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年 6月 第 20卷 第 6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Jun. 2012, 20(6): 688−692
* 全球环境基金项目(GCP/GLO/212/GEF)资助
** 通讯作者: 闵庆文(1963—), 男, 博士, 研究员, 主要从事生态农业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Email: minqw@igsnrr.ac.cn
赵立军(1980—),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E-mail: zhaolijun@agri.gov.cn
收稿日期: 2012-02-26 接受日期: 2012-03-30
DOI: 10.3724/SP.J.1011.2012.00688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与建议*
赵立军1 徐旺生2 孙业红3,4 闵庆文3** 何 露3,5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北京 100081; 2.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所 北京 100026; 3. 中国科学院地理
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4.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北京 100101; 5.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化的深入发展, 农业的多功能性日益凸显。农业除提供食品、纤维等商品产
出的经济功能外, 还具有与农村环境、农村农业景观、农村生存与就业、食品质量卫生、国家粮食安全保障、
农村农业文化以及动物福利等非商品产出相关的环境和社会功能。农业文化遗产的形成与农业的多功能性密
不可分。农业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为农业多功能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目前, 国
际社会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众多, 但随着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农业文化遗产面临各种威胁, 我国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也给予了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农业
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现状, 探讨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主要包括
传统动植物品种的保护与利用价值、传统农艺的保护与利用价值、传统中兽医技术的保护与利用价值、传统
农业民俗的保护与利用价值和传统农业景观的保护与利用价值等。同时基于这些价值分析提出了我国农业文
化遗产保护的政策选择与建议。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多功能农业 价值 保护 利用
中图分类号: F32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12)06-0688-05
On the conserv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ZHAO Li-Jun1, XU Wang-Sheng2, SUN Ye-Hong3,4, MIN Qing-Wen3, HE Lu4,5
(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2. Institute of China Agricultural Museum, Beijing 100026, China; 3.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4. Institute of Tourism,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na; 5.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Multi-functionality in agriculture refers to the non-trade benefits of agriculture. In terms of WTO definition, this means
benefits other than commerce and food production such 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ndscape preservation, rural employment, and
food security. Due to specific natural conditions and human activitie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ites always have fragile ecological en-
vironments, rich cultures, undeveloped economies and multi-functionality. This implies tha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ites have produc-
tion, ecological, cultural and other functions. The concept of multi-functionality has triggered discussions on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n China and abroad. There are not only so lots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n China but also long agricultural history,
and most of which are under severe pressure of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To promote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attached greater importance to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s. Based on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and current state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China’s main agri-cultural
