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斛茎干的比较准确的方法。因为靠近新芽的茎干通常完成了一
年的生长时期 , 也就是一年生茎干 , 而一年生茎干旁边的就是二
年生茎干 , 依此类推 ,能够准确鉴别不同生长年限石斛茎干 ,见束
花石斛的新芽着生位置见图 5 ~ 6。
1.新芽 2.一年生 1.一年生 2.新芽
3.二年生 4.三年生 3.二年生 4.三年生
图 5 束花石斛 图 6 束花石斛
3 讨论
综上所述 , 药用石斛茎干颜色 、质地 ,以及在茎干上的花或花
序的存在与否和新芽着生位置 ,对不同生长年限药用石斛茎干鉴
别具有很好的鉴别意义。 通常情况下可以把三种方法加以综合
应用 , 这样更能提高准确率。但有些石斛种类 , 用上述方法可能
比较难鉴别出其生长年限。如 ,细叶石斛 D. hancock ii的茎通常
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上部较细 , 常分枝 , 而下部粗壮不分枝 ,从下
部茎干颜色和质地 ,很难区分不同生长年限的茎干。新芽通常在
上下茎干上萌发出来 , 而从第 1年茎干基本萌发的新芽比较少 ,
甚至有时候难以发现。顶叶组石斛(S ect. Chry sotoxae)的叶片和
花序均从二年生或三年生茎干顶部生出 , 叶子和花序一旦脱落 ,
其二年生以上茎干生长年限就比较难区分。因此 ,要鉴别不同生
长年限石斛茎干时 ,对具体石斛种类 , 采取相应的鉴别方法 ,进行
综合分析 ,就能够较为准确鉴别其茎干的生长年限。
参考文献:
[ 1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第 19卷 [ M ]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9:67.
[ 2 ]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 , Ⅰ 部 [ S]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5:62.
[ 3 ] 张光浓 ,毕志明 ,王峥涛 , 等. 石斛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J] .
中草药 , 2003, 34(6):附 5.
[ 4 ] 丁亚平 ,杨道麒 ,吴庆生 , 等. 安徽霍山三种石斛总生物碱的测定
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 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1994, 21 (4):503.
[ 5 ] 于力文 ,蔡永萍 ,张鹤英 ,等.安徽霍山 3种石斛营养成分分析及其
分布规律 [ J] .安徽农业科学 , 1996, 24(4):369.
[ 6 ] 丁亚平 ,吴庆生 ,于力文 , 等. 霍山石斛最佳采收期研究 [ J] .中国
中药杂志 , 1998, 33(8):259.
文献综述
收稿日期:2006-05-08; 修订日期:2006-10-20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课题
(国中医药科 2003LHR21号)
作者简介:陈 青(1974-),女(侗族),贵州贵阳人 ,现为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
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与贵州大学联合培养在读博士生 ,主要从事植物化学
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简介:杨小生(1966-),男(仡佬族),贵州遵义人,现任贵州省中国科
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药物化学研究工作.
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陈 青1, 2 , 杨小生 2* , 朱海燕2 ,郝小江 1 , 宋宝安1
(1.贵州大学精细化工中心 ,贵州 贵阳 550025;
2.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贵州 贵阳 550002)
摘要: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 ,对近十年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进行概述。该属植物具有较多的活性成分
和较强的药理活性 ,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槐属;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中图分类号:R285.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7)04-0776-03
Advances in Study on Chem ica lConstituents and B iologicalActiv ities in P lants ofSophora
CHEN Q ing
1, 2 , YANG X iao-sheng2* , ZHU H ai-yan2 , HAO X iao-jiang1 , SONG Bao-an2
(1. R 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ofF ineChem ica ls, GuizhouUn 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 ina;2. K ey
Laboratory of Chem istry for Natural P roducts of Gu izhou P rovince an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iyang
550002, China)
Abstract:The a rtic le has summ arized the chem ica l constituents and biologica l ac tivities o f the genus sophora. The genu s sophora
posse sses m any ac tive constituents and strong b io logica l activ itie s. W e th ink the genus sophoraw ill be app lied w ide ly. It shou ld
be studied mo re deep ly.
