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肝 病 治 络 法 初 探
— 《金匾要略》旋覆花汤的启发
朱 伟 常
肝病多端 , 治法各异 。 所谓肝病治络仅是针对肝
郁络浪者而言 。 探讨治络之源 , 直须远溯轩岐 ,如 《灵
枢 ·水胀》针治朦胀 “先泻其胀之血络 ” , 而 《 素问 》治血
枯经闭的四乌贼骨一蕙茹丸也可视为络方之滥筋。 但
在此后 , 对后世治络方法有决定性影响者则首推仲景 。
一 、 《 金晤要略》旋扭花汤治疗“ 肝着”
《金医要略 》 记载 : “ 肝着 , 其人常欲蹈其胸上 , 先
未苦时 , 但欲饮热 , 旋覆花汤主之 . ”寻文会意 , 可知
“肝着 ” 是肝脏血络癖着之症 , 故仲景列之于五脏积聚
篇。
旋覆花汤由旋覆花 、 新绛 、青葱茎三味组成 . 《本
经》 载旋覆花治 “结气 , 胁下满… … 除水… …下气 ” ;
《别录》 又谓其能治 “皮间死肉… …通血脉 ” 。 新绛一药 ,
历来考文不少 , 其中以茜草染成之说最为可信 。 茜草
又称遂茹 , 陶弘景以为 “ 可以染绛 ” , 据《 史记 》记载 ,
汉代已大量种植 。 《 本经 》谓治 “ 寒湿风痹 ,黄疽 ” ; 《别
录 》又有 “止血 , 内崩下血 ” 之说 。 故李时珍认为专于
“ 通经脉… … 活血止血 ” 。 至于青葱茎 , 《别录》 谓能 “除
肝中邪气 ” ; 《本草纲目》 认为 “取其发散通气之功 , 通
气故能… … 理血病… …气通则血活矣 ” 。近人张寿颐则
直以为青葱茎能 “ 疏通肝络之郁窒 ” 。
由上可见 , 旋覆花汤组成虽简 , 而实为治疗肝络
余滞之剂 . 它对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有着深远影响 .
喇卜 、
二 、 旋扭花汤在后世的应用和发展
旋覆花汤流传于后世 , 以清代叶桂 、 吴鞠通等最
善用之 , 可谓达到了运用如意的地步 . 叶氏在该汤治
疗 “肝着” 的启发下 , 创制了 “辛润通络法 ” . 吴氏复宗
其意 , 充实而成为 “宣通肝络法 ” .
(一 ) “辛润通络法”及其立法指导思想
叶氏 “ 辛润通络法 ” 以旋菠花汤为主体 , 加入归须 、
桃仁泥 、 柏子仁等味 , 或结合河间金铃子散 , 以加强
疏肝定痛 ; 或采用苏子 、 降香 , 以顺气降逆。
关于治络 , 叶氏无专著 ,但从其验案的字里行间 ,
可以探得 “辛润通络法 ” 的设立大致基于如下认识 :
1
. 怒劳血郁 叶氏曾说 : “ 肝着胁中痛 , 劳怒致伤
气血 ” ; “ 郁勃伤及肝 、 脾之络 , 致血败痕留” . 又说 :
一操持太甚 , 损及营络 ” . 可见 , 过度的操劳 、 郁怒是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 81 年第 7 期
损伤肝 、 脾 , 导致气滞血疲的常见原因 , 即所谓 “ 怒劳
血郁 ” .
