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0 ,6(2):194~ 196
Chin J Appl Environ Biol=ISSN 1006-687X 2000-04-25
收稿日期:1999-08-16 接受日期:1999-12-29
*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资助及中国科学院成都地奥科学基金资助
川莓的化学成分*
黄可新1 ,2 张晓 1 王明奎1 丁立生1
(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 610041)
(2温州医学院 温州 325003)
关键词 悬钩子属;川莓;化学成分
CLC Q946.8 :Q949.751.806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RUBUS SETCHUENENSIS
HUANG Kexin1 ,2 , ZHANG Xiaorong1 , WANG Mingkui1 &DING Lisheng1
(1 Chengdu Institute of Biolog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Chengdu 610041)
(2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 Wenzhou 325003)
Abstract Five known compounds , kaji-ichigoside F1(euscaphic-O-glucosyl ester , 1), (-)-epicatethin(2),
daucosteryl 6′- palmitoleicate(β-sitosteryl glucoside-6′-palmitoleoate , 3), daucosterol(β-sitosteryl glucoside ,
4)and β-sitosterol(5)were isolated from Rubus setchuenensis for the first time.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data and compared with authentic samples.Fig 1 , Tab 1 , Ref 9
Keywords Rubus setchuenensis;Rosaceae;chemical constituent
CLC Q946.8 :Q949.751.806
川莓(Rubus setchuenensis Bur.et Franch.)为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植物 ,分布于两湖和西南地区 , 其根
和叶可用于治疗痨伤吐血 、咳血 、月经不调等[ 1] .该植物的化学成分还未见报道 ,我们将其根和叶用甲醇室温
提取 , 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的 5 个化合物 , 经波谱分析和与标准品对照分别鉴定为草莓苷 F1
(kaji-ichigoside F1 , 1)、(-)-表儿茶素(2)、胡萝卜苷-6′-棕榈油酸酯(3)、胡萝卜苷(4)和 β-谷甾醇(5).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 、材料和样品
NMR谱用 Bruker AP-300 型仪测定 , TMS 为内标;MS 谱用 VG AutoSpec-3000 型仪测定.层析用硅胶为青岛
海洋化工厂产品 , RP-18 反相柱为Merck 公司产品.样品采自重庆市南川三泉镇金佛山 , 植物标本由重庆市种
植研究所刘正宇副研究员鉴定.
1.2 提取和分离
取晾干的川莓根和叶共 4.56 kg粉碎 , 于室温下用甲醇浸泡 15 d , 过滤 , 再如此浸泡 1 次.滤液合并 ,减压
回收溶剂 ,干燥后得浸膏 329 g.将浸膏分散于水中 ,依次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 ,分别得萃取物 90
g、132 g和 44 g.石油醚部分经多次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化合物 3 和5.乙酸乙酯部分经硅胶柱层析粗分后用 RP-
18 层析柱纯化得化合物 1 、2和 4.
1.3 结构鉴定
化合物 1:白色粉末 , 13CNMR(C5D5N)数据见表1.1 水解后得苷元1 a , 其13CNMR(C5D5N)数据见表 1 , 与
euscaphic acid作 TLC 对照 ,两者的 R f 值一致.
化合物 2:白色粉末 , [ α] 25D-25°(V(ace-
tone):V(H2O)=1:1 , c1.15);Mg-HCl试验
呈阳性.1HNMR(DMSO-d6)δ:6.93(1H , brs ,
2′-H), 6.88(2 H , m , 5′, 6′-H), 5.88 , 5.74
(each 1 H , d , J =1.5 Hz , 6 , 8-H), 4.75(1
H , s , 2-H), 4.03(1 H , m , 3-H), 2.72 , 2.51
(each 1 H , m , 4-H).13 CNMR(CDCl3 +
CD3OD)δ:78.5(C-2), 66.5(C-3), 28.1(C-
4), 156.6(C-5), 96.0(C-6), 155.8(C-7),
95.3(C-8), 156.2(C-9), 98.9(C-10), 130.7
(C-1′), 114.0(C-2′), 144.6(C-3′), 144.6
(C-4′), 115.3(C-5′), 118.6(C-6′).
