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热带雨林林窗对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的影响机制”(3106007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海南热带雨林林窗对土壤种
子库种子萌发的影响机制”(200946011100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霸王岭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技术研究”(2008BADBOBO2-1);海南省
重点计划“海南主要植物资源图谱收集利用研究”(06101);“海南植被生态研究与《海南植被》撰写”(080801)。
第一作者简介:吕晓波,男,1980年出生,黑龙江大庆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Tel:0898-66279131,E-mail:lvxbo1980@sina.cn。
通讯作者:杨小波,男,1962年出生,海南海口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植物资源与植物生态学研究。通信地址:570228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
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Tel:0898-66279131,E-mail:yangxb62@yahoo.com.cn。
收稿日期:2012-05-21,修回日期:2012-06-22。
海南以壳斗科植物为优势的山地雨林
主要乔木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研究
吕晓波 1,杨立荣 1,杨 民 2,杨小波 1,李东海 1,陶 楚 1,万春红 1
(1海南大学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口 570228;
2海南省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海南昌江 572722)
摘 要:为了了解霸王岭地区以壳斗科植物为优势的山地雨林群落的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格
局的动态变化规律,更好、更全面地管理和保护山地雨林,通过对样地群落中8个主要的乔木种群,采用
样方法取样和方差均值比的方法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红锥、红椆、肉实树3个种群为随机分布类
型,公孙锥、鸭脚木、岭罗麦、黄杞和狭叶泡花5个种群为集群分布类型。反映出群落正处于演替的中期
阶段,随着演替的发展,随机分布类型会逐渐上升。各种群的分布格局动态变化过程可分为5种类型:
Ⅰ型:红锥、公孙锥和狭叶泡花种群的集群—随机—随机模式;Ⅱ型:鸭脚木种群的集群—集群—随机模
式;Ⅲ型:黄杞种群的随机—集群—集群模式;Ⅳ型:肉实树和红椆种群的随机—随机—随机模式;Ⅴ型:
岭罗麦为随机—集群—随机,表现出不同种群的生长、发育模式有较大的差异性。
关键词:山地雨林;种群年龄结构;分布格局
中图分类号:Q14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2-1914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Dynamics of Main Tree Population of Fagaceae Dominance in
Tropical Montane Rain Forest in Hainan Island
Lv Xiaobo1, Yang Lirong1, Yang Min2, Yang Xiaobo1, Li Donghai1, Tao Chu1, Wan Chunhong1
(1Key Laboratory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of Tropical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inan Unversity, Haikou 570228;
2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Hainan Bawangling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 Changjiang Hainan 572722)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pac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the dynamic changes of spac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major tree species in the Fagaceae dominance in tropical montane rain forest in
Hainan island, people will better and roundly manage and protect the montane rain forest. In this plot, there
were 8 major tree species. By method of variance/mean, the author found that Castanopsis hystrix, L.
