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国红厚壳属植物油脂研究进展



全 文 :中国红厚壳属植物油脂研究进展
高 磊, 李 静, 郑永清, 马帅鹏, 李志阳, 魏守兴, 冯朝阳, 覃新导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 广东 广州 510140)
摘 要:红厚壳属(Calophyllum genus)植物油脂是指从红厚壳属植物种子中提取的油脂,既可作为生物柴油原
料,也可精炼处理后作为食用油,在各个领域用途十分广泛,因此红厚壳属植物油脂的研究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介绍了在中国分布的红厚壳属植物的种类、分布特性、果实特性、油脂特性、提取工艺、综合利用,红厚壳植物油脂研
究和利用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红厚壳属植物油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脂植物; 红厚壳属植物; 油脂特性
中图分类号:S7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74X(2014)02-0028-05
Review on the oil of Calophyllum genus plants in China
GAO Lei, LI Jing, ZHENG Yong-qing, MA Shuai-peng, LI Zhi-yang,
WEI Shou-xing, FENG Chao-yang, QIN Xin-dao
(Guangzhou Experimnental St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140, China)
Abstract: Calophyllum genus oil, extracted from seeds of C. genus plant, can be used as raw materials of biodiesel
and also be used as a cooking oil after refining processing. The application of C. genus oil is very extensive, and the
research on C. genus oil has raised the attention of the researcher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fruit characteristics, oil characteristics, extraction technology,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 genus plants seeds in China,
the problem in the study and utilization of C. genus oil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 genus plants oil.
Key words: oil plants; Calophyllum genus plant; oil characteristics
能源和食用油紧张是当今中国的重大问题, 发掘
富含油脂植物是解决的途径之一。 为此, 我国科技部
2008 年启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非粮柴油能源
植物与相关微生物资源的调查、 收集与保存” 重点项
目, 搜集整理中国的富含油脂植物。 红厚壳属(Calo-
phyllum genus) 植物作为已探明的富含油脂植物而引
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 红厚壳属植物油脂是指从红厚
壳属植物种子中提取的油脂,既可作为生物柴油原料,
也可精炼处理后作为食用油, 在各个领域用途十分广
泛。 近年来,研究者对在我国分布的红厚壳属植物油脂
展开了系统的研究,也得出了许多研究成果。 本文综述
了红厚壳属植物在我国的分布特性、果实特性、果实采
集、脱壳、制油、油脂精炼、饼粕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进展, 以期为红厚壳属植物油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
供参考。
1 中国分布的红厚壳属植物
红厚壳属植物属藤黄科,约 180 余种,主要分布于