Key words:Sophora; Chem ical constituents; B iologica l activ ity
豆科槐属(Sopho ra)植物全世界约 50种 , 主要分布于亚洲 ,
北美洲。我国约 16种 , 南北均有分布 [ 1] , 根据用药部位不同有
18种入药 , 具有利咽消肿 、清热燥湿 、凉血止血 、清肝明目 、止痛
杀虫等功能 , 用于治疗咽喉肿痛 、肺热咳嗽 、齿龈肿痛 、肠炎泄泻 、
血淋 、黄疸 、皮肤瘙痒 、虫毒咬伤等疾病 [ 2] 。以前报道槐属化学
成分主要有生物碱 、黄酮 、皂苷 、有机酸 、游离氨基酸等 [ 3 ~ 5] 。 近
几年 , 从中又分离出许多新的生物碱和黄酮化合物 ,此外还分离
出酚类 、多糖以及二苯乙烯的聚合物。活性研究表明其中的一些
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 、抗炎抑菌 、增强机体免疫力 、抗氧化等作
用。为进一步探讨槐属植物的药用价值 ,本文就近十年该领域的
研究作一综述 ,以供参考。
1 槐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
1. 1 生物碱类化合物 研究表明 , 槐属植物主要含有羽扇豆类
生物碱 ,不完全统计种类有 80多种 [ 3] 。 肖平等 [ 6, 7]从 Sophora
776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第 18卷第 4期 LISH IZHEN MEDIC INE AND MATERIA M ED ICA RESEARCH 2007VOL. 18 NO. 4
tonk inensis的鲜叶中分离并鉴定了两个新的苦参型羽扇豆碱 ,
(-)-14β-乙酸基苦参碱和 (+)-14α-乙酸基苦参碱;在 S. vic iifo-
lia的种子中得到了 3个新的生物碱 , (-)-14β-hydroxy sophoridine,
(-)-12β-hyd roxy sophoca rpine, (-)-9α-hyd roxy sophoca rpine。 张兰
珍等 [ 8]从 S. a lopecu ro ides的种子中首次分离得到了尼古丁。
1. 2 黄酮类化合物 槐属植物中还存在多种黄酮化合物 , 近年发
现的主要为异黄酮 、黄烷酮 、异黄烷酮 、紫檀烷类 、异双氢黄酮醇 、
黄酮醇苷 、异黄酮苷类化合物。见表 1。
表 1 槐属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化合物 来源 文献
secundiflords A-C S. secundiflora [ 9]
secundifloro ls D-F S. secundiflora [ 10]
secundifloro ls G-I S. secundiflora [ 11]
A rizonicano lsA-E S . arizonica GS. gypsophila [ 11]
prostratols D-G S. prostra ta [ 12]
Te traptero ls A-E S. teteraptera [ 13]
alopecurones A-F S. alopecuroides [ 14]
kaempfe ro l 3-O -α-L-rhamnopyranosy l( 16)-β-
D-g lucopy ranosy l ( 12)-β-D-g lucopy ranoside-7-
O-α-Lhamnopy ranoside S. japonica [ 15]
降紫香苷 ,山萘酚-7-O-α-L-鼠李糖苷 ,异高山黄芩素 ,鸢尾苷元 ,鸢尾苷 S. japonica [ 16, 17]
kosamo lA S. flavescens [ 18]
geniste in , 7, 4′-di-O-β-D-glucoside, prunetin4′-O-β-D-Lhamnopy rano side S. japonica [ 19]
山萘酚 3-O-β-D-槐糖苷-7-O-α-L-鼠李糖苷 ,山萘酚 3-O-(2″-O-β-D-葡萄糖基 )-β-D-芸香糖苷 S. japonica [ 20]
1. 3 其它化合物 日本学者 M asayoshi O等 [ 21, 22]从 S. davidii的
丙酮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一个新的白藜芦醇五聚体 dav idio l D;
还从 S. leach iann 的根部得到 5 个新的白藜芦醇低聚物
leach iano ls C-G。后来日本学者 T. Tanaka等 [ 23]也从 S. davidii的
根部分到同类型新化合物 dav id io ls A-C。此外 , M uneakazu I等 [ 9]
从 S. prostrata的根部分到了 4个新的酚类化合物 prostrato ls D-
G。董群等 [ 24]从山豆根中分离得到 8种均一的多糖 ,山豆根水提
多糖 SSa-1 , SSa-2 , SSa-3, SSa-4 , 山豆根碱提多糖 SSb-1FA , SSb-
2 , SSb-3和 SSc-1。
2 槐属植物药理作用