2
. 久病入络 这是叶氏通络法的重要基础 。 《 难
经 · 二十二难 》 : “ 气留而不行者 , 为气先病也 ; 血塑而
不濡者 , 为血后病也 。 ” 叶氏受此思想指导 , 在临证中
每感 “ 遍阅医药 , 未尝说及络病 ” , 乃致力于阐明 “ 久病
入络 ” 之理 , 指出 “初为气结在经 , 久则血伤入络 ” 。 他
分析其机理 , 认为 “乃由经脉 , 继及络脉 . 大凡经主
气 , 络主血 , 久病血寮 ” . 对于慢性疾病来说 , 气血的
寮滞是由微而著的 , 如 “ 痛为脉络中气血不和 ” , 但 “ 久
痛必入络 , 气血不行 ” . 由 “ 不和 ” 到 “ 不行 ” , 这是病变
发展的必然结果 。
3
. 经络异治 叶氏治病 ,原不废弃越鞠 、 逍遥 , 但
他认为 “脉络中气血不和 , 医当分经别络 ” , “ 不明治络
之法 , 则愈治愈穷矣 ” . 据其反映 , 时医治 “ 络脉中痹
窒 ” 之证 , 大都不能分别经络 ,故用药不是 “ 忽寒忽热 ” ,
即是 “或攻里 , 或攻表 ” , 不切病机 , 必然无效 . 叶氏
指出 , 对于络寮之证必用 “ 辛润通络 ” , 并认为当 “ 宗仲
景肝着之病 , 用《金医 》旋搜花汤法 ” ,说 “ 新绛一方… …
乃络方耳 ” .
辛润通络法大致因之而设立 。 叶氏用之于营气痹
窒 , 络脉凉阻的 “肝着” 胁痛等病 , 疗效历历可稽 。 他
曾说 : “ 古人治胁痛法有五 : 或犯寒血滞 ; 或血虚络痛 ;
或血着不通 ; 或肝火抑郁 ; 或暴怒气逆 , 皆可致痛 。 ”
虽有所异 , 而叶氏治法皆不离通络 。如血着不通 , 固然
纯用其法 ; 因怒气逆而血滞 ,则加苏子 、 降香等降气 ;
肝气抑郁 , 血络燥痛 , 则加白芍 、 甘草 、 萎仁 、 丹皮 、
山桅等清润 ; 血虚络痛 , 则加归身、 白芍等养血 ; 犯
寒血滞 , 则加桂枝 、 厚朴等温散 . 可谓活法机变 , 曲
尽病情 .
(二 ) “ 宣通肝络法 ” 治疗“ 肝粉”
吴鞠通不只于温病 , 且在杂病方面也继承和发展
了叶桂学说。 无怪人们盛赞他 “ 不特叶氏之高第 , 抑亦
仲圣之功臣也 。 ”
吴氏鉴于以逍遥散治肝郁而每无效验的事实 , 根
据 “ 久病入络 ” 之说 , 主张分经别络 . 他说 : “ 古人金用
新绛旋搜花汤 , 横走络者也 ; 后人多用逍遥散 , 竖走
经者也 , 故多不见效 . 况久病必治络乎? ” 由于 “肝主
血 , 络亦主血 , 同类相从 , 顺其势而利导之 , 莫如宣
络 , , 因此 , 他的 “ 宣通络脉法 ” 又称 “宣通肝络法” 。 与
叶氏之法比较 , 方药大抵相同 , 只是较为固定地使用
了苏子 、 降香以及生香附等药物 , 且常佐入生地 、 白
芍 、 青皮等味 .
“ 宣通肝络法 ”是治疗 “ 肝着 ” 胁痛的效方 。 吴氏曾
说 : “ 肝郁胁痛 , 病名肝着” , “乃肝络中有寮血方痛 ” ,
`治在肝经之络 , 经药弗愈也 ” . 其所以治络 , 是因为
`肝郁久则血疾 , 察者必通络 ” , 而且 , “ 定痛亦须络药 ,
盖定痛之药无不走络 , 走络之药无不定痛 ” . 在临床上 ,
吴氏又每依寒热兼挟而施治 , 如寒则 “ 用温通络脉法 ” ,
热则 “ 必加苦寒泄热 , .
吴氏还论及肝郁胁痛的变证不一 : 或犯胃呕吐 ,
或攻心疼痛 , 或便闭尿墙 , 或吐血 、 下血, 甚至结为
痛馥 , 居于两胁 , 其在妇女则为月经失调 、 经闭腹痛
等证 . 总之 , 莫非肝络寮滞所致 , 故一以 “ 宣通肝络
法 ” 治疗 .
