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甘肃定西小扁豆镰刀菌根腐病病原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全 文 :杂 粮 作 物
RainFedCrops 2007, 27(3):235 ~ 237
  文章编号:1003-4803(2007)03-0235-03
甘肃定西小扁豆镰刀菌根腐病病原
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张彦梅 ,李敏权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对定西李家堡镇 、十八里铺镇 、巉口镇的小扁豆根腐病植株进行了分离 ,得到了 130株镰
刀菌单孢株系 ,经鉴定为 6个种 ,其中尖孢镰刀菌 100株 ,所占比例最大 ,为 76.96%,茄病镰
刀菌 、串珠镰刀菌 、木贼镰刀菌 、接骨木镰刀菌 、锐顶镰镰刀菌所占比例分别为 9.00%、
7.00%、3.90%、0.70%、3.08%。盆栽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 、茄病镰刀菌 、串珠镰
刀菌和木贼镰刀菌都有致病性 ,是小扁豆根腐病的病原菌 ,其中尖孢镰刀菌为优势病原菌 ,并
且茄病镰刀菌 、串珠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作为小扁豆根腐病病原在国内首次报道。幼苗接种
结果表明小扁豆在发芽第 8 d发病率最高 ,在胚根中部和基部侵染率高。
关键词:小扁豆;根腐病;尖孢镰刀菌;致病性测定
中图分类号:S435.29    文献标识码:A
  小扁豆(LensculinarisMedik),英文名 Lentil,
别名兵豆 、滨豆 、洋扁豆 、鸡眼豆 、冰豆等 [ 1] 。
中国小扁豆种植主要分布在宁夏 、陕西 、甘
肃 、河北 、山西 、内蒙古等省 、自治区。小扁豆是甘
肃中部干旱地区栽培历史悠久的主要豆类作物之
一 ,在定西地区常年种植面积 2万 ~ 2.3万 hm2 ,
约占全省播种面积的一半 。近年来 ,由于农民使
用自留种并且连续重茬种植 ,小扁豆根腐病(root
diease)在定西发生普遍 ,籽粒品质下降 ,严重影
响了其质量与产量。本研究主要从引起该病的病
原菌入手 ,对其进行分离鉴定 ,进一步做致病性测
定 ,旨在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田间调查
在 2006年小扁豆开花初期和结荚期在定西
李家堡镇 、巉口镇 、十八里铺镇进行了田间调查。
选取样点依田块面积大小对角线五点取样 ,每点
挖取 10株 ,逐株观察 ,分级统计病害严重度和发
病率 ,最终用病情指数进行分析 。分级标准如下 ,
0级:根部健康无病 ,无变色症状 ,
1级:根部有 0.1 ~ 0.5 cm的褐色凹陷的小
条斑 ,地上部无不良症状。
2级:根部有 0.6 ~ 2 cm的褐色凹陷的条斑 ,
地上部病症不明显。
3级:根部有小于 30%面积变褐 ,地上部轻矮
化和变黄。
4级:根部 30% ~ 80%的面积变褐 ,地上部矮
化或发黄 ,但植株不死亡。
5级:根部腐烂 ,植株死亡 。
1.2 病原菌分离纯化
在病害发生严重的小扁豆田块中取症状典型
的病株装入保鲜袋带回 , 4 ℃冷藏保存。采用常
规分离培养技术 , 20 ℃黑暗培养 ,待长出菌落后 ,
取边缘小块置 CLA培养基上 ,光照条件下诱导产
孢 。制备孢子悬浮液接入 WA培养基 , 12 h后镜
检 ,当单个孢子萌发芽管时挑取转入 CLA培养
基 ,置于光照条件下 ,同时挑取置 PSA培养基
上 [ 2] ,备用。
1.3 镰刀菌鉴定
根据 BoothC.[ 3]分类方法和标准 ,同时参考
Lester.W.Burgess进行镰刀菌的鉴定 。 CLA培
* 收稿日期:2007-03-16
    基金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非致病性病原物防治根病研究。
    作者简介:张彦梅(1980-),女 ,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作物根病研究。
    通讯作者:李敏权 , E-mail:lmq@gsau.edu.cn。
杂 粮 作 物                    第 27卷
养基在室内光照条件下常温诱导产孢 ,一周后观
察小孢子形态 、着生方式 、分生孢子梗 、大孢子形
态 、是否产生厚垣孢子及其形态 ,以及在 CLA培
养基和康乃馨叶片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座的颜色 ,
PSA培养基上菌株的菌落颜色和接种 4d后的生
长速度 。
1.4 致病性测定
1.4.1 麦粒接种体制备
洗净麦粒浸涨 12h,在 121 ~ 126℃下高压灭
菌 25min,冷却后 ,以 PSA培养基上活化 6d的菌
株接种 ,在 25 ℃下培养 7 d备用。
1.4 盆栽法测定
用 9×9的塑料营养钵装入约 2 /3高度的灭
菌土 ,将麦粒带菌培养物(每钵接 15粒)拌入 5
cm左右的表层土中 ,吸足水后在 22 ℃下保湿培
养 7 d,再播入经表面消毒且已露胚根的种子 ,每
营养钵 10粒种子均匀播种 ,上盖 1 cm无菌土后
保湿培养。对照盆不接种麦粒带菌培养物 。每盆
钵接种一个菌株 ,设 3次重复 。 40 d后统计发病
