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3 6 卷 , 第 8期光 谱 学 与 光 谱 分 析Vo l . 3 6 , No . 8 , pp24 7 9- 248 6
2016年8月 Spectroscopy andSpec tralAnalys is Augu st ,20 1 6
七种牛肝菌的红外光谱鉴别
马 殿旭 , 刘 刚 % 欧全宏 , 于 海超 , 李会梅 , 刘 艳
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 电子信息学院 , 云南 昆明 6 50 500
摘 要 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二维相关谱及主成分分析对 7 种同属 牛肝菌进行分析鉴别 。 结果显示 :
7 种牛肝菌的原始光谱总体特征相似 , 主要由 蛋 白质 、 多糖等的吸收峰组成 , 但在吸收峰强度 、 位置仍存在
差异 。 对样品进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 , 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16 80? 130 0cr rT 1 范围 内 , 茶褐牛肝菌和
双色牛肝菌出现了 6 个明显的 自动峰 ; 小美牛肝菌出现 了5 个明显的 自动峰 ; 灰褐牛肝菌和美柄牛肝菌出现
4 个明显 自 动峰 ; 美味牛肝菌和铜色牛肝菌 自 动峰相对较少 , 只出现了 3 个明显的 自动峰 ; 而且 自 动峰和交
叉峰的强度 、 位置也存在较大差异 。 同样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11 50? 9 20cm- 1 范围 内 , 不同牛肝菌的同步
谱中 自动峰和交叉峰的数量 、 强度和位置也不同 。 对光谱 180 0? 8 00cnT 1范围内的二阶导数进行主成分分
析 , 所有样品均区分开 , 其分类正确率达 1 〇〇% 。 结果表明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或
者主成分分析可 以有效地区分茶褐牛肝菌 、 小美牛肝菌 、 双色牛肝菌 、 灰褐牛肝菌 、 美柄牛肝菌 、 美味牛肝
菌和铜色牛肝菌 。 该方法对于分类鉴别蘑菇是一种快速 、 准确 、 有效的方法 。
关键词 牛肝菌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FT IR ) ;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2 !>IR) ; 主成分分析 ( PCA) ; 鉴别
中图分类号 : 06 57 . 3文献标识码 : ADOI :1 0. 39 64/j . issn.1 0 00-0 59 3 ( 20 1 6 ) 08- 24 79 -08
大量可食牛肝菌都是切片干燥后储存 , 干片牛肝菌形态特征
弓 |言消失 , 更难进行分辨 , 因此准确 、 快速地鉴别牛肝菌对其开
发 、 利用等有着重要意义 。 目 前 , 对蘑菇的研究主要侧重蘑
牛肝菌 是真菌系担子菌亚门 菇的多肽类和多糖等成分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 、 蘑菇的营养
层菌纲 ( H胃 牛肝菌 目 (Boteato ) 的重要类群 。 价值和药用价值 、 蘑菇的加工保存 , 以及对蘑菇的生长条件
牛肝菌 目包含有牛肝菌科 ( ?B〇toa Ceae ) 、 小牛肝菌科 等方面的研究 。 如 L i u等 [ 5]对鸡腿菇中所提取的多糖结构以
批仙咖e )和圆牛肝菌科 (Gyro/waceae)等 1 8 个科 , 我 国牛及抗肿瘤活性进行 了研究 , He leno 等 对波兰的三种食用
肝菌科中包含有牛肝菌属 (Botow ) 、 疣柄牛肝菌属 (Lecri -蘑菇的营养价值 、 生物活性物质和抗氧化性能做了研究 ,
??m) 、 粉孢牛肝菌属 和绒盖牛肝菌属 ( Xm>C〇 -Wrona 等?用一种新活性包装对蘑菇 的保存进行了研究 ,
等 1 6 个属 《 。 在牛肝菌属 中多数牛肝菌 肉 质肥厚 , 是Os to s 等m对野生蘑菇的汞含量以及摄入量进行了研究 。
名贵稀有的野生药食用菌 , 其子实体内富含多种氨基酸 、 维对于蘑菇的种类鉴别主要通过应用化学分析 、 色谱 、 质
生素 、 矿质元素和活性多糖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 且牛肝谱等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 如 Ma lheiro 等 [? 用顶空萃取和气相
菌香味浓郁 , 味道鲜美 , 深受人们喜爱 , 同时牛肝菌 中 富含色谱质谱技术对野生蘑菇的特征挥发物进行研究 , 从而对蘑