fenzelianus A. Camus and Sarcosperma laurinum were random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Castanopsis
tonkinensis, Schefflera octophylla, Tarennoidea wallichii, Engelhardia roxburghiana and Meliosma angustifolia
were cluster distribution pattern. By study on change of speices distrbution pattern,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re
were 5 change types of different grade species. Castanopsis hystrix, Castanopsis tonkinensis and Meliosma
angustifolia belonged to the typeⅠ of Cluster-Random-Random; Schefflera octophylla belonged to the type Ⅱ
of Cluster-Cluster-Random; Engelhardia roxburghiana belonged to the type Ⅲ of Random-Cluster-Cluster;
Sarcosperma laurinum and L. fenzelianus A. Camus belonged to the type Ⅳ of Random-Random-Random;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8(31):84-90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吕晓波等:海南以壳斗科植物为优势的山地雨林主要乔木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研究
0 引言
种群分布格局是指种群中的个体在其水平空间的
分布状况,它反映了种群内的个体间在水平空间上的
相互关系。植物种群分布格局一方面与种群本身的特
性有关,另一方面还受生境条件以及种群间的相关性
的影响[1]。不同植物群落中的每个种群都有自己的分
布格局,其表现的主要方式有:聚集分布、随机分布、均
匀分布[2-5]。通过对植物群落的种群分布格局的测定,
可以揭示该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对于预测群落的演
替趋势以及群落的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是中国热带林分布的主要
地区之一,岛上森林植被类型多样群落结构复杂,一直
是中国热带林研究的热点地区。岛上植被类型以山地
雨林分布最为广泛,尤其是在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这里分布着典型的、保护最好的山地雨林。对于该
地区的山地雨林的研究很多,在群落的组成、群落植物
区系分布、群落的结构以及群落物种多样性方面获得
了很多研究成果[6-15]。但是,对于霸王岭地区的山地雨
林群落的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比较少[16-18]。因此,笔者
选择霸王岭地区山地雨林代表群落类型之一的以壳斗
科植物为优势的山地雨林群落,对其群落中主要乔木
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做一些探讨和研究,揭示该类型
群落中主要乔木种群的分布格局方式及特点,以期为
霸王岭地区的山地雨林的密度控制、群落演替趋势、管
理和保护森林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2011年6—12月野外调查在海南岛霸王岭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内进行,调查地的中心点地理坐标为 19°
0544N,109°1047。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
海南省昌江县与白沙县的交界处,面积达 72000 hm2,
其中 1980年建立的长臂猿保护区位于海拔 800 m以
上的山地,面积约2500 hm2,是原始的山地雨林分布区
域,并且是海南岛保护的最好的、最典型的热带山地雨
林。调查样地位置在东二保护站东北方的沟谷内,坡
度 20°~30°左右,热带季风性气候,有 2季之分雨季
(5—10月)和旱季(11—4月),年均温23.6℃,年均降水
量 1500~2000 mm,相对湿度 60%~90%,土壤为山地
黄壤。
1.2 研究方法
1.2.1 野外调查方法 野外调查常规的样方调查方法,
由15个连续的20 m×20 m的样方组成面积6000 m2的
