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番荔枝科中内酯类成分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全 文 :综 述
番荔枝科中内酯类成分抗肿瘤作用的
研究进展
杨海军, 张 宁, 曾庆琪, 余启平
作者单位:210029 江苏 南京,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药学系
第一作者:杨海军,男,湖南邵阳人,医学硕士,研究方向:抗肿瘤活性物质研究
通讯作者:曾庆琪,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摘要】 番荔枝科植物中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近来研究表明,其中的番荔枝内酯和苯乙烯内
酯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亦被喻为“明日抗癌之星”。作者对番荔枝科植物中的内酯成分的抗肿瘤
实验研究、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为今后该类成分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番荔枝科; 抗肿瘤成分; 番荔枝内酯; 苯乙烯内酯; 构效关系; 作用机制
doi:10. 3969 / j. issn. 1674 - 4136. 2011. 02. 015
文章编号:1674 - 4136(2011)02 - 0113 - 04
国内外学者已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并分离出活性
较强的抗肿瘤药物,如喜树碱、鬼臼毒素、长春新碱、
紫杉醇、三尖杉生物碱等,但临床研究表明,患者长
期使用以上抗肿瘤药物,易产生多药耐药及严重不
良反应。1982 年 Jolad等首先从番荔枝科的紫玉盘
属植物(Uvaria L.)分离出抗肿瘤活性很强的番荔
枝内酯(Uvaricin) ,体外实验表明其具有抗白血病
的活性,自此,番荔枝科成为继红豆杉(活性成分为
紫杉醇)后研究的热点。近些年来,番荔枝内酯以
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广泛的生物活性被喻为“明日
抗癌之星”。本文就番荔枝科中内酯类活性成分的
来源、化学结构,抗肿瘤实验研究,临床应用及作用
机制做系统的总结。
1 番荔枝科的概述
番荔枝(南美番荔枝家族)有 130 类 2 300 多
种,中国有 24 个属 103 个种和 6 个变种,荔枝在我
国南方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和云南等省均
有栽培;东南亚、南美国家及地区也广泛分布。目前
国内外学者已从番荔枝属(Annona)、紫玉盘属
(Uvaria)、哥纳香属(Goniothalamus)、泡泡树属
(Asimina)、卷团属(Rollinia)、木瓣树属(Xylopia)、
暗罗属(Polyalthia)和阿蒂莫耶属(Atemoya hort)等
8 个属中共分离、鉴定出 500 余种番荔枝内酯化合
物,他们分布在番荔枝科多种植物的根、树皮、种子、
叶子以及果实中。
2 番荔枝科中具抗肿瘤活性的内酯成分的化学
结构
番荔枝科植物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内酯成分有
2 种:(1)番荔枝内酯。目前已报道有 6 种结构类
型,即无四氢呋喃环型、单四氢呋喃环型、邻双四氢
呋喃环型、间双四氢呋喃环型、邻三四氢呋喃环型、
吡喃环型番荔枝内酯。结构差异主要在含氧官能团
的数目、位置,碳氢链的长度,四氢呋喃个数,末端
α、β、不饱和 γ内酯的类型。(2)苯乙烯内酯类化合
物。景洪哥纳香树皮中可分离到苯乙烯内酯
isoaltholactone,goniodiol-7-monoacetate,leiocarpin A,
goniodiol,而根中可分离到 goniolactone F。
3 番荔枝内酯类成分的抗肿瘤的实验研究
3. 1 番荔枝内酯抗肿瘤作用及构效关系 动物体
内外实验研究已证实,番荔枝内酯具有治疗肝癌、前
列腺癌、胰腺癌、宫颈癌等作用[1-3]。Yuan 等[4]研究
发现番荔枝内酯单体 Annonacin 对卵巢癌、宫颈癌、
乳腺癌、膀胱癌、皮肤癌等多种肿瘤细胞均具有细胞
·311·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1 年 4 月第 3 卷第 2 期 Chin J Surg Onco,Apr. 2011,Vol. 3,No. 2
毒作用。有报道称番荔枝内酯中治疗白血病活性最
强的内酯是 Bullatacin,按质量计算为紫杉醇作用的
300 倍[2]。Queiroz等[5]证明番荔枝内酯 Squamocin
及其衍生物对人表皮细胞、鼠淋巴白血病细胞体外
有很强细胞毒作用。Hopp 等[6]在观察细胞毒作用
的同时还观察了番荔枝内酯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毒
