枝的花鹿茸称为二杠茸 ,较嫩 ,一
般茸毛细腻光洁 ,质量较好。具有两个分枝的花鹿茸
称为三岔茸 ,由于生长时间较长 ,故颜色较深、质地
较老。具有 3个分枝的花鹿茸称为三岔茸 ,茸毛粗而
稀 ,大挺下部有棱筋及疙瘩 ,分枝顶端无毛。
1. 2 具有 1个侧枝的马鹿茸称为单门 ;具有 2个侧
枝的马鹿茸称为莲花茸 , 3个者为三岔 , 4个者为四
岔。莲化茸大挺长达 33 cm ,下部有筋棱 ,断面蜂窝
状 ,小口较大。
2 按采收方法分类
2. 1 锯茸 [ 2]: 多呈圆柱状分枝 ,枝顶钝圆 ,大挺长
14~ 30 cm ,多具 1~ 3个侧枝 ,分叉间具有一灰黑
色突起筋脉 ,侧枝长 9~ 18 cm ,直径较主枝稍细 ,
锯口面类白色 ,较老 ,外围常骨化 ,有致密蜂窝状细
孔 (子眼 ) ,茸皮棕黄至灰褐色 ,布有细茸毛 ,上密下
疏 ,柔软光润 ;较老的锯茸茸毛稀疏粗糙 ,下部表面
有纵行棱纹 ,体轻。
二杠茸每年可采 2次 ,因此又有头茬茸和二茬
茸之说 [3 ]。
1) 头茬茸:大挺、门庄 (距锯口 1 cm处的侧枝 )
相称 ,比度适宜 ,圆而周正 ,形状美观 ,茸皮厚 ,呈棕
红或棕黄色 ,茸毛细腻柔软、排立分布规整 ,锯口
95% 以上椭圆形 ,看不到骨化圈 ,茸体质地松软且
甚轻。
2)二荐茸: 又称再生茸。再生茸质劣 ,易识别 ,
花三岔很少见 ,一般皆为花二杠。 再生的花二杠大
挺、门庄不相称 ,大挺长而不圆或下粗上细 ,多呈扁
形 ,有时形成不规则的棱形 ,表面凸凹 ;门庄较短。茸
皮薄 ,多为灰黄褐色、少有暗褐色 ,茸毛粗糙且硬 ,有
些竖毛粗而发黑 ,形成特异、蓬松 ,一束束不规整上
竖排列。锯口不圆 ,近似方形 ,能看到骨化圈 ,锯口外
围多骨化 ,茸体较重 ,无腥气。
2. 2 砍茸:系连头骨之茸 ,外形与锯茸相同 ,但茸角
与脑骨相连处呈环状膨大 ,表面粗糙或具突起的小
疙瘩 (钉 ) ,脑骨前端多平齐 ,后端有一对弧形骨分列
两旁 ,俗称“虎牙” ,脑骨表面留有皮毛。
3 按鹿茸动物基源分类 [4 ]
3. 1 花鹿茸:即梅花鹿茸 ,亦称黄毛茸。
3. 2 马鹿茸:即马鹿鹿茸 ,亦称青毛茸。
此种分类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95版已
有记载 ,这里不再赘述。此外 ,鹿茸代用品也很多 ,如
驼鹿、白鹿、水鹿和驯鹿的鹿茸等 ,临床疗效亦较好。
·634·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0年第 31卷第 8期
宋玉萍 女 ,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专业 ,现任伊春市药品检验所业务室主任 ,副主任药师。从事药品检验专业 20余年 ,先后有 10余篇专业论文在国家级药学杂志上发表。
4 按加工方法分类 [ 5]
4. 1 排血茸: 基本保持原色 ,有光泽 ,色调柔和一
致 ,仅基部有血管痕迹 ,锯口洁白 ,手感较轻 ,以手按
之有弹性 ,饮片圆形或破碎薄片 ,胶质透明无胶质
化 ,外皮薄呈浅棕色或灰黄色 ,气微腥 ,味微咸。
4. 2 带血茸:外观色乌 ,茸基部皮肤有明显血管迹 ,
饮片形状同上 ,外皮较硬 ,皮色灰暗黄 ,饮片多呈黑
色或血色 ,茸的尖部首层白如蜡 ,油润如脂 ,气味腥
浓 ,味微咸。
5 按饮片炮制方法分类
5. 1 鹿茸片:外观为圆形薄片 ,无茸毛 ,半透明 ,微
显光泽 ,质坚脆 ,气微腥 ,味微咸 ,鹿茸片有血片 (蜡
片 )、粉片和老角片之说 ,角尖部鹿茸片为血片 ,中上
部为粉片 ,下部习称老角片。
花鹿茸血片表面浅棕色或黄白色 ,外皮无骨质 ,
红棕色或棕色 ,质坚韧 ;粉片和老角片较厚 ,表面粉
白色或浅棕色 ,中间有蜂窝状细孔 ,外皮无骨质或略
具骨质 ,周边粗糙 ,红棕色或棕色。
马鹿茸片的表面和周边呈灰黑色 ,中央米黄色。
血片外皮较厚无骨质 ,质坚韧。粉片和老角片较厚 ,
有细蜂窝状小孔 ,外皮较厚 ,无骨质或略具骨质。
5. 2 鹿茸粉:为灰白色或米黄色粉末 ,气微腥、味微
咸。
目前鹿茸的伪品较多 ,以上所介绍的常用鹿茸
外观鉴别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很多 ,但仍不完善 ,
需认真辨别和采用其它显微及理化鉴别方法 ,以防
鹿茸伪品进入药品市场 ,造成不良后果。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 . 1995年版一部 .