带状样地,每个样方分成4个10 m×10 m的小区,共计
60个。从样地的东南角的第1个样方的第1个小区开
始进行调查,对样方内高度在1.5 m以上的所有乔木、
灌木进行每木调查,辨认每棵树木,测量其胸径、树高、
冠幅,并做好记录。
1.2.2 种群分布格局分析方法
(1)群落乔灌木种群数量特征。重要值=(相对密
度+相对显著度+相对频度)/3[19]。
(2)主要乔灌木种群年龄结构划分。采用郑元润[20]
研究中使用的曲仲湘的等级划分标准划分:Ⅰ级:幼
树,高度大于33 cm,胸径小于2.5 cm;Ⅱ级:小树,高度
同上,胸径 2.5~7.5 cm;Ⅲ级:中树,高度同上,胸径
7.5~22.5 cm;Ⅳ级:大树,高度同上,胸径22.5 cm以上。
(3)本试验选用比较常用的方差均值比,进行种群
分布格局类型的判定[21]。
(4)使用种群不同龄级的分布格局类型,分析种群
分布格局的动态变化过程的分析[20]。
1.2.3 试验仪器 GPS(麦哲伦 eXplorist500,美国,定位
精度<7 m);测高仪(Vertex Laser激光超声波树木测高
测距仪,瑞典,高度分辨率0.1 m);卷尺(Deli得力钢卷
尺8203,中国,精度0.1 m)。
1.2.4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落主要乔灌木的层次分布及重要值
根据样地的野外调查统计资料,在0.6 hm2的样地
中,共记录乔灌木物种 212种,分属于 68科 139属,样
地群落乔木主要分为 3层:(1)乔木上层。树高 15 m
以 上 ,主 要 由 红 锥 Castanopsis hystrix、公 孙 锥
Castanopsis tonkinensis、 黄 杞 Engelhardia
roxburghiana、红椆Lithocarpus fenzelianus等;(2)乔木
中 层 。 高 度 5~15 m,主 要 有 鸭 脚 木 Schefflera
octophyll、狭叶泡花 Meliosma angustifolia、肉实树
Sarcosperma laurinum等;(3)乔木下层。树高1.5~5 m,
主要有药用狗牙花 Ervatamia officinalis Tsiang、郎伞
Ardisia elegans、罗伞 Brassaiopsis glomerulata、岭罗麦
(解油)Tarennoidea wallichii等。
Tarennoidea wallichii belonged to the type Ⅴ of Random-Cluster-Random by the analysis of changes of these
species distrbution patterns.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t population had more differences i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montane rain forest;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distribution patterns
·· 85
中国农学通报 http://www.casb.org.cn
样地群落的主要乔木层次分布情况及重要值,见
表1。由表1可知,乔木上层中红锥种群个体数量最多
为17个,黄杞种群个体数量次之为13个,岭罗麦种群
个体数量最少只有 1个;乔木中层中鸭脚木种群个体
数量最多为70个,岭罗麦种群个体数量次之为23个,
红椆种群最少只有 2个;乔木下层中岭罗麦种群个体
数量最多为34个,肉实树种群个体数量次之为32个,
黄杞种群个体数量最少只有2个。岭罗麦种群的相对
频度最高达到了 1.95,黄杞的相对频度最低只有
0.85。而相对密度是鸭脚木种群最高为 5.58,红椆种
群最低只有0.78。相对显著度红锥种群的高于其他种
群达到了17.14,公孙锥种群位居次位为10.15,岭罗麦
种群最低只有0.93。综合三者所得重要值则是以红锥
种群最高为6.64,公孙锥种群次之为4.47,主要优势种
中红椆的重要值最低只有1.76。
由此可知,红锥种群个体多是高大粗壮的大树在
乔木上层比较有竞争力;岭罗麦种群虽然个体较小,但
是分布的比较广泛,在乔木下层比较有优势;鸭脚木种
群个体中等,分布的比较集中,主要在乔木中层中占有
一定的优势。
表1 霸王岭壳斗科植物优势山地雨林群落主要乔木物种的层次分布和数量特征
序号
1
2
3
4
5
6
7
8
物种名称
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
公孙锥Castanopsis tonkinensis
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
黄杞Engelhardia roxburghiana
狭叶泡花Meliosma angustifolia
肉实树Sarcosperma laurinum
岭罗麦Tarennoidea wallichii
红椆Lithocarpus fenzelianus
