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芸薹属油菜种质资源抗(耐)菌核病、病毒病的鉴定



全 文 :中国油料 19 9 3年 第 2期
芸蔓属油菜种质资源抗 (耐 )
菌核病 、 病毒病的鉴定 ’
陈 玉卿 张洁夫 伍贻美
(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 )
侯庆树 周益军 朴红
(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 )
提要 芸墓属油菜种质资源抗 (耐 )菌核病 、病毒病的鉴定结果表明 : 1.抗菌核病的基因主要存
在于 B和 C染色体组 ,抗芜蔷花叶病毒 ( T u M v )的基因主要存在于 C 染色体组 。 2 , 农艺性状与抗菌
核病性存在相关 ; B . ~ 祥汉廊 有效分枝点高度 、 B
. 印抽四如 的株高 、 有效分枝点高度与抗性指标 R R A
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 , B . 夕哪朋 二次有效分枝数与 R R A 呈显著负相关 , B . 朋鲜 的上述性状与
R R A 相关不显著 . 3 . 油菜单株产籽量和产油量随病情加重而下降 . 达显著或极显著程度 。
关键词 芸墓属 ;菌核病 ;病毒病 ;抗性 ; 相关
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在长江流域冬油菜区危害严重 〔 ’ , ’ 〕 ,并 已向油菜新产区蔓延 。 国内外
学者十分重视油菜种质资源抗性的研究和应用 s[, `〕 , 我国先后开展了抗 (耐 )病品种的鉴定 ,并
获得一些抗性材料 s[, 6〕 。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发掘种质资源的抗性基因 , 以便为油菜优质 、 高产 、
多抗性育种服务 。
材料和方法
1 9 8 5 年一 1 9 9 0 年 ,共鉴定芸蔓属油菜种质资源 18 09 份次 ,其 中鉴定菌核病 580 份次 ,鉴
定病毒病 ! 0 93 份次 ,两病同时鉴定的 136 份次 。 试验在江苏省农科院油菜田间人工诱发病圃
进行 ,抗性强的部份材料升入高级鉴定圃重复鉴定 。 同时进行人工接种鉴定 ,菌核病用琼脂菌
丝块于盛蔓期或初花期接种 ,病毒病用金钢砂混合病毒汁液摩擦法于 3一 4 叶期接种 , 毒源为
经鉴定的以 T u M v 为主的混合病毒 。 对照种为甘油 5 号 ( C K , )和宁油 7 号 ( C K Z ) 。 田间鉴定选
择压以发病高峰期对照种病株率 20 %以上 , 人工接种的对照手r病株率 30 %以上为标准 。 抗性
指标和分级标准参照 “ 七五 ” 抗 (耐 )油菜菌核病 ,病毒病材料鉴定与筛选方法和标准 。抗性指标
R R A 和 R R B (抗病材料病指和病株率分别比 C K 减轻的百分数 )均 ) 70 %为高抗 , R R A ) 70 % 、
邢R < 70 %为高耐 ,两项指标均在 69 . 9%一 50 %为中抗 , 若 50 %镇 R R A毛 6 9 . 9% 、 R R B < 50 肠
为中耐 , R R A 在 49 . 9%一 0 . 10 %之间为低抗 , R R A < 。 为感病 。 收获时取各病级单株单独脱
粒 ,采用 Y G : 型脂肪抽提器残渣法测定籽粒含油率 。
试验结果
(一 )芸蓑属六个栽培种油菜与抗 (耐 )菌核病 、 病毒病的关系
六个栽培种油菜对菌核病的抗性存在差异 。 田间鉴定结果表明 ,抗性材料 (中抗耐以上 )入
选率依次为 B . 二认at ( n 二 一7 , B C 组 )为 3 6 . 4% , B . 。之尹 口 ( n一 8 , B 组 )为 25 . 9% , B . “ 即以翻 ( n 一 9 ,
c 组 )为 2 . 2% , B . 洲~ (n 一 1 8
,
A B 组 )为 18 . 7% , B . o usF ( 。 一 19 , A C 组 ) 为 8 . 0% , B . 。 , 尹以 r is
(n ~ 1 0
,
A 组 , 含 B . hc一 , 以下同 )为 2 . 0% 。 表明含有 A 染色体组的种群对菌核病的抗 (耐 )性弱 ,而含 B 或 C 染色体组的种群抗 (耐 )性强 。 不同类型油菜对病毒病的抗 (耐 )性也有差异 ,
