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sugarcane intercropping

甘蔗间作种植研究进展



全 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年 7月 第 18卷 第 4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July 2010, 18(4): 884−888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珠江三角洲集约化农田循环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07BAD89B14)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珠江
三角洲农田资源循环模式与规模化配置技术研究”(2008A020100011)资助
** 通讯作者: 王建武(1966~), 教授, 主要从事循环农业和转基因作物生物安全方面的研究。E-mail: wangjw@scau.edu.cn
李志贤(1979~), 女, 在读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农业生态。E-mail: zhixianlimao@163.com
收稿日期: 2009-11-20 接受日期: 2010-05-10
DOI: 10.3724/SP.J.1011.2010.00884
甘蔗间作种植研究进展*
李志贤 1,2,3 冯远娇 1,2,3 杨文亭 1,2,3 王建武 1,2,3**
(1.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广州 510642; 2.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生态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广州 510642;
3. 广东省高等学校农业生态与农村环境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42)
摘 要 本文综述了甘蔗间作种植的研究现状, 展望了未来甘蔗间作研究的重点方向。合理的甘蔗间作可以
促进作物生长, 提高光能利用率, 使作物耗地和养地很好地结合, 提高土壤肥力, 减轻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
生。同时针对目前甘蔗间作系统间作优势机理研究的空白, 提出今后应加强甘蔗间作系统中养分吸收利用的
机理研究, 加强营养元素在间作系统中的转移特征及环境因素对其影响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甘蔗 间作 生态效应
中图分类号: S15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10)04-0884-05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sugarcane intercropping
LI Zhi-Xian1,2,3, FENG Yuan-Jiao1,2,3, YANG Wen-Ting1,2,3, WANG Jian-Wu1,2,3
(1. Institute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Ecolog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3. Key Laboratory of Agro-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 Guangdong Regula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 brief view of ongoing advances in sugarcane intercropping research and key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n
sugarcane intercropping. Reasonable sugarcane intercropping system enhances crop growth and light interception, ensures simulta-
neous soil exhaustion and restoration with enhanced soil nutrition, and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pest and disease. However, there
exists limited study on the mechanisms of beneficial ecological effects of sugarcane intercropping. Future research should therefore