的多糖和碱性蛋白提取物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 、 抗肿瘤 、 抗菇种类进行鉴别 ; 刘芳等 [ 1 °] 用分子标记技术对草原野生食
病毒等功效 , 因此具有很高的 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 目用菌蒙古 口蘑进行了鉴别分析 ; 杨天伟等 [?用紫外光谱结合
前 , 我国牛肝菌种类多达 3 90 种以上 , 其中有 1 9 9 种可食用 ; 欧氏距离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牛肝菌种类进行了鉴别分析 ; 这
云南是我 国牛肝菌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 已 知牛肝菌种些分析方法需对样品进行提取分离 , 分析时间长 , 分析过程
类有 224 种 , 其中可食用 的有 1 44 种W 。复杂等 。
牛肝菌种类繁多 , 包含较多毒牛肝菌 , 新鲜的牛肝菌外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具有不破坏真菌样品化学结
观比较相似 , 难以通过外观特征来进行区分是否可食 , 而 且构 , 能反映出真菌的组成物质 , 具有用量少 , 操作简单等优
收稿 日期 : 20 15 -06- 10 , 修订 曰期 : 20 1 5- 10 -26
基金项 目 : 国家 自 然科学基金项 目 (3 09 6 0 1 79 ) 和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 目 资助
作者简介 : 马殿旭 , 1 9 9 1 年生 , 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硕士研究生e-mai l :46 5 6 1 5 2 9 2@ qq .com
关 通讯联系人 e ̄mai l :gl i u6 6@ 16 3 . com
2 48 0和谱学与光谱分析第 36 卷
点 FTIR 光谱技术 已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 , 如 Bom ba l s -cm〃附近谱峰分别为蛋白质酰胺 I 带 、 酰胺 H带和酰胺 01 的
ka 等 用 FT IR 和统计分析为危险生物材料的鉴别 区分提特征吸收峰 [ 1 9 ] ;1500? 12 00cm- 1 范围归属为蛋白质 、 脂肪
供了一种新方法 ; Shen 等 「 ]? 用 FTIR 对 中 国 米酒的糖和酸酸和多糖的混合振动吸收 ?, 其中 140 1 和 1 3 1 7cnT 1 附近 的
进行了预测 ; 周在进等 [ 1 4 ]用 厂1111 技术对云南省 5 个不同产吸收峰为 C一O— H 的弯曲振动和一CH2 的变形振动 ; 在 多
地的 58 个野-中.双色牛肝菌和 5 个不同产地的 63 个野生小美糖的特征吸收区域 120 0 ̄ 95 0cnT 1 范 围内 出现 了两个强 吸
牛肝菌进行 了鉴别分类研究 ; 时有明等? 用 FTIR技术结合收峰 107 9 和 1044cnT 1 , 分别 归属为糖类的 C一0和 C一C
统计分析方法对松茸和姬松茸 以及红黄鹅膏菌原亚种和其黄的伸缩振动 , 小美牛肝菌 、 双色牛肝菌 、 美味牛肝菌和铜色
褐变种进行了鉴别分析 。牛肝菌光谱中 1 1 1 4otT 1 的吸收峰相对较强 , 而其他样品相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引人 了外界微扰 , 将光谱信号扩展到对弱 ; 在糖类异构区 95 0? 75 0cm 1 范围内 , 890cnT 1 附近
第二维上以提高光谱分辨率 , 其在中草药分析鉴别 、 食物品的峰归属为 P-构型多糖的特征峰 , 840 cm- 1 附近 的弱 吸收峰
质检测 、 分 子结构变化等技 术领 域获得很好应用 [ 1 6 ] : 如归属为 〇■构型多糖的特征峰 [ 1 8 1 9 ] 。 所有光谱典型的特征吸收
Choong 等[ 1 1 ]用 FTIR 技术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不同产地峰表明 , 七种牛肝菌的光谱特征很相似 , 主要由 蛋 白质和碳
的硬孔菌进行了鉴别 区分 ; ?〇?63 (^ 等 [ 1 7 ]用二维相关红外光水化合物的吸收峰构成 , 但吸收峰强度 、 位置存在差异 , 说
谱对真菌降解锻木的过程进行了研究 ; Ad ib 等 利用二维明它们的成分含量不同 。
相关红外光谱对岗松药材的提取物进行识别分析 。/XA本工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
术及主成分分析对牛肝菌属的茶褐牛肝菌 、 小美牛肝菌 、 双u/乂二^b松、AA色牛肝菌 、 灰褐牛肝菌 、 美柄牛肝菌 、 美味 牛肝菌和铜色牛_! c ^
