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江西木通科药用植物资源



全 文 :江西木通科药用植物资源
★ 刘勇 林剑鸣 (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 330006)
★ 王栋 (江西省药检所 南昌 330046)
关键词:木通科;药用植物;资源;江西
中图分类号:R 282.71  文献标识码:A
  木通科植物共有 9 属 35 种 , 我国有 7 属 29
种[ 1] ,主要成分于长江以南各省区。该科许多种类
可供药用 ,如木通 、野木瓜等 ,具有消热利尿 、通经活
络 、祛风镇痛 、排乳等功效[ 2] 。江西地处长江中下
游南岸 ,自然条件优越 ,蕴藏着丰富的木通科植物资
源 。作者通过野外调查及对该科植物腊叶标本的鉴
定 ,初步整理发现我省可供药用的木通植物有 5属
10种 。
1 江西木通科植物资源种类 、生境分布及药用情况
1.1 木通属 Akebia 木通 A.quinata 又名五叶木
通 、牛卵子。产于资溪 、广丰 、德兴 、奉新 、庐山 、上
犹 、龙南 、信丰 、寻乌等地 ,分布广。生于山坡 、沟边 、
溪旁 、林缘等处的乔木与灌木林中。根 、藤茎及果实
均可入药 。藤茎清热利尿 、活血通脉 ,主治小便短
赤 、淋浊 、水肿 、胸中烦热 、咽喉疼痛 、风湿痹痛 、乳汁
不通 、痛经等症。
三叶木通 A.trifoliata 又名八角哪 、八月扎 。
产于龙南 、定南 、上犹 、井冈山 、安福 、万载 、宜丰 、奉
新 、婺源 、资溪等县 ,分布广 。生于溪边 、山谷 、林缘 、
路边阴湿处 。根 、藤茎 、果实入药 。根能祛风除湿 、
活血行气 、解毒 、利尿 ,主治腰痛 、关节风痛 、陈伤 、经
闭 、胃肠胀痛 、尿闭 、腹蛇咬伤等症。
白木通 A.trifoliate Subsp Australis产于新建 、
铜鼓 、修水 、安福 、吉安 、赣州 、宁都 、峡江 、安远 、抚
州 、铅山等地 ,分布极广。生于山坡 、路边 、溪旁灌丛
中 。根 、藤茎及果实均入药 。果实清热利湿 、活血通
脉 、行气止渴 ,主治小便短赤 、淋浊 、水肿 、风湿痹痛 、
跌打损伤 、乳汁不通 、子宫脱垂等症。
1.2 猫儿屎属 Decaisnea 猫儿屎 D.insignis又名
猫屎瓜 、猫儿子 。产于庐山 、铅山 、遂川等地 。生于
阴山坡或山沟的杂木林中及林缘。根 、果实入药 ,有
清肺止咳 、祛风除湿 、润燥的功效 ,主治风湿痹痛 、肛
门湿烂 、阴痒 、肺痨咳嗽。
1.3 串果藤属 Sinofanchef ia  串果藤 S.chinensis
产于南昌 、奉新 、宜丰等地 。生山沟灌丛 、林缘 、路旁
及山坡阔叶林中 。根 、藤茎功效与木通相同[ 3] 。
1.4 八月瓜属 Holboellis 鹰爪枫 H.coriacea又名八
月扎 、那藤。产于井冈山 、永新 、修水 、宜丰 、奉新 、庐
山 、泰和 、德兴等地。生于山谷 、路旁 、溪边 、山坡灌
丛 、林缘及杂木林中 ,分布极广。根 、藤茎及果实入
药 ,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 ,用于风湿痹痛 、跌打损伤。
五风藤 H.angust iol ia又名五叶瓜藤 、八月瓜。
产于井冈山 、宜春 、奉新 、铜鼓 、修水等地。生于山
坡 、路旁 、河边 、林缘及阔叶林内。根 、藤茎及果实入
药 ,清热利湿 、活血通脉 、行气止痛;用于小便短赤 、
水肿 、风湿痹痛 、跌打损伤。
1.5 野木瓜属 S tauntonia 野木瓜 S.chinensis又
名假荔枝 、七叶莲 。产于德兴 、铅山 、信丰 、龙南 、定
南 、井冈山 、万载 、奉新 、庐山等地 ,分布极广。生于
湿润通风的杂木林中 、山路边 、溪谷旁及林缘 。根 、
藤茎入药 ,祛风通络 、活血止痛 、利尿消肿 ,主治风湿