heritage and offered policy options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The values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n China were discussed from several aspects, e.g.,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raditional plants/animals, agri-technology,
animal husbandry and medical technology, agri-customs and agri-landscapes. Based on analysis of values and significance, sugges-
tions on conserving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in China were proposed. These included: 1)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cept of “con-
servation” follow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principles for dynamic conservation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2) strengthening of
mechanisms and system building with specific attention on custody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multi-participation
第 6期 赵立军等: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与建议 689
system; 3) emphasizing conservation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n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4) building incen-
tive mechanisms with visible importance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in harmonious community building; and 5) investing more
conservation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All the above policy suggestions would foster the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utilization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Key word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Value, Conservation, Utilization
(Received Feb. 26, 2012; accepted Mar. 30, 2012)
1972 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
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从全球角度提出了“具有突
出的普遍价值”人类遗产的保护战略, 并将需要进行
保护的人类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与
自然双遗产 3 种类型。随着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的发
展, 保护的内容逐渐从以文化遗产为主向同时关注
自然遗产的方向发展; 从只注重单一要素的自然或
文化遗产向关注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方向发展; 从
只注重静态遗产向关注活态遗产的方向发展; 从只
注重物质文化遗产向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向发
展; 从只重视遗产本身到关注遗产地综合保护的方
向发展[1−2]。与此同时, 其他国际组织也开始关注其
他类型的遗产保护问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的“全
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
它既是遗产保护范围不断扩展的结果, 同时也是科
学认识传统农业价值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经
过近 10 年的努力,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推动下, 国
际社会已经兴起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热潮,
我国政府部门和学术界最早参与了该项工作, 并取
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对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现代生态农业、多功能农业
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
1 农业文化遗产及其面临的问题
1.1 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内容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 2002 年正式提出“全球重要
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 并将其定义为“农村与其所
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
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 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
富的生物多样性, 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
化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4]。对
这一概念虽还存在一定争议[5], 但其作为一种系统、
活态的遗产类型的阐释和内涵的理解日渐清晰。李
文华院士认为, “农业文化遗产, 除一般意义上的农
业文化和技术知识以外, 还包括历史悠久、结构合
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 [6]。
农业文化遗产的形成与农业的多功能性密不可
分。农业的多功能性是指除提供食品、纤维等商品
产出的经济功能外, 还具有与农村环境、农村农业
景观、农村生存与就业、食品质量卫生、国家粮食
安全保障、农村农业文化以及动物福利等非商品产
出相关的环境和社会功能[7−8](图 1)。工业化以前, 农
业的功能除提供粮食供给外, 还承担了大量社会功
能, 并以此形成了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随着工业
化的深入, 农业功能趋向于单一化, 即单纯的食品
供给, 农业文化遗产渐渐衰落和流失。而进入到后
工业时代, 农业功能又开始向多元方向发展。当代