肝菌进行研究 。 文献中还未见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蘑 I—J^ —i
菇 。<」 一
1实验部分
4000 35 003 000 2500 20001 5001 0 00500
1 . 1 仪器与测试条件 wave numbCT/em
l
使用美国 PerkinElmer 公司生产wFront ier 型麵叶变S1 七种不同牛肝菌WFTIR光谱图
a 茶褐牛肝菌 ; 6 : 小美 牛肝菌 ; 双色牛肝菌 ;
;L^& 灰褐牛肝菌⑴ 美柄牛肝菌 ; / : 美味牛肝菌⑷ 铜色牛肝菌cm , 分辨率为4cm , 扫描 次 。 温控附件为E0-Fig.1FTIRspectraofsevendifferentspeciesof boletusTHERM
J
2 1 6型温1仪 , 麵范围50
? 1 2〇
°C 。
a :Bo l etusbrunn ei s simus Chi u ; 6 =Bole tusspec iosus ,
1 . 2样 nn制备和光 Is数据处理c :Bol et usb ico lo r ;Bol etusgri seusFors t ;
七种野生牛肝菌均采 自 云南大理苍山 。 将蘑菇样品去除 e :Bo letuseabpus ;/ :Bole t u sed u l i s ig :Bo let u sa ereus
泥土 、 草叶等杂物 、 清洗 、 晒干 、 保存 , 实验中将同一部位的
少量样品放人玛瑙研体中磨为细粉 , 再加人适量的溴化钾搅2. 2 七种牛肝茴的二维相 关红外光谱特征
磨均匀 , 压片待测 。 实验所得原始光谱通过使用红外光谱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是在不同外界微扰下 , 得到一系列的
理软件 (0MNIC8 . 0 )进行基线校正 、 5 点平滑和归 一化处动态振动红外光谱图 , 并利用数学相关分析对动态光谱信号
理 , 利用 Orig in8 . 5 和 SPSS统计软件进行原始光谱分析和进行处理得到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图 [2 ° ] 。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 动态谱是样 品在 50? 1 20°C每间隔 1 0°C采集由 于在第二维上进行了扩展 , 将重叠峰甚至原先被掩盖的一
一次光谱所得 , 对动态谱进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 , 并得些小峰清晰地显示 出来 , 因 而有 效的提 高 了 谱 图 的分辨
到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 采用为清华大学分析中心编制 的二维率[ 2n 。 本文以温度作为外界微扰 , 测量不 同温度下的牛肝菌
相关分析软件 。红外光谱 , 得到牛肝菌的动态红外光谱 , 对动态红外光谱进
行处理 , 得到二维相关同步谱 的等高线 图 、 三维立体鱼网 图
2结果与讨论 以及 自 动峰图谱 , 如图 2 和图 3 所示 。
2 . 2 .1七种牛肝 菌 1 300? 1 680 cnT 1 范 围的二维相 关红 外
2 . 1 七种牛肝菌的红外光谱特征光谱
图 l a—g分别为 茶褐牛肝菌 、 小美牛肝菌 、 双色牛 肝图 2 为七种 牛肝菌在 13 00? 168 0cnT 1 范 围的二维相
菌 、 灰褐牛肝菌 、 美柄牛肝菌 、 美味牛肝菌和铜色牛肝菌的关红外光谱 , 从图中发现各样品的 自动峰强度 、 数 目 和形状
红外光谱图 , 可 以看出 , 七种牛肝菌光谱总体相似 , 其典型差异很大 。 茶褐牛肝菌和双色牛肝菌均 出现 了6 个明显 的 自
特征吸收峰 : 3 40 0cnT 1 附近的宽吸收峰 , 表征 自 多糖 、 蛋 白动峰 , 其最强分别为 154 9 和 15 7 9cnT 1 , 茶褐 牛肝菌 出现
质的 O—H 和 N— H 的伸缩振动⑴ 29 56 ,29 28和 285 8了其他样品未出 现的中等强度 自 动峰 16 1 9an- 1 , 同样双色
cnT 1 附近的峰分别归属为一CH3 不对称伸缩振动 、 一CH2牛肝菌 出现了其他样品未出现的弱的 自 动峰 1 62 9cnT 1 ; 小
不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伸缩振动 [ 1 4 1 S ] ;16 50 , 1 5 53和 124 0美牛 肝菌 出 现 了5 个 明显 的 自 动峰 , 最强 自 动 峰在 157 0
第 8 期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4 8 1
,十 ,_■ 4 .0^° '5 ] M9
:猛: a[y
; ::Etd \丨 3 〇
丨 3001 395丨4 90丨 5851 680 '^'"'
iMO
'^ 〇
lL i!5iili5 ilSfL
顯uih
1 300 1 39514901 5 8 51 680 1 300
