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
基金项目:广东省农业攻关计划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杨向晖,男,在读博士生。
+ 格拉贝和阮氏锦绒分别为多哥共和国留学博士生和越南留学生。
++ 通讯作者。,-./01 201 301145607847349
果 树 学 报 !:,!!(&)’ :::( ;0-17<= 02 >1-?. @3?4734 枇杷属植物种类数及东南亚原产枇杷种类 杨向晖 格拉贝+ 林顺权 ++ 胡又厘 何业华 阮氏锦绒 + 刘月学 胡桂兵 刘成明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广州 :&%#!) 摘 要:通过搜集国内外的有关文献资料、比照 ABCA 网站提供的枇杷属植物的记录,查对 ( 多份枇杷植物标本, 结合对我国枇杷属植物的实地查证,在排除了错置种类 !: 个后,初步确定我国原产的枇杷属植物有 &% 个种(!& 个 种类);东南亚原产的枇杷属植物有 % 个种D&& 个种类E:印越枇杷、椭圆枇杷贝特罗变种、椭圆枇杷长叶柄变型、香花 枇杷多毛变型、胡克尔枇杷、宽叶枇杷、大果枇杷、菲律宾枇杷、波宜兰枇杷、栎叶枇杷老挝变种和椭圆托叶枇杷。种 类数的确定,为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枇杷属;种类数;东南亚原产 中图分类号:@%%!9(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FD!:E&:::
!# % &’()* % +,(-* !#%&’( .-(/ )0, 1.’/ (/ ()23, ) 4-)05
,*),.( 6*2
G<7H I?<7H/-?,J=
!#$$%&% #’ (#)*+,-$*-)%,.#-*/ /+01 2&)+,-$*-)1$ 30+4%)5+*6,7-10&8/#-,7-10&9#0& :;<=>? /+01@
67*).8)9 *<548 07 142411?7H .0 < H14<. 84<= 02 =?.41<.-145,45643?<==Q ABCA 74.W4V,<78 3/43K?7H T014 ./<7 ( /-78148 02
5643?T47, W4 V4=?4X4 ./<. ./414 4U?5. T014 ./<7 !& .,5?<9 R/4 =<.41 3075?5.5 02 AC 10&-5*+55+D1P00K9 29,AC %$$+E*+,1 29 E%*+#$1*1P00K9,AC ’)1&105 X<19 ’-)’-)1,%1Y?8<=,AC /##FG
%)+101 Z4374,AC $1*+’#$+1 P00K9,AC D1,)#,1)E1 L-1[,AC E/+$+EE+0%05+5 Y?8<=,AC E#+$10%+ Y?8<=,AC E)+#+9%5 X<19 $1#*+,1
Y?8<= <78 AC 5*+E-$1)+5 S1:,; <$./*9 N0O-<.(A)+#B#*)61);R枇杷属植物起源于我国,自然分布于亚洲,主
要分布在我国,其次在东南亚也有一些原生种。然
而,究竟枇杷属有多少个种?一直是比较混乱的,不
同国家的学者对枇杷属总种类数的表述差距甚大,
即使同一国家甚至同一作者表述的种类数也是增
减不定。林顺权等 \&]曾认为:枇杷属下的种,目前已
知的约有 ! 个(包括 : 个变种),其中至少 &F 个种
(或变种)原产于我国。并建议现阶段先用这种说
法,待以后发现新种或新资料时,再逐个加上去。
近两三年来,本课题组在进行枇杷属植物种质
资源研究中,详细查对了中国科学院系统昆明和广
州等植物所的近 & 份标本,调查了长江流域及
其以南 F 个省份枇杷属植物的自然地理分布,初步
确定我国有枇杷属植物 !& 个种类(本文“种类”的
含义,指分类阶元“.另一方面,至 !^ 年,ABCA DR/4 A7.417<.?07<=
B=<7. C
种”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起来。
本文以 ABCA网站提供的名录为基本线索,根据
我们所掌握的大量资料,希望查清世界枇杷属植物
的种类。这样的研究是枇杷属种质资源研究的基础
工作之一。
& 枇杷属一些种错置的情况
众所周知,枇杷属的核心种普通枇杷曾被错置。
除了被置于欧楂属 H%5E+-5 I1E#0+,1 R/-7V9\#] 外;还 曾被置于山楂属 )1*1%&-5 B+B15 N0-19\:,%]。&F!! 年, DOI:10.13925/j.cnki.gsxb.2005.01.013 果 树 学 报 !! 卷 序号 错置 # %&’()*+, ,)-+