2. 1 抗肿瘤作用 马兴铭等 [ 25]用 MTT法测定了砂生槐总生物
碱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 在 0. 6 ~ 4. 8 m g /m l
质量浓度下均对 SPC -A - 1和 GLC - 82肺腺癌细胞的增殖有明
显抑制作用 , 且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
增加 , 对 SPC -A - 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强于其对 GLC - 82细
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王秀坤等 [ 26]报道了白刺花 6种生物碱对人
白血病 H L - 60及表皮癌 A431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其中以亲脂
性的苦参碱 、槐果碱和槐定碱的作用最佳。此外 , 6种生物除氧
化槐果碱外 , 抑瘤作用均表现出较强选择性。韩国学者 W. G.
KO等 [ 27]从苦参中分离出四种黄酮类化合物 ,测定了其对骨髓白
血病 H L60和肝癌 H 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
IC50在 11. 3 ~ 18. 5μm对 HL60以及 13. 3 ~ 36. 2μm对 H epG2有
较好抑制作用 , 这些化合物可以用在癌症化学治疗和化学预防
上。肖正明等 [ 28]研究了中药山豆根(SSCC)提取物对体外培养
的人肝癌细胞的抑癌活性 , 结果表明 , SSCC提取物对人肝癌
SMMC - 7721细胞的增殖和线粒体代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这
一结果与前人用 SSCC水煎剂和醇提物在在体大鼠腹水型和实
体型肝癌及小鼠 S180瘤所得的结果相符。
2. 2 对免疫系统的活性作用 王会贤等 [ 29]研究了苦豆子的有效
成分氧化苦参碱对人扁桃体淋巴细胞和小鼠皮细胞增殖能力的
影响 , 结果表明氧化苦参碱对一部分扁桃体来源的淋巴细胞表现
为促进作用 , 而对大部分扁桃体来源的淋巴细胞及小鼠皮细胞则
只表现为高浓度时的抑制作用。这一小部分扁桃体淋巴细胞表
现为 PHA、SAC低反应性。马建国等 [ 30]报道 ,槐白皮可使小鼠免
疫功能明显增强 ,显著提高 MΥ吞噬能力 ,对 MΥ形成 rc花环及
EA花环能力也有明显增强作用 ,槐白皮通过增加 T淋巴细胞转
化率 , MΥ吞噬活性来增强有机体免疫功能。黄秀梅等 [ 31]用 LPS
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使之剂量依赖性的产生肿瘤
坏死因子观察四种苦豆子生物碱对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
影响 , 发现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四种生物碱均能依赖性抑制巨噬细
胞经 LPS刺激产生 TNF, 这可能是它们抗炎 、免疫调节的机制之
一。伍斌等 [ 32]利用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 (CFDA - SE)染色 , 流
式细胞术检测苦参中氧化苦参碱(OMT)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
影响。体外实验证明 , OMT对二硝基氟苯所致小鼠应变性接触
性皮炎有显著抑制作用 ,而且抑制小鼠淋巴细胞增殖 , OMT是一
种免疫抑制剂。蔡访勤等 [ 33]采用苦参原药水煎剂给动物口服 ,
经肠道吸收后 , 观察通过整体对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证明动
物的脾和胸腺细胞对 Con A和 LPS刺激的增殖反应 , 脾细胞产生
IL - 2和腹腔巨噬细胞产生 IL - 1的性能都明显低于饮水对照组
动物。这些结果表明苦参在体内对 T细胞 , B细胞和巨噬细胞的
免疫功能活性都有抑制作用。
2. 3 抗炎抑菌作用 马兴铭等 [ 34]报道 , 砂生槐种子中总生物碱
浓度在 2 ~ 16 mg /0. 01m l时 , 具有抑制 G+金黄色葡萄球菌 , G -
大肠埃希菌的生长繁殖活性 ,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更显著 ,浓度与抑菌效应呈正相关。而其最低抑菌浓度较大 , 提
示砂生槐总生物碱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含量较少。陈明来等 [ 35]对
槐白皮以不同的有机溶剂进行分离 ,提取分离的醋酸乙酯和正丁
醇具有抗菌活性。李洪敏等 [ 36]用二倍梯度稀释法研究了苦参碱
对结核杆菌的作用 ,结果表明苦参碱对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
