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radicular part of Rubus swinhoei

木莓根部化学成分的研究



全 文 :Table 1 Ant ifungal act ivities of compoundsⅠ ,Ⅲ ,Ⅴ andⅥ
Fungal s t rain
( culture temperature and hour)
Ⅰ Ⅲ Ⅴ Ⅵ
Crytococus neoforma ( 37℃ , 48 h) - - - +
Cand ida albicans ( 37℃ , 48 h ) - + + +
Mucor globosu ( 26℃ , 48 h) + - + +
Chaetomium g lobosum ( 26℃ , 48 h ) + + + +
Rh izopus nigricans ( 26℃ , 24 h ) - - + -
Scopular iop si s brevicat tl is ( 26℃ , 48 h ) - - + +
   Inhibitory concen tration w as def ined as follow s: - = less than
1. 0 mg /mL; + = more th an 1. 0 mg /m L.
   Inoculation meth ods w ere performed as d escribed in th e li tera-
tu re1
References:
[1 ] 苏镜娱 ,张广文 ,李 核 ,等 .广藿香精油化学成分分析与抗菌
活性研究 [ J] .中草药 , 2001, 32( 3): 204-205.
[2 ]  Ch ristopher O, M iles L M. Kinet ics mech anism of the cyclis-
tion of 2′, 6′-dih ydroxych alcone and derivativ es [ J] . Chem Soc
Perkin TransⅡ Polyace, 1989, ( 11): 1623-1632.
[3 ]  Lam J, W rang P. Flavonoids, and polyacetylenes in Dahl ia
tenu icaul is [ J] . Phytoch emis t ry, 1975, 14( 7) : 1621-1623.
[ 4 ] 张秀尧 ,凌罗庆 ,毛泉明 ,等 . 西河柳化学成分的研究 [ J] . 中
草药 , 1989, 20( 3): 4-5.
[5 ]  Vidari G, Finzi P V , De Bernardi M . Flavonoids and quinones
in s tems of Aframomum gig anteum [ J ] . Ph ytoch emist ry,
1971, 10( 12): 3335-3338.
[ 6 ] 关 玲 ,权丽辉 ,徐丽珍 ,等 . 广藿香化学成分的研究 [ J] . 中
国中药杂志 , 1994, 19( 6): 356-358.
[7 ]  Herr W , Gibaja S, Bhat SV , et al . Dihyd rof lavonols and oth-
er flavonoids of Eupatorium species [ J ] . Ph ytoch emist ry,
1972, 11( 9): 2859-2863.
[ 8 ] 李文魁 ,李英和 ,杨峻山 ,等 . 瓜子金化学成分的研究 [ J] . 天
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1996, 8( 3): 1-4.
木莓根部化学成分的研究
赵卫权 ,丁立生 ,王明奎⒇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 目的 研究木莓根部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 ,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
定其化学结构。 结果 从木莓根部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 10个化合物 ,它们分别为: 胡萝卜苷 (Ⅰ )、乌苏酸
(Ⅱ )、 3β , 19α-二羟基 -2-氧 -乌苏 -12-烯 -28-酸 (Ⅲ )、 2α, 3β , 23α-三羟基乌苏 -12, 18-二烯 -28-酸 (Ⅳ )、 2α, 3β , 23α-三羟
基乌苏 -12, 19-二烯 -28-酸 (Ⅴ )、 2α, 3β , 19α, 23α-四羟基齐墩果 -12-烯 -28-酸 (Ⅵ )、 2α, 3β-二羟基乌苏 -12, 18-二烯 -28-
酸 (Ⅶ )、 2α, 3β , 19α-三羟基乌苏 -12-烯 -28-酸 (Ⅷ )、 2α, 3β , 19α-三羟基齐墩果 -12-烯-28-酸 (Ⅸ )和蔷薇酸 (Ⅹ )。结论 