更正名
.#//+0( ,)-+
资料来源
1+2+/+,0+’
3 ! #%&’(#)’**’&#)*)& ! ! #&+’,%#%+//
4 ! +-#./0’ 5),67%)88 9 ! 0-1#)# :&,6; < ! %(2#)#==&+(/
> ! 1%+’#=+0 ? ! ,/#+-#)# @(+A6
B ! ,/#+-2*2(* C&6);
D ! ,-#(1’3/0-#1+E6 F G&;’ 3H ! ,-’33’)4’’ I/),0E
33 ! 42)2-0546//# :&,6; 3! ! ’()2,-’30/’#JA/8
34 ! /#*’0,6(# I/),0E 39 ! /0(,’30/’#5##* 2 3< ! /%70(’2(*’* )*)& 3> ! &2)-0*’12-0* .E+K
3? !(0)0(’#(#JA/8
3B ! 0+/0(,#==&+(/ 3D ! 0+/0(,’30/’#%+//F 1#;2 !H ! 0+)%*’30/’#=. !3 ! 5/#)6546//#%+//
!! ! 5-’0(0546//# I/),0E
!4 ! 5*2%10-#54’0/25’* .)/6 !9 ! )’()0-’#JA/8
!< !8#-1’’ .L I&’0E+/
90)0(2#*)2- #%&’(#)’**’&# :&,6;
:)-#(;#2*’# #&+’,%#)*)&
! #;#/2-’2’ 1+E6
9-#)#2,%* 0-1#)# L;;
9-#)#2,%* %(2#)# @&+M F NA00
! +2(,#/2(*’* 5##* 9-#)#2,%* ,/#+-#)# @)/O
:0-+%* ,/#+-2*2(* 5),67%)88
! #;#/2-’2’ 1+E6
<40)0(’# ,-’33’)4’’ =+0,+ 9-#)#2,%* 42)2-0546//# @(+K
<40)0(’# ’()2,-’30/’# :&,6; <40)0(’# /#*’0,6(# @0E+,&6 <40)0(’# /0(,’30/’#=+0,+ <40)0(’# /%70(’2(*’* %+//
=4#54’0/25’* ’(1’# :&,6;
<40)0(’# (0)0(’#(#G);;
9610(’# 0+/0(,#%&;; :)-#(;#2*’# (%**’#=+0,+ 9-#)#2,%* 0+)%*’30/’# P+/’
.-#)#2,%* 5/#)6546//# :&,6;F 5#M+,
<40)0(’# 5-’0(0546//# @0E+,&6
! *2,%’(’’ Q:+’K;R )*)&
! +2(,#/2(*’* 5##* 90)0(2#*)2- 8#-1’’ GG @-&(E SBT SDT S>T S4T S4T S>T S4T S4T SBT S4T S4T SBT SBT S3H,33T SDT SD,3!T S4T SBT S>T S4T S4T SBT SBT S>T SBT 表 ! 曾经被错置的枇杷属植物种类 #%& ! ’()*+,&- %(.+#/ ,0&12&, #)- 3#42&/2&,
美国植物学家 U :&,6;+V 在整理欧楂属时,发现枇杷 的特性与欧楂属和山楂属不同,不能归在这两个属 里,应给枇杷新立一个属 !-’0+0)-6# >#50(’# :&,6; S?T。可是,I/),0E+( 和 @)K) 于 3B?< 年还给枇杷定了 个 <40)’(’# >#50(’#的名S<,>T。类似地,枇杷属的窄叶
枇杷也曾被错置在山楂属等属下;另一方面,更重
要的是:有不少蔷薇科植物曾被错置于枇杷属下,
但后来订正于其他属,如山楂属、石楠属、石斑木
属、红果树属、栒子属、花楸属和榅桲属等属下。这
些种的错置后来被纠正了,但并不是国际上的所有
学者都掌握这方面的动态,而是仍在“以讹传讹”,从
而使枇杷属的种类数一直混乱不清。因此,要准确掌
握枇杷属的种类数,首先要排除这些种的干扰。反过
来说,如果能够言之有据地把该排除的错置种全部
排除掉,那么,剩下来的种就便于处理了。
现根据 WPW 网站提供的枇杷属植物名录 记录,经反复考查,把曾经被错置的枇杷属植物种类
(!<种)整理如表 3。
从表 3 可以看出,被错置的 !< 个种类中,有 !H
个是曾被错置于枇杷属下,后被归正到其他属;有 <
个是枇杷属内同物异名。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
枇杷属种类数以前会被高估,而且估计的数目会因
作者不同而异。
前文提到,WPW 网站提供的枇杷属种类记录多
达 无效的 < 条(! 条是属名,3 条是更改前的枇杷属普
通枇杷种名,3 条种名标为 ! 4’(2*’*,还有 3 条是 ! 0-1#)#的重复),剩下 !? 条。但是,WPW 网站漏
列了 ? 个种类(包括中国的 < 个种类和东南亚的 !
