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车前子与其伪品荆芥子的鉴别



全 文 :蝎掺假比较严重,掺假方法主要是给体内注入各种
杂质,而通过上述性状、理化鉴别方法可得到迅速准
确的鉴别。
( 1999-09-23收稿)
车前子与其伪品荆芥子的鉴别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厂( 300193)  吕明远  刘雪平
  车前子为车前科植物车前 P lantago asiatica L.
和平车前 P . dep ressa Willd. 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
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之功, 我们目前在河北
安国市场上发现有以荆芥子混充车前子出售。尽管为
数不多,但我们认为会给车前子的品种来源造成混
乱。荆芥子为唇形科植物荆芥 S ohiz onep eta tenuif o-
lia Briq. 的干燥果实, 一般与穗一同入药用。荆芥具
有解表散风、利咽、透疹之功。据文献报道[ 1]曹炳章
《增订伪药条辩》称:“车前子⋯⋯河北孟河出者,为小
车前, 即荆芥子也,不入药用,宜注意之。”可见历史上
即有荆芥子充车前子入药之用, 但对二者鉴别特征,
特别是经验鉴别的方法未见报道,笔者在实际工作中
采用“水试法”、“火试法”对二者进行了鉴别, 方法简
单易行,可以推广,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安全。同
时我们对二者的显微特征, 理化鉴别及薄层色谱特征
进行了对比,现一并报道如下,供参考。
1 性状特征
1. 1 外观特征
车前子: 本品呈椭圆形,不规则长圆形或三角状
长圆形, 略扁,长约 2 mm, 宽约 1 mm, 表面黄棕色
至黑褐色,有细皱纹,一面有灰白色凹点状种脐,质
硬,指压不碎,气微味淡。
荆芥子: 本品呈卵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一面中
间有鼓起的棱, 另一面光滑略鼓, 长约 1. 5 mm, 宽
约 0. 8 mm ,表面黄棕色或褐色, 光滑无皱纹, 一端
较尖, 有白色种脐, 略凹; 质松脆,易碎,嚼之有薄荷
香气,味淡。
1. 2 火试特征
车前子: 将锅加热, 投入适量车前子, 遇热车前
子产生焦香气,无辛凉气味。
荆芥子: 将锅加热, 投入适量荆芥子, 初遇热荆
芥子散发出一股辛凉气味, 继而产生焦香气。这里辛
凉气味很明显,但稍纵即逝,所以鉴别要特别注意。
1. 3 水试特征
车前子:水浸后粘滑,用手捻松散, 不抱团,并且
粘手。
荆芥子:水浸后粘滑,用手捻之抱团不松散。
1. 4 水、火共试特征(煎煮试验)
车前子: 初放入水中时沉于水底, 煮沸 5 m in
后,仍在水底。搅拌后成为一团不分散。
荆芥子: 初放入水中时悬浮于水面, 煮沸 5 m in
后,也在水底,但搅拌后散于水底不成团。
2 显微特征
车前子:粉末深黄棕色,种皮外表皮细胞断面观
类方形或略切向延长,细胞壁粘液质化,种皮内表皮
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 壁薄, 微波状常作镶嵌状排
列,内胚乳细胞壁甚厚,充满细小糊粉粒。
荆芥子:外果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 壁粘液化,
胞腔含棕色物,内果皮石细胞较薄, 淡棕色,垂周壁
深波状弯曲,密具纹孔。
3 理化鉴别
1) 取样品 0. 1 g, 加水 3 mL, 振摇, 放置 30
m in, 滤过, 滤液中加稀盐酸 3 mL, 煮沸 1 min, 放
冷, 加氢氧化钠调至中性, 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 1
mL,置水浴中加热,车前子生成红色沉淀,而荆芥子
则生成白色沉淀。
2)薄层色谱鉴别:取样品粉末 0. 1 g ,加乙醇 3
mL 浸泡 48 h,多次振摇, 取上清液点于硅胶 G 板
上, 以水饱和正丁醇-冰乙酸-水 ( 9∶2∶1) 上层液
为展开剂,饱和 20 min 后展开,展距 10 cm, 喷以浓
硫酸-乙酸 ( 1∶1) 试液, 吹热风至显色, 置紫外光
( 365 nm) 灯下观察,车前子在 Rf 0. 88 处于自然光
下显一棕色斑点,于紫外灯下斑点呈现深紫色。荆芥
子在相应位置上无斑点显示[ 2]。
参 考 文 献
1 谢宗万 . 中药材品种论述 . 中册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348
2 张 洁,荆复礼 . 中药材, 1994, 17( 2) : 20
( 1999-04-28收稿)
·636·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0 年第 31卷第 8期
 吕明远 1993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中药系,大学本科,主管药师。现就职于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负责制剂生产和饮片鉴别验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