(三 ) 通络法的其它临床应用
《金蹬要略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 记载 : “ 寸口脉
弦而大 , 弦则为减 , 大则为乳 , 减则为寒 ,乳则为虚 ,
虚寒相搏 , 此名为革。 妇人则半产漏下 , 旋筱花汤主
之 。 ” 同书《虚劳篇》 在 “妇人则半产漏下” 之下 ,还有 “男
子则亡血失精 ”句。 可见 , 旋覆花汤还可用之于其它杂
病 . 然而 , 以该汤治疗虚寒半产漏下 , 古今注家大都
辨为错简 ,或持怀疑及否定态度 . 吴鞠通却别有卓见 ,
说 : “ 此方《金暖》 载在妇人 、 虚劳门 , 有识者其悟之 ” 。
吴氏曾治一例 , 先因肝络寮滞 , 以致血不归经 , 胁痛
咳血 , 日久虽阴阳两伤 , 但痕滞未去 . 其脉象浮弦 、
沉大 , 重取则乳 , 与 《金睑》 所述脉证颇相类似 . 遂予
援通其络 , 然后调理而愈 . 事实上 , 漏下亡血等病 ,
虽见虚寒脉象 , 但每多疲血凝聚为患者 . 如 《金匾 》 大
黄度虫丸治虚劳干血 , 也正是通过祛疲而达到 “ 缓中
补虚 . 之目的 . 故张景岳曾说 : “ 潦血有所留藏 , 病久致
赢 , 似乎不足 , 不知病本未除 , 还当治本 , 若误用补 ,
必益其病 。 ”
浏览叶 、 吴两家大量临床实践记录 , 可以见到除
肝着胁痛以外 , 其它如上下失血 、 肝厥 、 久疟 、 舟瘾 、
蛊胀 、 发黄 、 胃痛 , 以及妇科经产诸病 , 凡属血络痕
滞 ,均可用通络法治疗 . 兹简作如下归纳 :
1
. 失血 (包括咯血 、 呕血 、 便 血 、 尿血 等 ) 咳
血 、 呕血每有因 “ 努力伤络 ” 、 “ 宿伤怒劳动肝 ”或 “ 惊伤 ”
所致者 。 叶氏认为 “必是肝络凝痕 ” , 其证多见脉弦 ,
胁痛 , 血有紫块 . 其治 “最宜降气通寮 , 最忌沉寒呆
补” ; 并指出 , “ 宣通血分以和络 , 伸不致痕着 ” , 以达
到祛奈生新的目的 . 便血之证 , 叶氏认为每为 “ 平昔劳
形奔驰 , 寒暄饥饱致伤 ” , 故 “寮血必结在络 , 络反肠
胃而后乃下 , 此一定之理 ” , 故亦予 通 络 . 至 于 “ 疟
伤 , 、 “森瘾 , 、 “蛊胀 ”病深 , 肝脾络寮所致的失血 ,大
抵同此理法 .
吴鞠通也认为失血每由于劳伤 、 急怒或 “ 努伤肝
郁 ” , “先因肝络寮滞 , 以致血不归经 ” , 并指出 肝 藏
血 , “ 肝郁则血寮 , 血痪则失其常行之路 , 非吐血 、咳
血 , 则溺血矣 。 如不吐 、 不溺 , 其胁必痛 . 皆宜活吁
络为要务 ” 。 其经验凡肝郁失血 , “脉必弦甚或微数 ” ,
且还论述其鉴别诊断法说 : “ 大凡血症之脉 , 左脉坚搏 ,
治在下焦血分 ; 右脉坚搏 , 治在上焦气分 . ” 此外 , 还
指出 “ 血家胁痛 ” 或 “ 先吐红血 , 后吐黑紫 , 络中显有疾
滞 ” , 因此 , 最忌 “ 见血投凉 ” , 若 “误补难愈 ” , 即使患
者体虚 , 也当 “侯寮血去净 , 而后可以补虚 ” . 总之 `
其治一以通络为主 , “ 使血不寮 , 则吐血可止 ” . 吴氏
认为下焦失血及溺痛、 溺闭等证 ,亦可由 “ 惊闪 ”或 “ 怒
