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飞蓬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



全 文 :飞蓬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
朱继忠 ,臧 皓 ,张 辉*
(长春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17)
  摘 要:目的:研究飞蓬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方法:通过文献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黄酮类
化学成分是飞蓬属植物的主要及有效成分之一 ,并具有扩张心脑血管 、改善微循环 、降血脂 、抗癌等作用 。结
论:此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属植物提供参考。
  关键词:飞蓬属植物;灯盏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813(2008)04-0381-02
 基金项目: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06zy01)
 作者简介:朱继忠(1971-),男 ,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及应用开发研究。
*通讯作者:张 辉 ,男 , 教授 ,博士生导师 Tel:(0431)86172080 E-mail:zhrxr @yahoo.com.cn
  菊科飞蓬属(Erigem)植物 ,全属约有 200 种以
上 ,主要分布于欧洲 ,亚洲大陆及北美洲 ,少数分布于
非洲和大洋州。我国有 35种 ,主要集中在新疆和西
南部山区[ 1-5] 。本文对近年来飞蓬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及活性研究作一概述 。
1 化学成分
飞蓬属植物主要含有黄酮 、植物甾醇 、挥发油 、焦
性儿茶酚 、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自 20 世
纪 70年代中期 ,国内开始对灯盏花进行化学成分的
研究 ,己确定其含有黄酮 、吡喃酮 、植物甾醇 、倍半菇 、
挥发油 、焦性儿茶酚 、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 ,
其中咖啡酞类化合物在总植物中的含量高达 4%,而
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则少于 1%。首先从灯盏花植物
全草中分得 6种单体 ,有5种鉴定为和吡喃酮类衍生
将中药进行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 ,只会使中药现代化
成为空中楼阁[ 3] 。如果没有中药药性理论 ,中药就跟
中医的辨证论治相脱节 ,就只能得出“中药某化学成
分能治疗西医某疾病”之类的结果 ,与西药有何差别?
当然 ,中药有效成分的四气 、五味等的研究可能
与传统中药有很大差异 ,研究方法也更多的依靠试验
的方式 ,如何建立切实可行的药性试验方法是一个难
题 ,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
4 加深对现代药理毒副作用的研究
中药有效成分或有效部分 ,因其经过了提取 、精
制 、纯化 ,已经大不相同于原材 ,更不同于经过减毒 、
增效配伍的中药复方制剂 ,其活性成分的富集 ,在其
作用强度增强的同时 ,其毒性作用也可能增强 ,加上
这些提纯的有效部位或成分没有足够药理和毒理研
究数据 。因此 ,对于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 ,新药制剂
有条件能做出毒性反应 ,就应该找出这个毒性反应剂
量 ,以及毒性反应的靶器官 、靶组织和毒性反应的强
弱 ,甚至是长期大剂量给药下可能出现的后续毒性反
应 ,为临床研究和运用提供有力的参考;否则 ,临床使
用的安全评价就没有达到研究的目的 ,也是失败
的[ 4] 。因此必须把有关副作用的研究提到该类药物
研究的核心地位 。
5 结语
近年来 ,关于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在国内已
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并且一些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
已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 。
而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面对现存的一些不足 ,应该
从加强药性理论研究和现代药理学研究两方面着手 ,
走适合自身发展的中医之路。
参考文献:
[ 1] 胡志祥.中药有效成分与功效的分析[ J] .中医药信息 ,
1998 , (6):22.
[ 2]袁 冰.建立符合中医特色的中药研究方法[ J] .中国中医
基础医学杂志 , 2000 , 6(11):34-36.
[ 3]胡爱萍.关于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思考[ J] .光明中
医 , 2006 , 21(10):20-22.