用 , 最低抑菌浓度为 10 mg /L。丁凤荣等 [ 37]用 100%山豆根浸出
液滤纸片对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色葡萄球菌 、甲型链球
菌 、乙型链球菌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山豆根对以上
细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 ,提示山豆根在体外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2. 4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余建强等 [ 38]的研究表明 , 氧化槐
定碱对小鼠外观行为和自主活动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可显著缩短
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入睡潜伏期而延长睡眠时间 ,对阈下剂量的戊
巴比妥钠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提示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
2. 5 对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卢艳花等 [ 39]的研究表
明 , 槐米水提物不仅对小鼠肝微粒体膜脂氧化有很强的抑制作
用 , 而且对 H2O2诱导的 PC12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亦有很强的
保护作用 ,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特征。
2. 6 对刀豆蛋白 A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李长青等 [ 40]探讨
了苦参 、山豆根和苦豆子中苦参碱对刀豆蛋白 A(conA)所致肝
损伤的防治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苦参碱对 conA所致肝损伤有较
好的防治作用 , 抑制 T淋巴细胞活化和 INF-r, TNF-α的释放可能
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
2. 7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李青等 [ 41]用多种实验动物研究了氧
化苦参碱的强心作用。结果表明 ,氧化苦参碱能明显增加正常离
体蟾蜍的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 , 强心的同时不增加心率 , 并能
显著增加戊巴比妥钠和低钙离子体心衰模型的心肌收缩。
2. 8 抗氧化作用 胡庭俊等 [ 42]采用邻二氮菲 -Fe2 +氧化法测定
了山豆根多糖(SSP1)清除羟自由基 ( OH)的作用 , 结果表明 ,
777
LISH IZHEN MED IC 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07VOL. 18NO. 4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第 18卷第 4期
山豆根多糖(50 ~ 400 mg /L)具有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 , 且呈明
显的量效关系;对邻苯三酚自氧化具有抑制作用 , 对调理酵母多
糖诱导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释放 H
2
O
2
具有抑制作用。该结果
提示山豆根多糖具有抗氧化作用。
3 小结
在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以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方面 ,前人已做
了大量的工作 , 且对其的研究还在继续 , 槐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
泛 , 有长期作为民族用药的历史 , 如常用中药苦参 、苦豆子等 ,就
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药物。该属植物具有药用及经济价值 ,值
得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一步研究 ,以期开发出新药。
参考文献:
[ 1] 《贵州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贵州植物志 , 第 7卷 [M ] .成都:四川
民族出版社 , 1989:368.