情况 ,选取病苗并以茎基部 、主根等部位做病原菌
分离 ,统计分离情况。
1.4.4 接种不同部位测定方法
取尖孢镰刀菌菌株 12株 ,分别配制孢子悬浮
液(1 ×106 ~ 1×108个 /ml),用 3号昆虫针蘸取
孢子悬浮液在催芽至 1 cm的小扁豆芽胚根基部 、
中部 、端部及胚芽基部 ,分别刺 3下接种 [ 4] 。每一
部位接种 15株 ,分别放在 3个培养皿中进行培
养 ,以不接种为对照。 7d后检查发病率。
1.4.5 发芽后不同时间接种测定方法
小扁豆浸种 1 d,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催芽 ,选
取尖孢镰刀菌中的 10菌株配制孢子悬浮液 ,分别
用发芽 2、4、6、8 d的小扁豆苗接种胚根基部 ,接
种方法同上 ,以不接种为对照 ,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7 d后检查发病率 [ 5] 。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调查结果及症状表现
对定西 3个镇 12块田的调查结果表明 ,小扁
豆根腐病发生普遍 ,其发病率达到 59.4%,病情
指数为 23.3%。
田间发病症状表现为在开花初期即 6月初 ,
地上部无明显反应 ,病根部出现褐斑 ,结荚期到成
熟期 ,田间病株表现为叶片黄化干枯 ,脱叶严重 ,
发病轻的可结荚 ,但结荚数减少 ,籽粒秕瘦皱缩 ,
发病严重的植株整株死亡 ,颗粒无收 。
2.2 室内分离结果
室内对 40株病苗分离纯化鉴定得到镰刀菌
菌株 130株 ,经鉴定为 6个种 ,结果见表 1。
表 1 病原物的分离频率Table1 Friquenceofisolationofpathogenicorganism
分离物Isolate
菌株数No.ofstrains 分离频率Friquenceofisolation(%)
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 100 76.96
茄病镰刀菌(F.solani) 11 9.00
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 9 7.00
木贼镰刀菌(F.equiseti) 5 3.90
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 4 3.04
接骨木镰孢(F.sambuimum) 1 0.70
合计 Total 130 100
2.3 盆栽致病性测定结果
盆栽苗在两周后陆续发病 ,接种镰刀菌的植
株苗底部叶片首先开始黄化后蔓延至上部叶片 ,
发病植株根部出现褐色条斑 ,严重植株根部腐烂 ,
且韧皮部与木质部分离 ,最终死亡 。结果表明尖
孢镰刀菌为优势菌种 ,是引起小扁豆根腐病的主
要致病菌 ,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 90.5、
38.8,且尖孢镰刀菌 、茄镰刀菌 、串珠镰刀和木贼
镰刀菌都对小扁豆的致病性达到极显著水平。
表 2 镰刀菌致病性测定结果Table2 Theresultofpathogenicitytestoffusarium
镰刀菌Fusarium
接种苗Inoculatedshoot
发病率Incidencerates
病情指数Diseaseindex
F.oxysporum 1618 90.5Aa 38.8Aa
F.solani 179 35.4Bb 11.7Bb
F.moniliforme 177 34.0Cc 11.1Bb
F.equiset 108 33.3Cc 9.6Cc
F.sambuimum 57 28.1Dd 6.4Dd
F.acuminatum 29 27.6Dd 7.1Dd
CK 27 28.5Dd 6.5Dd
2.4 接种不同部位和发芽后不同时间的测定结

从表 3看出接种小扁豆胚根尖 、胚根中 、胚根
基 、胚芽基部都可发病 ,但部位不同 ,发病率的大
小存在极显著差异 ,胚根基与胚根中部的发病率
高 ,胚根尖与胚芽基接种发病率小 ,这与高同春等
研究的镰刀菌引起对水稻旱育秧苗立枯病的结果
一致。在不同的时间接种小扁豆苗 ,其发病率也
表现极显著差异 ,在发芽第 8 d接种后发病率最
大 。
236
 第 3期     张彦梅等:甘肃定西小扁豆镰刀菌根腐病病原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表 3 接种不同部位及不同时间接种发病率Table3 Theresultofinfectiontestbyinoculateddiferencepartanddifferencetime
侵染部位Partofinfection
接种苗Inoculatedshoot
发病苗Incidenceshoot
发病率Incidencerates(%)
发芽后时间Timeaftergermination(d)
接种苗Inoculatedshoot
发病苗Incidenceshoot
发病率Incidencerates(%)
胚根中 180 167 93.3A 8 150 93 62.0A
胚根基 180 146 81.1B 6 150 82 54.6B
胚根尖 180 123 68.3C 4 150 78 52.0C
胚芽基 180 86 47.8D 2 125 54 43.2D
3 讨论
3.1 通过对小扁豆根病的田间调查 、采样 、分
离 、鉴定 、致病性测定及再分离的结果表明 ,镰刀
