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双黄生血冲剂中补骨脂素的含量测定



全 文 :双黄生血冲剂中补骨脂素的含量测定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210002)  宋炳生  李汉保 施惠熏
摘 要 采用薄层紫外分光法测定了双黄生血冲剂中补骨脂素的含量 ,测得每袋冲剂含补骨脂素在 509~
533μg之间 ,加样回收率为 96. 39% ,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双黄生血冲剂 补骨脂素 薄层紫外分光法 含量测定
  双黄生血冲剂是黄芪、黄精、鸡血藤、补骨脂、山
萸肉等十多味中药组成的纯中药制剂。临床用于治
疗和预防化疗、放疗引起的毒副反应 ,有较好的疗
效。补骨脂具有补肾助阳作用 ,是本方的主要药物之
一。为控制质量 ,我们采用薄层分光法对其中的主要
有效成分补骨脂素进行了含量测定 ,取得了比较满
意的结果。
1 仪器与试药
754紫外分光光度计、 3650 nm紫外灯 ;硅胶 G
(层析用 ,青岛海洋化工厂 ) ,甲醇、苯、乙酸乙酯等均
为分析纯。双黄生血冲剂 (本院中药制剂室 ) ;补骨脂
素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2 方法与结果
2. 1 试液的制备
2. 1. 1 对照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 60℃减压干燥至
恒重的补骨脂素对照品 3. 0 mg ,用甲醇溶解转至 10
m L量瓶中定容 ,浓度为 0. 3 mg /mL。
2. 1. 2 供试液的制备:取本品研碎 ,精密称取 20 g ,
用苯加热回流提取 4次 ,每次 1 h,滤过 ,合并苯液 ,
回收至干 ,残渣用甲醇溶解并定容于 2 m L量瓶中
即得。
2. 1. 3 空白液的制备:按处方计算称取相当供试液
量的除补骨脂外的其余中药 ,合并 ,水煎 2次 ,每次
1 h,合并浓缩至约 300 mL,用苯萃取 3次 ,合并苯
液 ,回收苯至干 ,残渣用甲醇溶解并定容于 2 mL量
瓶中即得。
2. 1. 4 试剂:除有标明者外余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
药典附录有关配制方法配制。
2. 2 测定方法
2. 2. 1 薄层层析试验:取供试液、对照液、空白液各
10μL点于硅胶 G薄层板上 ,以苯 -乙酸乙酯 ( 9∶ 1)
为展开剂 ,展开后取出晾干 ,于紫外灯下观察 ,供试
液色谱中有与对照品完全一致的荧光斑点 ,而空白
液中无此荧光斑点 ,见图 1。
1-补骨脂素
2-冲剂  3-空白
图 1 补骨脂素
层析图
2. 2. 2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量
取供试液与对照液各 40μL,分别
点于硅胶 G薄层板上 ,使成条状 ,
以苯 -乙酸乙酯 ( 9∶ 1) ,为展开剂 ,
在紫外灯下标出荧光色带 ,刮入试
管中 ,用 5 mL甲醇溶解 ,离心沉淀
后 ,取上清液 ,以甲醇作空白 ,在波
长 200~ 400 nm间扫描 ,最大吸收
波长为 246 nm。
2. 2. 3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
取补骨脂素对照液适量 ,以甲醇稀
释 ,使成浓度分别为 1. 0, 2. 0, 3. 0,
4. 0, 5. 0μg /mL的溶液 ,以甲醇作
空白 ,在波长 246 nm处测定吸收
度。绘制标准曲线 ,在 1. 0~ 5. 0μg /mL浓度范围内
符合朗伯 -比尔定律 ,回归方程为 y = 0. 002 3+
0. 142 3x , r= 0. 999 2。
2. 2. 4 稳定性试验: 上项对照液 ,以每分钟测定一
次 ,共计 30次 , RSD不超过 2. 0% ,证明在 30 min
内测定是稳定的。
2. 2. 5 加样回收试验: 取样品研碎 ,称取 20. 0,
10. 0, 10. 0, 10. 0 g共 4份 ,后 3份分别加入不同量
的补骨脂素 ,按供试液制备方法项下提取 ,定量制成
测定液 ,点该液 40μL于硅胶 G薄层板上 ,以苯 -乙
酸乙酯 ( 9∶ 1)为展开剂 ,展开后 ,紫外灯下标出荧
光色带 ,刮入试管中 ,用 5 mL甲醇溶解 ,离心沉淀 ,
取上清液在波长 246 nm处测定吸光度 ,平均回收
率为 96. 39% , RSD= 0. 99% (n= 4)。
2. 2. 6 含量测定法: 点供试液、对照液各 40μL于
硅胶 G薄层板上 ,按上述方法展开、刮下、溶解、离
心 ,分取上清液于波长 246 nm测定吸光度 ,计算含
量 ,见表 1。
·106· 中草药  Ch inese Tradi 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00年第 31卷第 2期
Address: Song Bingsheng, Nan jing General Hospi tal of Nanjing Army, Nan jin
表 1 含量测定结果
编号 样品
( g )
吸光度 补骨脂素含量
X (μg /g ) X- (μg /g ) (微克 /袋 ) RSD (% )
1 20. 05 0. 14 33. 86 33. 96 509. 4 0. 93
0. 446 33. 7
0. 454 34. 31
2 19. 95 0. 403 33. 21 34. 05 510. 8 2. 41
0. 407 34. 10
0. 416 34. 85