性选择性,结果发现,番荔枝内酯单体 Bullacin B 对
人肺癌细胞 A-549,人乳腺癌细胞 MCF-7 的 IC50值
为 10 -7 μg /mL,其作用强于阿霉素 106 倍;对人胰
腺癌 PACA-2 细胞的 IC50值为 0. 1 g /mL。而另一种
单体 Annoglacins A对人胰腺癌 PACA-2 细胞的 IC50
值为 10 -7 μg /mL,是阿霉素作用的 104 倍,对人乳
腺癌细胞 MCF-7 和人肺癌细胞 A2549 的 IC50值分
别为 10 -4 μg /mL和 10 -3 μg /mL。
目前,番荔枝内酯构效关系可以概括为生物活
性来自于末端不饱和内酯环,通过一定长度烷基链
同另一个环状官能团如四氢呋喃(THF)相连结。
Alali等[7]认为番荔枝内酯的构效关系是: (1)抗肿
瘤活性,邻 THF番荔枝内酯 >不相邻 THF番荔枝内
酯 >单 THF 番荔枝内酯 >无环番荔枝内酯;(2)α、
β、不饱和 γ内酯结构是生物活性必需的; (3)分子
结构中含羟基越多活性越强; (4)还原脂肪链羰基
若连接羟基活性增强; (5)分子结构中羟基乙酰化
活性降低。由于 THF 和不饱和内酯环间的碳链长
度对于番荔枝内酯生物活性和对不同细胞的选择至
关重要,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烷基链是比内酯环和
THF更重要的构效因子。尽管不饱和内酯环是多
数番荔枝内酯的共同特征,但对烷基链的化学修饰
较两个功能环的变化更能明显影响番荔枝内酯的生
物活性。不饱和内酯环和四氢呋喃环之间的距离为
13 个碳原子的生物活性最强[8]。
3. 2 番荔枝内酯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
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可分为原发性
和获得性两种。通常认为其发生机制与依赖 ATP
的药物外排泵及大小 170 kD 的 P-糖蛋白(P-gp)的
过表达有关。Oberlies 等[9]通过对人乳腺癌细胞株
MCF27 /wt(野生型)和 MCF27 /Adr(阿霉素耐药型)
的研究表明,Bullatacin 能抑制 MCF27 /Adr 的生长,
并在 10 -4 μg /mL到 1 μg /mL范围内表现出剂量依
赖性(即 10 -4 μg /mL 和 1 μg /mL 的细胞生长抑制
率分别为 0 %和 100 %)。而在此范围内,Bullatacin
对 MCF27 /wt 的抑制率在 50 %左右出现平台期。
Bullatacin逆转耐药性的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降低
了耐药细胞株内 P-gp 的过表达。Raynaud 等[10]的
实验同样证明番荔枝总内酯(AAs)、Bullatacin 和
Atemoyacin-A对人乳腺癌细胞株 MCF-7 及其多药
耐药性细胞株 MCF-7 /ADR、人喉癌细胞株 KB、人喉
癌多药耐药细胞株 KBv200 的细胞生长有抑制
作用。
3. 3 番荔枝中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
番荔枝科植物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苯乙烯类化
合物很多集中在哥纳香属内。有人[11-12]从海南哥
纳香中分离得到海南哥纳香素甲(苯乙烯吡喃酮
类) ,对其进行了抗肿瘤的体外细胞生长曲线测定、
MTT试验及对体内移植性肿瘤的实验。体外实验
显示其对 HL-60 和 L1210 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
用,对人卵巢癌 A2780、人肝癌 Bel-7402、人结肠癌
KCT8 等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对 HL-60 细
胞的 ED50 为 10 -3 mg·L -1,而 10 mmol·L -1海南
哥纳香素甲作用 6 h 后即能诱导 HL-60 细胞凋亡,
且时间和剂量呈依赖性。体内试验也显示其对肿瘤
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在 2 mg·L
-1左右,但
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而对实体型肝癌 H22 小鼠、
Lewis肺癌及腹水型 S180 小鼠,在剂量为 40 mg·
kg -1· d -1 时,抑制率分别达 64. 4%、59. 4% 和
61. 3%,且与对照组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经
腹腔注射 25 mg·kg -1海南哥纳香素甲后,对 Heps
肝癌,EC 实体瘤和 Lewis 肺癌的抑瘤率分别为
58. 9%、47. 1%和 50. 0%,口服亦同样有效。Hawa-
riah等[13]研究发现,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对人乳腺