亚洲热带地区,其次是南美洲和大洋洲,该属模式种是
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 Linn.),在我国分布有 4
个种,红厚壳属植物的核果球形或卵球形,外果皮薄,
种子具薄的假种皮,子叶厚,肉质,富含油脂[2]。
1.1 红厚壳
红厚壳,又称胡桐、琼崖海棠树、海棠木、海棠果、
海南海棠、君子树、呀拉菩等,产自于中国海南、台湾,
野生或栽培于海拔 60~200 m 的丘陵空旷地和海滨沙
荒地上;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
西亚(苏门答腊 )、安达曼群岛、菲律宾群岛、波利尼西
亚、马达加斯加和澳大利亚等地也有分布 [2]。 中国科学
院植物研究所[3]报道红厚壳喜暖热气候,适宜在年平均
温度 20℃以上的地区生长,气温 4℃时就受寒害,因此
只适宜在热带地区种植。 陶忠良等[4]报道海南岛的红厚
壳植物资源正日趋减少,南部地区已绝迹,西部地区也
难以见到,目前仅在琼山、文昌、琼海沙滩和临高海岸
收稿日期:2013-07-22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
30012012026)
作者简介:高磊(1985-),男,博士,助理研究员,E-mail:gao
lei_doctor@163.com
通讯作者:覃新导(1969-),男,硕士,研究员,E-mail: xdq88
88@126.com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年第 2期28
C M Y K
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14.02.025
发现红厚壳的存在,有的甚至与红树林为伴,其耐干旱
和盐碱能力非常强;我国广东、台湾等地区虽然也有红
厚壳生长,但长势不好、经济价值不高。
红厚壳果圆球形,直径约 2.50 cm,成熟时黄色;花
期 3~6 月,果期 9~11 月[2]。 贾瑞丰等 [5]采集海南省琼海
市的红厚壳果实,测得果实平均横径 2.27 cm,平均纵
径 2.43 cm,果实千粒重 5.18 kg。红厚壳经人工栽培,5~
6 年开始结果,15 龄单株平均年产果实 10~15 kg,20~
50 年为盛产期,单株果实 50~100 kg,但如果栽培地区
月平均温度低于 18 ℃ 时,不仅生长不良而且会遭到严
重的冻害[1]。Vanangamudi等[6]报道在印度红厚壳平均年
产干果约 40~50 kg/株,其中产油脂 17~18 kg/株。 施氮
量 200 mg/株左右为红厚壳幼苗温室栽培的最佳施肥
量[7]。 氮、磷、钾、钙、镁和硫元素中的任一元素缺乏都会
限制红厚壳幼苗的生长 [8]。 红厚壳高空压条,生根率和
移栽的成活率都达到 100%[9], 去除种壳后的种子发芽
率 89.39%[5]。
1.2 滇南红厚壳
滇南红厚壳(Calophyllum polyanthum Wall. ex Cho-
isy),又称滇南胡桐,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南部的西双
版纳、思茅、临沧等海拔 600~2 000 m 的热带山地雨林
和热带雨林中[2],老挝、缅甸、印度等地也有分布[1,10]。 叶
如欣等 [11]报道随着生境的改变及当地百姓对滇南红厚
壳偏爱性采伐利用, 目前滇南红厚壳在野外已十分稀
少,仅在一些保护区及国有林区内有零星的团状分布,
已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滇南红厚壳果序通常着果 1~2 个,果椭圆球形,长
2.0~2.5 cm,顶端具尖头,1 室,种子 1 个[2]。 任盘宇等[12]
报道在云南西双版纳高海拔地区(1 200 m 以上),滇南
红厚壳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成熟,在低海拔地区(550~
700 m)滇南红厚壳 1 月中旬成熟,果实成熟时其颜色
从绿色渐变为暗绿色并落果。任盘宇等[12]从云南省景洪
市大勐龙镇勐宋村海拔 1 600 m 的山地雨林中采集滇
南红厚壳果实,果实横径 2.0~3.0 cm,纵径 3.0~4.2 cm,
果实千粒重 12.2~14.1 kg,种子千粒重 7.0~8.5 kg,刚采
收的果实含水量 53.34%,种子含水量 65.08%。 何惠英
等[13]在西双版纳景洪市大勐龙镇勐宋村采集到滇南红
厚壳果实,果实横径 2.6~3.0 cm,纵径 3.2~3.8 cm,果实
千粒重 10.8~16.2 kg,种子横径 1.7~2.1 cm,纵径 2.3~
2.7 cm,种子千粒重 3.5~5.9 kg,脱落时种子的含水量为
45%。