[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 ,第 4册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 , 1999:629.
[ 3] 王秀坤 ,李家实 ,魏璐雪 ,等.槐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J] .国外
医学 中医中药分册 , 1996, 18(4):7.
[ 4] 王秀坤 ,李家实 ,魏璐雪.苦参中脂肪酸成分的研究 [ J] . 中药材 ,
1994, 17(3):34.
[ 5] 王秀坤 ,李家实 ,闰玉凝.白刺花种子游离氨基酸成分的研究 [ J] .
中国药学杂志 , 1994, 29(12):747.
[ 6] X iao P, et a.l 三豆根(越南槐)叶中分出的两个新的苦参型羽扇豆
碱:( - ) - 14β -乙酸基苦参碱和(+) - 4α-乙酸基苦参碱 [ J] .
国外医学 中医中药分册 , 1999, 21(6):42.
[ 7] X iao P, H ajime K , H ideakiK , et a.l Lup in alkaloid s from seeds of So-
phora viciifolia[ J] . Phytochem istry, 1999, 50:189.
[ 8] 张兰珍 ,李家实 ,皮特 豪佛顿 ,等. 苦豆子种子生物碱成分研究
[ J] .中国中药杂志 , 1997, 22(12):740.
[ 9] M uneakazu I, M asayosh iO, Tosh iyuki T, et a.l Isof lavonoids in roots
of sophora secundi flora[ J] . Phy tochem istry, 1995, 39(4):907.
[ 10] Yosh iaki S , Sanae Y, Yosh iak i S, et a.l Isoflavanones in roots of so-
phora secund iflora[ J] . Phytochem is try, 1997, 44(4):715.
[ 11] Tosh iyuki T, M asayosh iO , M uneak azu I, et a.l Isoflavonoid s from so-
phors secundif lora, s. arizon ica and s. gypsoph ila. Phytoch em istry[ J] .
1998, 48(7):1187.
[ 12] M uneak azu I , M asayosh iO , Tosh iyuk i T. Flavono ids in roots of sopho-
ra p rostrata[ J] . Phytochem istry, 1995, 38(2):539.
[ 13] M uneakazu I, M asayosh i O, Yoko K , et a.l F lavonoid com pounds in
roots of soph ora tetrap tera[ J] . Phy tochem istry, 1995, 39(3):667.
[ 14] M uneakazu I, Masayoshi O , Tosh iyuki T. S ix f lavonosti lbenes and a
flavanone in roo ts of sophora a lopecuroides[ J] . Phy tochem istry, 1995,
38(2):519.
[ 15] W ang JH , Lou FC, W ang YL, et a.l A flavonol tetrag lycos ide f rom so-
phora japon ica seeds[ J] . Phy tochem istry, 2003, 63:463.
[ 16] 王景华 ,王亚琳 ,楼凤昌.槐树种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 J] . 中国药科
大学学报 , 2001, 32(6):471.
[ 17] 王景华 ,李明慧 ,王亚琳 ,等.槐树种子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 [ J] .
中草药 , 2002, 33(7):586.
[ 18] Ryu S O, et a.l 苦参中一种新黄酮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 J] .国外医
学 中医中药分册 , 1997, 19(5):54.
[ 19] 唐于平 ,楼凤昌 ,马 雯 ,等.槐果皮中的异黄酮苷类成分 [ J] .中国
药科大学学报 , 2001, 32(3):187.
[ 20] 唐于平 , 楼凤昌 , 王景华.槐果皮中两个三萘酚三糖苷成分 [ J] .中
国中药杂志 , 2001, 26(12):839.
[ 21] M asayosh iO , M ichie I, Toshiyuk iT, et a.l David iolD , first natura lly
occu rring resveratrol pen tam er isolated from sophora david ii[ J] . Tetra-
hed ron Letters, 1996, 37(9):5155.