focus on nutrition uptake, utilization and transfer mechanisms, 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nutrition transfer and environmental fac-
tors under intercropping.
Key words Sugarcane, Intercropping, Ecological effect
(Received Nov. 20, 2009; accepted May 10, 2010)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甘蔗生产国, 2006 年种植面
积 122万 hm2[1]。近年来, 随着国际糖价的低迷和甘
蔗种植成本的持续上升, 蔗农的种植效益受到极大
影响, 我国著名的甘蔗产区如广东的珠江三角洲、
韩江流域和福建的糖业已逐步退缩, 目前我国的糖
蔗产区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和广东西部[2]。因此,
甘蔗的高效、可持续种植在国内外广受关注。甘蔗
是种植行距较宽的作物, 由于苗期生长缓慢, 甘蔗
从下种至封行期春植蔗为 3~4 个月, 冬植蔗为 5~6
个月, 秋植蔗为 7~8 个月[3]。此期间, 蔗行裸露, 蔗
苗对光照、水分、养分需求量不高, 造成资源的不
充分利用。所以, 合理的甘蔗间作作为一种高产高
效种植方式, 通过与各类生长快速、生长期短的作
物组合、搭配构成多作物、多层次、多功能的甘蔗
复合群体, 可提高光能、养分利用效率[4−6], 进而提
高作物产量和土地利用率[7−8]。本文综述了甘蔗间作
的种植概况及间作效应研究进展, 以期为甘蔗间作
技术及甘蔗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第 4期 李志贤等: 甘蔗间作种植研究进展 885


1 甘蔗间作概况
农作物间套作种植在国内外已普遍推广, 分布
广泛[9], 中国农作物间套作复种总面积约 2 000 万
hm2 [10]。同时, 间作方式多种多样[11−12], 而甘蔗间作
种植是近年来备受重视的栽培模式之一 [13]。目前 ,
国内外已有很多甘蔗间作的相关研究, 从间作模式
来看, 甘蔗间作除早期的甘蔗/豆科作物间作[14], 还
有甘蔗/禾本科(甘蔗/小麦、甘蔗/玉米)、甘蔗/蔬菜(甘
蔗/大白菜、甘蔗/黄瓜、甘蔗/马铃薯)等多种间作模
式[15−18]。从种植方式来看, 甘蔗间作要求较高的技
术条件 , 间作种植主要采用高畦深沟的种植方法 ,
将间作作物植于畦面, 甘蔗植于蔗沟, 这样既有利
于间作作物个体与群体分布均匀, 提高光能利用效
能, 又不妨碍甘蔗生长, 减少主、间作物竞争, 以获
得双高产 [4,19]; 部分地区改甘蔗等行距种植为宽窄
行种植, 间作作物植于宽行, 并且通过增加间作作
物种类使间作更加合理, 如宽行间作玉米、绿地用
植物、饲草用植物等, 从而达到糖(饲料)多、猪多、
肥多的良性循环[5,20]。除此之外, 甘蔗间作还要求精
细的人工管理, 且消耗肥料与水分较多, 因此栽培
过程中需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 如种前精细整
地、选用良种、适期播种、地膜覆盖、水肥科学管
理等, 保证甘蔗间作模式的稳产、高产, 以求获得最
大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率。杨晓丽[16]认为, 甘蔗间
作基本技术原则如下: (1)作物安排上主、次分明,互
相兼顾; (2)根据间作作物生育期的长短,确定最适宜
的主、间套作物种植期; (3)根据间作作物株型、熟期
及劳力和田间管理实际, 确定间作方式, 建立通风
透光条件良好的复合作物群体; (4)根据主、间作物不
同生育阶段和生长特点, 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2 甘蔗间作的经济效益
2.1 甘蔗间作的增产增收效应
甘蔗间作系统中, 甘蔗与间作作物一般属于不
同科属, 其地上部空间分布、根系深浅和生育期各
不相同 , 且甘蔗种植行距宽 , 苗期生长缓慢 , 叶面
积系数小, 对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要求不高。所
以, 甘蔗间作模式依据甘蔗、间作作物的生物学特
性和共生互利的原则, 整合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热资
源 , 集约利用时间和空间 ,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获
取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达到增产增收的目
的[4−6]。Kamruzzaman 等[8]通过对甘蔗/扁豆、甘蔗/
玉米、甘蔗/马铃薯间作模式的研究得出, 间作甘蔗
产量较单作甘蔗分别增加 3 200 kg·hm−2、3 470
kg·hm−2、10 933 kg·hm−2, 效益成本比(Benefit cost
ration)分别提高 16%、18%、19%; Kanwar等[21]研究
表明, 马铃薯、冬玉米、小麦间作的秋植蔗产量比
与马铃薯轮作的春植蔗产量提高 28%~33%, 说明根
据作物的生产力、土质用甘蔗间作马铃薯、冬玉米
及小麦来取代甘蔗、马铃薯轮作是可行的。冯奕玺[5]
利用蔗行间作黄豆和花生来提高复种指数, 根据多