1.3 薄叶红厚壳
薄叶红厚壳 (Calophyllum membranaceum Gardn. &
Champ.),又称薄叶胡桐、小果海棠木、横经席、独筋猪
尾、跌打将军,产于中国广东南部、海南、广西南部及沿
海部分地区, 多生于山地的疏林或密林中, 海拔 200~
1 000 m,果卵状长圆球形,长 1.6~2.0 cm,顶端具短尖
头,柄长 10~14 mm,成熟时黄色。 花期 3~5月,果期 8~
12月[2]。
1.4 兰屿红厚壳
兰屿红厚壳(Calophyllum blancoi Planch. & Triana),
又称兰屿胡桐,产自我国台湾东部(兰屿)、菲律宾至加
里曼丹北部[2]。 兰屿红厚壳果实性状未见文献报道。
2 中国红厚壳属植物的种子油脂特性
2.1 红厚壳的种子油脂特性
2.1.1 红厚壳种子含油量 红厚壳种子含油量很高。
《中国植物志》[2]记载,红厚壳果实含油量为 20%~30%,
种子含油量为 50%~60%。 《中国油脂植物》[1]记载,采自
海南省海口的红厚壳种子含油量为 42.8%。 All 等[14]用
石油醚萃取红厚壳种子油脂, 红厚壳种子含油量为
48%。 苏贻娟等 [15]采集海南省热带植物园的红厚壳果
实,乙醚为溶剂萃取红厚壳油脂,测得红厚壳种子含油
量为 65.7%。夏秋瑜等[16]采集海南省文昌市文城镇的新
鲜红厚壳果实,测定红厚壳种子主要成分和含量,结果
显示, 油脂含量为 53.50%, 蛋白质为 8.34%, 总糖为
2.70%,灰分为 1.60%,水分及挥发物为 4.75%。 已有文
献报道的红厚壳种子含油量有差异, 可能是原料来源
不一致,包括采集地点不同、采收果实时种子的成熟度
及新鲜度差异、 油脂转化积累期的气温和降水量等主
要气候因子的差异及处理方式的差异 (如不同的实验
设备、不同的抽提溶剂)造成的。
2.1.2 红厚壳油脂的理化性质 采自海南省海口的
红厚壳油脂的碘值为 81.6 g/100g,皂化值为 192.8[1]。
阳辛凤等 [17]报道红厚壳油脂的酸值 25.3 mg KOH/g,
碘值为 75 g/100g,皂化值为 202。 夏秋瑜等 [16]采集海
南省文昌市文城镇的新鲜红厚壳果实,分析红厚壳油
脂的理化指标,水分及挥发物为 0.58%~0.94%,酸值
为 26.65~27.15 mg KOH/g, 过氧化值为 1.38~1.44
mmol/kg, 碘值为 55.30 ~55.78 g/100g, 皂 化 值 为
162.09~170.75。 红厚壳油脂碘值较高 ,但小于 100
g/100g,属于不干性油脂。 红厚壳油脂的不饱和脂肪
酸含量高,易氧化 ,使油脂的酸价比较高 ,所以在实
际生产中,为提高油脂品质应尽可能采集新鲜红厚壳
果实并及时处理。
2.1.3 红厚壳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 红厚壳种子
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油酸 C18∶1 和亚油酸 C18∶2 含量
高。 《中国油脂植物》[1]记载红厚壳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和
含量,硬脂酸 C18∶0(8.0%),油酸 C18∶1(41.6%),亚油
酸 C18∶2(34.5%),棕榈酸 C16∶0(15.9%)。 从结果看出,
油酸 C18∶1、亚油酸 C18∶2 占红厚壳油脂的 76.1%。 All
等 [14]分析红厚壳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亚油酸(C18∶2)含
29
C M Y K
表 1 中国红厚壳属植物油脂中脂肪酸组成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合计
脂肪酸
十二烷酸 C12:0
肉豆蔻酸 C14:0
十四碳烯酸 C14:1
十五烷酸 C15:0
棕榈酸 C16:0
二氢苹婆酸(顺-7,8-亚甲基十六烷酸)
14-甲基十六烷酸
棕榈油酸 C16:1
十七烷酸 C17:0
硬脂酸 C18:0
油酸 C18:1
亚油酸 C18:2
亚麻酸 C18:3
花生酸 C20:0
二十碳烯酸 C20:1
二十一烷酸 C21:0
山嵛酸 C22:0
二十四烷酸 C24:0
红厚壳 [15-16]















15
滇南红厚壳[18]












12
薄叶红厚壳[1]







7
兰屿红厚壳
注:表中“√”表示存在,空格表示不存在或迄今没有文献报道。
量为 32.5%。 苏贻娟等 [15]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GC-MS)对红厚壳油脂的脂肪酸分析鉴定,检出了 7
种主要脂肪酸: 硬脂酸 C18:0 (8.96%), 油酸 C18:1