各乔木层数量
下
8
16
27
2
25
32
34
6
中
5
14
70
7
22
19
23
2
上
17
9
10
13
10
4
1
7
相对频度
1.22
1.22
1.83
0.85
1.83
1.83
1.95
1.22
相对密度
1.56
2.03
5.58
1.15
2.97
2.87
3.02
0.78
相对显著度
17.14
10.15
4.65
6.27
1.73
1.58
0.93
3.29
重要值
6.64
4.47
4.02
2.76
2.18
2.09
1.97
1.76
注:样地面积6000 m2,共有乔灌木树种212种,重要值小于1.76的194种,略。
2.2 群落主要乔木种群的龄级结构分析
依据径级把样地群落中主要乔木种群的分成3个
龄级即:i级(7.5 cm以下),ii级 (7.5~22.5 cm),iii级
(22.5 cm以上)。各种群的年龄结构情况,见组图 1。
由图 1可知,8个种群红锥种群、红椆种群和肉实树种
群的分布情况比较相似也比较特殊,都是 iii级和 i级
个体数量较多,ii级个体数量相对较少即:i级>ii级
充 ii级的个体数量,表现出增长型种群特征。但是,其
ii级个体数量最少,从 ii级和 iii级的关系看来,其很难
维持 iii级的个体数量,随着种群的不断发展种群表现
出衰退的趋势。从总体上来看,这 3个种群在发展过
程中由于某些原因,致使其种群衰退,之后由于条件的
改变又重新得以发展,形成了这一特殊的发展状态。
公孙锥种群、鸭脚木种群、狭叶泡花种群和岭罗麦种群
的分布趋势较为相似,i级个体数量最大,ii级和 iii级
依次递减即:i级>ii级>iii级,i级个体数量充足,且其
个体成长未见限制,可以不断维持和补充 ii级和 iii级
(a)红锥个体各龄级分布
0 5 10 15 20
i
i
ii
龄
级
个体数量
(b)公孙锥个体各龄级分布
0 5 10 15 20 25 30
i
i
ii
龄
级
个体数量
·· 86
吕晓波等:海南以壳斗科植物为优势的山地雨林主要乔木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研究
个体数量,种群呈现出不断成长的趋势,属于成长型的
种群。而黄杞种群的分布情况就不同于以上种群,其
iii级个体数量最多,按照 ii级,i级依次的减少即:iii级
>ii级>i级,i级个体数量少,随着种群的不断发展,后
续很难补充维持 ii级和 iii级的个体数量,种群正在向
着衰退方向发展,属于衰退型种群。
2.3 群落主要乔灌木的分布格局
对样地群落中优势的8个主要乔木种群进行分布
格局检验,见表 2。由表 2可知,样地群落 8个主要的
乔木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红锥种群、红椆种群和肉实
树种群3个种群是随机分布类型,公孙锥种群、鸭脚木
种群、岭罗麦种群、黄杞种群和狭叶泡花种群5个种群
为集群分布类型,无均匀分布类型。在 5个集群分布
的种群中,以公孙锥种群的聚集强度最高,鸭脚木种群
次之,红椆种群的聚集强度最低。有研究表明在热带
森林群落中种群主要是随机分布或是集群分布,一般
(c)鸭脚木个体各龄级分布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i
i
ii
龄
级
个体数量
(d)黄杞个体各龄级分布
0 2 4 6 8 10 12
i
i
ii
龄
级
个体数量
(e)狭叶泡花个体各龄级分布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i
i
ii
龄
级
个体数量
(f)肉实树个体各龄级分布
0 10 20 30 40 50
i
i
ii
龄
级
个体数量
(g)岭罗麦个体各龄级分布
0 10 20 30 40 50
i
i
ii
龄
级
个体数量
(h)红椆个体各龄级分布
0 2 4 6 8
i
i
ii
龄
级
个体数量
图1 海南霸王岭壳斗科优势山地雨林群落主要乔木种群龄级结构分布
·· 87
中国农学通报 http://www.casb.org.cn
没有均匀分布,样地群落的种群分布格局与之相吻
合。此外,有人认为群落中多数种群呈随机分布,就说
明该群落已进入了群落演替的顶极阶段[22],与样地群
落种群分布格局的情况比较而言,样地群落还处在群
落演替的中期,还没进入演替的顶极阶段。
2.4 群落主要乔灌木的种群分布格局动态
乔灌木种群生命周期漫长,目前还无法监测其整
个生命周期内分布格局的动态变化过程。只能通过空
间的差异代替时间的变化,即用不同级别种群的分布
格局变化替代整个种群发育过程中分布格局的动态变
化过程。
群落主要乔灌木种群各龄级分布格局情况见表
3~7。从各种群的在各龄级的分布类型来看,ii级和 iii
级的种群多为随机分布类型,i级的种群分布随机分布
类型和集群分布类型都有,且数量参半。由此可以看
出,群落中主要乔木种群的格局变化趋势是向着随机
分布类型转变的。从群落主要乔木种群的分布格局的
动态变化看来,虽然总的趋势是向着随机分布类型发
展转变。但是,转变的过程有所区别,主要有5种转变
类型。
2.4.1 Ⅰ型:集群分布—随机分布—随机分布 变化过
程见表 3。群落中主要乔木种群有红锥种群、公孙锥