年多点实地调查研究得出 , 甘蔗间种黄豆模式中 ,
黄豆产量为 645~825 kg·hm−2, 间种花生可收获花
生干豆 675~1 050 kg·hm−2。由于间种的豆叶、豆
根、花生藤叶压青回田做肥, 间作甘蔗的有效茎数
比单作甘蔗增加 4 650 条·hm−2, 增产 13 500
kg·hm−2, 增产率达 11.54%, 较单作甘蔗增收 7 500
元·hm−2。杨晓丽等[22]在蔗田套种黄瓜, 每公顷可
比单作甘蔗增收 20 000元以上。蔗田间套作对巩固
和提升蔗糖产业, 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发挥了重要
作用。然而, 不合理的甘蔗间作则对甘蔗生长产生
不利影响。据 Gana 等[23]发现, 西瓜移栽 4 个月后,
与西瓜间作的甘蔗受到极大的影响, 间作甘蔗较单
作分蘖数减少 200%, 产量减少 36.2%, 说明地表覆
盖度较大的西瓜可能使甘蔗嫩芽的受光减少, 从而
影响间作甘蔗的有效分蘖数。
2.2 间作对甘蔗品质的影响
从直观看, 甘蔗与一种或几种作物间作, 因作
物间竞争养分、光照等, 会影响甘蔗品质。但从生
物多样性角度看和生产实践证明, 只要间套作物、
间套方法相宜, 甘蔗间作可因改善生态环境, 或因
作物本身的生态生理特点而有利于甘蔗对养分的积
累和品质的改善。Bokhtiar等[24]研究报道, 在相同施
肥条件下, 马铃薯间作的甘蔗糖锤度达 18.5%, 分
别比单作甘蔗和洋葱间作甘蔗提高 1.1%和 2.5%;
Jayabal 等[25]研究间作大豆对甘蔗品质的影响发现,
间作甘蔗的蔗糖分和纯度均优于单作甘蔗, 其中最
好的处理为大豆(2 2)∶ 间作甘蔗(40 cm/120 cm); 利
用甘蔗与多种豆科牧草具有良好共生性的特点, 钟
声等[26]在甘蔗行间种植豆科牧草, 发现甘蔗间种豆
科牧草对饲草的粗蛋白和钙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
高, 改善了饲草的营养品质。吴才文等[27]研究 8 个
甘蔗品种间作黄豆对甘蔗田间性状的影响表明, 至
甘蔗后期, 8个品种间作与单作的株高、茎径、糖锤
度均无显著差异, 说明甘蔗前期间作不影响后期甘
蔗的生长和田间糖锤度。
3 甘蔗间作的生态效应
间作系统中, 间作作物之间会发生交互作用包
括竞争和促进作用, 如果促进大于竞争, 表现出间
作优势, 为合理间作[3]。合理间作是与平面单一种植
相对而言的, 其特点是通过各类作物的不同组合、
88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第 18卷


搭配, 构成多种作物、多层次、多功能的作物复合
群体, 相对于单作有“异质效应”、“密植效应”、
“边际效应”、“时空效应”、“补偿效应”等[28],
由此可有效地发挥土地与空间等有限农业资源的生
产潜力。同时, 合理间作对作物生物学性状和土壤
理化性状的影响极为深刻[29−30]。所以, 合理的甘蔗
间作对促进作物生长、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土壤
肥力及减少病虫草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体现了显
著的间作优势。
3.1 提高光能利用率
合理的甘蔗间作系统符合多层次、多功能的复
合群体特性 , 甘蔗与间作作物由于所占空间不同 ,
可克服争夺温、光、水、肥的矛盾[4,29], 因此能互相
协调 , 互为补偿 , 合理利用光能 , 提高间作群体光
能利用率; 同时, 间作甘蔗的群体光合效率也可通
过作物秸秆覆盖蔗地实现。研究结果表明[31], 用间
作作物秸秆覆盖蔗垄行间, 可以避免土壤侵蚀, 减
少地表径流, 增加土壤含水量, 也可增强根系线粒
体 Na+、K+、ATP酶活性, 提高根系活力, 使叶片叶
绿素含量增加, 提高光合效能, 从而促进甘蔗的前
期生长。Govinden等[32]通过甘蔗/玉米间作试验得出,
间作甘蔗前期因间作作物的竞争, 光合作用、气孔
导度均低于单作, 后期间作作物收获后, 种间竞争
结束, 间作甘蔗的后期生长力增强, 光合作用增加。
3.2 提高土壤肥力
甘蔗间作模式中, 由于不同作物对养分的敏感
程度不同, 竞争养分的能力不同, 吸收养分峰值的
时间也不同 , 且甘蔗与间作作物根系生理生化特
征、根系深度及分布不同, 这些都有利于甘蔗与间
作作物利用不同土壤层次、区域和不同形态养分 ,
降低种间的营养竞争, 促进间作作物养分利用优势
的形成[29]。同时, 整个甘蔗生长期约 12 个月, 如此
长的时间足够分解作物秸秆使养分循环, 保持土壤
养分及微生物量[33]。所以, 间作作物收获后, 叶根茎
残物回归土中, 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使甘
蔗均衡利用土壤的营养元素[34], 消除土中有毒物质,
减少病虫和杂草 [35], 提高施肥效果 , 培肥地力 , 改
良作物品质[36]。但关于物种多样性是如何影响土壤
养分及微生物活性的研究还很少。据资料报道[5], 甘
蔗 /豆科间作系统中 , 平均每穴黄豆的根瘤数有
238.5个, 鲜重 0.48 g, 折合每公顷根瘤 35~50万个,
总重(鲜)720~980 g, 且收豆后的根茎、叶返还蔗田
的养分对甘蔗生长、改良土壤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因此, 蔗行间种黄豆、花生等不仅是用地(提高土地