癌细胞 MCF-7 和 MDA2MB 2231 的 EC50 分别为
2. 24 × 10 -7mol /L和 5. 62 × 10 -7mol /L。Inayat-Hus-
sain等[14]研究发现从哥纳香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
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 goniothalamin能诱导人白血病
Jurkat T细胞出现凋亡。
4 番荔枝内酯类成分的作用机制
4. 1 番荔枝内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番荔枝内酯
的强抗肿瘤生物活性的机制可能是对细胞线粒体呼
吸链的抑制作用,线粒体是细胞产生能量的主要场
所,细胞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主要由 4 个蛋白酶
复合物组成,分别是 NADH 氧化酶、琥珀酸氧化还
原酶、细胞色素 C氧化还原酶、细胞色素 C 氧化酶。
其中最复杂且关键的蛋白酶是 NADH 氧化酶,其又
·411·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1 年 4 月第 3 卷第 2 期 Chin J Surg Onco,Apr. 2011,Vol. 3,No. 2
可称为线粒体复合物(Mitochondrial Complex I) ,若
其被抑制将导致电子传递链大部分受阻,NADH 氧
化酶的经典抑制剂是鱼藤酮(Rotenone) ,番荔枝内
酯与鱼藤酮在化学结构和空间构型上完全不同,却
具有类似鱼藤酮的强烈抑制 NADH 氧化酶的作用。
由于 NADH氧化酶可被番荔枝内酯抑制,不能形成
氧化磷酸化反应所需要的质子梯度,导致 ATP 合成
酶失活,从而使生成的 ATP减少以达到抑制细胞能
量代谢活动,最终使肿瘤细胞失去能量而死亡[15]。
有研究报道番荔枝内酯的抗肿瘤机制可能是其与
G1 期肿瘤细胞结合,诱导 Bax 表达,增强 Caspase23
的活性,引发肿瘤细胞凋亡[16]。还有研究报道番荔
枝内酯通过降低细胞内 cAMP和 cGMP的水平而诱
导肿瘤凋亡[17]。
4. 2 番荔枝苯乙烯内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对苯
乙烯内酯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目前
意见不一,Hawariah等[13]在研究中发现苯乙烯内酯
通过非竞争性拮抗雌激素来发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的作用。Pihie等[18]却认为苯乙烯内酯的抗细胞增
殖作用并非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Inayat-Hussain
等[14]研究发现番荔枝苯乙烯内酯在诱导 Jurkat T
凋亡过程中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
Caspase23 和 Caspase27 被激活,进而诱导凋亡。还
有人[19]认为苯乙烯内酯的作用靶点在 cAMP 依赖
蛋白激酶(PKA)的上游。
5 番荔枝内酯类成分的临床应用
以番荔枝内酯为活性成分的药物仍在不断的开
发之中,但尚未有任何品种获批准上市。最有开发
前途的药物是阿诺宁,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
所研制的具有较强的广谱抗癌活性的番荔枝内酯有
效部位药物。阿诺宁由质量分数大于 90%的 5 ~ 6
个番荔枝内酯化合物和质量分数小于 10%的未知
成分组成,其中单体化合物 squamocin 质量分数约占
50% ~ 60%,bullatacin 质量分数约占 9. 15%[20-21]。
目前阿诺宁的临床前研究已基本成熟,其高效低毒
的优势显而易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我们将拭目
以待。
6 展望
番荔枝科不同属中含有多种抗癌活性成分,其
中以番荔枝内酯和苯乙烯内酯活性最强,国内外的
相关研究已表明其有强抗瘤活性,且对不同肿瘤细
胞有广泛毒性,而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较小。因
此有望开发成为继紫杉醇后又一新型的天然抗肿瘤
药物。关于番荔枝内酯和苯乙烯内酯的临床试验是
否进一步开展,值得关注。另外,由于番荔枝内酯和
苯乙烯内酯含量低,工业化生产较难实施。因此,如
何有效而经济地提取纯化有待科技工作者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Wang S,Zhang YJ,Chen RY,et al. Goniolactone A-F,six new
styrylpyrone derivatives from the roots of Goniothalamus cheliensis
[J]. J Nat Prod,2002,65(6) :835-841.