, 本文为国家“ 七五 ” 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内容的一部分
中国油抖 13 9 9年 第 2期
从田间鉴定高抗 (耐 )材料的中选率看 , B . 咖~ 为 60 . 0写 , B . , 翻翻她 为 18 . 4% , B . 二娜 为 .5
7%
, 其余三个种群均为零 。 表明带有 C 染色体组种群较抗 (耐 )病毒病 。 各类型间抗性差异与
其亲缘关系密切 , 基本符合“ 禹氏三角 ” 模式 。
(二 )农艺性状与抗 (耐 )菌核病的关系
从表 1看出 , A 组种群各性状与 R R A 呈正相关趋势 ,其中有效分枝点高度与 R R A 达显著
水平 。 B C 组种群株高和有效分枝点高度与 R R A .呈正相关 , 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而一
次和二次有效分枝数与 R R A 只呈弱负相关 。 A B 组种群的二次有效分枝数与 R R A 达显著负相
关 ,而其余 3 个性状与 R R A 呈低度负相关 。 A c 组种群的株高 、分枝点高度与 R R A 呈正相关 ,
一次和二次分枝数与 R R A 呈负相关 , 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
表 1 不同种群油菜农艺性状与抗菌核病指标 R R A 的关系
性状 ^ 组 ( 5 4 份 ) BC 组 ( 13 份 ) 人乃 组 ( 16 份 ) 人 C 组 ( 64 份 )
株高 变幅 6 8 . 0一 1 3 7 . 4 1 2 7 . 0一 1 95 . 8 9 1 . 5一 17 6 . 0 5 4 . 6一 16 8 . 8
( cm ) 又 10 3 . 8 1 6 8 . 3 12 7 . 5 1 09 . 4
t 0
.
0 6 5 2 0
.
5 8 5 0
. 一 0 . 22 9 9 0 . 1 5 88
有效分枝 变幅 3 0一 5 5 . 6 7 . 0一 6 9 . 0 4 . 0一5 3 . 4 1 . 0一 6 4 . 0
点高度 又 19 . 1 3 5 . 0 27 . 6 2 2 . 7
( c r n ) r 0
.
2 7 6 7
.
0
.
7 49 6
“ 母 一 0 . 2 64 2 0 . 1 3 00
一次有效 变幅 5 . 0一 1 0 . 0 1 1 . 4一 2 2 . 4 5 . 2一8 . 6 4 . 6一 1 0 . 6
分枝数 又 7 . 2 1 5 . 3 7 1 6 . 9
t 0
.
0 6 6 7 一 0 . 1 7 68 一 0 . 2 6 3 5 一 0 . 0 3 11
二次有效 变幅 0 . 6一 1 6 . 8 1 3 6一 6 0 . 7 6 . 0一 4 5 . 0 0 . 6一 2 5 . 0
分枝数 又 9 . 7 3 5 . 3 15 6 8 . 6
r 0
.
1 5 7 6 一 0 , 5 3 1 8 一 0 . 5 1 4 1 . 一 0 . 1 8 28
注 : , 、 . , 分别为 5%和 1%显著水平
(三 )生育期与抗 (耐 )菌核病性关系
四个年度田间病圃有效鉴定的甘蓝型资源共 3 9 份 ,其中表现高抗 (耐 ) 的 6 份 , 中抗耐的
2 9 份 ,其生育期统计结果表明 , 与对照种同期播种条件下 ,各年度的抗性材料生育进程大多数
比对照种甘 5 或宁 7 迟 。 例如 ,早熟组 (生育进程比 C K 早或同步 ) 1 1 份 ,表现中抗的只 1 份 ,
占该组的 0 . 9% ; 中熟组 ( 比 C K 迟 1~ 4天 ) 95 份 ,表现高抗 (耐 ) 的 1份 , 中抗 (耐 ) 的 8份 ,分别
占该组的 1 . 1%和 8 . 4% ;晚熟组 ( 比 C K 迟 5 天以上 ) 1 3 份 , 表现高抗 (耐 )的 5 份 ,中抗 (耐 )
的 2 0 份 ,分别占该组的 3 . 8%和 15 . 0% (表 2) 。
(四 )病害程度对单株经济产量的影响
不同类型油菜的单株籽粒产量和产油量均随病毒病的病级增加而下降 (图 1 ) 。 病害严重
度与单株籽粒产量 、 产油量 , B . 朋usP 类型均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 分 别为一 0 . 9 9 6二和
一 0 . 9 9 9 5 ’ ` ;刀 . 声一 类型呈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一 0 . 9 4 2 0 . 和 0 . 9 2 9 4 . 。 图 2 表明菌
