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四川甘洛荞麦属植物生长特性及分布特征分析
杨 坪 1 , 李 琨 2 , 阿支布洛 3 , 吴碧荣 4
(1.西昌学院 ,四川西昌 615000;2.四川省喜德县农业局 ,四川喜德 616750;
3.四川省甘洛县林业局 ,四川甘洛 616850;4.四川省西昌市石嘉森林经营所 ,四川西昌 615000)
摘要:通过对四川省甘洛县 24个乡镇的荞麦属植物种质资源进行考察 ,搜集了分布于甘洛县不同生态环境下的荞麦属
植物种类 5个种 、2个变种。初步明确了甘洛县荞麦属植物的种类 、生长特性和地理分布。
关键词:荞麦;生长特性;分布特征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09)01-0303-03
(上接第 302页)
0.007亿元 。
4.2 溱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潜力
传统观念中往往认为生态系统的价值为物质生产功能 ,
并没有认识到或完全忽视了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功能性服务
的价值 。根据上述估算 ,物质生产功能仅占全部功能价值的
20.57%。由于资料搜集困难 ,选取的评价指标较少 ,溱湖湿
地的很多功能价值都未加以考虑 ,因此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服
务价值在某种程度上遭到低估 。
总之 ,溱湖湿地生态旅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是十
分巨大的 ,它不但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物质产品 、休闲娱乐及科
研文化场所 ,而且在调蓄洪水 、净化水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 。所以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决策时 ,既要考虑到对现有
状况的改造 ,又要注意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潜在价值 ,合理利用
和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的生态平衡过程 ,保证湿地生态系
统健康及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1] Costanza.Thevalueoftheworldsecosystemservicesandnaturalcap-
ital[ J] .Nature, 1997, 387:253-256.
[ 2]张志强 ,徐中民 ,王 建 ,等.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 J].
冰川冻土, 2001, 23(4):360-366.
[ 3]俞文政 ,常庆瑞 ,寇建村.青海湖流域草地类型变化及其生态服
务价值研究 [ J].草业科学 , 2005, 22(9):14-17.
[ 4]叶林奇 ,袁兴中 ,刘 红 ,等.御临河流域河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价 [ J] .资源开发与市场 , 2008, 24(1):22-24, 46.
[ 5]肖笃宁 ,胡远满 ,李秀珍 ,等.环渤海三角洲湿地的景观生态学研
究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1.
[ 6] GeberU.Integrationofwastewatertreatmentinagro-ecosystem
[ R] .Uppsala:SwedishUniversityofAgriculturalSciences, 2000.
[ 7]聂金荣 ,钟全林 ,戴 卓.井冈山市天然林游憩价值核算 [ J] .生
态经济 , 2005(2):80-85.
[ 8]陈仲新 ,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 [ J].科学通报 , 2000,
45(1):17-22.