[2] Zhu JX,YU JG,Sun L,et al. Styryllactones in the Leaves of Go-
niothalamus cheliensis[J]. Chin J Nat Med,2006,4(2) :91-93.
[3] Chen SB,Yu JG.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the stem of go-
niothalamus griffithii[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9,41(3) :
330-333.
[4] Yuan SS,Chang HL,Chen HW,et al. Annonacin,a mono-tetra-
hydrofuran acetogenin,arrests cancer cells at the G1 phase and
causes cytotoxicity in a Bax and caspase-3-related pathway[J].
Life Science,2003,72(25) :2853-2861.
[5] Queiroz EF,Roblot F,Duret P,et al. Synthesis,spectroscopy,
and cytotoxicity of glycosylated acetogenin derivatives as promising
molecules for cancer therapy[J]. Med Chem,2000,43(8) :
1604-1610.
[6] Hopp DC,Alali FQ,Gu ZM,et al. Three new bioactive bis-adja-
cent THF ring acetogenins from the bark of Annona squamosa[J].
Bioorg Med Chem,1998,6(5) :569-575.
[7] Alali FQ,Liu XX,Mclaughlin JL. Annonaceous acetogenins:re-
cent progress[J]. J Nat Prod,1999,62(3) :504-540.
[8] Takada M,Kuwabara K,Nakato H,et al. Definition of crucial
structural factors of acetogenins,potent inhibitors of mitochondrial
complexⅠ[J]. Biochim Biophys Acta,2000,1460 (2-3) :
302-310.
[9] Oberlies NH,Croy VL,Harrison ML,et al. The Annonaceous ace-
togenin bullatacin is cytotoxic against multidrug resistant human
mammary adenocarcinoma cells[J]. Cancer Lett,1997,115(1) :
73-79.
[10] Raynaud S,Nemati F. Miccoli L,et al. Antitumoral effects of
suamocin on parental and multidrug resistant MCF-7 (human
breast adenoearcinoma)cell lines[J]. Life Sci,1999,65(5) :
525-533.
[11] Chen RY,Yu DQ,Ma LY,et al.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goniothalamus howii Merr. et Chun[J]. Acta Pharm Sin,1998,
33(6) :453-456.
[12] Alali FQ,Zhang Y,Rogers L,et al. (2,4-cis and trans)-gigan-
tecinone and 4-deoxy- gigantecin,bioactive nonadjacent bis-tet-
rahydrofuran annonaceous acetogenins, from Goniothalamus
·511·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1 年 4 月第 3 卷第 2 期 Chin J Surg Onco,Apr. 2011,Vol. 3,No. 2
giganteus[J]. J Nat Prod. 1997,60(9) :929-933.
[13] Hawariah A,Stanslas J. In vitro response of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s to the growth-inhibitory effects of styrylpyrone derivative
(SPD)and assessment of its antiestrogenicity[J]. Anticancer
Res,1998,18(6A) :4383-4386.