(37.7%),亚油酸 C18:2(20.1%),棕榈酸 C16:0(8.64%),
肉豆蔻酸 C14:0(0.02%),花生酸 C20:0(0.85%),亚麻
酸 C18:3(0.38%)。从结果可以看出,油酸 C18:1、亚油酸
C18:2 占红厚壳油脂的 57.8%。 夏秋瑜等 [16]用气相色
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红厚壳油脂的脂肪酸组
成,检出了 14 种脂肪酸,占总质量的 99.92%,红厚壳
油脂中 4 种主要脂肪酸为硬脂酸 C18:0(15.78%)、油酸
C18:1(42.05%)、亚油酸 C18:2(26.57% )、棕榈酸 C16:0
(13.62%),4 种脂肪酸占 98.02%; 其他 10 种脂肪酸合
计占 1.98%,单个质量分数均在 1% 以下,分别为肉豆
蔻酸 C14:0(0.03%)、花生酸 C20:0(0.89%)、十二烷酸
C12:0(0.03%)、棕榈油酸 C16:1(0.24%)、14-甲基十六
烷酸 (0.06%)、十七烷酸 C17:0(0.08%)、二十碳烯酸
C20:1(0.20%)、二十一烷酸 C21:0(0.03%)、二十二烷酸
C22:0(0.28%)、二十四烷酸 C24:0(0.06%)。 从结果看
出,不饱和脂肪酸油酸 C18:1、亚油酸 C18:2 占红厚壳
油脂的 68.62%。 苏贻娟等 [15]和夏秋瑜等 [16]在红厚壳油
脂中总共鉴定出了 15 种脂肪酸,如表 1 所示。 两个团
队的研究都在红厚壳油脂中鉴定出了 6 种脂肪酸:硬
脂酸 C18:0、油酸 C18:1、亚油酸C18:2、棕榈酸 C16:0、肉
豆蔻酸 C14:0、花生酸 C20:0。
2.2 滇南红厚壳的种子油脂特性
有关滇南红厚壳种子油脂方面的研究很少。纳智[18]
测定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的滇南红厚壳
果实, 滇南红厚壳种子含油量为 32.50%, 采用气相色
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滇南红厚壳油脂的脂肪
酸组成,鉴定出 12 种脂肪酸成分(表 1),占滇南红厚壳
油脂的 99.39%, 分别为硬脂酸 C18:0 (9.81%)、 油酸
C18:1(22.11%)、亚油酸 C18:2(38.75%)、棕榈酸 C16:0
(22.42%)、肉豆蔻酸 C14:0 (0.19%)、十五烷酸 C15:0
(0.26%)、 棕榈油酸 C16:1 (0.25%)、 十七烷酸 C17:0
(0.77%)、 二氢苹婆酸 (顺-7,8-亚甲基十六烷酸 )
(0.84% )、二十碳烯酸 C20:1 (1.91% )、花生酸 C20:0
(1.50%)、山嵛酸 C22:0(0.58%)等。 从结果可以看出,不
饱和脂肪酸的油酸 C18:1、亚油酸 C18:2 占滇南红厚壳
油脂的 60.86%,滇南红厚壳种子油脂的碘值为每 100 g
69.8 gI2,皂化值为 154.6。
2.3 薄叶红厚壳的种子油脂特性
薄叶红厚壳种子油脂方面的相关研究不多。 采自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的薄叶红厚壳种子含油量为
32.30%,油脂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硬脂酸 C18:0
(2.2%),油酸 C18:1(28.0%),亚油酸 C18:2(52.9%),棕
榈酸 C16:0(16.4%),肉豆蔻酸 C14:0(0.1%),十四碳烯
酸 C14:1 (0.4%),十六碳烯酸 C16:1 微量[1]。 从结果可以
看出,作为人体必需不饱和脂肪酸的油酸 C18:1、亚油
30
C M Y K
酸 C18:2占薄叶红厚壳种子油脂的 80.90%; 薄叶红厚
壳种子油脂的碘值为 78.1 g/100g,皂化值为 196.5[1]。
2.4 兰屿红厚壳的种子油脂特性
兰屿红厚壳的种子含油量、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油
脂理化性质尚未见文献报道。
3 中国红厚壳属植物果实的综合利用
红厚壳油脂在食用、工业、医药等方面具有开发潜
力。阳辛凤等[17]和贾瑞丰等[19]报道红厚壳种子油脂呈棕
黄色,精练后可以食用,亦可用于制皂、润滑油,还可供
制环氧十八酸丁酯、聚氯乙烯塑料增塑剂等;同时从红
厚壳种子中提取的芳香油是名贵香料。夏秋瑜等[16]报道
红厚壳种子油脂油香气浓,但经品尝后略带有苦味,因
此其还须经过精炼和其他安全性评价才能作为食用
油。 红厚壳种子油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很高 [1,15-16],值
得作为不饱和脂肪酸食用油来源开发。夏秋瑜等[20]报道