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农业功
能定位开始呈现多样性, 如出现了观光农业、生态
农业等, 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再次凸显出来。
图 1 青田县农业多功能性分析[8]
Fig. 1 Multi-functionality of agriculture in Qingtian County[8]
1.2 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现状与问题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 自古就有保护自然的优良
传统, 并在长期农业实践中积累了朴素而丰富的经
验。几千年来, 中国古代哲学的整体性观念、“天人
合一”学说、“相生相克”理论等在传统农业发展中得
到了充分体现和应用, 并为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 并且成为国际可持续农业运动中的一个
重要方向。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化历史, 加上不同
地区自然和人文的巨大差异, 形成了种类繁多、特
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农业生产系统,
如都江堰水利工程、坎儿井、桑基鱼塘、稻田养鱼
等[9], 这些内涵丰富、功能多样的生产系统历经了千
年考验, 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乃至社会文明的发
展历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以说我国的农业文
化遗产同我国的历史文明一样厚重。
然而, 这些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各种
69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第 20卷
各样的威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 现代化
进程的加速, 我国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面而
深刻的社会和文化的变革与发展, 正在经历由传统
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传统与现代文明理念
之间表现出的对立和矛盾使农业文化遗产面临不断
流失的严重威胁。另外, 随着农业科技进步速度的
不断加快, 特别是现代耕作技术与养殖技术的采用
及现代农机具、农药、化肥等的大量广泛使用, 传
统古老的耕作制度和生产方式逐渐被取代。同时 ,
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至其他行业, 传统的生
活方式、世代相传的技能技艺出现后继无人的威胁。
同时, 在农业工业化进程中, 很多传统的农业物质
遗产境遇每况愈下。高效农业在扩大粮食供给的同
时, 也危及传统农业物质遗产的存在。高产品种的
大面积推广, 取代了更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地方品
种 , 使其逐渐灭绝 ; 过分使用化学肥料 , 放弃有机
肥, 使土壤性状不可持续; 滥用农药使害虫抗药性
提高, 环境遭受污染, 益虫大量死亡等等 [4]。再者,
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 农业文化遗产正在逐步退出
历史舞台。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劳力进城务工, 农村
从事农业生产的常住人口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 ,
被称为“386199”部队。与农业相关的民俗、礼仪也
缺乏继承 , 渐渐断代消失。农业的许多优良传统 ,
如生物防治等传统农业生态系统 , 因为缺乏传承 ,
加上比较效益低, 难以在乡村保留。特别是在少数
民族地区, 尽管保留许多传统的耕作方式, 但随着
外来文化的不断入侵 , 人们迅速放弃原来的传统 ,
开始大量利用杀虫剂、除草剂、化肥等现代农业要
素[10−12]。
2 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
农业文化遗产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是
农业走向未来的基础, 简单地认为它将会被历史永
远淘汰, 既不符合事物变化的辩证规律, 也不符合
真正的事实。只有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农业文化遗产,
才能够妥善加以保护和利用, 使其作用和价值得到
充分发挥。
2.1 传统动植物品种的保护与利用价值
传统动植物品种是经过长期培育而成, 但却在
现代生产过程中被逐渐淡忘的各类品种。这些品种
多数由于产量较低, 被淘汰出商品生产过程, 但其
本身却具备极其重要的价值,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
方面: 一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避免生物单一性所造
成的不利局面; 二是给未来育种工作提供丰富的基
因资源。
自绿色革命以来, 由于追求产品数量, 畜禽和
农作物品种遗传改良的巨大成功和少数高产品种被
作为优先目标而大量推广和集约化生产, 造成了严
重的动植物品种“基因流失”, 极大降低了畜禽和农
作物的遗传多样性。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如病
虫害爆发强度和频率加大等, 严重威胁着农业可持
续发展。
农业是依靠野生的动物和植物而发明并不断得
以发展的 , 传统的农业品种带有更多的原生基因 ,
具有丰富特性, 是未来育种的基因库。中国古代劳
动人民在千百年来, 培育了许多动植物品种, 是祖
先留给我们的重要遗产, 需要我们珍惜并保护和利
用。其中最显著的例子是野生稻, 其种质资源对水
稻育种、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袁隆平院士正是在此基础上研究出超级稻品种。
2.2 传统农艺的保护与利用价值
西方以石油与化学等装备起来的现代农业, 给
人们带来高效的农产品的同时, 也带来较严重的环
境问题, 如水土污染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传统农业
技术有别于近代以来主要通过化学等发展起来的农
业技术, 主要依靠生物自身的理化作用, 能够提供
安全的农产品, 同时不会给环境造成破坏作用。
传统农艺的价值在于: 一是提供人与自然协同
进化的思想理念, 对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启示
作用; 二是传统农艺注重农业系统的自我调控和自
然生产过程 , 对替代和减少化肥和农药具有启示 ;
三是传统小农经济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效率较
高, 对构建多功能的现代农业系统具有借鉴作用。
2.3 传统中兽医技术的保护与利用价值
中兽医技术是传统农业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中兽医有其独特的认识动物病机与病因理
论 , 并运用独特的方法措施 , 辅以药物加以治疗 ,
千百年来担负着保障动物安全的作用。近代以来 ,
西方兽医学技术大量引进, 但传统兽医技术并没有
失去其价值, 不仅在检疫检验、传染病防治、普通
疫病治疗等方面具有奇效, 还能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减少动物产品中的药物残留。