以上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关键词: 木莓 ;悬钩子属 ;三萜
中图分类号: R28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10 0874 03
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radicular part of Rubus swinhoei
ZHAO Wei-quan, DING Li-sheng , WAN G Ming-kui
   ( Chengdu Institute o f Bio lo g 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Key words: Rubus swinhoei Hance; Rubus L. ; triterpenoids
  木莓 Rubus swinhoei Hance系蔷薇科悬钩子属
植物 ,主要分布在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
北、湖南、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 其根有凉
血止血、活血调经、收敛解毒之功效 ,用于牙痛、疮
漏、疔肿疮肿、月经不调等症状 [1 ] ,但其药用成分未
见报道。为探索该植物的有效成分 ,揭示其生理活性
物质 ,使之在中医临床上应用更为广泛 ,并为悬钩子
属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以及深层次开发提供基
础资料 ,本文对木莓根部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
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显示其中主要成分为三萜类化
合物和鞣质。我们已经报道了其中一个结构新颖的
三萜成分木莓酸的结构 [ 2]。本文继续报道其余的 10
个成分。它们分别是: 胡萝卜苷 ( daucosterol , Ⅰ )、
乌苏酸 ( ursolic acid, Ⅱ )、 3β , 19α-二羟基 -2-氧-乌苏
-12-烯 -28-酸 ( 2-oxo-pomo lic acid, Ⅲ )、 2α, 3β , 23α-
三羟基乌苏 -12, 18-二烯-28-酸 ( pinfaenoic acid,
·874·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 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10期
⒇ 收稿日期: 2000-08-30基金项目: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会资助作者简介:赵卫权 ( 1975-) ,男 ,江苏六合人 ,助理工程师 ,硕士。 1997年 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 , 2000年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为植物化学。 现在成都军区防化技术大队工作。 Tel: ( 028) 6684044  E-mail: w eiquanzhao@ 163.
com
Ⅳ )、 2α, 3β , 23α-三羟基乌苏 -12, 19-二烯 -28-酸 ( i-
aspinfaenic acid, Ⅴ )、 2α, 3β , 19α, 23α-四羟基齐墩
果 -12-烯 -28-酸 ( arjungenin, Ⅵ )、 2α, 3β-二羟基乌
苏-12, 18-二烯 -28-酸 ( go reishic acid, Ⅶ )、 2α, 3β ,
19α-三羟基乌苏 -12-烯 -28-酸 ( to rmic acid, Ⅷ )、 2α,
3β , 19α-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 ( ar juno lic acid,
Ⅸ )和蔷薇酸 ( euscaphic acid,Ⅹ )。以上成分均为首
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1 实验部分
1. 1 植物来源及仪器:植物样品采自重庆南川县金
佛山 (海拔 1 000 m左右 ) ,由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
所刘正宇副研究员鉴定。
熔点用 XRC-1型显微熔点仪测定 ,温度计未校
正 ;核磁用 Bruker AC-300P和 Avance DMX-500
核磁共振仪测定 , TM S为内标 ;层析用硅胶和硅胶