郁而起 ” , 若 “ 尿中有紫血条 , 显系奈血之故 ” . 他对于
先 “ 与导赤散不应 ” 的患者 , “转方与治肝络而愈 ” . 对于
叼 、便狂血” 之证 , 掌握其 “脉弦数 , 病因怒转 ” 的特点 ,
也以宣络法获效 . 吴氏在以该法治疗血淋 、 尿闭等证
时 , 又每称 “通络泄浊法 ” , 即在宣络法中加入韭白根 、
两头尖 、 虎杖 、 磨香 、 琉拍屑等 (即虎杖散与 《活人书》
狠鼠粪汤的复方 ) 。 由此可见 , 无论上 、 下失血 , 凡属
血络寮滞 , 皆宜用宣通络脉法为治 。
2
. 肝厥 吴氏治一人 , “ 初因肝郁胁痛 , 继而肝
厥犯胃 ” , 误治十余年 , 发展到稍闻声响即痉厥 , 终夜
抽搐 , 且伴经闭 , 消瘦 , 六脉弦紧而长等证 , 以 “宣通
络脉法 ”治愈 . 又治一寒性肝厥患者 , 用温通络 脉 而
愈。 耐人寻味的是未投一味镇痉熄风药物 , 只是针一对
其肝络潦滞 , 多年宿恙 , 由此霍然 , 可谓深得治病求
本之旨 . 由疲血所致的发狂 、 喜忘等 , 早为人所熟知 ;
而络疲可致痉厥 、 抽搐 , 则加深了我们对疲血与神经
系统疾患关系的认识 。
3
. 久疟 、 疟母 叶桂认为 “疟有十二经 , 然不离
少阳 、 厥阴 , 此论客邪之伤 . 若挟佛郁嗅怒 , 致厥阳
肝气横逆… … 治病先分气血 , 久发 、 频发之恙 , 必伤
及络 ” 。 故在宣络法中加入青篙 、 鳖甲等治疗此 种 久
疟 . 他又认为 “ 左胁有疟母 , 乃气血交结之故 ” , 因 “邪
入于络 , 络属血分 , 汗下未能逐邪” ,故治宜通络 . 但
由于 “疟母胶固粘着 , 又非峻攻可拨 ” , 故“ 遵鳌甲煎丸
之例… … 以搜络邪 . 叶氏认为这是仲景的 “ 缓攻通络
法 ” 。
4
. 森寂 凡因肝郁胁痛所致的脐左 、 右撷 瘾 积
聚 , 叶 、 吴两家均以通络法治疗 .
叶案记述 : “ 肋痛… … 渐次腹大坚满 , 敬左不能卧
右 , 此闪气致闭… … 非腑实 , 乃络病也 . ” 又一例 “心胸
痞胀三年 , 左胁下坚凝有形… …寒热无汗 . 此属郁痹
气血 , 延成肥气” , 予 “宣通营卫 , 流行脉络 , 佐入攻
坚 ”而愈 .总之 , 他指出其病机是因 “ 气钝血滞 , 日渐
疲痹 , 而延瘫瘾 ” 。 同时 , 还总结撷瘾的治疗大法 , 谓
“ 通血脉 , 攻坚垒 , 佐以辛香 , 是络病大旨” 。
吴氏则认为 “无论撷痛 , 虽有气血之分 , 然皆阴病
结于阴部 ” , 且指出撷底 “ 坚刚牢固 , 深藏在下 , 非缓
通络脉之丸药 , 如化撷回生丹之类朝夕渐磨不可 ” , 曾
抬 “脐左森瘤 , 面黄 , 肢倦 , 食少… …宛如虚损 , 与化
森回生丹缓通阴络法 , 服至二年有余……撤始化净 , ·
气体复原 . ”
5
. 胀满 叶氏还阐述络痕与胀满的关系 , 认 为
召络疾则胀 ” 。 又以为胀满每由瘫瘾所致 , 曾说 : “ 结为
瘫瘾者 , 气血交病 , 病已入络 , 久必成满胀 。 ” 故凡治
胀 , 如 “气分不效 , 宜治血络 ” 。 而且 , 叶氏还认为 ,
若 “ 滞痰阻经脉之气 , 痕浊阻络脉之血 ” , 虽未致胀 ,
“但主宣通络血中气 , 可免胀满之累 ” .