(
c
)2 〇x l〇 '2 1 57 9
, 冬: , 4 50J \
:h]
1 3 〇〇 I ?1 42^ 1426 1 3001 3 951 490 1585 1 68 0
I 300 13951 4 9 0 1 58 5 i680 1 3 00
一
(d)
__…
)
p晒^ 1 3 - 1〇 '2 1 5 59
: 1等 . u為
1 3 00 1 3 951 4901 5 85 1 680 i 300 I 300 I3 95I 49 01 58 5 16 80
(e ),
1 68 0
_IUP— 7 . ox l °丨 5 70/ -\
1 58懂:. f"7 + 。, . : :捕 5 . 2 ' l l
I 3 00 I 3 95 1 490I5 85 丨 680
, 3 〇〇〇! j__T^Z V\
I 3 00f3 95 1 49 0l 58 5 l 680
J
H2 . 3J 1 0 *l 6 4\
丨 l . 7 ' af l
, 3001 3 951490 15 8 51 680 13 00〇 ? 3^ ^ 1 3 95 1 4%1 5 8 5T娜
2 482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第 3 6 卷
(g )
: i|m:N
, 30P
BE ^fli1 5 5 3 1 5 5 3. - .L - ' 7^JM 1UV 3001 39 51 490 15 851 680 丨 30 0 1 300 1 39 5 14 90 I5 8 5 1 680
图 2 七种不 同牛肝菌在 1300? 1680cm— 1 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 茶褐牛肝菌 ; 6 : 小美牛肝菌 ; c : 双色牛肝菌 ;
A 灰褐牛肝菌 ; ^ 美柄牛肝菌 ; / : 美味牛肝菌 ; g : 铜色牛肝菌
Fig .22D-IRspec trao fsevend iffer en tspec iesof bol e tusi nth erangeo f 13 00 ? 1 6 80cm
一
1
a :Bole tusbrunn eis simusCh i u ;b :Bo l et ussp ecios us ; c :Bo letusb i co lo r ;d :Bo le tusgr i se usFor st ;
e :Bole tus c alo pus ;/ :Bo le t usedu l i s ;g :Bo letu sa ereus
oiT 1 ; 灰褐牛肝菌和美柄牛肝菌 出现 4 个明显 自 动峰 , 最强均出现 5 个明显 的 自动峰 , 其中茶褐牛肝菌的最强 自 动峰 出
自动峰分别在 15 59 和 157 0cnT 1 ; 美味 牛肝菌和铜色牛肝现在 10 1 9cm— , 双色牛肝菌出现在 10 8 9 cm 1 , 美柄牛肝
菌 自 动峰相对较少 , 只 出现 了3 个 明显的 自 动峰 , 且最强 自菌出 现在 104 9oiT 1 , 茶褐牛肝菌中 出现 了其他牛肝菌没 明
动峰都在 16 49cmH 。 七种 牛肝菌样品最强 自动峰的波数明显出现的 94 9cnT 1 弱 自 动峰 , 双色牛肝菌 出现了相对较弱的
显不同 , 其中茶褐牛肝菌和灰褐牛肝菌最强的 自 动峰 出 现在自 动峰 10 6 9cnT 1; 小美牛肝菌 、 灰褐牛肝菌 、 美味牛肝菌
154 9 和 15 5 9cm- 1 , 移动 了1 0小美牛肝菌和美柄牛和铜色牛肝菌均出 现了4 个明显的 自 动峰 , 其中小美牛肝菌
肝菌最强的 自 动峰均出现在 15 70cnT 1 , 而双色牛肝菌则 出和灰褐牛肝菌的最强 自 动峰均出现在 108 9cnT 1 处 , 美味牛
现在 15 79cnT 1 , 移动 了9cm - 1 。 双色牛肝菌在 16 58cm—肝菌 和铜色牛肝菌的最强 自 动峰却 出现在 10 79cm- 1 , 移动
出现自 动峰 , 其余 6个样品均在 16 49cm— 处出现 自 动峰 ,了1 〇cnT 1, 另外灰褐牛肝菌 自 动峰 中 出现 了其他样品未 出
有 9cnT 1 的移动 , 且在美味牛肝菌和铜色牛肝菌 中 的 自动峰现的弱 自 动峰 9 69cm1 , 美味牛肝菌和铜色牛肝菌的 自 动峰
最强 , 而双色牛肝菌相 对较弱 ; 茶褐 牛肝菌 、 小美牛肝菌 、 强度 和形状都比较接近 , 但在 自 动峰 10 3 9cnT 1 , 铜色牛 肝
双色牛肝菌 、 美柄牛肝菌和铜色牛肝菌在 15 49cnT 1 出现了菌明显强于美味牛肝菌 。 茶褐牛肝菌 、 美味牛肝菌 、 美柄牛
强 自 动峰 , 灰褐牛肝菌 和 美味牛肝菌 自 动峰 出 现在 155 9肝菌 和铜色牛肝菌均在 1079cnT 1 出现强 自 动峰 , 但在小美
cnT 1 , 移动 了1 0cm因此可以看出样品 中蛋白质酰胺 I牛肝菌 、 双色牛肝菌和灰褐 牛肝菌 中 自 动峰 出 现在 10 89