[14] Inayat-Hussain SH,Osmanb AB,Dinc LB,et al. Caspase-3
and-7 are activated in goniothalamin induced apoptosis in human
Jurkat T cells[J]. FEBS Letters,1999,456(3) :379-383.
[15] Miyoshi H ,Ohshima M ,Shimada H,et al. Essential structural
factors of annonaceous acetogenins as potent inhibitors of mit-
chondrial complex I [J]. Biochem Biophys Acta,1998,1356
(3) :443-452.
[16] Kuwabara K,Takada M,Iwata J,et al. Design syntheses and
mitochondrial complex I inhibitory activity of novel acetogenin
mimics[J]. Eur J Biochem,2000,267(9) :2538-2546.
[17] Chiu HF,Chih TT,Hsian YM,et al. Bullatacin,a potent antitu-
mor annonaceous acetogenin ,induces apoptosis through a reduc-
tion of intracellular cAMP and cGMP levels in human hepatoma
2. 2. 15 cells[J]. Biochem Pharmacol,2003,65 (3) :319-327.
[18] Pihie AH,Stanslas J,Din LB. Non-steroid receptor-mediated
antiprolifer ative activity of styrylpyrone derivative i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s[J]. Anticancer Res,1998,18(3A) :
1739-1743.
[19] 钟利,楼丽广,胥彬. 番荔枝科植物抗癌活性成分研究的新
结果[J]. 肿瘤,2003,23(2) :162-163.
[20] 谢冰芬,冯公侃,朱孝峰,等. 阿诺宁的抗瘤作用研究[J].
癌症,2002,21(4) :379-382.
[21] 谢冰芬,吴萍,刘宗潮,等. 阿诺宁各组分的抗肿瘤活性和
急性毒性比较研究[J]. 中草药,2007,38(8) :1199-1202.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顾 问: ( 按汉语拼音排序) 郭应禄 郝希山 洪 涛 黎介寿 沈镇宙 眭元庚 汤钊猷
吴孟超 徐光炜 严律南 郑树森 朱继荣
主 编: 唐金海 金安娜
副主编: 程敬茂 李 宁 张 勤 刘晓强 冯继锋
编 委: ( 按汉语拼音排序) 蔡建强 蔡三军 曹苏生 曹旭晨 陈宝安 陈 刚 陈环球
陈 嘉 陈龙邦 陈亦江 陈振东 丁义涛 范忠林 冯平柏 傅 震 高 明
高长明 高 蓓 顾 慧 谷云飞 何 侠 赫 杰 胡 刚 胡夕春 黄作友
霍孝蓉 江泽飞 姜格宁 姜 军 蒋国梁 景 华 鞠熀先 冷希圣 李端树
李国立 李 辉 李 琳 李 强 李苏宜 李向农 李筱蕾 李幼生 刘 军
刘宝瑞 刘沈林 刘晓安 卢实春 鲁艾林 鲁 翔 陆保成 陆谔梅 路 平
马 军 孟爱凤 苗 毅 潘立群 钱海鑫 钱建民 覃惠英 钦伦秀 秦叔逵
邵志敏 沈洪兵 师英强 宋三泰 苏逢锡 陶 敏 汪 健 王汉东 王 虹
王金华 王 俊 王 水 王学浩 王永胜 王志伟 吴勉华 吴 强 吴文溪
吴小华 吴一龙 伍晓汀 邢宝才 邢光前 邢海杰 徐兵河 徐开林 徐泽宽
徐 波 许 林 许芝银 薛开先 杨广顺 杨惠林 叶定伟 易永祥 殷长军
于金明 于泽平 查小明 张保宁 张 彬 张嘉庆 张 彤 张 晓 张宜勤
张 园 曾庆琪 赵 珩 赵建华 赵 平 赵祥生 周建农 周晓明 左文述
Frank Fan( 加拿大) Jinrong Zhou( 美国) Peirong Yu( 美国)
·611·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1 年 4 月第 3 卷第 2 期 Chin J Surg Onco,Apr. 2011,Vol. 3,N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