红厚壳种子油脂中总酚酸含量高〔0.26(±0.045)mg/mL〕,
比天然椰子油和花生油都高,同时其实验结果显示,红
厚壳种子油脂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民间也流传红
厚壳种子油脂具有防腐功能。姜欣等[21]对海南红厚壳果
实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海南红厚
壳果实的乙醇粗提液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在某些
抗氧化性能方面优于 BHT, 但总体不如强抗氧化剂
Vc。因此,红厚壳种子油脂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作为功
能油脂加以开发利用。 在医药方面,红厚壳中含有海棠
果素(红厚壳烯酮内酯,calophyllolide)[22],海棠果素的抗
炎活性研究表明, 该化合物对角叉菜胶导致的大鼠踝
关节水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3];红厚壳中富含色满酮衍
生物类次生代谢产物[24],此类成分具有抗病毒、抗真菌、
抗细菌以及细胞毒等生物活性[25]。
红厚壳油脂在农药 、 杀菌方面具有开发潜力 。
Rajasekaran 等[26]报道红厚壳油脂在防治作物虫害方面
有应用潜力,对水稻喷施红厚壳油脂的试验表明,施用
红厚壳油后水稻螟蛾幼虫对水稻的危害显著降低。 陈
娟等 [27]报道红厚壳油脂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抑制某些真
菌的作用,可用作天然抑菌剂及其他用途,如用作真菌
抑制剂控制木船的霉变等。
红厚壳种子饼粕在饲料、肥料方面具有开发潜力。
Dash 等 [28]和 Rout 等 [29]报道,在印度、泰国等国家,脱油
后的红厚壳果渣以油饼的形式添加到动物饲料中,喂
养鸡、羊等禽畜,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经分析,油饼富含
粗蛋白(27.51%)、钙(0.92% )、磷(1.3%),山羊对粗饼中养
分的消化率分别为:粗蛋白 52.46%,粗纤维 41.78%,同
时油饼也是农业生产中的优良有机肥。
目前尚无滇南红厚壳、薄叶红厚壳、兰屿红厚壳果
实用途方面的报道。
4 红厚壳属植物提油工艺
目前,红厚壳没有大规模种植,仅有野生红厚壳种
子采摘,没有大量种子用于工业榨油,红厚壳油脂提取
工艺并不成熟。夏秋瑜等[16]采用浸提法对红厚壳种仁油
脂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最适宜的提取条件为:红厚
壳种仁粉碎并干燥至水分含量在 4.75%以下, 以石油
醚为提取溶剂,液料比为 8,30 ℃提取 12 h,重复提取 2
次,出油效率可达 95.86%。 目前仅有实验室少量制油
的研究,尚无工业大规模制油的研究。
5 我国红厚壳属植物加工利用存在的问题及
建议
5.1 存在问题
目前红厚壳属植物在我国大都处在野生或半野生
状态,红厚壳生长缓慢,15 年后才进入丰产期,生长周
期长,树干高,采果困难,座果率低 [4],大规模种植红厚
壳用于制油的经济效益不显著。 同时,对红厚壳属植物
的系统科学研究较少,特别是缺乏选育种、高效栽培、
油脂加工技术、饼粕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导致
红厚壳属植物在我国产果周期长、种子产量低、综合利
用率低、经济效益差。
5.2 建议
利用红厚壳生态林产果制油, 提高生态林的综合
经济效益。 红厚壳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耐干旱、盐碱、
贫瘠,抗风性强 [27,30],是营造防风和防沙林的良好树种,
可用于绿化或海岸滩涂地种植, 大量种植会产生大量
红厚壳果实,产生经济与生态效益。 同时,对红厚壳的
矮化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果实采集、脱壳、制油、油脂
精炼、饼粕综合利用展开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油脂植物编写委员会.中国油脂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
社,1987:387-388.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第 50 卷 ,
第 2 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83-88.