带和酰胺 II 带结构和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 小美牛肝菌 、 双cnT 1处 , 不但移动 了 1 0 cnT 1 , 而且都为 自 身最强 自 动峰 ,
色牛肝菌和灰 褐 牛 肝菌 出现 了 中 等强度 的 自 动峰 14 50说明糖类的 C一0振动对温度微扰较敏感 。 在 102 9cnT 1
cnT 1 , 茶褐牛 肝菌在 14 5 9 cnT 1 处出 现 了 中等强度 的 自 动处茶褐牛肝菌和灰褐牛肝菌均没出现 明显的 自动 峰 , 美味牛
峰 , 移动了9cnT 1 , 其他牛肝菌并没有明 显 出 现此 自 动峰 ,肝菌和铜色牛肝菌均 出现在 1 0 3 9cnT 1处 , 移动 了1 0 cnT 1 ,
但在 14 09mT 1 出现了 弱 自 动峰 。另外美柄牛肝菌在 104 9cnT 1 出现 了最强 自动峰 。 七种 牛肝
七种样 品 自 动峰差别很大 , 而且每种样品 自 动峰之 间主菌样品的 自 动峰强度 、 数 目 和位置均存在明显的差异 , 说明
要形成了不 同强度的正交叉峰 , 其 中茶褐牛 肝菌相对较强的样品 中多糖成分对热微扰的影响 、 变化存在明显不 同 , 因此
交叉 峰为 ( 16 1 9 , 164 9cm- i ) ,( 154 9 , 164 9cm- 1 ) ,多糖结构存在很大差异 。
( 14 5 9 ,164 9 cm
— 1
) , ( 16 19 , 15 49cnT 1 )和 ( 1 45 9 ,1549从图 3 发现各 自 动峰之间主要形成了正交叉峰 , 其茶褐
cm 1 ) ; 小美牛肝菌 交叉峰 ( 14 50 ,15 70cm 1 ) ,( 14 50 ,牛肝菌 中最强交叉峰为 ( 10 1 9 ,1 07 9cm 1 ) ; 小美牛肝菌和
164 9cm 1 ) , ( 15 70 , 164 9cm— 1 ) 和 双色 牛肝 菌交叉峰双色 牛肝菌较强交叉峰均为 ( 10 8 9 ,102 9cn^) ,( 10 89 ,
( 1 4 5 0 ,15 79cnT 1 )相对较强 ; 灰褐牛肝菌出 现了两个较明9 29) 和 ( 102 9 ,92 9an— 1 ) ; 灰褐牛肝菌较强 交叉峰为
显的交叉峰 ( 14 50 ,15 5 9cm 1 ) ,( 15 59 ,164 9cm— 1 ) ; 美( 10 89 , 10 1 9cm— 1 ) , ( 10 89 , 92 9 cm 1 ) 和 ( 10 1 9 , 929
柄牛肝菌 、 美味 牛肝菌 和铜色牛肝菌只出 现一个较强交叉cnT 1 ) ; 美柄牛肝菌 、 美味牛 肝菌和铜色牛肝菌较强交叉峰
峰 , 分别在 ( 1570 ,164 9cm ( 155 9 ,16 49cm— 丨 ) 和均为 自动峰 1 1 09 ,10 79 和 1 03 9cm— 1 相互形成 , 且交叉峰
( 1 54 9 ,164 9cm”处 ; 显然样品间的交叉峰强度 、 位置和强度依然存在差异 。 因此在受到热微扰时各样品结构均发生
数量均不 同 。了不 同的变化 , 导致各较强交叉峰强度 、 位置和数量不同 。
2 . 2 .2 七种 牛肝菌 92 0? 1 1 50cnT 1 范 围 的二维相 关 红外 光由以上分析可知 , 自动峰和交叉峰的位置 、 数 目 、 相对强
谱 度均有很大的差异 , 说明七种牛肝菌样品本身所含的蛋白质
图 3 为牛肝菌在 920 ̄ 11 50 cmH 范围 的二维相关红外和糖类化合物存在很大的区别 。 所以根据样品 自 动峰的数 目 、
光谱 , 其差异可见 : 茶褐牛肝菌 、 双色牛肝菌和美柄牛肝菌位置和交叉峰的差异能够实现这七种同属牛肝菌的鉴别 。
I
第 8 期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48 3
⑷ . . ? ? ? ' * I.
l i t
.
'
.
1
. '1 17
:圏 ::M .i\L92 〇
9 2^ ^r 3^ 5 1〇7丨 5 092 092097 7, 〇35 , 〇9 2 , 1 50
(b )
:酸i,: 。
丨 5。、2 〇%和 剛 隱h 5。
( c)
1 1 5 0
W:激 , I. ?? ? ? ? ?T _? ? ‘ . . ? x l 〇-2 1 08 9
,變',一斤A J l
92S : : : : .a[*:: 一 .命 丨 "6
■
y'"6^-7 7 1y
920977 I03 5 1 092 11 50
( d)
--I :
'
ji; T- . 'i
'
l_r
:圈瞧92Q I ?一 WK^ l996996〇 ' 9 2 〇97 71 03 51 0921 1 5 0
92 09 77 丨 035 1 092 1 1 50 920
(
e
),T . . .6 5x11 0 '4
丨 丨 5 0 、x l 〇r . , 'j. A . 07 9
n , ‘ , :國 … /iT
2 1
_7uVV
9?— "6"6%。97 71 M5_U5 。
24 84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第 3 6 卷
(0 .