核病对单株籽粒产量和产油量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 相关分析表明 , B . 、哪 类型品种的病害严
重度与单株籽粒产量 、 产油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 相关系数分别为一 0. 9 7 4 5 ’ 和一 0 . 98 28 · ; .B
。 m产绍加 is 品种的病害严重度与单株籽重呈显著负相关 , r - 一 0 . 9 5 7 3 . ,与单株产油量呈极显著
中国油料1 9 9 3年第 2期
负相关 , r ~ 一 0 . 96 68 ’ `
表 2 甘蓝型油菜生育期与抗 (耐 )菌核病的关系
年度 组别 份数 播期 出苗期 初花期 终花期 成熟期 ~ 一妙弊鲤骥攀一~
( 日 /月 ) ( 日 /月 ) ( 日 /月 ) ( 日 /月 ) ( 日 /月 ) 向饥 甲讥 振讥 . 润
1 98 7 早 2 1 27 / 9 3 / 10 29 / 3 2 3 / 4 2 7 / 5 6 1 5
中 2 1 27 / 9 3 / 10 8 / 4 2 8 / 4 2 8 / 5 1 2 7 1 1
晚 4 27 / 9 3 / , 。 10 / 4 1 / 5 3 0 / 5 1 1 2
1 9 8 8 早 6 2 4 / 9 2 9 / 9 2 9 / 3 2 0 / 4 2 0 / 5 1 1 4
中 1 6 2 4 / 9 2 9 / 9 8 / 3 2 7 / 4 2 7 / 5 4 3 9
晚 4 7 2 4 / 9 2 9 / 9 1 5 / 4 4 / 5 2 / 6 1 1 4 17 15
1 9 8 9 早 1 5 2 0 / 9 2 6 / 9 1 5 / 3 1 5 / 4 1 9 / 5 15
中 2 6 2 0 / 9 2 6 / 9 2 3 / 3 2 2 /谧 2 3 / 5 一 弓 1 1
晚 5 2 2 0 / 9 2 6 / 9 3 / 4 3 0 / 4 2 8 / 5 1 1 1 1 3 9
1 9 9 0 早 2 2 1 / 9 2 6 / 9 1 8 / 3 1 1 / 4 1 8 / 5 2
中 4 2 1 / 9 2 6 / 9 2 2 / 3 1 5 / 4 2 2 / 5 4
晚 3 2 1 / 9 2 6 / 9 2 7 / 3 2 1 / 4 2 5 / 5 2 1
早 2 1 2 7 / 9 4 / 1 0 1 9 / 3 1 4 / 4 19 / 5 2 1 9
中 1 9 2 7 / 9 4 / 1 0 2 2 / 3 1 7 / 4 2 2 / 5 3 1 6
晚 2 2 7 / 9 4 / 1 0 2 5 / 3 2 4 / 4 2 5 / 5 1 1
早 4 6 1 0 / 10 1 6八 0 2 3 / 3 1 4 / 4 2 0 / 5 5 4 1
中 1 9 1 0八 0 1 6八 0 27 / 3 18 / 4 2 4 / 5 1 8 1 0
晚 2 5 1 0 / 10 1 6 / 10 4 / 4 25 / 4 2 9 / 5 1 2 1 2 1 0

l 2
晰误
1 0
2 、
3 `
,
4 ` 、 、 _
2
. 、 _
, 如 _
, 、
3 .一 `、 、 、 、 -
~ ~ ~ 获二亡二
、 .巍
.今卜.|le厂|卜wJ`
抢1086
ǎ举\矛绷ǎ坦à卖化科\、、
:
. ~ - . . -
. . .
, 二白
口只U`,。一八
ǎ举\巴喇八坦à牛代研
病级
图 1 病毒病不同病级的单株产 t
病级
图 2 菌核病不同病级的单株产 t
注 : 1 . B一 产籽盈 . 2 . B一 产油 t . 3 . B . j 产籽量 ; 4 . B . j 产油 注 : 1 . B一 产籽t ; 2 . B一 产油 t , 3 . B . 。 产籽 t , 4 . B . 。 产油
盆 盆
中国油料 1 3 9 9年 第 2期
讨 论
1
. 不同类型油菜对菌核病 、病毒病的抗 ( 耐 )性存在差异 。 由于 B和 c染色体类的油菜较
抗 (耐 )菌核病 , C 染色体组油菜较抗 (耐 )病毒病 ,所 以 , 刀. caT 认侧如 类型油菜具有兼抗 (耐 )两病
的潜力 ,应加强其优良基因的利用研究 。 在开展抗病育种时 ,可根据不同类型品种与两种病害
抗性差异及禹氏三角模式关系选择亲本 。
2
.
B
.