个种类,后将详述)。则实际上,还应该有 49条。
! 中国原产的枇杷属植物种类数
根据我们近几年的调查,我国原产的枇杷种类
至少是 !3个S!T。这 !3个种类中,有 <个种类是 WPW
网站没有列出的,包括:南亚枇杷窄叶变型S! +2(?
,#/2(*’* Q1#XMR 5##* 2 #(,%*)’30/’# Q.)/6R C&6);T和缩 花变型〔! +2(,#/2(*’* Q1#XMR 5##* 2 0()-#)# C&Y 6);〕、台湾枇杷恒春变种(! 123/2@# K)/ .0*4%(2(*’*
)*)&)、栎叶枇杷大渡河变种(! 5-’(0’12* K)/ 1#1%(2(*’* 5 N$ NE),O),前 4 个种类是国际学术界
公认的,当是 WPW 网站漏收了;至于大渡河枇杷 S34T
虽然国内学术界对其分类地位有不同看法 S39,3
种);陈焕镛先生命名的 ! .8#(,*’2(*’* .EA,,则
尚未被国外所了解S!T。此外,我们认为中国原产的枇
杷可能还不止这么多,今后可能还会有新的发现。例
<>
! 期
序号 学名
# %&’()*’+’& ),-( 产地 .’/*0’12*’#) 资料来源 3(+(0()&(/ ! ! #%&’()’’)*#4##5 +
6 ! +,,)-().# 7,0 -+(+,/(()) 8’9,: ; ! +,,)-().# + -+()/,#(#4##5 < ! 01#%#’ 7,0 0&10&1#.+# 8’9,: = ! 2//3+1)##.(&)(
> ! ,#()0/,)#4##5 ? ! *#.1/.#1-#@20A B ! -2),)--)+’)’ 8’9,: C ! -/),#+) 8’9,:
!D ! -1)/)4+’ 7,0 ,#/().# 8’9,: !! ! ’()-&,#1)’ E0,’1 老挝,越南南部 F,#/,%#2*G 8’(* ,- 越南 8’(* ,- 喜马拉雅山东 H,/* *G( 4’-,:,I/ 越南 8’(* ,- 喜马拉雅山东 H,/* *G( 4’-,:,I/ J#,:-,I)( 缅甸 K20-, 菲律宾 LG’:’MM’)(/ 越南 8’(* ,- 老挝 F,#/ 柬埔寨 E,-1#9’2 N>,!!O N>O N!6O N>O N!O N!6O N!!,!6O NCO N>O N>O N>O 表 ! 原产东南亚的枇杷属植物种类 #%& ! ’#()*& %+,-#( (#.# )/ 0+-(1(&3/ 42)#
如,俞德浚先生曾在《中国植物志》中列出一个备考
种 ! /1.21#.+# 4,)9PJ,AAQ黄毛枇杷R,据称产于滇
西N!>O,尚未见考证的报道。又如,本课题组在云南屏
边找到一种野生枇杷,与我国原产的所有枇杷都不
一样,它们的分类地位尚待研究。
因此,原产中国的 !> 个种类以及“黄毛枇杷”
与 SLS 网站所列是吻合的,再加上 SLS 网站漏列
的 = 条。这样,前述剩下 ;< 条,减去 66 条,就只剩
下 !6条。
; 东南亚原产的枇杷属植物种类
567 种类数
东南亚也有不少种类的枇杷属植物分布,其中
有一些是那里原产的。我们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和
一些标本,了解到原产东南亚的枇杷种类如表 6 所
示。
表 6 所列的有 ? 个种是东南亚原产(我国可能
不产),<个种类是我国原产种的变种或变型。这 !!