[ 22] M asayosh iO , Tosh iyuk iT, Munekazu I. Five resveratro lo ligomers form
roots of sophora leach iana. Phytochem is try[ J] . 1995, 38(3):733.
[ 23] Tanaka T, Ito T, Iinum aM , et a.l S t ilbene oligom ers in roo ts of Sopho-
ra david ii, Phy tochem istry[ J] . 2000, 53:1009.
[ 24] 董 群 ,方积年. 山豆根多糖的性质和化学组成 [ J] . 中国药学杂
志 , 2001, 36(2):85.
[ 25] 马兴铭 ,李红玉 ,尹少普 ,等.西藏砂生槐生物碱抑菌抑瘤的实验研
究 [ J] .兰州大学学报 , 2003, 39(6):74.
[ 26] 王秀坤 , 李家实 ,魏璐雪 ,等.白刺花生物碱的体外抑瘤实验 [ J]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1996, 19(2):59.
[ 27] KoWG , Kang TH , K im NY, et a.l Lavandu lylf lavonoid s:a new class
of in vi tro apop togen ic agents from sophora flavescen s. Toxicology in
vitro[ J] . 2000, 14:429.
[ 28] 肖正明 ,宋景贵 ,徐朝晖 ,等.山豆根水提物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
增殖及代谢的影响 [ J] .山东中医药大报 , 2000, 24(1):62.
[ 29] 王会贤 ,章灵华 , 杜守英 , 等. 氧化苦参碱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J] .中草药 , 1994, 25(7):362.
[ 30] 马建国 ,于 江. 槐白皮对肌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 J] . 山东中医杂
志 , 2002, 21(9):557.
[ 31] 黄秀梅 ,李 波 ,沈连忠 ,等.四种苦豆子生物碱对巨噬细胞产生肿
瘤坏死因子 α的影响 [ J] .中药药理与临床 , 2001, 17(3):12.
[ 32] 伍 斌 ,蔡小嫦 ,曾耀英 ,等.氧化苦参碱抑制二硝基氟苯所致小鼠
接触性皮炎及淋巴细胞增殖 [ J]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2005, 21
(5):931.
[ 33] 蔡访勤 ,李金陵 ,荆宇红.苦参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 J] . 河南医学研
究 , 1997, 6(4):289.
[ 34] 马兴铭 , 李红玉 ,尹少普 ,等. 西藏砂生槐子生物碱抗菌抑菌活性
的研究 [ J] .中医药学报, 2004, 32(5):23.
[ 35] 陈明来 ,盖 玲.槐白皮的抗菌研究 [ J] .山东医药工业 , 1998, 17
(2):14.
[ 36] 李洪敏 ,冯瑞浩.中药苦参碱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 [ J] .解放军药
学学报 2002, 18(6):383.
[ 37] 丁凤荣 ,卢 炜 ,邱世翠 ,等.山豆根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 J] .时珍国
医国药 , 2002, 13(6):335.
[ 38] 余建强 ,蒋袁絮 ,彭建中.氧化槐定碱的中枢抑制作用 [ J] .华西药
学杂志 , 2001, 16(4):277.
[ 39] 卢艳花 ,杜长斌 ,刘建文 ,等.槐米对微粒体和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
保护作用 [ J] .中成药 , 2003, 25(10):845.
[ 40] 李长青 ,刘丽丽 ,莫传伟 ,等.苦参碱对刀豆蛋白 A致小鼠肝损伤的
保护作用 [ 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2005, 16(3):175.
[ 41] 李 青 ,王 进.氧化苦参碱的强心作用 [ 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
1999, 16(4):281.
[ 42] 胡庭俊 ,程富胜 ,陈炅然 ,等.山豆根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
究 [ J]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4, 5:6.
778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第 18卷第 4期 LISH IZHEN MEDIC INE AND MATERIA M ED ICA RESEARCH 2007VOL. 18 NO.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