我国历来善于利用中兽医技术防治畜禽传染
病。在研究应用中药治疗家畜传染病方面已做了大
量工作, 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后, 若能将中兽医学与
现代科学技术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加强药剂有效
成分的分析 , 及药理实验和化学合成方面的工作 ,
必将创造更多更好的绿色兽药。中兽医的药方和添
加剂大多低毒无害, 而且在畜产品中很少残留, 因
此是消除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 其发展前景非
常宽广。
第 6期 赵立军等: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与建议 691
2.4 传统农业民俗的保护与利用价值
农业民俗在当前的“三农”中具有重要作用, 主
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服务于乡村本身, 农业民
俗能够对乡村社区本身产生和谐作用, 有助于农村
地缘共同体的建立; 二是服务于农业旅游的发展。
农业民俗产生于基层的组织活动及社庆过程, 其目
的是服务于农业生产过程, 包括与农业生产相关的
各种农事信仰和祭祀活动, 从中也可以看到农业生
产技术与经验。
传统农业民俗是一种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能够
为相互毗邻的人们带来和谐因素, 促使社区能够和
平共处 , 从劳动中享受快乐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
于建设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非常重要。再者,
民俗中存在许多与宗教类似的禁忌行为, 这些禁忌
有利于保护自然界的稀有物种, 同时维持当地的生
态平衡。例如藏传佛教的“十善法”就对藏区的自然生
态与资源保护十分有利, 应当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分
析。此外, 近年来乡村农家乐和观光农业活动正在兴
起, 发展潜力巨大。当前最重要的是增加其中的文化
含量, 特别是要注入农业文化遗产方面的内容, 使
其具有强烈的文化吸引力。农业旅游要发展必须创
新, 而创新首先需要继承丰富的民俗文化[13]。
2.5 传统农业景观的保护与利用价值
传统农业景观也是农业文化遗产的不可获取的
组成部分, 在如今农业文化遗产遗存有限的背景下,
将会在遗产地产生直接的效益, 尤其是在旅游资源
方面具备很高的价值。如广西的龙胜梯田, 整个梯
田群规模宏大 , 线条行云流水 , 气势磅礴壮观 , 不
仅对农业生产具备价值, 而且成为当地旅游文化的
核心组成部分, 给当地的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再
比如安徽的西递和宏村古村落, 与地形、地貌、山
水巧妙结合 , 构思精巧 , 文雅脱俗 , 具备独特的美
学特征, 在文化价值和旅游吸引力上远胜于沿海地
区富裕村民新建的千篇一律的小洋楼, 由此可见传
统的农业文化景观的价值所在。
3 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政策选择
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农业, 但人类对农业始
终存在着偏见和轻视。中国依靠世界 10%左右的耕
地, 养活了占世界近 20%左右的人口, 化肥和农药
固然占据很大因素, 但归根结底, 传统农业生产经
验、优秀农业生产方式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而且, 未
来中国如果想养活更多人口 , 使人们生活得更好 ,
遗传资源、传统农艺、自然景观等农业文化遗产必
须得到妥善保护和利用。
“十二五”期间, 中国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这一重要命题, 而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的转变农业发
展方式, 既需要创新现代农业科技, 同时也应从传
统农业中寻找思路和答案。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
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要求
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 以科学发展为
主题,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弘扬中华文化。农业部
门和农业工作者应当以此为指导, 在农业文化遗产
保护和利用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3.1 政策选择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公共产品, 在市场经济中
相对弱势, 如果单纯依靠市场行为, 农业文化遗产
很快就会消失。因此政府有责任制定一系列政策措
施, 进行妥善保护和利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 从事
传统的农业必须付出高成本, 这些成本需要整个社
会来消化, 因此需要得到额外的支持。农业文化遗
产的价值取决于当下农业的政策取向, 如果农业依
然是以温饱为目标, 那么农业文化遗产的功能就会
单一。如果农业还需要承担其他功能, 那么遗产的
价值就会逐渐扩大, 政策的取向决定了遗产功能的
大小。
国外在保护遗产方面的政策导向值得关注。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 日本于 20 世纪 50 年
代即提出并开展大规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
而韩国在 20世纪 60年代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
使大批处于濒危状态的文化遗产得到及时发现、抢
救和保护[14]。在物质类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方面, 挪
威在北极地区修建大型植物种子冷藏库, 启动“末日
计划”, 而英国的“威克赫斯特千年种子银行”已存放
了大约 3 亿粒植物种子。全球政策导向中最明显的
是 ,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环境基金等的支持下 ,
开启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试点工作, 从
而拉开了保护与关注农业文化遗产的序幕。
3.2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政策建议
基于我国“三农”工作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15], 并结合农业文化遗产
保护的需要, 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确立农业文化遗产的“以保护为中心, 以发展
为手段”的基本原则和动态保护的思想。农业文化遗
产是我国文化的宝贵财富, 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
源, 我们必须像保护和开发不可再生资源一样保护
和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同时, 许多农业文化遗产地仍