利用率, 增加复种指数、促进蔗豆增产), 而且是养
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有效磷, 恢复土壤团粒结
构, 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Suman等[15]通过甘
蔗不同间作模式(甘蔗/小麦、甘蔗/玉米、甘蔗/绿豆、
甘蔗/小扁豆、甘蔗/芥菜、甘蔗/豌豆、甘蔗/马铃薯
及甘蔗/田菁)研究了间作对根际土壤有机碳、全氮、
速效氮、土壤微生物碳、土壤微生物氮及植物碳、
氮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甘蔗与玉米、小麦、芥菜、
马铃薯及田菁间作 , 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 ,
其增加比率分别是 25%、24%、19%、17%和 13%, 而
豆科作物与甘蔗间作能提高土壤全氮及有效氮含量;
甘蔗与玉米、小麦、芥菜间作可使微生物呼吸速率
分别增加 42%、37%、31%; 在甘蔗不同间作模式中,
土壤微生物碳的增长范围为 2.7%~3.3%, 微生物氮
的增长范围为 2.6%~3.7%; 甘蔗与谷类作物及芥菜
间作能使植物 CO2同化速率和植物含氮量增加[15]。
Bokhtiar 等 [24]研究表明, 与甘蔗单作相比, 甘蔗间
作马铃薯后消耗的土壤养分相对减少, 间作土壤有
机质提高 3.3%, 土壤有效钾含量提高 6.9%。Imam
等[37]报道, 单作甘蔗产量低于间作马铃薯的甘蔗产
量, 其主要原因是马铃薯收获后残留了一些利于甘
蔗吸收的磷、钾元素。同时, 用稻草覆盖行间可使
甘蔗和马铃薯双双获得增产。
3.3 减少病虫草害
据统计, 甘蔗每年因病虫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
达百分之几到十几, 甚至更多,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
的甘蔗病害有 120 多种, 病虫害已成为影响甘蔗糖
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38]。多年来甘蔗病虫
害的防治一直依赖农药, 已暴露出抗药性增加和农
业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39]。甘蔗间作模式的多元
多熟制通过“时间差”和间套作物的精细管理, 打破
了杂草、害虫的生长规律, 使大量杂草消亡在结籽
前或萌芽状态, 害虫在幼龄期夭折, 从而减少了农
药的使用量, 使农药成本下降, 病、虫、草害减轻[40]。
Jonathan 等[41]研究了甘蔗间作与配施有机肥对螺旋
线虫的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 甘蔗间作万寿菊和尖
叶田菁附加施用有机肥可显著降低螺旋线虫的群体
密度, 这可能是间作与有机肥的互作效应所导致的
综合效果。Varun 等[42]研究了甘蔗与调料作物间作
对螟虫的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 甘蔗与芫荽、荷兰
芹、洋葱、大蒜、苦豆、茴香、黑香种草间作均能
抑制螟虫的危害, 螟虫危害率最低的是甘蔗间作荷
兰芹, 比甘蔗单作螟虫危害率降低 10%。有研究表
明 [43], 甘蔗行间种作物, 能提早和加快蔗行的荫蔽
度, 有效减少蔗行裸露地表的水分蒸发, 改善蔗地
小气候环境, 同时通过遮阴或作物间的化感作用使
杂草减少; 或通过间作作物控制达到减少虫害及病
原菌侵染 [44], 特别是能减少蔗螟危害, 有利蔗螟天
第 4期 李志贤等: 甘蔗间作种植研究进展 887


敌的生存和繁殖, 提高各种寄生天敌的寄生效能。
据调查, 间种黄豆、花生的甘蔗螟害枯心苗率只有
2%, 不间种的则为 15%[5]。间种黄豆的田块后期螟
害显著减少, 对减少花生青枯病和豆类豆荚螟、蚜
虫等为害也能起到较好的作用[5]。
4 问题与展望
4.1 问题
根据 Tilman[45]的资源比率学说, 资源需求不同
的物种才能共存。甘蔗−间作作物间的生态位分离可
能使组分对限制其生长的资源获取增加[46], 而且随
着间作作物种对限制性资源的获取量增加, 对非限
制性资源的利用能力也增强, 最终使组分的资源需
求和物理结构出现重叠, 对资源产生强烈的竞争作
用, 并且这种竞争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 最
终导致产量降低。所以, 合理的甘蔗间作复合系统
在设计时应考虑到甘蔗与间作作物在物理或物候特
性上的差异 , 使其对特定资源有不同的生理需求 ,
实现资源利用的互补以提高间作系统光、热、水、
气的利用效率, 从而为甘蔗的可持续种植提供优化
模式。同时, 在实际应用中, 甘蔗间作还存在一些问
题, 有待今后进一步解决: (1)因地制宜: 由于不同
生态区推广的作物品种不同, 不同甘蔗间套作模式
有不同的生态、经济适应性, 因此有必要加强适合
不同类型生态区的甘蔗间作模式研究, 对当地的作
物品种资源进行遗传背景研究分析, 同时需要充分
考虑到各组分在农艺性状方面的搭配问题, 以期获
得最佳的间作效益; (2)确定适宜密度, 有利通风透
光: 在选择蔗行间作作物时, 应注意间作作物的种
植密度。如果间作作物密度过大, 会使蔗行的通风
透光不良, 影响甘蔗生长及产量; (3)适时播种, 尽