化合物 3:白色粉末 , FAB-MS(-)m/z :
811[ M-H] -;13CNMR(CDCl3)数据见表 1.
化合物 4:白色粉末 , 与胡萝卜苷标准
品作多种溶剂系统的硅胶 TLC对照 ,两者的
R f 值相同.
表 1 化合物 1 、1a和 3 的13CNMR谱数据(δ)
Table 1 13CNMR chemical shifts of compounds 1 , 1a and 3 (δ)
C 1 1 a 3 C 1 1 a 3
1 42.6 42.5 37.3 20 42.0 42.3 36.2
2 66.2 66.2 29.6 21 26.9 27.0 18.8
3 78.6 78.6 79.7 22 37.7 38.3 34.0
4 38.5 38.7 38.9 23 29.5 29.9 25.9
5 48.0 48.2 140.4 24 22.0 22.1 45.9
6 18.3 18.4 122.2 25 16.6 16.7 29.7
7 33.0 33.1 31.9 26 17.7 17.6 19.8
8 40.6 40.4 32.3 27 24.5 24.6 19.1
9 47.4 47.6 50.2 28 176.7 180.7 23.1
10 38.4 38.4 36.6 29 26.6 26.9 11.9
11 24.0 24.0 21.1 30 16.9 17.0
12 128.3 127.9 39.8 Glc
13 139.0 139.9 42.4 1′ 95.7 101.3
14 42.0 42.1 56.1 2′ 73.8 73.6
15 29.0 29.1 24.3 3′ 78.7 76.5
16 26.0 26.3 29.5 4′ 71.0 70.4
17 48.3 48.6 56.8 5′ 79.1 73.9
18 54.3 54.5 12.0 6′ 62.3 63.7
19 72.5 72.6 19.4 6′-R *
*174.5 , 130.9 , 129.8, 34.5 , 32.0 , 29.8, 29.4 , 29.1, 25.0 , 22.7 , 14.1
化合物 5:白色针晶 , θmp=138 ℃, 与(-谷甾醇标准品作多种溶剂系统的硅胶 TLC 对照 , 两者的 R f值相
同.
2 结果与讨论
化合物 1的13CNMR谱提示 ,它是一个三萜酸的葡萄糖酯苷 , 1 水解得到的苷元1a与 euscaphic acid 标准品
比较13CNMR谱[ 2] 和 TLC 说明为同一化合物 , 说明化合物 1 应为 euscaphic acid glucosyl ester , 即草莓苷 F1 , 其
13CNMR数据与草莓苷 F1 的文献值[ 3]亦吻合.化合物 2 是一个黄烷酮 , 经1HNMR和 13CNMR波谱分析确定为
(-)-表儿茶素[ 4] .化合物 3 的13CNMR 谱表明 , 它是一个胡萝卜苷的长链脂肪酸酯 , δC:174.5 , 130.9 , 129.8 ,
34.5 , 32.0 , 29.8 , 29.4 , 29.1 , 25.0 , 22.7 , 14.1 说明分子中有长链不饱和酯基[ 5] ,负离子 FAB-MS 显示的准
分子离子峰 m/ z 811[ M-H] -提示该酯基为棕榈油酯基 , 在相同溶剂中比较其与豆甾醇葡萄糖苷-6′-棕榈酸
酯的13CNMR 数据[ 6]得知 ,该棕榈油酯基也是取代在C-6′位上 , 即该化合物应为胡萝卜苷-6′-棕榈油酯.化合物
4 和 5经与标准品比较TLC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和 β-谷甾醇.