痹痛 、胃肠及胆道疾患之疼痛 、三叉神经痛 、跌打损
伤 、痛经 、水肿 、小便不利等。
钝叶野木瓜 S.obovata 又名倒卵叶野木瓜。生
于山谷 、溪边 、山坡灌丛中或疏林边缘 。产于井冈
山 、定南 、玉山等地。根 、藤茎药用 ,祛风止痛 、利尿
消肿 ,用于风湿关节炎 、跌打损伤 、水肿等。
那藤 S.obovat ifoliola Subsp.Urophylla又名牛
藤 、尾叶那藤 、七姐妹藤 。生于山谷 、溪边及山坡林
内阴湿处。产于安福 、奉新 、龙南 、全南 、井冈山 、余
江等地 。根藤茎祛风散瘀 、止痛 、利尿消肿 ,用于风
湿痹痛 、跌打损伤 、各种神经性疼痛 、小便不利 、水
肿。果实解毒消肿 、杀虫止痛 ,主治疮痈 、疝气疼痛 、
蛔虫等。
2 讨论
调查发现 ,我省是木通科植物的主要分布区之
一 ,除长萼木通属外 ,其分布有该科植物 6属 13种 ,
其中可供药用的有 5属 10种(含 2亚种),且野生资
源丰富 ,尤其是木通属和野木瓜属植物 ,它们是我省
一些主要天然阔叶林外植物种类的主要组成部分 ,
资源分布广 、蕴藏量大 ,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潜能 。
野木瓜属植物在我省分布种类较多 ,资源丰富 ,
民间多用其根 、藤茎入药 ,具有较好的抗风湿及止痛
功效 ,目前虽然对该属个别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的
·56·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 0 0 4年 1 0月第 1 6卷第 5期
JOURNAL OF JIANGXI UNI VERSITY OF TCM 2004 Vol.16 No.5
 
○中药资源○
《本草纲目拾遗》中蒲包草等药物的考证
★ 孙晖 姚振生 (浙江中医学院 杭州 310053)
关键词:《本草纲目拾遗》 ;蒲包草;天灯笼草;山海螺;毛叶仙桥;兔儿一支箭;镜面草;本草考证
中图分类号:R 282.71  文献标识码:A
  《本草纲目拾遗》[ 1]是清代医家赵学敏经多年
编写而成的一部集本草大成之作 。全书分十卷 ,载
药 900余种 。此书收载药物以《本草纲目》中未收入
的药物为主 ,有的纲目已收载 ,但主治及药物性状等
记述不详的则加以补充说明 ,对其记载有讹误的 ,加
以修正。此书是广大医学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 ,具
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对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起了巨
大的推动作用。《本草纲目拾遗》中收载的被子植物
约有数百种 ,本文对其中的蒲包草 、天灯笼草 、山海
螺 、毛叶仙桥 、兔儿一支箭 、镜面草等药物逐一进行
考证。现简介如下:
1 蒲包草(卷三草部上)
书引《新语》云:“水蜡烛 ,草本 ,生野塘间 ,秋杪
结实 ,宛与蜡烛相似。有咏者云 :`风摇无弄影 ,煤具
不燃烟。 以其开花结实 ,俨似蜡烛故名。芦苇荡中
颇多 ,土人采其实 ,以治金刃刀伤止血用。”引汪连仕
《采药书》 :“蒲萼即蒲草。南人呼莎草 ,北人呼板枝
花 ,结实为鬼蜡烛 ,其粉为蒲黄 。”与《中国高等植物
图鉴》[ 2]第 5册中水烛核对 ,其特征“多年生沼生草
本 。高 1.5 ~ 3米 。叶狭条形 ,宽 5 ~ 8 mm ,稀可达
10 mm ,穗状花序圆柱形 ,长30 ~ 60 cm ,雌雄花序不
连接:雄花序在上 ,长 20 ~ 30 ,雄花有雄蕊 2 ~ 3枚;
雌花序在下 ,长 10 ~ 25 ,毛与小苞片等长而比柱头
短 ,小坚果无沟”等特征 ,与《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