个种类均有种的特征性状(有些种类我们只看到英
文或法文资料),其中 ! 01#%#’ 7,0 0&10&1#.+# 8’9,:
和 ! -1)/)4+’ 7,0 ,#/().# 8’9,: 是 SLS 网站漏列的, 其余 C 条与 SLS 网站所列相符,这样,SLS 网站所 列的种类只剩下 ! 种,就是 ! *+1%&)+’)’ 8’9,:,目
前尚未找到种的描述。
56! 东南亚原产的枇杷种类描述
上述东南亚原产的枇杷种类究竟是什么形态,
我们先前无从得知。唯有掌握这方面资料,才有助于
我们了解世界上枇杷属植物分类的全面情况,更重
要的是,在国内研究者要发表新种之前,必须了解这
方面的情况。例如,在我们先前发表的论文中提到,
陈焕镛先生命名了“广西枇杷”,但没有种类描述,我
们现在虽然已在广西植物所找到“模式标本”,也根
据模式标本找到该种植物群落,但是,广西枇杷究竟
是不是新种,就必须了解越南等地是否有该种野生
枇杷,是否已被命名?因此,把东南亚原产的枇杷种
类资料介绍出来,不但对了解世界枇杷属植物分类
的全面情况,而且对我国枇杷属植物的深入研究都
很有意义。为此,我们将搜集到的东南亚原产的 !!
个种类的资料(依拉丁文字母顺序)译介出来。由于
不同种类的资料来自不同的Q多篇R文献,不同文献
的叙述内容和格式都有一定的差异,本文对这些资
料进行了适当的归纳。这样,方便了多数浏览此文的
读者,但对专门研究分类的专家而言,可能还有必要
查对原文。此外,各个种类的中文名称系本文作者根
据种的特征初拟,个别种类无特别突出的特征,则以
出产地或命名人的名字冠之。特此说明。
;6! ! #%&’()’’)*# 4##5 +(印越枇杷) 植株光 滑,非常典型的灌木,高约 !DP!= -,汤姆森和小虎 克在河边的不同地点发现。它们形成圆束状矮的灌 木丛,小枝粗壮,深黑色。叶片直立,革质。长 =!P
!D6 &-,宽 !DP6D &-,线状披针形,基部渐狭,叶缘 有疏钝锯齿 Q锯齿间距为 >PB --R;叶柄短 QD>P!= &-R,托叶小。叶脉 BP!D对。 圆锥状花序,6P> &-,侧序短,直立,光滑,无毛 或少被茸毛。花萼被茸毛,花萼筒 6= --,裂片圆形
!= --,花冠椭圆形,直径 DB &-,基部具短爪,被茸
毛,花瓣倒卵形或倒心形,花丝 6D个左右,子房基部
和顶部被茸毛,花柱 6或 ;枚,果实球形 !DP!= --T
BP!6 --。
发现地和分布:印度卡夏山区,海拔 ! =DD -,河
流边,!B=D 年 C 月 4##5(0 与 UG#-/#) 发现时开花。
分布:印度卡夏山区,它是矮杆树;而在越南它是高
原森林里的高杆树。BPC 月开花结果。越南南部,
(富庆)芽庄省洪巴地区,海拔 ! =DD - 有 EG(7,V
:’(0;B?!<,;BB=>;同奈省比都地区海拔 6 DDD - 有
L#’:,)( ;D?=!,;!D>!;大叻省初羊新地区海拔 6 DDD -
有 L#’:,)( ;6=备注:本变种与 ! 5+%#,+’)’ + ./(1#.(#特征
上相同。在越南很难分别这两个变种。
;66 ! +,,)-().# 7,0 -+(+,/()) W H 8’9,:(椭圆枇杷
杨向晖等:枇杷属植物种类数及东南亚原产枇杷种类 =?