[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Ⅱ)[M].北京 :科
学出版社, 1980.
[4] 陶忠良 ,方佳 ,赖齐贤 .红厚壳在海南岛的分布及其生长习
性[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3, 19(2): 85-87.
[5] 贾瑞丰 ,尹光天 ,杨锦昌 ,等 .红厚壳种子发芽试验的初步研
究[J].林业实用技术, 2011(7): 24-26.
[6] Vanangamudi K, Karivaratharaju T V, Ponnusamy A S. Seed
germination studies in Punnai (Calophyllum inophyllum L.)[J].
South Indian Horticulture, 1984, 32(6): 352-355.
[7] 贾瑞丰,尹光天,杨锦昌,等.不同氮素水平对红厚壳幼苗生长
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1): 23-29.
[8] 贾瑞丰,尹光天,杨锦昌,等.不同缺素处理对红厚壳幼苗生长
31
C M Y K
参考文献:
[1] 王园园,宋晓虹,李成仁,等.八种山茶属植物种子油脂的脂肪
酸分析[J].中国油脂,2007,32(9):78-79.
[2] 张华,蔡丽丽,朱立蕃,等.茶油脂肪酸组成分析[J].陕西林业科
技,2011,5:1-3.
[3] 马力,陈永忠.茶油的功能特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
(8):82-84.
[4] 龙正海 ,王道平 .油茶籽油与橄榄油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粮
油学报,2008,23(2):121-123.
[5] 柏云爱,宋大海,张富强,等.油茶籽油与橄榄油营养价值的比
较[J].中国油脂,2008,33(3):39-41.
[6] 杨利 .浅析发展大果红山茶种植的经济前景 [J].沿海企业与
科技,2011,132(5):61-62.
[7] 陆湘云.浅谈广西油茶低产林改造 [J].广西林业科学,2001,30
(3):161-162.
[8] 李新 .“中国油茶王”——大果红花油茶 [J].农村新技术 ,2005
(11):29.
[9] 黄荣韶,唐津平.特高产油茶-大果红山茶[J].大众科技,2008,3:
102.
[10] 蒲琦,黄荣韶,张平刚,等.藤县大果红山茶形态特征与经济性
状调查分析[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5):467-470.
[11] 王湘南,陈永忠,伍利奇,等.油茶种子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研
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28(3):11-17.
[12] 陈毓静 ,王琳琳 ,陈小鹏 ,等 .广西河池、百色和梧州油茶种子
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测定[J].食品科学,2011,32(8):172-176.
[13] 朱勇,王湘莹,马锦林,等.同物种油茶籽仁含油率及其茶油的
脂肪酸组成[J].经济林研究,2013,31(2):134-137.
[14] 张华,蔡丽丽,朱立蕃,等.茶油脂肪酸组成分析[J].陕西林业科
技,2011(5):1-3.
[15] 王小艺,曹一博,张凌云,等.油茶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酸成分
的测定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3):76-80.
[16] 欧秀林 .广西油茶低产林成因及综合改造技术 [J].农业与技
术,2013,33(4):71-72.
[17] 梁文杰,戴晨杰,黄金生,等.温州低产油茶林成因及对策[J].江
西林业科技,2012,5:20-21,31.
[18] 王良伟,黄燕丽,李召青,等.龙川县低产油茶林改造试验[J].中
国科技信息,2013(8):78-79.
[19] 尹春梅 ,谢小立 ,谭云峰.湖南省低产油茶林的成因及抚育改
造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3):336-339.
(责任编辑 白雪娜)
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6):33-36.