菌中尖孢镰刀菌是引起小扁豆根部病害的主要
病原菌 ,而同时分离到的茄镰刀菌 、串珠镰刀菌 、
木贼镰刀菌中 ,部分菌株也能对小扁豆致病 ,但
其所占分离率较低 ,尖孢镰刀菌与这些菌种在小
扁豆根部的侵染是否具有竞争关系以及受否有
复合侵染存在 ,从而加重病害发生尚待进一步研
究 。
3.2 对于接种不同部位测定结果表明小扁豆胚
根中部与胚根基部易受到尖孢镰刀菌的侵染 ,这
一结果与高同春等人对镰刀菌侵染水稻引起立
枯病的结果一致 ,但尖孢镰刀菌是否在其他作物
中也表现了一致性需更多的验证。对不同发芽
时间接种结果表明在发芽第 8d的小扁豆苗上接
种发病率最大 ,而小扁豆与病原菌间的互作关系
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3.3 关于小扁豆根茎部病害病原的研究 ,据报
道在印度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有时会
对小扁豆苗期或成株期引起严重危害。小扁豆
茎腐 ,由齐整小核菌 (SclerotiumrolfsiSac.)引
起 。小扁豆根部干腐 ,由 Rhizoctoniabataicola引
起 ,在印度日益严重 [ 6] 。但目前我国尚未有关于
此类真菌在田间危害的报道 。
3.4 关于小扁豆镰刀菌病害 ,在世界许多地区
普遍发生 ,据文献记载在伏尔加河下游及其他种
植冰豆地区 ,冰豆上有枯萎病[ 7] ,该病害病原菌
为 Fusariumoxysporum.f.sp.lentis(Vasudeva&
Srinivasan),其症状表现为顶部叶片首先开始萎
蔫 ,但小叶不褪色脱落 ,根部表现健康 ,但侧根发
育被抑制 。这与田间症状表现不同 ,有待进一步
研究 。茄镰刀菌(F.solani)在所有豆科上都有致
病性 [ 8] ,在沙特阿拉伯 ,串珠镰刀菌 (F.monili-
forme)是小扁豆种带真菌中常见菌之一[ 9] 。
参考文献:
[ 1]  龙静宜 ,汪自强.食用豆类种植技术 [ M] .北京:金盾出版
社 , 2002.
[ 2]  康业斌 ,景方.尖孢镰刀菌对甜椒幼苗的致病性及其药剂
防治研究 [ J]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1, 21(4):
252 ~ 253.
[ 3]  高同春 ,叶钟音 ,王梅 , 等.水稻旱育秧苗立枯病致病镰刀
菌分离 、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 J] .中国水稻科学(Chinese-
JRiceSci), 2001, 15(4):320 ~ 322.
[ 4]  J.M.Kraft, M.P.Havare, R.M.Jimenez-Dfaz, B.Bayaa
andM.Harabi.Screeningtechniquesandsourcesofresist-
ancetorootrotsandwiltsincoolseasonfoodlegumes[ J] .Eu-
phytica, 1994, 73(2):7 ~ 39.
[ 5]  AH.拉依洛著 ,王云章等译.镰刀菌 [ M] .北京:科学出版
社 , 1958.
[ 6]  S.I.I.Abdel-Hafez.Mycofloraofbean, broadbean, lentil, lu-
pineandpeaseedsinSaudiArabia[ J] .1984, 88(17):45~
49.
IdentificationandPathogenicityTestofPathogenicofLentil
RootdieaseinDingxiofGansuProvince
ZHANGYan-mei, LIMin-quan
(ColegeofGrasslandScienceGansuAgriculture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Abstract:LentilrootdieasesampleswereobtainedfromdingxiofGansu, and130monoconidialFusariumstrainswereisolatednm.
havebeenidentifiedas6speciesofFusarium, isolationsofF.oxysporumweremajoritywiththerateof76.9%, F.solani, F.mo-
niliforme, F.acuminatum, F.equiset, F.sambuimumwere9.00%, 7.00%, 3.90%, 0.70%, 3.08%.theresultofPathogenicity
TestshowedthatF.oxysporumhadthehighestpathogenicityInocated, atthedifferentsiteofstem, theresultshowedthatitiseasy
toinfectedbypathogenicfusariumwhenlentilgermination8 d, atthemiddleandthebaseofrootwasmoresensitivethanthat
fromtipofrootandbaseofstem.
Keywords:lentil, rootdiease;F.oxysporum;pathogenicitytest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