种群和狭叶泡花种群3个种群呈现这种变化过程。但
是,从种群整体分布格局的数据来看,3个种群整体的
分布格局类型存在差别,红锥种群呈现随机分布,公孙
锥和狭叶泡花2个种群呈现集群分布。结合以上种群
龄级结构数据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红锥种群和公孙锥
种群两者同科同属,生活习性比较相近,因此表现为相
似的分布格局动态变化过程,然而,由于两者种群的年
龄结构不同,导致它们向随机分布转变的趋势强度不
同,前者强于后者。因此,表现在整体的分布格局上就
是红锥种群随机分布,公孙锥还是集群分布。而狭叶
泡花种群与公孙锥种群的龄级结构比较相似,因此其
分布格局变化过程较为相似。
2.4.2 Ⅱ型:集群分布—集群分布——随机分布 变化
过程见表4。只有鸭脚木种群的动态变化过程是这样
的。结合以上整体分布格局和龄级结构的数据,i级呈
现集群分布是因为其自身比较喜阴湿的环境,样地环
表2 海南霸王岭壳斗科植物优势的山地雨林群落主要树种的种群分布格局
物种
红锥
公孙锥
鸭脚木
黄杞
狭叶泡花
肉实树
岭罗麦
红椆
数量/棵
30
39
107
22
57
55
58
15
方差
0.59322
1.871186
5.325141
0.914124
1.607627
1.060734
2.39096
0.283898
均值
0.5
0.6
1.783333
0.366667
0.95
0.916667
0.933333
0.25
扩散系数
1.186441
3.118644
2.986061
2.493066
1.692239
1.157165
2.561743
1.135593
丛生指数
0.186441
2.118644
1.986061
1.493066
0.692239
0.157165
1.561743
0.135593
t值
0.922834
10.48675
9.830498
7.390301
3.426409
0.777926
7.731403
0.671254
类型
R
C
C
C
C
R
C
R
注:标准误差为0.202031;R为随机分布,C为集群分布;t0.05=2.001,t0.01=2.662(自由度59)。
物种
红锥
公孙锥
狭叶泡花
级别
i
ii
iii
i
ii
iii
i
ii
iii
数量/棵
13
1
16
27
7
5
37
15
5
方差
0.308192
0.016667
0.266667
1.234746
0.138701
0.111582
1.15565
0.292373
0.111582
均值
0.216667
0.016667
0.266667
0.45
0.116667
0.083333
0.616667
0.25
0.083333
扩散系数
1.422425
1
1
2.743879
1.188862
1.338983
1.874027
1.169492
1.338983
丛生指数
0.422425
0
0
1.743879
0.188862
0.338983
0.874027
0.169492
0.338983
t值
2.090892
0
0
8.631742
0.934817
1.677876
4.3262
0.838938
1.677876
类型
C
R
R
C
R
R
C
R
R
表3 集群—随机—随机类型
注:标准误差为0.202031;R为随机分布,C为集群分布;t0.05=2.001,t0.01=2.662(自由度59)。
·· 88
吕晓波等:海南以壳斗科植物为优势的山地雨林主要乔木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研究
境条件较为适应,因此表现为集群分布类型,ii级个体
数量较多,具有强的竞争力,因此表现为集群分布类
型,随着个体不断发育,需要资源较多,种间竞争加剧,
种群内部竞争也比较剧烈,出现自疏现象,因此在 iii
级时种群呈现随机分布类型。
2.4.3 Ⅲ型:随机分布—集群分布—集群分布 变化过
程见表 5。只有黄杞种群的动态变化过程是这样的,
是由其本身的种子传播方式和喜光的生物特性性决
定。黄杞种群进入群落的时间较早,光照比较充足,因
此早期的生长的比较集中,随着群落的不断发展,群落
郁闭度不断增加以及黄杞种群飞播方式散种的随机
性,决定了其 i级种群个体多为随机分布类型,而其 i
级和 ii级的种群个体却集中早期进入群落的地方并且
有较强的竞争力,表现为集群分布的类型。
2.4.4 Ⅳ型:随机分布—随机分布—随机分布 变化过
程见表6。肉实树种群和红椆种群的分布格局变化过
程都是这种方式。但两者的成因却存在着区别,肉实
树因为其本身喜阴湿的环境,样地群落由处在沟谷地
带,很适宜其生长,但是由于种子雨的变化和动物的采
食的影响使其 i级的种群个体数量减少,因此呈现随
机分布,由于环境适宜,种内的竞争比较激烈,自疏作
用下 ii级和 iii级呈现随机分布的类型。而红椆的这种
变化过程,是因为其进入群落的时间较晚,种群的更新
能力有限,各龄级的种间竞争比较激烈,随机分布有利
于获得更多的资源,因此其各个龄级都表现为随机分
布类型。
2.4.5 Ⅴ型:随机分布—集群分布——随机分布 变化
过程见表7。只有岭罗麦种群是这种方式。因为其进