荞麦属植物 (FagypyrumGaerth)属蓼科荞麦属 [ 1] ,可食
用 、药用 、作工业原料 、保护和改善环境 ,还是农作物的重要基
因库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荞麦认识的不断深入 ,对荞麦资源
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开展荞麦植物资源调查 ,目的在于探索
荞麦资源开发利用价值特别是新药研制 、植物优势基因转换
利用的新技术 、新方法 ,同时也有助于研究荞麦植物资源的保
护方法 。我国荞麦资源丰富 ,据相关报道 ,全世界有 15个种 ,
中国有 9个种 、2个变种 [ 2-3 ] 。
甘洛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 ,东经 102°28′至
103°01′,北纬 28°38′至 29°18′,地处横断山脉边缘 ,川西北高
原与川西山地的过渡地带 ,面积 2 150.79 km2 ,最低海拔 650
m,最高海拔 4 288 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本研究阐明了甘
洛县荞麦资源生长特性及分布特征 ,旨在为更好地开发利用
这一资源提供依据 。
收稿日期:2008-09-02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青年科技基金(编号:2005A042)。
作者简介:杨 坪(1969—),男 ,四川西昌人 ,讲师 ,主要从事作物栽
培及育种工作。 E-mail:gongfayong@ 126.com。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西昌学院荞麦课题组于 2005年 10月 11月考察了甘洛
县 24个乡镇 ,占甘洛县全县乡镇总数的 85.71%,搜集荞麦
属植物 5个种 、2个变种 ,共 40余份种子和 17个标本 。
1.2 野生荞麦资源密度(数量)计算方法
调查发现不同种的野生荞麦资源既丛生在同一生态环境
中 ,也单一生长于某一特定生态环境中 。为了调查清楚各种
野生荞麦资源在生态环境中的数量(密度),在每个生态点以
20 m2 (5 m×4 m)为标准 ,考察这一面积内各种野生荞麦资
源植株的数量(密度),按 20株以下 、20 ~ 40株 、40 ~ 60株 、
60 ~ 80株 、80株以上分为 1 ~ 5级 。
2 结果与分析
2.1 荞麦属植物的生长和分布特征
2.1.1 金荞麦 [ Fagopyrumcymosum(Trev.)Meisn] 多年
生草本 ,高约 50 ~ 300 cm。块状根木质化 ,呈黑褐色 。茎包
括直立分枝和直立不分枝两种类型 。直立不分枝的多生长在
半灌木丛中 ,一般茎秆粗壮 ,不分枝 ,长得比较高 ,多在 1.5 m
—303—江苏农业科学 2009年第 1期
DOI :10.15889/j.issn.1002-1302.2009.01.052
以上 ,叶片宽大 ,多呈浅绿色;直立分枝的较前者分枝多 ,生长
旺盛 ,叶片肥大 ,呈深绿色或绿色 。金荞麦叶形大多呈卵状三
角形或戟状三角形 ,顶端渐尖 。花序呈伞房状 ,顶生 、腋生 ,白
色 。籽粒呈正三棱锥形果棱锐 、三棱锥形果棱锐 、三棱锥形果
棱钝 。籽粒的第一种类型是本次考察发现的新类型 。粒色有
黑 、褐 、红褐 3种 ,外皮光滑 ,无光泽 ,长 6 ~ 8mm,露出宿存花
被 2倍 。
金荞麦主要分布于甘洛县新市坝镇等海拔 1 240 ~ 1 690
m的地区 ,密度 1 ~ 3级 ,多生长在路边、房前屋后 、田埂、水