-A '1A
-
920977 , 03m-】〇920〇 ' °^977刚 ■H50
( g)
IU , Td。 .9N\h i
^977 920 〇 ,9209771 〇3 51 〇921 , 50
图 3 七种不 同牛肝菌在 92 0? 11 50cnV 1 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a : 茶褐牛肝菌 ; 6 : 小美牛肝 菌 ; c : 双色牛肝菌 ;
山 灰褐牛肝菌 ; e : 美柄牛肝菌 ; / : 美味牛肝菌 ; 化 铜色牛肝菌
Fig. 32LHRspectraof s evendi fferen tspec iesofbo letus in theran geof 9 20 ? 1 150cm_ 1
a :Bol etusb runne i ss imusCh i u ;b :Bo le tusspe ciosus ;c :Bo le tusb i co lo r ;cl :Bol etusgr iseusForst ;
e :Bo l et u sca lop u s ;/ :Bo l et used u l i s ;g :Bol etusae re u s
2 .3 主成分分析对七种牛肝菌 180 0? 80 0cnT 1 范 围的二阶导数光谱做
主成分分析 (PCA )是在众多原始变量中筛选 出几个主要主成分分析 。 提取前 3 个主成分 , 累积贡献率为 85 .1 % 。 得
变量 , 使变量数 目减小 , 同时这几个主要变量能准确代表整到七种牛肝菌的三维立体主成分得分图 , 如 图 4 , 三个坐标
个原始变量的特征 , 这样即减小数据维 数 , 也能获取主要信分别表示第 1 , 2 ,3 主成分得分值 。 从图 中可 以清晰看到 52
息 , 从而达到样品的区分 [2 3 ] 。个牛肝菌样本完整的分布在七个区域 , 而且七个区域中 的每
个区域都为 同一种样品 , 并没有 出 现误分 。 其 中双色牛肝
\^y^7) V ;菌 、 美味牛 肝菌和美柄牛肝菌距离较近 , 说明他们之间化学°
- 8专 、m成分含量相对接近 ; 小美牛肝菌 和灰褐牛肝菌距离较近 , 但
0 . 6 和其他样品距离相对较远 , 说明它们和其他样品之间的差异
| 0 4 ; 'V :较大 。 七种蘑菇的分类正确率达到 1 00 % 。
° 2, ̄ 3结 论
-0 . 2 运用 FTIR 光谱、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以及主成分分析来
对七种 同属牛肝菌进行分析鉴别研究 , 从 FTIR 光谱图 中可战分2成分2
,
^ 二 ^丄 a , 、 u以发现 , 七种蘑?的红外光谱特征整体较相似 , 主要为蛋 白图L七 干7 阶,数,成,分?M和多糖的吸收峰组成 。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提髙 了谱图 的分
X : 灰 褐牛肝菌 ; + : 麵牛肝菌 ; 〇 : 美味牛肝菌 ; 〇 : 铜色牛肝菌 ^率 , 在各牛肝菌 〇二 明 〇 和 92 〇
? 1I SO 二 m 围的
Fig .4PCAsco res plo tsof e igh tysevens am pl es on
-维相关红外光谱中 , 自 动峰 和交叉峰的强度 、 位置 、 数量
thesecondd err ivat i ved8 00 ^ 11 50cm- ) 均有很大的差异 , 表明 其蛋 白质和 糖类化合物结构差异 日月
A :Bo letu sbrunne i ss imusChi u ;□ :Bo let us speciosus ;〇 :Bo le tus显 。 对7个样品在 180 0? 8 00cm丨 范 围 内光谱的二阶导数
b ico lo r ;X :Bo le tu sgriseusForst ;+ :Bo letusca lopu s ;〇 :Bo le tu s进 彳 J"主成分分析 , 所有样 卩卩正确 的划分在 7 个 区域 , 主成分
edu l i s ;〇 :Bo le tusa e reus分析正确率达 1 0 0% 。 结果表 明应用 FT IR 光谱结合二维相
关红外光谱或主成分分析可以很好的对茶褐 牛肝菌 、 小美牛
第 8 期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4 8 5
肝菌 、 双色牛肝菌 、 灰褐牛肝菌 、 美柄牛肝菌 、 美味牛肝菌优点 。
和铜色牛肝菌 7 个样品进行区分 。 此方法具有快捷 、 准确等
References
[ 1 ]ZANGMu (臧 穆 ) ?Chine seFungi (中国真菌志 ) . Be ij ing :Science Press(北京 : 科学 出版社) , 200 6.
[ 2 ]LI Ta i-hui ,SONGBin (李泰辉 , 宋 斌 ) . Eco logica lScience (生态科学 ) , 20 02 ,2 1 : 240 .
[ 3 ]YUWen-q ing , PENGYan-fang , XUYing-ying , e ta l (于文清 , 彭艳芳 , 许迎迎 , 等 ) _Natura lProduct Re searchandDevelopmen t (天然
产物研究与开发 ) , 20 15 , ( 2 ) :2 7 1 .
[ 4 ]YANGTian-wei , LITao ,ZHANG Ji , et al (杨天伟 ’ 李 涛 , 张 雾 , 等 ) . FoodScience (食品科学 ) , 2 0 14 ,3 5 ( 1 6 ) :1 05 .