入群落时间较晚,iii级个体数量较少,因此呈现随机分
布,而其 ii级同批种子进入群落萌发成长的个体数量
较多,种间竞争力比较强,多集中分布在一起,表现的
就是集群分布。ii级个体产生的种子数量比较多以及
自身种子散播的方式和种间、种内竞争的影响,其 i级
的个体数量较多,但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采取了随机
分布。
3 结论与讨论
(1)本研究样地群落主要乔灌木种群的空间分布
格局采用的是比较经典的样方法采样和方差均值比的
方法,进行种群分布格局类型的判断。采用样方法的
选择进行种群格局研究时会有一些缺点,即样方的大
表4 集群—集群—随机类型
物种
鸭脚木
级别
i
ii
iii
数量/棵
73
23
11
方差
3.35904
0.986158
0.186158
均值
1.216667
0.383333
0.183333
扩散系数
2.760854
2.572587
1.015408
丛生指数
1.760854
1.572587
0.015408
t值
8.715764
7.783888
0.076267
类型
C
C
R
注:标准误差为0.202031;R为随机分布,C为集群分布;t0.05=2.001,t0.01=2.662(自由度59)。
表5 随机—集群—集群类型
物种
黄杞
级别
i
ii
iii
数量/棵
4
7
11
方差
0.063277
0.206497
0.423446
均值
0.066667
0.116667
0.183333
扩散系数
0.949153
1.769976
2.309707
丛生指数
-0.05085
0.769976
1.309707
t值
-0.25168
3.811176
6.482704
类型
R
C
C
注:标准误差为0.202031;R为随机分布,C为集群分布;t0.05=2.001,t0.01=2.662(自由度59)。
表6 随机—随机—随机类型
物种
肉实树
红椆
级别
i
ii
iii
i
ii
iii
数量/棵
46
4
5
6
2
7
方差
0.99548
0.063277
0.077684
0.125424
0.032768
0.104802
均值
0.766667
0.066667
0.083333
0.1
0.033333
0.116667
扩散系数
1.298452
0.949153
0.932203
1.254237
0.983051
0.898305
丛生指数
0.298452
-0.05085
-0.0678
0.254237
-0.01695
-0.10169
t值
1.477261
-0.25168
-0.33558
1.258407
-0.08389
-0.50336
类型
R
R
R
R
R
R
注:标准误差为0.202031;R为随机分布,C为集群分布;t0.05=2.001,t0.01=2.662(自由度59)。
·· 89
中国农学通报 http://www.casb.org.cn
小会影响格局类型的判断。因此,在研究森林群落中
的种群分布格局时,最好样方大小规范化。本研究采
用的是 10 m×10 m的样方,因此本研究的种群分布格
局类型的结果只适用于10 m×10 m的样方采样法。另
外,本研究使用方差均值比的检验方法,是因为其适合
各种数据结构,不像其他检验方法限制较多。但是,如
果数据结构合适,应其可能选用多种检验方法,检验结
果一致的话,有利于提高结果的科学性[20]。
(2)从群落主要乔木种群的整体的空间分布格局
分析来看,群落中的主要种群以集群分布类型为主,随
机分布次之,未见均匀分布,这与Forman等[23]的研究
结果相符,即热带雨林群落中种群主要是随机分布和
集群分布,一般不会出现均匀分布。柴勇等[22]研究莱
阳河自然保护区山地雨林主要乔木种群分布格局时,
阐述了一般群落主要种群的分布格局多数为随机分部
时,群落就接近了演替的顶极阶段。从样地群落主要
种群随机分布类型的比例来看,样地群落应该还处于
群落的演替的中期。
(3)从群落主要乔灌木种群的不同阶段的分布格
局,就可以看出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的动态变化过程,
总体上,都是从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转变的趋势,这种
群落种群分布格局动态变化的趋势与郑元润[20]、柴勇
等[22]、林珊等[24]的研究结果比较相似,种群的分布格局
的变化趋势主要向着随机分布转变。样地群落主要乔
木种群的分布格局的动态变化过程总结为 5种类型,
Ⅰ型、Ⅱ型和Ⅳ型也在郑元润[20]和柴勇[22]研究结果中
出现,而与以上研究存在差别的转变类型,是因为研究
的群落和优势种存在差别所造成。通过对研究结果的
成因分析的对比发现,无论是相似类型还是不同的类
型,其根本原因都较为相似,都主要是由种内竞争、种
间竞争、自身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子的影响造成。
参考文献
[1] 张金屯.数量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64-266.