果 树 学 报 !! 卷
贝特罗变种) 与 ! #%&’%()原种的区别在于叶缘 有 ##深的锯齿。$月份开花 %月果实成熟。 发现地和分布:越南北部,老街沙贝地区,在海 拔 $ &’’ #被发现, ()*)+,* -./.$%!% 年 $ 月份发现 时它开花。分布在越北。 .!. ! #%&’%() * &#’%+)’)0,,1)2 3.(长叶柄枇杷) 乔木,生长旺盛,小枝光滑。叶片厚,硬革质,长 &.!4!!.% 5#,宽 6.748.% 5#,椭圆披针形,基部楔
形,先端锐尖,长 &.!4!’. 5#。叶片幼叶两面被锈 色茸毛,老叶叶背光滑,叶边缘具有钝锯齿。叶柄 长,.84&. 5#。叶脉 !49 对。总状花序,花序长
6.7 5#,宽 &.! 5#,侧序从总花梗基部发出,极伸 展;总花梗和花梗被紧贴着的锈色茸毛。花直径约 为 . 5#,稀生,花梗短;萼片和花筒短,倒圆锥形,
裂片也短,半圆形。花瓣扭曲,圆形,表面凹入,基部
具短爪,光滑。花柱 !枚。
曾被印度标本暂时的名字所误导,后由汤姆森
和胡克重新归类;:)5;<=) 也曾将它归为椭圆枇杷,
但它具有更长的叶柄、紧贴总花梗和花梗的茸毛以
及萼片的形状而与椭圆枇杷完全不同。
发现地和分布:喜马拉雅山脉东部:锡金,海拔
$4!87 #,不丹通萨悬崖。
.!.9 ! *,)-,)./ 0), *1,*1,)(#) >. ?. @杷多毛变种) 与香花枇杷广东原种的区别在于本
变种只分布在海拔 ’’’4 &’’ #。叶背被茸毛多或
少。叶柄长 9 5#,花萼筒细。%月开花结果。
发现地与分布:越南南部(富庆)芽庄省洪巴高
原,海拔 ’’’4 &’’ #。 BC)D;+<)2%8 年 % 月发
现时开花。
备注:BC)D;+<)2 是根据叶背的被茸毛来取名为
*1,*1,)(#)的。
.!.& ! 2++3#,%).):)5E)(胡克尔枇杷) 小乔木,
叶片 ’ 5#F’ 5#,椭圆形至柳叶刀形,基部渐狭、 截形或尖锐,叶尖短或尖锐,叶缘有尖齿,&4’ 对
叶脉,叶背光滑或多毛,叶柄 8 ##,托叶新月形,花
序 & 5#F& 5#,被茸毛,花几无梗,花萼密被茸毛,
花萼筒 .& 5#,裂片圆形或钝形,.& ##,花冠白色,
圆形,基部有茸毛,花丝 !’ 个,子房顶部有茸毛,花
柱 !枚,基部有茸毛,果实椭圆形,8 ##,黄色。 发现地与分布:喜马拉雅山东部。 备注:原以为中国有产 GH,但迄今尚未找到其在
中国的分布。推测或许在不丹、锡金等地,故暂列入
东南亚原产。
.!.7 ! )’%*+%) 0,,1.(宽叶枇杷) 植株粗壮,叶
片长 &.!4!’. 5#,宽 6.74’.! 5#,椭圆形,先端渐
尖,基部楔形。叶柄长,幼叶两面背毛,不久后脱落近
无毛。叶脉 ’4!对。圆锥花序,总花梗和花梗被柔
毛。
灌木,高约 #,叶片硬革质;表面暗绿色,老叶
叶背近无毛,叶缘无锯齿,基部渐狭。叶柄长 .84
&. 5#,幼叶叶柄被柔毛,后脱落无毛。花序长和宽 各 &.! 5#,分枝多,花梗被锈色茸毛,花直径为 . 5#,密生。花萼筒宽倒卵形,萼片圆形。花瓣弯曲,宽 倒卵形或圆形,基部具短爪,光滑。花柱 !枚。 发现地与分布:I,;+#;JE),KC,LEM NJE) 海拔 &!9 #。
.!.6 ! 4)(,+(),&) OL2P(大果枇杷) 常绿乔木,
高 ’49’ #,冠幅 ’4& #,胸径 !4 #。植株光滑,
树皮淡黑色,粗糙。叶片革质,光滑,长 4& 5#,倒
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基部楔形;叶缘基本上都有短
而钝的锯齿。叶柄短且粗壮,长 .& 5# 左右。花未 见。果序粗大,无侧序,长 !.&46.& 5#,光滑无毛;着 生于顶部叶片的叶腋处或密生小枝的末端。果实球 形,直径约 & 5#,果面光滑。萼片宿存。果期 49月。 发现地与分布:分布于坎巴镇东北坡的热带森 林中,海拔 7’’4%’ #。
.!.8 ! &2%$%&&%.#./%/ @描述见:Q)D. (+. @;=R. 3<++S. T887U!V B)2,E B;*. (+.