[ 5 ]LiuX ?WangL,ZhangC *e ta l .Car bohydrat ePo lyme rs ,20 15 ,1 1 8 :10 1 .
[ 6]H eleno S A ,BarrosL ,Ma rt insA ,et al .FoodBioscience ,2 0 15 ,1 1 :48 .
[ 7 ]W ronaM ,BentayebK ,Ne rmC.FoodCo nt ro l ,20 1 5 ?5 4 :2 00 .
[ 8 ]Ostos C ?Pere2 -RodriguezF ,ArroyoBM ,e ta l .Jou rnal of FoodCompos i tionandAna lysis ,201 5 ,37 : 13 6 .
[ 9 ]Ma lhei roR ,P inhoPGD ,Soares S ,e taLFoodRes ea rchInterna t iona l ,201 3 ,54 ( 1 ) : 1 86.
[ 1 0]LIUFang ,ZHUB ing , YUJ ing-l i , et a l (刘 芳 , 朱 兵 , 于景丽 , 等 ) . Biot echno logy Bu l l et in (生物技术通报 ) , 2 0 1 0 , (6 ):1 24 .
[ 1 1 ]Choong Y K ,XuC H ,Lan J ,e t a l .Journa lo fMo lecu la rS tru cture ,20 1 4 *1 06 9 (2 6 ) : 1 88 .
[ 1 2 ]Bom balska A ,Mu la rczyk-Ol iwa M ,Kwasny M ,et a l .Spect rochimi ca Act aPartA ,2 0 1 0 ,78 (4 ) :1 22 1 .
[ 1 3 ]She nF ?YingY ,L iB ,eta l .FoodResearchInte rn at iona l ,20 1 1 ,44 ( 5 ) : 1 5 2 1 .
[ 1 4]ZHOU Za i- j in ,LIUGang , RENX i an- pei (周在进 , 刘 刚 , 任先培 ) . Las er&Inf rared (激光与红外 ) , 2 009 , 3 9 ( 1 1 ) :1 1 5 8 . :
[ 1 5 ]SH IYou-m ing , LIUGang ,SUNYan- l in , e taK时有 明 , 刘 刚 , 孙艳琳 , 等 ) ?Th eJo urna l o fLightSca ttering (光散射学报 ) , 20 10 ,2 2
( 2 ) :1 7 1 .
[ 1 6]Noda l *Chin ese Ch emica lLe t ters ,201 5 ,26 :1 67 .
[ 1 7]PopescuCM ,Pope scuMC ,Vasi le C.Microch emi ca l Jou rna l ,20 1 0 ,95 ( 2 ) : 37 7 .
[ 1 8]Adib AM ,Jamal udinF ,K iongLS ,et al .Journa lofPharmac euti calandBiomedica lAna lysi s ,2 0 1 4 ,9 6 (2 ) : 1 04 .
[ 1 9]Me cozz i M ,S turch ioE.Spe ct ro chim icaAct a PartA :Mo lec ul ar Biomo lecu larSpec t roscopy ,201 5 ,1 3 7 :90 .
[ 20]SUNSu-qin , ZHOUQun , QINZhu (孙素琴 , 周 群 , 秦 竹 ) . At lasofTwo -Dim ens iona lCo rre lat ionInf raredSpe ctroscopy forTradi -
t ion alChin ese Med i cineIdent i f ica tion (中药二维 相关红外光谱鉴定图集 ) . Bei j ing :Chem ica l In dust ryPre ss (北 京 : 化学工业出 版社 ) ,
2 003.
[ 2 1 ]Li JR ,SunSQ,WangXX .e ta l .J ourna lofMolecula rSt ruc ture ,20 14 ,1 069 : 2 29 .
[ 2 2]ChoongYK ,SunS Q ,ZhouQ ? et a l .Jou rna lofMol ecu larStructure , 20 1 4 ,1 06 9 :6 0 .
[ 2 3 ]Ua rrota VG ?Mo rescoR ,Coe lhoB ,e ta l .FoodChem i st ry ,201 4 , 16 1 (6 ) :6 7.
Discr imina tionofSevenSpeciesofBoletusw ith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Spectroscopy
MADi an ̄xu ,LIUGang *,OUQuan-hong ,YUH a i-chao ,LIHu i-mei ,LIU Yan
Schoo lofPhys icsa ndEl ectron icInformat ion ?YunnanNo rmalUniver s ity ,Kunm ing65 0 500 ,Ch ina
Abs tractFour iertrans fo rm in frared spect roscopy ,two-dimensionalcorre lat i oni nfra redspectroscopyandpr inc ipa lcomponen t a-
naly s iswereused tod iscriminatesevenspeci es ofbo l etus be long ingtothesamegenus .Theresu ltsshowed thattheabso rp t ion
bandso for iginalsp ectraweres imil ar *wh ichwerema inl ycomposedof the absorp t ion bands o fpro tein andpo l ysacchar ides ,bu t
t iny d ifferencesweres t i ll observeda tthepos it ionandintens iti esofpea ks .Two-d imens ionalco rrelat ioninf raredspectro scopy
techno logy was app l ied to s tudy thesamp le .I t showedthatthereare6au to -peaks in theBoletus brunneiss imu sChiu andBo l etus
b icol or ,5auto-peaks in theBo l et us spec iosus ,4au to-peaks in theBo letusgr iseu s Fors t and Bo letusca lopu s ,only3in the Bo le?