然作为农业生产地区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地区, 同时
肩负着生产、生态、文化等功能。因此, 必须确立“以
保护为中心, 以发展为手段”的原则, 实施动态保护
的思路, 通过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来促进社会经济的
发展, 从而达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16]。
69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第 20卷
(2)加强机制与制度建设, 重视农业文化遗产保
护与利用的监督管理与多方参与。农业文化遗产保
护中会遇到各种问题 , 例如盲目决策和寻租行为 ,
因此应当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多方参与机
制是国际社会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方面的宝
贵经验 , 这种机制不仅可以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
而且有利于提高当地自身的发展能力。
(3)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农业文化遗产
的保护。新农村建设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的
时候, 需要尽可能多地维持各地的本来特色。我国
东部和中部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相对较少, 需要给予
特别关注, 而在西部地区, 农业文化遗产则相对丰
富, 需要综合保护。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类型,
应当成为未来新农村建设选择的特色模式。
(4)建立激励机制, 发挥农业文化遗产在构建和
谐社区中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首先需
要保护、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切和谐
的因素。农业文化遗产的精髓和本质就是和谐。保
护传承好这些遗产, 不仅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自
豪感、归属感和凝聚力, 也能够促进经济、社会、
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5)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给予实质性扶持
和投入。首先应对传统品种给予特别保护。随着我
国粮食供给由单纯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 ,
传统作物和畜禽品种更加重要, 因此要给予特别扶
持, 使其在商品生产中立足。其次要对传统农业品
牌给予税收优惠。传统农业品牌既是物质类农业文
化遗产, 也是非物质类农业文化遗产, 需要政府从
两方面加以保护, 使之能够在商品生产中占据合理
份额。再者, 针对遗址类农业文化遗产出台法律法
规进行保护。制定政策措施保护稀有遗产地农业文
化遗产, 将其打造成区域文化地标。此外, 对于利用
传统方法耕作和饲养的动植物产品, 应在市场上给
予充分支持, 提高其与普通产品的比较价值。生态
认证和原产地认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可继续
加大工作力度。
参考文献
[1] 闵庆文, 钟秋毫.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方参与机制—— “稻
鱼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多方参与机制研
讨会文集[C].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2] UNESCO.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Z]. 1972. http://whc.
unesco.org/en/conventiontext/
[3] 闵庆文 , 赵立军 , 叶明儿 .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罗马会议
及其主要成果[J]. 地理研究, 2007, 26(1): 211–212
[4] Altieri M A. Globally Important Ingenious Agricultural Heri-
tage Systems (GIAHS): extent, significa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ment[Z]. 2003. http://www.fao.org/sd/giahs/
documents.asp
[5] 闵庆文 . 关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中文名称及其他
[J]. 古今农业, 2007(3): 116–120
[6] 李文华 , 闵庆文 , 孙业红 .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中几个问
题的探讨[J]. 地理研究, 2006, 25(4): 561–568
[7] 张红宇 . 农业多功能定位调整及拓展: 建设新农村的一种
理念解释[J]. 改革, 2006(5): 65–73
[8] 何露 , 闵庆文 , 张丹 . 农业多功能性多维评价模型及其应
用研究—— 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J]. 资源科学, 2010, 32(6):
1057–1064
[9] 李文华 . 生态农业—— 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 化学工程出版社, 2003
[10] 包宗顺.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利用和农户收入
的影响[J]. 中国农村经济, 2002(10): 38–43
[11] 郭中伟 , 李典谟 . 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J]. 生物多样性 ,
1998, 6(3): 20–25
[12] 韩志辉 . 中兽医学在家畜传染病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J].
中兽医药杂志, 1997(1): 15–16
[13] 孙业红, 闵庆文, 成升魁, 等. 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
与区域社会经济关系研究—— 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全球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例[J]. 资源科学, 2006, 28(4): 138–143
[14] 钟萍. 浅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与传承[J]. 古今农业, 2007(2): 90–97
[15] 王先锋 . 和谐社会模式与“三农问题”解决途径学术研讨会
综述[J]. 农业经济问题, 2004, 24(6): 77–78
[16] 徐旺生 , 闵庆文 . 农业文化遗产与“三农”[M]. 北京: 中国
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