[ 4] 张晓东 , 潘国凤.对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新药长期毒
性试验剂量设计的思考[ J] .中药药理与临床 , 2007 , 23(1):
73 , 74. (收稿日期:2008-02-29)
—381—
第24卷第4期
2008 年 8月
长 春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1.24
8 , 2008
DOI :10.13463/j.cnki.cczyy.2008.04.054
物 ,还有 1种属于内酯类成分[ 6] 。此后 ,张德成等对
灯盏花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7-9] ,进一步证实了焦
袂康酸(3-羟基吡喃-4-酮)及其 β型吡喃葡萄糖苷的
存在以及 4-羟基黄芩素-7-O-β-D-吡喃葡萄糖酸苷及
其苷元4-羟基黄芩素的存在 。还从中分得 4-羟基黄
芩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近年来 ,灯盏
花中所含的各种成分又陆续被发现[ 10-16] 。
对同属其它植物化学成分研究开始于 90 年代
末 ,1998年张印俊等人首先报道对多舌飞蓬(Erigeron
muluradiatus)全草的研究 , 发现一种新的吡喃酮苷
(6-O-caf-eylerrgeroside)。1999 年李波等人又从该植
物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黄酮苷 。日本 、原苏联 、法国 、
德国 、挪威等国的植化工作者对本属的众多植物进行
了化学成分研究 。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是其重点。
前后有日本 ,法国 ,挪威和前苏联的科学家对本属众
多种植物进行了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除了
单萜 ,倍半萜 ,炔类化合物和酸性化合物均被发现外 ,
母菊酯 Matricariaester和毛叶酸甲酯 AbLachrophyllum
ester是值得注意的两个化合物。值得一提的是挪威
学者对本属32 种植物的花 、叶和根 ,分别进行了上述
两种酯类成分的含量比较 , 2002 年韩国人从 1 年飞
蓬植物中得到 1个含呋喃环的化合物及几个咖啡酸
类化合物 ,2003年日本人对 3种飞蓬属植物[ Erigero-
nannuus (L.)Pers., Erigeronphiladel-phicus L. 及
Erigeron sumatrensis Retz]的叶子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
的研究 ,得到 5个新的倍半萜及 1个新的二萜类化合
物。其它类成分在不同种类中也有被鉴定 , 如吡喃
酮 ,黄酮 ,植物甾醇和三萜类[ 17-18] 。
2 药理作用
归纳飞蓬属植物的药理作用主要有:(1)扩张脑
血管和冠脉血管的作用;(2)改善微循环的作用;(3)
降低血液黏度;(4)抗癌作用;(5)对视神经的作用等。
3 小结
黄酮类化学成分是飞蓬属植物中主要及有效成
分之一 ,从已分离得到的黄酮类成分看 ,各种类型都
有分布 ,包括黄酮类 、黄酮醇类 、二氢黄酮类等 。其中
又以黄酮类成分为主 ,主要存在形式为黄芩素及其衍
生物类 ,多在 4位上取代一羟基 ,但只在 7位羟基处
发生甲基化与苷化 ,这可能与 7位基活性有关 。从生
源上看 ,咖啡酸类化合物与黄酮类化合物有密切的关
系 ,在飞蓬属植物中以多种形式存在 ,主要和喳呢酸
形成咖啡酞类化合物 ,而又以双咖啡酞类形式为主 ,
酞化位置并无一定的规律性。近年来从飞蓬属植物
中不断发现新的咖啡酸类化合物 ,并经药理学初步证
明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 ,且已有部分活性化合物申请
了专利 ,表明该类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进一
步研究与开发该类化学成分 ,对于开发飞蓬属植物这
一中药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 M] .北
京:科学出版社 , 1995:296.
[ 2] 吴征锐.中华本草纲要[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0:417.
[ 3]张人伟 , 杨生元 , 林永月 , 等.灯盏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J] .
药学学报 , 1981 , 16(1):68.
[ 4] 王锦平 , 王永铭.灯盏花药理作用研究[ J] .中成药研究 ,
1985 , 7(12):25.
[ 5]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6:103.
[ 6]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灯盏细辛化学成分的研究(第一报)
[ J] .中草药通讯 , 1976 , 7(11):11.
[ 7] 宫碧琴.治疗瘫痪新药灯盏花素鉴定(昆明)[ J] .中草药 ,
1985 , 16(10):14801.
[ 8]张德成 , 金吉琴 ,刘星恺 , 等.灯盏花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一
个新黄酮葡萄糖醛甲酸酯旨的分离和鉴定[ J] .中草药 ,
1985 , 16(9):24.
[ 9]胡昌奇 , 张德成 ,华 云 , 等.灯盏花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 J] .中草药 , 1985 , 16(10):121.
[ 10]郭济贤 ,潘伟坚 ,杨瑞萍 , 等.中药灯盏花及其同属部分植
物的研究概况[ J] .中成药研究 , 1987 , 9(8):31.
[ 11]张人伟 ,张元玲 ,王杰生 , 等.灯盏花黄酮类成分的分离鉴
定[ J] .中草药 , 1988 , 19(5):71.
[ 12] Yue JM , Lin ZW , Sun HD et al.A Sesquiterpeneand othercon-
stitue-nts from Erigeron Breviscapus[ J] .Phytochem., 1994 , 36
(3):717.
[ 13] Yue JM , Lin ZW , Sun HD.A New Caffeoyl Conjugate from
Erigeron Breviscapus[ J] .Chin.Chem.Lett., 1994 , 6(3):225.
[ 14]岳建民 ,赵勤实 ,林中文 , 等.灯盏细辛中酚类化合物的研
究[ J] .植物学报 , 2000 , 42(3):311.
[ 15] Zhang WD , Kong DY , Li HT , et al.A New Glycoside from
Erigeron breviscapus[ J] .Chin.Chem.Lett., 1998 , 10(2):
1251.
[ 16]张卫东 , 孔德云 , 李惠庭 , 等.灯盏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Ⅰ).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 1998 , 29(12):5541.
[ 17]孙尚志 , 张青青 , 张 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康灵胶
囊中盐酸小檗含量[ 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7 , 23
(1):71-72.
[ 18] 马明辉 ,吕丽娟 ,贡济宇 ,等.灵芝提取工艺研究[ J] .长春中
医药大学 , 2007 , 23(3):24-25. (收稿日期:2008-05-04)
—382—
第24卷第4期
2008 年 8月
长 春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1.24
8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