[2] 李景文.森林生态学 [M].第 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245-248.
[3] 郑师章,吴千红,王海波,等.普通生态学——原理、方法和应用[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100-105.
[4] 张金屯.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点格局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1998,22
(4):344-349.
[5] 武吉华,张绅.植物地理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200-213.
[6] 俞通全.海南岛山地雨林[J].生态科学,1983,02:25-33.
[7] 陆阳,李鸣光,黄雅文.海南坝王岭长臂猿自然保护区植被[J].植物
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86,10:106-114.
[8] 符国瑷.海南岛坝王岭长臂猿自然保护区山地雨林的调查[J].广东
林业科技,1988,01:26-28.
[9] 林益民.海南岛霸王岭山地雨林群落的结构特征[J].生态科学,
1992(1):29-39.
[10] 余世孝,张宏达,王伯荪.海南霸王岭热带山地植被研究海南岛山
地雨林Ⅱ.代表群落类型的结构分析[J].生态科学,1994(1):21-31.
[11] 练琚蕍,余世孝.海南岛坝王岭热带山地雨林陆均松-线枝蒲桃群
系的区系特点[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1,9(2):101-107.
[12] 臧润国,杨彦承,蒋有绪.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结构及
树种多样性特征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1,25(3)270-275.
[13] 臧润国,杨彦承,林瑞昌,等.海南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森林循环与
群落特征研究[J].林业科学,2003,39(5):1-9.
[14] 杨彦成,张炜银,林瑞昌,等.海南霸王岭陆均松热带山地雨林伐后
林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8,21(1):37-43.
[15] 赵科,陶建平,郝建辉,等.海南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木质藤本垂直
结构特征[J].生态学报,2010,30(12):3173-3181.
[16] 黄运峰,杨小波,党金玲,等.海南霸王岭南亚松种群结构与分布格
局[J].福建林业科技,2009,36(2):1-5.
[17] 陈玉凯,杨小波,李东海,等.海南霸王岭海南油杉群落优势种群的
种间联结性研究[J].植物科学学报,2011:278-287.
[18] 陈玉凯,杨小波,李东海,等.海南霸王岭油丹所在群落的优势种群
种间联结性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1:237-244.
[19] 王伯荪.植物群落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70-81.
[20] 郑元润.大青沟森林植物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
的研究[J].植物学通报,1998,15(6):52-58.
[21] 张金屯.植被数量生态学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270-280.
[22] 柴勇,李玉媛,方波,等.莱阳河自然保护区山地雨林主要乔木种群
分布格局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5,34(3):40-44.
[23] Forman RT, Hahn CD. Spatial pattems of trees in Caribbean
semi-evergreen forest[J].Ecology,1980(61):1267-1274.
[24] 林珊,刘金福,付达靓,等.戴云山罗浮栲林群落主要树种空间分布
格局[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0,30(1):15-18.
表7 随机—集群—随机类型
物种
岭罗麦
级别
i
ii
iii
数量/棵
42
15
1
方差
0.823729
0.665254
0.016667
均值
0.7
0.25
0.016667
扩散系数
1.176755
2.661017
1
丛生指数
0.176755
1.661017
0
t值
0.874893
8.221594
0
类型
R
C
R
注:标准误差为0.202031;R为随机分布,C为集群分布;t0.05=2.001,t0.01=2.662(自由度59)。
··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