量缩短共生期: 间作作物与甘蔗共生期过长将是甘
蔗间套不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 共生期过长会影响
甘蔗后期培土及甘蔗对资源、空间的利用。与甘蔗
间作应尽量选择生长期较短的作物适时播种, 以保
证间作作物在甘蔗培土前收获, 减少作物间抑制效
应。而且, 只有加强甘蔗间作复种机理方面的研究,
才能为种植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4.2 展望
作物间作复合系统总的生产力是地上部分竞争
和地下部分竞争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上部分竞争主
要是作物之间对光的竞争, 地下部分竞争主要是作
物之间对土壤水分、养分的竞争。目前对甘蔗间作
复合系统的间作效益研究已较多, 但大多数集中在
甘蔗间作产量效益、经济效益方面, 而对相关的作
物生理特性、养分吸收利用机理、营养元素在间作
作物中的转移特征、甘蔗间作对其增强抗病虫害的
机理等方面的研究都还较少, 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
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潘月红. 2006年世界甘蔗主产国(地区)甘蔗收获面积、单产
和总产排序[J]. 农业展望, 2008, 44(4): 1
[2] 张琼 . 粤、桂、滇蔗区甘蔗品种更替概况 [J]. 甘蔗糖业 ,
2007(6): 8−13
[3] 卢良恕. 中国立体农业概论[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
社, 1999: 98−106
[4] 薛晶, 杨晓丽. 甘蔗、花生两熟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06(10): 29−30
[5] 冯奕玺. 蔗行间种黄豆花生 获得蔗豆双丰收[J]. 广西蔗糖,
2006(1): 46−47
[6] Bokhtiar S M, Majid M A, Islam M J. Fertilizer management
for sugarcane-potato intercropping in the Old Himalayan
Piedmont Plain soils of Bangladesh[J]. Sugarcane, 1995, 17:
107−112
[7] 陈怀珠 , 孙祖东 , 杨守臻 . 早熟大豆品种与甘蔗间作的适
应性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 2001(6): 293−295
[8] Kamruzzaman M, Hasanuzzama M. Factors affecting profit-
ability of sugarcane production as monoculture and as inter-
crop in selected areas of Bangladesh[J]. Agril Res, 2007,
32(3): 433−444
[9] Willey R W. Intercropping— Its importance and research
needs. Part 1. Competition and yield advantages[J]. Field
Crop Res, 1979, 32: 1−10
[10] 佟屏亚. 论高产高效吨粮田开发的理论与实践[J]. 农牧情
报研究, 1992(5): 1−10
[11] 佟屏亚 , 刘巽浩 . 我国耕作制度发展展望[J]. 中国农学通
报, 1992, 8(5): 5−9
[12] 刘天学. 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对叶片衰老、籽粒产量和品
质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4): 914−921
[13] 黄武艺 . 甘蔗间套种模式成绩斐然 [J]. 广西新农村 ,
2009(6): 14−16
[14] 许喜文 , 向安强 . 近代蔗业科技对传统蔗业的渗透[J]. 广
西民族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12(2): 59−66
[15] Suman A, Lal M, Singh A K, et al. Microbial biomass turn-
over in Indian subtropical soils under different sugarcane
intercropping systems[J]. Agric, 2006, 98: 698−704
[16] 杨晓丽 . 甘蔗地间作春花生栽培技术 [J]. 中国糖料 ,
2006(4): 46−47
[17] 王兵. 甘蔗间作玉米技术[J]. 农友之家, 2007(2): 37
[18] 徐为领. 甘蔗、马铃薯套种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
2003, 9(5): 29, 77
[19] 钱林章, 沈翠燕, 虞金法, 等. 甘蔗套种毛豆高产高效栽培
技术初探[J]. 上海农业科技, 2008(5): 1
[20] 马贵奇 , 杨健, 罗学权 . 简析蔗田生态与甘蔗综合栽培[J].