0)2W. I;E<+; T$8%!U69。T!份资料均尚未找到44本文
作者注U。
在菲律宾吕宋岛东海岸的中海拔的森林中发现
(@.!.% !,%+5+’,6) &+%$).#% >. ?. @树高 & # 左右,叶片 &48 5#F& 5#,柳叶刀形,叶 尖尖锐,叶缘有 .& ##的锯齿,齿间距离为 ’ ##, ’4!对叶脉,叶柄 !’4’ ##,托叶 8 ##F49 ##, 花序 & 5# 左右,花梗厚被茸毛,花萼密,花萼筒 9 ##,被茸毛,花梗 & ##,花瓣椭圆形,基部有毛, 花丝 ’个左右,子房顶部有茸毛,花柱 &枚,果实球 形,& ##。7月开花 ’月果实成熟。 发现地和分布:(,<+;E) 在越南南部胡志明市附 近的同奈省,海拔 !’’ #处发现。分布于越南南部
高原地区森林边缘海拔 !’’4! ’’’ #。 备注:本种与越南北部的 &#’#+’%% 变种较接近,
但具有以下特点:叶片更大,叶脉多,花柱不少于 &
枚,果实更大。
在越南中部广治(广南与平治之间)河边也有发
现个变种命名为 &+%).#。由于该变种的花柱也有 & &8 ! 期 枚,估计它与 !#%&’( )#*(+,#相关
#!% !- )#+#.,/ &’(- *(�( ) * +,-’.(栎叶枇 杷老挝变种) 本变种与其他变种有以下区别:叶片较短,圆 形,/ 0123 01,4对叶脉左右,花梗 !到 11,花萼紧
(花萼筒5裂片)6 11,花冠较短,圆形,# 112 11。 发现地和分布:老挝,县矿地区,海拔 ! %% 1,
石灰土,枯萎草木中。!7%年 !!月开花。分布于老 挝县矿地区。该地区语言把它叫做为“米”,木是红 色,硬,用于柱子,支柱。 ##!! !- /&#)1*(#/ 8(’,9(椭圆托叶枇杷) 树高 : 1, 叶片柳叶刀形,!;!4 0126;3 01,叶尖尖锐,叶缘有
小锯齿,齿间距为 3;!% 11,!% 对叶脉,叶柄 #%
11,托叶椭圆形,:;! 1126;!% 11,花序 4 01 被 茸毛,花梗 !;6 11,花萼筒 # 11,被茸毛,裂片尖 短, 11,花瓣椭圆形 6 112# 11,基部有茸毛,花
丝 % 个左右,子房顶部有茸毛,花柱 枚,基部有
茸毛。
发现地和分布:泰国半岛和高棉,<=((!6!3 在 !74年 !月发现时开花。分布于泰国半岛,柬埔寨。
备注:本种属于稀有的,与 !- %,+2(*,+/#/ 的区
别在于托叶的形状,有可能是该种的一类。
6 小 结
综观前述,可以看出,>?@> 网站是目前枇杷种
类资料信息最丰富的网站,可为枇杷属内种类数的
确定提供较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在其所提供的 3/
个记录中,就有 3 个错置种和几个无效种名需要 甄别,与此同时,又有 / 个种类(中国产的 3 个种类 和东南亚产的 个种类)尚未列出,这不是小数目。
因此,它所能提供的也仅仅是帮助和参考,不可过
分依赖它。
根据以上认识,对全文内容小结如下:>?@> 网
站共列出 3/ 条枇杷属植物种类的记录,其中无效
记录 3 条,实际有用的 3 条;另一方面,>?@> 网站 漏列了原产我国的 3 个种类(!- %,+2(*,+/#/ A (+3 21/*#( +,-’.,!- .,4*,5( &’( 6/71+,+/#/ @’B’,,!- %,+2(*,+/#/ A 0+&(0& +,-’.,!- )#+#.,/ &’( .(.1+,+3 /#/ C D DE’FG 和 !- 68(+2/#,+/#/ 8EHF)以及原产东 南亚的 个种类(!- 4(2(+/ &’( 4141(0,( +,-’. 和
!-)##.,/ &’( *(�( +,-’.),则迄今有枇杷属种类
有效记录 37条。从这 37中扣除被错置的种类达 3 条,则实际属于枇杷属的植物仅有 #6条,即有 #6 个 种类。其中,我国原产的有 !:个种加 3个变种或变 型,共 !个种类;东南亚原产(目前未知我国是否有