边 、草丛和乱石中;启明乡大沟口村等地海拔 1 350 ~ 1 650 m
的路边 、田埂 、水边 、草丛和乱石中 ,密度 1 ~ 3级;普昌乡桥边
村等地海拔 1 680 ~ 1 690 m的地区 ,密度 1 ~ 4级 ,多生长在
路边 、田埂、水边 、草丛和乱石中 。在该县城附近及其他乡镇
也有零星分布 。
2.1.2 细柄野荞麦 [ F.gracilipes(Hemsl.)DammerexDiels]
一年生草本 。通常株高 20 ~ 70 cm,自基部分枝 ,具纵棱 ,
疏被短糙伏毛 。叶卵状三角形 ,长 2 ~ 4cm,宽 1.5 ~ 3 cm,顶
端渐尖 ,基部心形 ,两面疏生短糙伏毛 ,下部叶叶柄长 1.5 ~ 3
cm,具短糙伏毛 ,上部叶叶柄较短或近无梗;托叶鞘膜质 ,偏
斜 ,具短糙伏毛 ,长 4 ~ 5 mm,顶端尖 。花序总状 ,腋生或顶
生 ,极稀疏 ,间断 ,长 2 ~ 4 cm,花序梗细弱 ,俯垂;苞片漏斗
状 ,上部近缘膜质 ,中下部草质 ,绿色 ,每苞内具 2 ~ 3朵花 ,花
梗细弱 ,长 2 ~ 3mm,比苞片长 ,顶部具关节;花被 5深裂 ,淡
红色 ,花被片椭圆形 ,长 2 ~ 2.5mm,背部具绿色脉 ,果时花被
稍增大;雄蕊 8 ,比花被短;花柱 3 ,柱头头状 。瘦果宽卵形 ,长
约 3 mm,具 3锐棱 ,有时沿棱生狭翅 ,有光泽 ,突出花被之外 。
2.1.3 齿翅野荞麦 [ F.graclipes(Hemsl.)DammerexDieis
var.odontopterum(Gross)Sam.] 齿翅野荞麦是细柄野荞麦
的变种 ,与细柄野荞麦的区别在于齿翅野荞麦籽粒上有粉红
色或浅红色翅 [4 ] 。细柄野荞麦和齿翅野荞麦广泛分布甘洛
县蓼坪乡老卡子 、乡政府等地海拔 1 445 ~ 2 459 m的玉米地 、
圆根地 、苦荞麦地 、空闲地 、山坡 、路边和草丛中 ,密度 2 ~ 3
级;海棠镇正西村 、东门村等地海拔 1 445 ~ 3 261 m的玉米
地 、圆根地、苦荞麦地 、空闲地 、山坡 、路边和草丛中 ,密度 2 ~
3级;坪坝乡电站海拔 1 845 ~ 2 261 m的玉米地 、圆根地 、苦
荞麦地 、空闲地 、山坡 、路边和草丛中 ,密度 1 ~ 3级;尼尔觉乡
海拔 1 850 ~ 2 300 m的玉米地 、苦荞麦地 、山坡 、路边和草丛
中 ,密度 2 ~ 3级;吉米乡海拔 1 840 ~ 2 400 m的圆根地 、苦荞
麦地 、空闲地、路边的菜地中 ,密度 2 ~ 4级;沙岱乡哇布角等
地海拔 1 445 ~ 1 861m的玉米地 、圆根地 、苦荞麦地 、空闲地 、
山坡 、路边和草丛中 ,密度 1 ~ 5级 。细柄野荞麦和齿翅野荞
麦在其他适宜生长的乡镇 ,也有零星分布 ,两者通常混生在
一起 。
2.1.4 甜荞麦(F.esculentumMoench)[ 5 ] 一年生栽培植
物 。幼苗的下胚轴长 ,子叶近肾形 ,宽约 2 ~ 3 cm,基部成伞
状或圆锥状 ,聚伞花序簇密集 ,花白色或淡红色 ,花梗细 ,有关
节 ,雄蕊基部之间有蜜腺 ,花柱异长 。果长大于 5mm,露出于
宿存花被 1倍以上 。不同的品种果形变化大 ,有些品种果棱
上有翅 。广泛分布于甘洛县海拔 1 400 ~ 3 000m的山区 。
2.1.5 苦荞麦 [ F.tataricum(L.)Gaertn.] 俗称苦荞 ,又称
鞑靼苦荞 [ 5 ] ,一年生栽培植物 。幼苗的下胚轴长 ,子叶近圆
形 ,宽约 1 ~ 1.5mm,基部微凹 ,两侧近对称 。叶片多为宽三
角形 ,基部心形或戟形 。花序不分枝或分枝呈伞房状 ,聚伞花
序簇密集;花黄绿色 ,花梗无关节 ,雄蕊基部之间有蜜腺 ,花柱