1995: 284
2 陈代贤 .药学通报 , 1986, 21( 3): 138
3 张子祥 .中草药 , 1991, 22( 2): 56
4 张贵君主编 .常用中药鉴定大全 .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
社 , 1993: 12, 769
5 王求淦 .中国中药杂志 , 1993, 18( 3): 137
( 1999-05-10收稿 )
全蝎真伪品鉴别
甘肃省中医院 (兰州 730050) 陈耀章
全蝎又名蝎子、全虫。来源于钳蝎科动物东亚钳
蝎 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体。具有息风镇
痉、通络解毒、攻毒散结的作用。常用于小儿惊风、抽
搐惊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淋巴结核、面神经麻
痹、脑血管惊挛、风湿顽痹、疮疡肿毒 ,破伤风症等。
为临床常用中药 ,随着药材用量增加 ,药材价格上
涨 ,一些不法分子唯利是图 ,为牟取暴利 ,掺假制假 ,
使全蝎质量鱼目混珠 ,伪品充斥市场 ,而用石灰、石
膏、泥土或淀粉制做的假全蝎已有报道 ,并引起人们
的注意 ,而且加工品易于鉴别 ,由此造假者改变制假
方法 ;在全蝎体内注入石膏浆、石灰浆、淀粉或泥土
浆等后干燥而得 ,使全蝎重量增加 ,外观性状几乎与
正品没有差别 ,极易与正品全蝎混淆 ,现将真伪品全
蝎鉴别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供药检、经营、使用部门
参考。
1 性状鉴别
1. 1 全蝎:头胸及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 ,完整体
长约 6 cm。 头胸部呈绿褐色 ,前面有一对短小的钳
肢及一对较长的钳状螯夹 ,背面有梯形背甲 ,腹面有
足 4对 ,均 7节 ,末端有 2钩。
前腹部由 7节组成 ,绿褐色 ;后腹部 6节棕黄
色 ,多连接。
前腹部略具韧性 ,折断后内有空隙及黑色或棕
黄色物质 ,质柔软。 完整全蝎质轻 ,体柔略具弹性。
1. 2 假全蝎:头胸及前腹部呈扁圆柱形。胸部钳肢
及钳状螯夹、腹面 4对足大多与体分离 ,完整者少
见。 前后腹部多断离。前腹部无韧性 ,难折断 ,断面
严实 ,内有灰色、白色或土黄色物质 ,质坚硬。 质重 ,
体坚硬 ,无弹性。
2 理化鉴别
2. 1 取全蝎折断前腹部 ,取出内容物 ,置盛热水烧
杯中搅拌 ,不溶 ,水澄清 ;假全蝎取腹内物质置盛热
水烧杯中有气泡生成 ,搅拌水变混浊。
2. 2 取完整全蝎置水杯中浮于水面 ;假全蝎沉于水
底。
2. 3 取全蝎腹内物质 ,置火上易燃 ,发出爆鸣声 ,并
有毛发烧焦臭味生成 ;假全蝎腹内物质不燃烧 ,如燃
烧也无爆鸣声及焦臭味生成。
全蝎用于防病治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临床
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假全蝎的出现给治病造成极
大困难 ,为了病人的安危 ,药学工作者应积极努力 ,
认真总结经验 ,防止低劣伪品药材进入药房。目前全
·635·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0年第 31卷第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