产)的有 !!个种类。此外,据称原产我国的 !个备考
种 !- 07(0,(C’F-;I’JJK黄毛枇杷LM!:N,尚未见考证 的报道;>@?> 网站上所列的 !- 9,21#,+/#/ +,-’.,目 前尚未找到种的描述。 枇杷属种类数的初步确定,对于枇杷种质资源 研究M!/N和枇杷的起源与进化研究M!4N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M!N 林顺权,胡又厘枇杷属种数及 !#%&’( 76,#(+(汉译的商榷 M)N果树科学,%%%,!/(6):76;74
MN 林顺权,杨向晖,刘成明,等 中国的枇杷属植物种类的自然地理 分布M)N园艺学报(已录用),%%6
M#N OOO,PF,Q(G KRE= >FS=(F’S,QF’. ?.’FS @’1=T >F-=UL
M6N REHF9=(G 8? V.Q(’ )’PQF,0’MIN W=,PJ,G,!/46 %: M3N IQ(SQF )V WQXH’S,8(=’S,&= Y=TQH(0= Z[TS=1T >F\V(H,ST QA ]’(1 8.,1’S=TMIN ],FS=(&,..=,!74/!%#;!%4 M:N +,-’. )* V.Q(= ^H 8’19Q-G=,W’QT,+,=SF’1MIN RHT_H1 @’S,QF’. ^’E,TS‘(= @’SH(=..=,!7:4 :%;4! M/N W,F-.=[ ) ^=T0(,PS,QF ’T *(,Q9QS([’ a’PQF,0’M)N R(’FT W,FF ZQ0, !4,77!\!%
M4N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新编拉汉英植物名称MIN 北京:航空工
业出版社,!77: 74 M7N I=((,.. *^ bF =FH1=(’S,QF QA ?E,.,PP,F= A.QO=(,FG P.’FSMIN I’F,.’ cH(=’H QA ?(,FS,FG,!7# 6
M!%N CHU.=[ b RE= F=O YQ[’. CQ(S,’H.SH(’. ZQ0,=S[ -,0S,QF’([ QA G’(-=Fd
,FGMIN WQF-QF:I’01,..’F,!77!7:;#%
M!!N
#/%;#/ M!#N 章恢志,彭抒昂,蔡礼鸿,等 中国枇杷属种质资源及普通枇杷起 源研究M)N园艺学报,!77%,!/K!L\3;!
M!6N 李晓林,江宁拱,蒋建国 四川枇杷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探讨M)N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77,!6K:L\3#7;36
M!3N 唐蓓普通枇杷、大渡河枇杷、栎叶枇杷的亲缘关系探讨M)N 重庆
师范学院学报,!77/,!6K#L$ M!:N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俞德浚主编)中国植物志 (第 #: 卷)MIN北京:科学出版社,!7/6 :%;/3 M!/N W,F Ze ?.’FS 1’S=(,’.T ,F bT,’F 8QHFS(,=TMbN ?(Q0==-,FGT A(Q1 SE= A,(TS >FS=(F’S,QF’. .QXH’S T[1PQT,H1M8N fPS,QFT I=-,S=((’F_=T, %%# 6!;66
M!4N 俞德浚 蔷薇科植物的起源和进化M)N 植物分类学报,!746,$$
K:L\6#!;666
杨向晖等:枇杷属植物种类数及东南亚原产枇杷种类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