[9] 张军,刘蕊,范海阔,等.红厚壳高空压条繁殖技术研究[J].农学
学报, 2013, 3(5): 56-57.
[10] 李延辉 ,裴盛基 ,许再富 .西双版纳高等植物名录 [M].昆明 :云
南民族出版社, 1996: 171.
[11] 叶如欣 ,莫树门 ,邹寿青 .中国云南阔叶树及木材图鉴 [M].昆
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9: 97.
[12] 任盘宇,肖文祥,邹寿青,等.滇南红厚壳的造林技术研究[J].林
业科学, 2004, 40(3): 89-192
[13] 何惠英 ,宋松泉 .滇南红厚壳种子的脱水敏感性及其影响萌
发的因子[J].云南植物研究, 2003, 25(6) : 687-692.
[14] All M A, Rahman M A. Studies on the oil from Alexandria Lau-
rel (Calophyllum inophyllum)seed[J]. Bangladesh Journal of Sci-
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1989, 24:186-192.
[15] 苏贻娟 ,贺利民 .海棠果种子油脂肪酸成分研究 [J].分析试验
室, 2007, 26(6): 62-64.
[16] 夏秋瑜,李瑞,陈卫军,等.海棠果油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和脂
肪酸组成分析[J].中国粮油学报, 2010, 25(11): 78-82.
[17] 阳辛凤,方佳,陶忠良.海棠果的开发应用价值分析 [J].中国野
生植物资源, 2002, 20(6): 33-35.
[18] 纳智 .滇南红厚壳种子油的脂肪酸成分 [J]. 热带亚热带植物
学报,2005,13(6):505-506.
[19] 贾瑞丰,尹光天,杨锦昌,等.红厚壳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
广东林业科技, 2011, 27(2): 85-90.
[20] 夏秋瑜,李瑞,蒋盛军,等.红厚壳种仁油脂体外抗氧化能力研
究[J].热带作物学报, 2011, 32(1): 168-171.
[21] 姜欣,韩丙军,林靖凌,等.海南红厚壳果实提取物抗氧化活性
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 32(5): 1-5.
[22] Ha M H, Paul WS H, Nguyen V T,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GC -MS Method for Rapid Determination of
Calophyllolide in Calophyllum inophyllum L.: A Quality
Control Approach [J].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2011,9(6):0429-0434.
[23] Ma T, Wang L, Cheng G F, et al. Synthesis of calophyllolide
analogue and its preliminary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J].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2010, 45 (10): 1265-1269.
[24] Leu T, Raharivelomanana P, Soulet S, et al. New tricyclic and
tetracyclic pyranocoumarins with an unprecedented C -4
substituent structure elucidation of tamanolide, tamanolide D
and tamanolide P from Calophyllum inophyllum of French
Polynesia[J]. Magn Reson Chem, 2009, 47(11): 989.
[25] 王欢,王跃虎,李娟,等.红厚壳属植物中色满酮衍生物的研究
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 2011, 36(9): 1115-1121.
[26] Rajasekaran B, Rajendran R, Velusamy R. Effect of vegetable
oil on rice leaffolder(LF) feeding behavior[J].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Newsletter, 1987, 12: 2, 34.
[27] 陈娟 ,陶忠良.红厚壳野生资源的开发型保护途径分析 [J].资
源开发与市场, 2007, 23(11): 1029-1031.
[28] Dash P K, Sahu B K, Dehuri P K, et al .Feeding value of
deoiled polanga (Calophyllum inophyllum) oil cake in chick
mash[J]. Orissa Veterinary Journal, 1991, 16: 1-6
[29] Rout U C, Sahu B K, Samal P C. Nutritive value of polanga
(Calophyllum inophyllum) oil cake in Bengal goats [J].Indian
Veterinary Journal, 1993, 70: 1011-1014
[30] 陈娟,陶忠良,吴志祥.NaCl 胁迫对红厚壳幼苗生长及生理特
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 2009(9): 26-29.
(责任编辑 王玉梅)
(上接第 27页)
!!!!!!!!!!!!!!!!!!!!!!!!!!!!!!!!!!!!!!!!!!!!!!!
32
C M Y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