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川莓中分离得到 , 其中化合物1 和3 是微量成分 , 在植物中也非常少见.化合物 2、
4 和 5是主要成分 ,它们都有一定的药理活性[ 8 , 9] .
1952期 黄可新等:川莓的化学成分
参考文献
1 张洪魁主编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4.536
2 Chen FZ(陈封政), He YH(何永华), Ding LS(丁立生), Wang MK(王明奎).Chmical constituents from Rosa sericea.Act Pharma
Sin(药学学报).1999 ,34(6):454~ 456
3 Seto T , Tanaka T , Tanaka O , Nanuhashi N.β-Glucosyl esters of 19 α-hydroxyursolic acid derivatives in leaves of Rubus species.Pyto-
chemistry.1984, 23(12):2829~ 2834
4 Shen CC , Chang YC , Ho LK.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tudies of 5 , 7-dihydroxyflavonoids.Phytochemistry.1993 ,34(3):843~ 845
5 Sadt ler Carbon-13 NMR Spectra , 1837c , Sadtler Research Laboratories , INC , 1977
6 Cai H (蔡红),Wang MK(王明奎).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Begonia limprichtii Irmsh.Nat Prod R&D(天然产物研
究与开发).1998 , 10(1):48~ 50
7 Kitagawa I , Taniyama T , Shibuya H , Noda T , Yoshikawa M.Chemical studies on crude drug processing V:On the consti tuents of gin-
seng Radix rubra(2):Comparison of the constituents of white ginseng and red ginseng prepared from the same Panax ginseng root.
Yakugaku Zasshi(Japanese).1987 , 107(7):495~ 505
8 孙文基 ,绳金房主编.天然活性成分简明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998
9 季宇彬 ,张广美主编.中药抗肿瘤有效成分药理与应用.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本刊对综述类论文的基本要求
本刊对具有为我刊撰写综述性论文意向的作者提出以下约定和要求:
1 概念界定 本刊所说的综述是:对某一学科 、学科分支或领域特定时期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全面 、系统
概括和总结的学术论文.
2 学科范围 综述必须有明确的学科范围 ,并以准确的题名表达出来.题名既不能“以偏概全” ,也不能“以
全概偏” .
3 时间范围 文章应明确反映所综述学科发展的时间区间.一般有两种情况:1 、在本综述之前已有人作过
一篇或几篇综述 ,并且这些综述已能基本概括和总结当时该学科领域的进展.在这种情况下 , 除必要的补漏
外 ,本综述应以前人综述为起点 , 着重总结以后的学科进展情况;2、在本综述之前尚无人对此领域进行过综
述 ,或者说虽有综述但不足以概括当时进展 , 则本综述应对该学科领域发展的历史进行全面的概括与总结.
4 空间范围 综述内容应是全世界的进展情况.引证不应受文种限制.
5 专业水平要求 综述者最好是从事本专业的科技工作并有所建树的专家.本刊亦接受中青年科技工作
者在充分进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所完成的合格综述作品.
6 参考文献质量 参考文献是综述水平和价值的重要标志 , 因而必须保证参考文献的质量.这种质量表
现在三个方面:
准确性 每条参考文献数据准确无误 ,著录格式见本刊征稿简则.
完整性 综述引证文献应包括反映本学科特定时区内每一重要进步的全部文献;对具有重要意义的重
复性 、验证性研究文献也应反映.
原始性 这是对综述作者对自己所引证文献的熟知程度要求:所引文献原文都为综述作者亲自阅读过;
本刊认可少量的来于检索刊物二次文献(摘要)进入参考文献表(应予说明);不允许将别人论文后的“参考文
献”条目直接抄入自己的综述参考文献中.本刊有权要求综述作者提供其所列参考文献的任一文献原文.
7 篇幅 鉴于综述的功能和学报的特点 ,我刊对综述的篇幅(包括参考文献数量)原则上不加限制 ,但一般
以 1.5 万字以内为宜.
196 应 用与 环境 生物 学 报 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