tu sedu lis andBo l et usaereus in t herangeof 168 0^ 13 00cm
- 1
.Thes ign ifi cantd ifference sinthepo s it ion ,intensi tyofauto?
peak sandcrosspeaksweresti llobservedintherangeof1680 ̄ 1300cm
*
1
.Same s ignif icantdiffe renceswereobserved in the
rangeof 11 50? 92 0 cm
一 1
?P rinc ipa lcomponen tanalys is was conductedonbo l et us wi thsecondd er ivat iveinfrared spectrain the
rangeof 18 00? 80 0cm
—
1
?Al lthesampl esweredi st ingu ished andthecl ass ifi ca t ion a ccuracy o fprinc ipa lcomponentanalys is is
upto100% .Itisdemons trated thatFour iertransform i nfrared spec troscopy combined wit htwo-d imens ionalco rrelat ioni nfrared
2 48 6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第 36 卷
spectroscopyo rpr inci pal componen tanaly si s isarap idandeffec tivemethodford iscriminatingmushrooms .
KejwordsMetus ; 叮K ;Two-d imens ionalco rrel at ioni nfrMedspectro scopy ;Princ ipal componentMalys is ;Di scr im ination
*Cor respond ingau tho r(Re ceivedJua1 0 ,20 15 ;accepted Oct2 6 ,20 15 )
( 上接 24 78 页 )
报展示 , 均属大会同等学术交流 。 为尊重个人意见和便于组委会的安排 , 请大家在会议注册时 , 提交 ‘‘ 口 头报告”或“墙报”的
题 目 。 为表彰那些研究水平高 、 能突出研究内容要点 、 条理清晰的 “口头报告”和 “墙报” 。 本次会议将继续设立“优秀青年论文
奖 ”和 “优秀墙报奖” , 大会将给获奖作者颁发优秀论文证书和奖金。
同时会议还将邀请国 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光谱有关学术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作大会报告和主题报告 。
主要报告形式有 :
大会报告主要邀请国 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报告光谱分析的前沿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最新进展 。 邀请报告本次会议将邀请二维
相关光谱领域的知名专家作主题报告 。 青年论坛报告为青年光谱工作者及研究生开设的交流平台 , 并评选 “优秀青年论文
奖 ” 。 墙报展示作为本次会议的主要交流和展示形式 。 会议统一安排墙报讲解时间 , 希望作者按时到位讲解 。 欢迎大家尽量使
用英文交流 。
重要时间
论文截稿 日期 : 20 16 年 4 月 30 日
第二轮会议通知 : 20 16 年 9 月 上旬
第三轮会议通知 : 20 16 年 10 月 中旬
会议召开期 : 20 1 6 年 10 月 2 8 日一 31 日 , 国 内代表可以通过参加 “第 1 9 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暨 2 01 6 年光谱年会”
参与本次会议 。
请您经常浏览光谱网主页 , 了解会议筹备情况和会议具体安排 。 网址 : http : / /www. s inospec tro scopy . org . cn
联系方式 : 大家若有对召开本次会议的建议和想法 , 可与会务组联系 , 大会组委会将适时开通网上参会注册系统 , 请注
意组委会的通知 。
会务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陈义平 : 189 504 20 1 93e-mail :ypchen@ fzu. edu .cn
陈玉标 : 0 59 1 -83 7 1 5 544 , 1360 08 1 1 328e-ma il :cyb@fj irsnLac. cn
微信群 : 为了加强同行间的 日常交流和沟通 , 组委会建立 了本次会议的微信群 , 该微信群将会长期保留 , 作为会前和会
后的交流平台 , 欢迎大家加人该微信群 。 加人微信群的方法可以咨询以下会务组工作成员 , 一般情况下需要添加会务组人员
微信 , 由会务组成员邀请您加人 。 另加人微信群时需要实名认证 (通过绑定银行卡的方法 ) , 加人后请将 自 己 的昵称改为 : 真
实姓名一单位 。
石 林 : 1 8084 72 66 8 1
邱兴泰 : 1 32 76 99 90 23
刘乐辉 : 1 3 1 1 0 5 1 200 1
支持媒 体 : 本 次 会 议 的 支 持媒 体 : 光 谱 网 ( h ttp : //www . s inospec troscopy . org. cn ) ; 分 析 测试百 科 网 ( http : //
www. an tped ia . com/)
主办单位 : 中 国光学学会
中 国光学会光谱专业委员 会 (代章 )
中 国化学会
承办单位 :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结构化学 国 家
福 州 大学
闽 江学院
20 1 6 年 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