HPTLC为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 ; M CI( 37~ 75μm)
为三菱化工产品 ; Lobar PR-18, Si 60及相应的
HPTLC为 Merck产品。
1. 2 提取与分离:木莓干燥根部 5. 0 kg ,粉碎后用
MeOH室温浸提 3次 ,减压回收 MeOH后得浸膏
488 g。取 446 g浸膏分散于 H2O中 , EtOAc萃取得
萃取物 121. 5 g。 取 98 g在适量热 MeOH中溶解
后 ,加等体积 H2O及少量环己烷沉淀 ,将沉淀与水
相蒸干后分别重复沉淀两次。沉淀物进行正相、反相
柱层析分离 ,正相柱洗脱剂为石油醚 -丙酮 ,氯仿-甲
醇 ,氯仿 -丙酮 ,氯仿 -乙醚 ,氯仿-乙醚 -甲醇 ;反相柱
洗脱剂为甲醇 -水。 分离得到化合物Ⅰ ( 80 mg ) ,Ⅱ
( 50 mg ) ,Ⅲ ( 70 mg ) ,Ⅵ ( 70 mg ) ,Ⅶ ( 13 mg ) ,Ⅹ ( 40
mg )以及Ⅳ和Ⅴ ( 50 mg ) ,Ⅷ 和Ⅸ ( 230 mg )的混
合物。
1.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Ⅰ : 白色粉末 ,在紫外灯下 ( 254 nm )不
显色 , mp 276℃~ 278℃。多种溶剂系统 TLC的 Rf
值与标准品胡萝卜苷一致 ,混合熔点不下降。
化合物Ⅱ : 白色粉末 ,在紫外灯 ( 254 nm )不显
色 ,硫酸显色为红色 ,多种溶剂系统 TLC的 Rf值与
乌苏酸标准品一致。
化合物Ⅲ ~ Ⅸ :白色粉末 ,碳谱数据见表 1。
化合物Ⅹ :白色粉末 , mp 270℃~ 271℃。 碳谱
数据见表 1。
2 结果与讨论
化合物Ⅰ 、Ⅱ与标准品比较分别鉴定为乌苏酸
和胡萝卜苷。
化合物Ⅲ : 白色粉末 ,在紫外灯 ( 254 nm )下无
荧光 ,碳谱数据显示该化合物有 30个碳信号 ,推测
为三萜类化合物。 13 CNMR中 δc140. 2和 δc128. 7
显示该化合物为乌苏烷型三萜 ;δc73. 5( s)显示 19
位碳可能接有 α型羟基 ;δc83. 7说明另一羧基存
在 ,δc182. 2显示有一羟基存在 ,δc212. 7显示有一
酮基存在。 DEPT谱显示该化合物含 7个伯碳 , 8个
仲碳 , 6个叔碳 , 9个季碳。 与文献 [3 ]报道的 2-oxo-
pomolic acid碳谱数据一致 ,鉴定化合物Ⅲ 为 2-
oxo-pomolic acid。
表 1 化合物Ⅲ ~ Ⅹ 的 13CNMR光谱数据 ( pyridine-d5 )
C位 Ⅲ a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1 54. 4( q) 45. 3 47. 1 47. 4 48. 5 48. 3 47. 6 42. 9( q)
2 212. 7( s ) 66. 5 66. 5 69. 0 68. 7 68. 7 68. 7 66. 2(d )
3 83. 7( d) 78. 2 80. 0 78. 3 83. 8 83. 9 83. 9 79. 4(d )
4 44. 6( s ) 43. 9 43. 1 43. 6 39. 5 38. 7 39. 9 38. 8(d )
5 55. 8( d) 48. 5 50. 0 48. 2 56. 1 56. 1 56. 1 48. 8(d )
6 19. 9( q) 19. 1 19. 1 18. 8 18. 9 19. 1 19. 0 18. 6( q)
7 33. 8( q) 34. 9 34. 1 33. 6 35. 1 33. 6 33. 4 33. 5( q)
8 41. 4( d) 39. 6 39. 9 40. 1 40. 0 40. 5 40. 1 40. 6( s)
9 46. 5( d) 48. 1 48. 1 48. 5 48. 4 47. 9 48. 5 47. 6(d )
10 42. 9( s ) 38. 4 38. 4 38. 5 38. 5 40. 9 38. 7 38. 7( s)
11 24. 6( q) 32. 0 32. 0 28. 8 23. 6 24. 2 29. 2 24. 1( q)
12 128. 7( d) 126. 1 127. 4 123. 5 125. 9 128. 0 123. 9 128. 0(d )
13 140. 2( s ) 139. 6 138. 7 145. 0 139. 5 140. 0 145. 0 140. 0( s)
14 41. 4( s ) 35. 6 44. 1 42. 2 45. 1 42. 4 42. 2 42. 1( s)
15 29. 6( d) 29. 3 28. 8 29. 2 29. 2 29. 4 29. 2 29. 4( q)
16 26. 5( d) 22. 3 22. 3 24. 3 27. 1 26. 4 24. 9 26. 4( q)
17 48. 2( s ) 49. 9 47. 1 46. 0 49. 8 47. 9 46. 1 48. 3( s)