等长 。果表面有纵沟 、果棱 ,一般长于 5 mm,露出于宿存花被
1倍以上 。不同品种的果形变化颇大 ,果棱上具翅或具刺或
两者都有 。广泛分布于甘洛县海拔 1 400 ~ 3 000 m的山区 。
2.1.6 小野荞 [ F.leptopodum(Diels)Hedberg] 一年生草
本 。茎通常自下部分枝 ,直立 ,高 6 ~ 60cm,近无毛 ,细弱 ,上
部无叶 。叶片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 ,长 1.5 ~ 2.5 cm,宽 1 ~
1.5cm,顶端尖 ,基部箭形或近截形 ,上面粗糙 ,下面叶脉稍隆
起 ,沿叶脉具乳头状突起;叶柄细弱 ,长 1 ~ 1.5 cm;托叶鞘 ,
偏斜 ,膜质 ,白色或淡褐色 ,顶端尖 。花序总状 ,由数个总状花
序再组成大型圆锥花序 ,苞片膜质 ,偏斜 ,顶端尖 ,每苞内具 2
~ 3朵花;花梗细弱 ,顶部具关节 ,长约 3 mm,比苞片长;花被
5深裂 ,白色或淡红色 ,花被片椭圆形 ,长 1.5 ~ 2 mm;雄蕊 8 ,
花柱 3 ,丝形 ,自基部分离 ,柱头头状 。瘦果卵形 ,具 3棱 ,黄
褐色 ,长 2 ~ 2.5mm,稍长于花被 。
小野荞分布于甘洛县蓼坪乡北沙河流域海拔 1 445 ~
1 680 m左右的石山上 。该分布区地处甘洛县西部 ,地形北
高南低 ,两侧为高山 ,气候温和 ,夏季多雨 ,冬春干旱 。调查发
现小野荞在该地分布范围窄 ,种群生长密度小。小野荞还生
长于甘洛县阿兹觉乡阿兹觉村等地海拔 850 ~ 1 350 m左右
的河谷石山上 、草丛中 、山坡上 ,密度 3 ~ 5级;沙岱乡马厂村
等地海拔 950 ~ 1 750 m左右的地区 ,多生长于河谷石山上 、
草丛中 、山坡上 ,分布密度 2 ~ 5级;苏雄乡埃岱村海拔 800 ~
1 550m左右的河谷石山上 、草丛中 、山坡上 、路边 ,生长密度
1 ~ 5级 。该分布区地处甘洛县东北部 ,地形山高谷深坡陡 ,
高差悬殊大 ,最低海拔 650m,最高海拔 3 907 m,河谷地带属
河谷亚热带气候 ,冬春干旱 ,年平均气温 13 ~ 19.4℃,年雨量
650 ~ 1 100mm。在这一分布区域 ,小野荞常与疏穗小野荞混
生在一起 。
2.1.7 疏穗小野荞麦(F.leptopodumvar.grossi) 一年生
纤细小草本 。高 6 ~ 100 cm,多分枝着生紧密 ,节间短 ,无毛
或有毛 。叶三角形 ,基部箭形或平截。花序细长 ,无叶 ,穗状
花序簇稀疏生于枝条上部;花白色或粉红色 ,花柱异长 。疏穗
小野荞麦与原变种小野荞麦的区别是总状花序极度稀疏 ,植
株较高大 。
疏穗小野荞分布于甘洛县阿兹觉乡阿兹觉村等地海拔
850 ~ 1 500 m左右的河谷石山上 、草丛中 、山坡上 ,分布密度
1 ~ 5级;乌史大桥乡乌史等地海拔 800 ~ 1 450 m左右的地
区 ,多生长于公路边乱石中 、草丛中 、山坡上 ,密度 1 ~ 4级;沙
待乡马厂村等地海拔 850 ~ 1 550m左右的河谷石山上 、山坡
上 ,密度 2 ~ 4级;苏雄乡埃岱村等地海拔 800 ~ 1 550m左右
的河谷石山上 、草丛中 ,分布密度 3 ~ 5级 。该分布区地处甘
洛县东北部大渡河支流尼日河流域下游 ,地形山高谷深坡陡 ,
高度悬殊大 ,最低海拔 650m,最高海拔 3 907 m,河谷地带属
河谷亚热带气候 ,冬春干旱 ,年平均气温 13 ~ 19.4℃,年降水
量 650 ~ 1 100 mm。这一区域特别适宜疏穗小野荞生长 。
2.2 荞麦属植物的地理分布
甘洛县荞麦属植物资源在海拔 650 ~ 3 200 m的多数地