3 20. 10 0. 426 35. 52 34. 98 524. 7 1. 41
0. 477 34. 54
0. 481 34. 85
4 20. 00 0. 427 35. 78 35. 58 533. 7 1. 77
0. 401 34. 87
0. 451 36. 08
  平均含量 X- = 34. 64μg /g ,每袋 519. 6μg ,RSD= 2. 24%。
3 讨论
3. 1 薄层层析可以证明供试品中含有补骨脂素 [1 ] ,
若处方中除去补骨脂 ,则空白液中无此荧光斑点。
3. 2 采用薄层紫外分光法测定冲剂中补骨脂素的
含量 [2 ] ,结果稳定可靠 ,又不需要昂贵的仪器 ,便于
基层单位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吴 焕 .中草药通讯 , 1978, ( 10): 32
2 黄新生 .基层中药杂志 , 1989, 3( 1): 20
( 1999-07-20收稿 )
黄芩苷提取工艺研究
四川省中药研究所 (成都 610041)  黎万寿  陈 幸
  黄芩是常用中药 [1 ] ,在生产中 ,黄芩苷的提取多
采用水提酸沉法 [2 ]或碱提酸沉法 [3, 4 ] ,但转移率低。
为此我们进行了提取工艺研究 ,探索出了有效的醇
提酸沉法 ,提高了黄芩苷的转移率 ,适用于大批量生
产。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 1 仪器与药品:高效液相色谱仪 Waters 510泵 ,
岛津 Catalog 7125型进样器 , SPD-6AV紫外检测
仪 , CR-6A数据处理机 ;对照品: 黄芩苷 (含量测定
用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除药用乙醇外 ,所用
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1. 2 实验材料: 黄芩饮片购自成都中药材站 ,经鉴
定为正品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 rg i。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 1 色谱条件:色谱柱 Y WG 10μm C18 4. 6 mm×
250 mm(大连依利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流动相:
甲醇 -水-磷酸 ( 45∶ 55∶ 0. 0125) ;检测波长: 280
nm
[1 ] ;流速 1. 0 mL /min;柱温 30℃。
2. 2 黄芩苷标准曲线: 精密称取在 60℃真空干燥
4 h的黄芩苷对照品 2. 79 mg ,定容 100 mL,作为对
照品溶液。 按色谱条件 ,分别选择 1, 2, 4, 8, 16μL,
测得峰面积 ,线性回归方程为: y= 3 098 769x- 5
621, r= 0. 9999,结果表明: 在 0. 0279~ 0. 464μg范
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2. 3 提取方法的比较: 黄芩饮片 60℃烘干 ,粉碎过
10目筛。称取 100 g ,用表 1中不同溶剂以 10倍、 8
倍量分两次提取 ,每次 1 h ,滤过。合并滤液 ,浓缩至
干 ,称重。 水煮醇沉法例外 ,先将提取液浓缩至药材
6倍量 ,加入等量 95%乙醇 ,搅匀 ,放置一昼夜 ,滤
过 ,合并上清液及沉淀洗涤液 ,浓缩至干 ,称重。
精密称取相当于生药 20 mg的上述浸膏 ,用
80%甲醇适量超声溶解 30 min,定容至 10 mL,进样
3~ 7μL,测定结果见表 1。
2. 4 黄芩苷的纯化: 取前述 60%乙醇提取滤液 ,减
压回收尽乙醇后 ,补足蒸馏水至药材的 15倍量 [2 ] ,
作为待纯化样品溶液。
表 1 不同方法提取黄芩苷收得率比较
提取方法 水煎煮 水煮醇沉
60%
乙醇
80%
乙醇
药用
乙醇
浸膏得量 ( g / 100g生药 ) 25. 34 18. 88 39. 39 37. 47 26. 41
黄芩苷得量 ( g / 100g生药 ) 1. 44 1. 18 4. 49 4. 43 1. 72
  测定结果以 60%乙醇作溶剂 ,黄芩苷提取率高。
纯化方法 1 酸沉法 [ 2]:取上述待纯化样品溶
液 ,加浓盐酸调 pH3~ 4,静置 1 h后滤去杂质 ,滤液
再于 40℃调 pH1. 5~ 2,保温 30 min,静置 ,抽滤 ,
沉淀用水洗至 pH6. 5~ 7. 0,干燥即得黄芩苷粗品。
纯化方法 2 碱酸法 [ 4]:取上述待纯化样品溶
·107·中草药  Ch inese Tradi 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00年第 31卷第 2期
黎万寿 男 , 27岁 ,研究实习员。 1996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 ,获学士学位。现在四川省中药研究所药化室工作。主要从事新药质量标准、制备工艺研究等。参加了两项“九· 五”攻关课题即“川牛膝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和“风湿平胶囊的研究” ,曾参与了四川省中医局课题“丹参的系统研究”等多种新药的研制工作 ,其中“川产道地药材 -川丹参的系统研究”科研成果获重庆市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已发表论文 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