18 55. 0( d) 135. 5 50. 9 44. 8 136. 3 54. 6 44. 9 54. 6(d )
19 73. 5( s ) 134. 8 129. 3 81. 3 - 72. 7 81. 3 72. 7( s)
20 43. 0( d) 43. 9 124. 1 35. 7 34. 8 42. 2 35. 8 42. 4(d )
21 27. 0( q) 27. 2 33. 7 28. 4 31. 9 27. 2 28. 9 27. 1(d )
22 38. 8( q) 35. 0 26. 5 33. 1 35. 6 38. 5 33. 7 38. 5( q)
23 29. 6( t) 69. 2 69. 2 66. 6 29. 4 29. 4 28. 4 29. 5( t )
24 17. 2( t) 14. 6 14. 6 14. 3 17. 8 16. 8 17. 6 22. 3( t )
25 16. 7( t) 18. 4 17. 6 17. 7 17. 7 16. 9 16. 9 16. 8( t )
26 17. 1( t) 18. 6 18. 5 17. 3 18. 4 17. 7 17. 6 17. 3( t )
27 24. 7( t) 23. 8 24. 0 24. 9 22. 2 24. 8 24. 3 24. 7( t )
28 182. 2( s ) 178. 9 180. 1 181. 0 179. 0 180. 7 181. 0 180. 7( s)
29 27. 3( t) 19. 9 20. 8 29. 2 19. 7 27. 0 29. 2 27. 0( t )
30 16. 6( t) 18. 6 18. 1 24. 9 19. 0 17. 3 24. 9 16. 7( t )
   a: CD3OD
  化合物Ⅳ和Ⅴ : 白色粉末 ,在紫外灯 ( 254 nm )
下于 GF254薄层板上观察到一个紫红色斑点 ,碳谱数
据显示该化合物为两个结构非常相似的三萜类化合
物 ,并且从峰高上分析两化合物含量不等。相对较高
一组峰δc126. 1, 139. 6, 135. 5, 134. 8显示该化合物
为乌苏酸型三萜 ,与 go reishic acid I的碳谱数据 [5 ]
比较 ,发现其 C, D, E环双键化学位移一致 , 12, 18
位的共轭双键使其在紫外灯下可观察到荧光 ;相对
较低的一组峰 δc127. 4, 138. 7, 129. 3, 124. 1显示该
化合物为乌苏酸型三萜 ,因此Ⅳ和Ⅴ可能是双键异
·875·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 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10期
构体。 在δc60~ 85区间 ,这两个化合物的羟基碳峰
重合在一起 ,说明这两个化合物 A, B, C环相同 ,只
是 D, E环有差异。 与文献 [4 ]报道的化合物 pin-
faenoic acid ( 2α, 3β , 23α-trihydroxy urs-12, 18-di-
en-28-oic acid)和 isopinfaenoic acid ( 2α, 3β , 23α-tri-
hydroxy urs-12, 19-dien-28-oic acid)的碳谱数据吻
合 ,故鉴定Ⅳ为 pinfaenoic acid;Ⅴ为 isopinfaenoic
acid。
化合物Ⅵ : 白色粉末 ,在紫外灯 ( 254 nm )下无
荧光 ,碳谱数据显示该化合物为三萜类。δc123. 5和
145. 0两峰示其为齐墩果烷型三萜 ;在δc60~ 85区
间有 4个峰 ,δc81. 3 ( d)为齐墩果烷型三萜 19α构
型羟基碳的常见化学位移值 ;δc66. 6, 69. 0, 78. 3三
个峰表明该化合物 2位和 3位分别有一个羟基 ,以
及另一个其他位置的羟基。 查阅含 4个羟基的齐墩
果烷型三萜酸的文献 ,发现该化合物碳谱数据与文
献 [5, 6 ]报道的化合物 arjungenin( 2α, 3β , 19α, 23-te-
trahydroxy o lean-12-en-28-oic acid)的碳谱数据完
全一致 ,鉴定化合物Ⅵ 为 arjungenin。
化合物Ⅶ : 白色粉末 ,在紫外灯 ( 254 nm )下于
GF254薄层板上显紫红色 ,碳谱数据只显示出 29个
峰 ,但是根据其分离过程中的特征可以判断出该化
合物属于三萜类。 δc125. 9, 139. 5, 136. 3显示该化
合物为乌苏烷型三萜 ,另一个双键的碳信号被溶剂
掩盖。δc68. 7和 83. 6示 A环两羟基可能为 2α, 3β
羟基构型。与文献 [ 5]报道化合物 goreishic acid I( 2α,
3β -dihydroxy urs-12, 18-dien-28-oic acid)碳谱数据
比较完全一致 ,鉴定化合物Ⅶ 为 goreishic acid I.