区均有分布 ,部分种类分布范围极广 ,另一些分布范围极窄。
—304— 江苏农业科学 2009年第 1期
从图 1可以看出 ,齿翅野荞麦在甘洛县的分布极为广泛 ,分布
在坪坝等 21个乡镇;其次是细柄野荞 ,分布在黑马等 16个乡
镇;另外 ,金荞麦的分布也较为广泛 ,分布在玉田等 9个乡镇;
小野荞麦的分布范围极窄 ,主要分布在苏雄等 4个乡镇的河
流 、峡谷 、贫瘠山坡乱石中;疏穗小野荞麦的分布范围最窄 ,零
星分布于阿兹觉乡 、乌史大桥乡等 4个乡镇 。
甘洛县的典型立体型气候为野生荞麦属植物的生长和分
布提供了天然条件(表 1)。
在甘洛县 ,细柄野荞麦和齿翅野荞麦分布在海拔 1 000 ~
2 400m以上的区域 ,但齿翅野荞麦分布的范围更广 、海拔更
高一些;金荞麦分布于海拔 1 400 ~ 2 200 m左右 ,且形成群
落 ,密度较大;小野荞麦分布在海拔 800 ~ 1 200 m,且形成群
落 ,密度较大;疏穗小野荞只分布于海拔 800 ~ 1 200 m左右
的地方 ,形成群落 ,但密度较小 。
3 讨论
荞麦属植物在甘洛县分布广泛 ,尤其以大渡河流域分布
种类最多 ,而且随海拔高度和气候变化而变化 ,北边和南边分
表 1 不同海拔荞麦资源分布密度
植物种类 800m以下 1 000~ 1 200m 1 400~ 1 600m 1 800 ~ 2 000m 2 000~ 2 200m 2 400m以上
金荞麦 — — 2~ 3级 2~ 4级 1 ~ 3级 —
甜荞麦 少量种植 少量种植 大量种植 大量种植 大量种植 少量种植
细柄野荞麦 — 1 ~ 2级 2~ 5级 3~ 5级 2 ~ 5级 1~ 4级
齿翅野荞麦 — 1 ~ 2级 2~ 3级 2~ 5级 3 ~ 5级 2~ 4级
苦荞麦 少量种植 少量种植 大量种植 大量种植 大量种植 大量种植
小野荞麦 3~ 5级 1 ~ 3级 — — — —
疏穗小野荞麦 2~ 4级 1 ~ 2级 — — — —
注:1~ 5级表示荞麦资源分布密度等级;“— ”表示未发现。
布相对较少 。小野荞麦 、疏穗小野荞麦多生长在石灰岩上的
小灌木和草丛内 ,耐贫瘠能力极强。甜荞麦 、苦荞麦 、齿翅野
荞麦 、细柄野荞麦多生长在彝族聚居区 。
荞麦属植物在甘洛县的分布密度与环境保护力度和农业
生产方式密切相关 ,主要与耕种方式密切联系 ,即在适宜环境
下且没有人为或较少人为影响下 ,野生荞麦属植物均可大量
生长 ,形成群落;野生荞麦属植物分布密度 ,主要受当地的耕
作方式和破坏程度的影响 ,如在相同海拔高度 ,水稻田比玉米
地 、菜地中野生荞麦要少得多;耕作精细的地区较耕作粗放的
地区少得多;有放牧的地区较无放牧的地区少得多;其他民族
居住区较彝族居住区少得多。
参考文献:
[ 1]林汝法.中国荞麦 [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1994.
[ 2]李安仁.中国植物志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8.
[ 3]叶能干 ,苟光前.中国荞麦属的分类、起源与演化 [ J].荞麦动
态 , 1993(1):3-12.
[ 4]夏明忠 ,王安虎.中国四川荞麦属(蓼科)一新种———花叶野荞麦
[ J].西昌学院学报 , 2007, 21(2):11-12.
[ 5]王安虎 ,夏明忠 ,蔡光泽 ,等.栽培苦荞麦的起源及其近缘种亲缘
分析[ J] .西南农业学报 , 2008, 21(2):282-285.
—305—杨 坪等:四川甘洛荞麦属植物生长特性及分布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