的蒲包草极为相似 ,书中记载的“治金刃刀伤止血”
与《新华本草纲要》[ 3]第 3 册的蒲黄具行血消淤 、止
痛及外用能止血等功效核对 ,极为相似 ,所以此植物
为香蒲料的水烛 Typha angusti folia L。
2 天灯笼草(卷四草部中)
因其果实像灯笼 ,故以灯笼为名 。书曰:“一名
山瑚柳 ,形似辣茄而叶大 ,高本尺许 ,开花白色 ,结子
(实指果实)如荔枝 ,外空 ,内有绿子(实指未成熟的
果实),经霜乃红 。京师呼为红姑娘 。”上述特征与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2]第 3册中酸浆的特征进行比
对 ,其“高 20 ~ 100 cm ,茎直立。叶在茎下部互生 ,
在上部成假对生 ,长卵形 ,宽卵形或菱状卵形 ,长 5
~ 15 cm ,宽 2 ~ 8 cm ,顶端渐尖 ,基部偏斜 ,全缘 ,波
状或有粗齿 ,有柔毛 。花萼神状 ,花冠辐状 ,白色。
浆果球形 ,橙红色 ,被膨大的宿萼所包 ,基部稍内陷 ,
橙红色”等特征 ,与酸浆很一致 。其专治咽喉肿与
《新华本草纲要》[ 3]第 3册所载的酸浆的临床功效完
全一致 ,故此植物为茄科的酸浆 Phyal is alkekengi
L.var.f ranchet i(Mast.)Makino 。
3 山海螺(卷四草部中)
书曰:“山海螺 ,生山溪涧滨湿地上 ,叶五瓣 ,附
茎而生 ,根如狼毒 ,皮有皱旋纹 ,与海螺相似 ,而生于
山 ,故名 ,虽生溪畔 ,性却喜燥 ,枝叶繁弱 ,可以入盆
玩。”引《百草镜》云:“生出土 ,二月采 ,绝似狼毒 ,唯
开发利用 ,但有关其化学 、药理等现代研究报道较少
见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鹰爪枫属在我省亦有较丰富的资源 ,该属植物
的形态特征与野木瓜属极为相似 ,其根 、茎在民间入
药应用时 ,基本等同野木瓜属;因而对鹰爪枫属植物
是否能和野木瓜属植物等同入药使用 ,有待化学 、药
理及临床方面的研究 ,以确保资源的正确使用 。
木通属植物入药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以后历
代诸本草记载的木通亦主要来源于木通属 ,临床应
用中未见毒性记载。作为一种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
中药资源 ,我国应尽快恢复木通属植物作为正品木
通流通使用的历史地位 ,以代替目前被禁用的马兜
科植物。我省气候环境条件非常适宜该类植物生
长 ,因而应抓住机遇 ,加大研究开发力度 ,以便我省
这一丰富的植物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参考文献
[ 1] 傅立国.中国高等植物(第三卷)[ M] .青岛:青岛出版社 , 2000.
583
[ 2] 《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3)[ M ]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99.329
[ 3] 吴征益.新华本草纲要(第一册)[ 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88.163
(收稿日期:2004-03-01)
·57·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 0 0 4 年1 0月第 1 6 卷第5 期
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 ITY OF TCM 2004 Vol.16 No.5
 
○中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