化合物Ⅷ 和Ⅸ : 白色粉末 ,紫外灯 ( 254 nm )下
不显色 ,碳谱数据显示该化物为两个结构非常相似
的三萜类化合物 ,并且从峰高上分析两化合物含量
不等。在δc120~ 150区间有δc145. 0, 140. 0, 128. 0,
123. 4四峰 ,并且 δc145. 0和 123. 4两峰明显高于
140. 0和 128. 0两峰 ,说明量多者 (Ⅷ )为齐墩果烷
型三萜 ;量少者 (Ⅸ )为乌苏烷型三萜。在 δc60~ 85
区间有四个峰 ,其中 δc81. 3为齐墩果烷型三萜 19α
构型羟基碳的常见化学位移值 ;δc72. 7为乌苏烷型
三萜 19α构型羟基碳的常见化学位移值 ;δc83. 9和
68. 7常为上述两类三萜的 2α, 3β羟基碳的化学位
移值。因此这对混合物确定为Ⅷ 与文献 [7 ]报道的化
合物 arjunic acid ( 2α, 3β , 19α-trihydroxy o lean-12-
en-28-oic acid)一致 ; Ⅸ 与文献 [8 ]报道的化合物
tormetic acid ( 2α, 3β , 19α-trihydro xy urs-12-en-28-
oic acid)碳谱数据一致。
化合物Ⅹ :白色粉末 ,在紫外灯 ( 254 nm )下不
显色 ,硫酸显色呈蓝色 ,碳谱数据显示该化合物有
30个碳信号 ,推测为三萜类化合物。 13 CNMR中
δc140. 0, 128. 0显示该化合物为乌苏烷型三萜 ,
δc66. 2, 79. 4表明 2、 3位碳可能有 α型羟基 ,δc72. 7
表明 19位碳可能接有 α型羟基 ,δc180. 7表明有一
羟基存在 ,故推测其结构为 2α, 3α, 19α-trihydroxy
urs-12-en-28-oic acid。与文献 [9 ]报道的化合物蔷薇
酸 ( euscaphic acid)碳谱数据比较完全一致。
悬钩子属植物在民间常用作治疗烧伤的验方 ,
不但能生肌止痛 ,而且愈后不留疤痕。现代研究证明
其中的三萜酸有抗多种细菌和真菌的效果 ,并且没
食子酸与其有协同作用 [10 ]。鞣质类对创伤表面有收
敛作用。 我们研究证明木莓含有大量的三萜酸和鞣
质 ,说明该植物也将是一种治疗烧伤的有效药物。
参考文献:
[1 ] 张惠源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4.
[ 2]  Zho W Q, Ding L S, Zh ang Q, et a l. A nov el t ri t erpene f rom
Rubus swinhoei [ J ]. Chin Chem Lett , 2001, 12( 3): 245-246.
[3 ] 刘向前 ,贾忠建 . 高山地榆的化学成分研究 [ J ] . 中草药 ,
1993, 24( 9): 451-454.
[4 ]  Durham D G, Liu L X, Richards R M E. Unsaturated E-ring
t rit erpenoids Rubus pin faensis [ J ] . Ph ytoch emist ry, 1996, 42
( 2): 505-508.
[ 5 ]  Mahato S B, Kunda A P. 13 CNM R spect ra of pentacyclic
t ri terpen oid s -A compilation and some salient features [ J].
Ph ytoch emist ry, 1994, 37( 6): 1517-1575.
[ 6 ]  Nand y A K, Podder G, Sah u N P, et al . Tri terpenoids and
th ei r glucosides f rom Terminal ia bellerica [ J] . Ph ytochem-
ist ry, 1989, 28( 10): 2769-2772.
[ 7 ]  Delgado M C C, Si lea M S D, Fo R B. 3E-hydroxy-21E-E -
cinnamoylox yolean-12-en-28-oic acid , a trit erpenoid f rom En-
terolobium contorsti siliquum [ J ] . Ph ytoch emist ry, 1984, 23
( 10): 2289-2292.
[8 ] 甘 露 ,赵玉英 ,张俊华 ,等 . 粗叶悬钩子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离
鉴定 [ J] .中国中药杂志 , 1998, 23( 6): 361-362.
[9 ]  Durham D G, Liu X J, Richard R M E. A tri terpene f rom
Rubus pinfaensis [ J ] . Phy toch emis t ry, 1994, 36 ( 6) : 1469-
1472.
[10 ]  Richards R M E, Durham D G, Liu X. An tibacterial activity
of compounds f rom Rubus pinfaensis [ J ]. Plan ta Med, 1994,
60( 5): 471-473.
·876·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 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