甘蔗, 1999, 6(2): 27−29
[21] Kanwar R S, Sharma K K, Kapur M L. Sugarcane intercrop-
888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第 18卷


ping systems in Indian[R]. Jalandhar, Indian: Sugarcane Re-
search Station, 1992: 15−18
[22] 杨晓丽, 薛晶. 甘蔗、黄瓜间套作技术[J]. 广西蔗糖, 2006,
45(4): 18−19
[23] Gana A K, Busari L D. Intercropping study in sugarcane[J].
Sugarcane Technology, 2003, 5(3): 193−196
[24] Bokhtiar S M, Hossain M S, Mahmud K, et al. Site specific
nutrient management for sugarcane potato and sugarcane on-
ion intercropping systems[J]. As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03, 2: 1205−1208
[25] Jayabal V, Sankaran N, Chockalingam S. Effect of intercrops
and nitrogen levels on the quality of sugarcane[J]. Indian
Sugar, 1990, 40(2): 113−115
[26] 钟声, 文际坤, 周自玮, 等. 甘蔗套种豆科牧草研究[J]. 云
南畜牧兽医, 2003(3): 7−8
[27] 吴才文, 杨洪昌, 陈学宽, 等. 苗期间种黄豆对甘蔗生长及
产量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17(5): 645−650
[28] 郝艳茹. 小麦/玉米间套复合群体的营养效应及超高产特性
研究[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02
[29] 肖靖秀 , 郑毅 . 间套作系统中作物的养分吸收利用与病虫
害控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3): 150−154
[30] 王照霞, 郭贤仕, 马一凡, 等. 青贮玉米豌豆间作对产量和
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5, 40(4):
492−497
[31] 杨生超 . 甘蔗抗旱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J]. 中国糖料 ,
2001(3): 34−37
[32] Govinden N, Arnason J T.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compe-
tition for water and for light in intercropping of sugar cane
with maize[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1990, 17:
233
[33] Yadav R L, Prasad S R, Singh K. Fertilizer requirement and
row arrangement of pluses in sugarcane based cropping sys-
tems[J]. Indian J. Agron, 1987, 32: 80−84
[34] McDonagh J F, Toomsan B, Limpinutana V, et al. Estimates
of the residual nitrogen benefit of groundnut to maize in
northern Thailand[J]. Plant and Soil, 1993, 154: 267−277
[35] Unkovich M J, Pate J S, Sanford P. Nitrogen fixation by an-
nual legumes in Australian mediterranean agriculture[J]. Aust
J Agric Res, 1997, 48: 267−293
[36] Jensen E S, Haahr V. The effect of pea cultivation on suc-
ceeding winter cereals and winter oilseed rape nitrogen nutri-
tion[J]. Appl Agric Res, 1990, 5: 102−107
[37] Imam S A, Hussain A, Sikka C, et al. Agronomic management
of potato sugarcane intercropping and its economic implica-
tions [J]. Field Crops Research, 1990, 25(2): 111−122
[38] 黄应昆 , 李文风 . 甘蔗主要病虫草害原色图谱[M]. 昆明 :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2
[39] 吴春华 , 陈欣 . 农药对农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应用生
态学报, 2004, 15(2): 341−344
[40] 沈君辉, 聂勤, 黄得润, 等. 作物混植和间作控制病虫害研
究的新进展[J]. 植物保护学报, 2007, 34(2): 11−18
[41] Jonathan E I, Gajendran G, Manuel W W. Management of
helicotylenchus multicinctus in sugarcane with intercrops and
organic amendments nematol[J]. Medit, 1999, 27: 221−223
[42] Varun C L, Suchita S, Singh H N. Effect of intercropping of
species on the incidence of top borer in sugarcane under ulti-
sol soil condition[J]. Indian Sugar, 1990, 39(10): 751−756
[43] Midmore D J. Agronomic modification of resources use and
intercrop productivity[J]. Field Crops Res, 1993, 34: 357−380
[44] Mitchell C E, Tilman D, Groth J V. Effect of grassland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abundance and composition on foliar fungus
disease[J]. Ecology, 2002, 83: 1713−1726
[45] Tilman D. Resource competition and community structure[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2
[46] Ong C K, Black C R, Marshall F M, et al. Principles of re-
source capture and utilization of light and water[M]//Ong C K,
Huxley P. Tree-crop interactions: A physiological approach.
Wallingford: CAB International, 1996: 7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