~
释以r is 类型油菜有效分枝点高度 、 B . , 翻创的 类型油菜株高和有效分枝点高度 、 .B
car 俪如 类型油菜株高和有效分枝点高度及 B . 洲月侧刃 类型二次分枝数均与菌核病抗性关系密
切 。 因此 , 在优质 、高产抗病育种中 ,应注意对这些性状的选择 。 从各类型油菜抗性材料株型性
状与抗病性的相关性来看 ,匀生型较理想 ,其株型模式是 : 有效分枝点高度与株高比为 1 : 5 左
右 ;一次有效分枝数 B . car 如自 类型不超过 15 个 ,其它类型 7 个左右 .二次有效分枝数与一次
有效分枝数相同或为 1 . 2一 L S , 1 。
参 考 文 献
1 李丽丽 . 江西省油菜病害考察情况和防治建议 . 江西农业科技 , 1 9 9。 ( 5) : 3 3 e 34
2 陈玉英 . 谈谈上海地区病毒病对油菜的危害 . 上海农业科技 , 1 9 8 8 ( 1 ) : 18一 19
3 刘忠松 . 油菜抗病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中国油料 , 19 8 9( 2) : 7 一 81
4 、V a ls h J A e t a l . V ir us in f eCt i咫 w in t c r io l s e ed ar 讲 (母加叹坛习 。 a 产臼 s p . d ie 介 r a ) . 人们幻 . 15 Of A P l ied B iof a g y , 1 9 8 5 , 1 07 ( 3 ) : 4 8 5
5 陈玉卿等 . 芸盆属栽培油菜六个种待征特性研究 。 中国油料 , l9 8 6( 3) : 巧一 19
6 李彦勇等 . 甘蓝型油菜对病毒病的抗性鉴定 . 中国油料 , 19 8 2 (1 ) : 54 一59
7 王祖福等· 油菜抗病毒病抗源材料一 8。。7 . 作物品种资源 , 1 9 8 7( 1 ) : 4 7一 48
S T U D IE S O N V IR U S A N D S C L E R O T IN I A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R A P E S F F p
G E R入产IP L A SM I N B刀人始尤树 G EN U S
hC
e n Y u q in g Z h a n g J i e f u W
u Y加e i
(石汉 “翻绝 oj 五成喇尹汉 价娜 ,儿 n gsu A c面如 n夕 of 减卯 1. 叙 . )
H o u Q i n g s h u Z h o u Y i j u n H an H o n g
(而以江翻他 oj 殉时 介“ 次 忿` ,抽 n卿 油” 由阴夕 of A少 1. & 坛. )
A加 t r a e t V i r u s an d s e le r o t in i a d i se ase r e s i s at n e e s o f r a P e s e e d g e r m P las m w e r e st u d i ed w it h r e
-
su l t
s
as f
o l l o w s : ( 1) G
e n es f o r s e le r o ti n i a r es i s tan e e e x i s t e d m a i n l y i n g e n o m e B an d C w h il e ht os e e o n
-
t r o l li n g v i r u s r es is at n e e ( T u M V ) w
e r e in g e n o m e C
.
( 2 ) hT
e r e s i s t an e e t o s e le r o t i n ia w as r e l a t ed w i t h
so m
e a gr o n o m ie t ar i st
.
A s i gn i f i姐n t P os i ti v e e o r r e la t i o n w a s f o u n d be t w e e n t h e h e ihg t f r o m 肛ou n d t o
t h e f ir st 玩an e h i n g s it e w i th R R A (an in d i e a t o r o f r es is t an e e ) in B . ~ 州 r is
.
nI B
. 柳认“ 如 . lP an t h e ihg t
an d t h e h e ihg t o f f i以 b r a n e h in g s i t e w e r e is gn i f ie an t l y o r h ig h l y s i gn i f i c a n t l y e o r r e l a t e d w i t h R R A . nI
B
. 如刀口刃 , t h e r e w a s a s i g n i f ic a n t n e助 t i v e e o r r e la t io n be t w e e n t h e n u m be r o f se e o n d ar y b r an e h es an d
R R A
.
H o we
v e r , n o 51助 i f ica n t e o r r e l a t i on w as fo u n d be t w e e n a gr o n o m i e t r a jst an d R R A in B . 朋尹硬绍 ·
( 3 ) S
e e d y i e ld Pe r P ]a n t an d 0 11 e o n t e n t d e e r e as ed w it h t h e i n e r e ase
o f in e i d e n e e o f v i
usr or
s e l e r o it n ia
in fe e ti o n
,
an d t h e n e g a t iv e e o r r e l a t i o n s a m o n g t h e m r ca eh e d a 51助 i f ie an t l e v e l .
K e y w o r d s 刀了哪威刀 ; V i r u s ; S e le r o t i n l a ; R e s is ta n e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