吴氏以为腹胀之疾不责之太阴 , 即责之厥阴 , “厥
阴膜胀 ” 起于 “肝郁 ” . 他论述其病机说 : “ 厥阴所至 , 发
为膜胀者 , 肝主疏泄 , 肝病不疏泄 , 木穿土位 , 亦腆
胀矣 。 此症起于肝经郁勃 , 从头面肿起 , 腹固胀大 ,
的系蛊胀 , 而非水肿… … 满腹青筋暴起如虫纹…… 口
中血块累累续出 , 《 经》 所谓血脉凝泣者是也 . ” 对于该
病的治法 , 他明确提出 “肝主血 , 络亦主血 , 故治肝者
必治络 ” . 并说 : “ 必得开怀畅遂 , 而后可愈 . ” 虽然 , 历
来视蛊胀为难治之症 , 但吴氏认为 , 如 “ 血脉通 ,脏气
遂 , 死症亦有可生之道 , 。
` . 发黄 《 本经》 载茜根治 “黄痘” , 《 本草经疏 》认
为系指蓄血发黄而言 , 故叶氏治 “久痛必入络 , 气血不
行 , 发黄 ” , 认为 “ 非疽也 ” . 另一例 “久客劳伤 , 气分痹
阻… …初病在气 , 久则入血 , 身痛 , 目黄 , 食减 , 形
度” , 均以宣络法治疗 。 叶氏认为 “若再延挨 ,必痕滞日
甚 , 结为腑聚 ” 。 可见其辨证之精审 , 论病之深切 , 并
不一见发黄而概投清热化湿 。
7
. 妇科疾息 通络法也适用于各种因血络 癖滞
而致的妇科疾病 。 如叶氏治 “漏经 , 继下如卵形 , 已见
血损气结 . 按任脉为病 , 女子带下 瘾 聚… …宣 气为
是 . , 治疗用通络方法 . 吴鞠通治室女经闭 , 因 “ 肝郁
结成森瘾 , ,予宣络汤剂 , 并间服化撷回生丹而效 .
除上述病症之外 , 叶氏还 以宣络法治 “久病胃痛 ,
疾血积于胃络 ” 、 `胁痛久嗽 ” 等证 . 吴氏也用以治疗胸
痹 “左胁痛胀 、 卧不着席 , 胸亦闷胀 , 气短 ” 以及肝郁
挟痰饮咳血等病 。 此外 , 叶氏还十分重视络寮与 “ 噎
服 ” 、 “反胃” 的关系 , 认为 “ 中年操持 , 皆令耗血 , 血
不和气 , 气攻入络 , 病状难以自明 。 宣通血分以和络 ,
牌不致痕着 , 可免噎隔 、 反胃” 。 提示早期运用 “辛润
通络法”对噎隔 、 反胃的成病 , 有一定预防意义。
(四 ) “辛润通络法 ” 与 “ 虫蚁搜剔 ” 的配合
在以 “辛润通络法 ” 治疗胁痛、 斑瘾 、 积聚等病时 ,
叶氏每效法仲景 , 随证选取蜕螂 、 窟虫 、 山甲 、 全纵
等飞升走降之品 , “ 藉虫蚁血中搜逐 , 以攻通邪结 ” 。
叶案中所用的鳖甲煎丸 、 回生丹也是藉 “ 虫蚁搜剔 ” 之
力 . 吴氏也认为 “ 食血之虫 , 飞者走络中气分 , 走者走
络中血分 , 可谓无微不入 , 无坚不破 ” . 他所制的化橄
回生丹即是由鳖甲煎丸和回生丹脱胎而来 . 对于撷瘾
患者 , 吴氏认为 “非纯用汤药所能成功 ” , 必以化撷回
生丹间服以 “ 缓通阴络” .
以辛润药物与虫蚁配合使用 , 其用意决非偶然 .
叶氏认为 “非辛香何以入络 ” , 又说 : “ 非芳香清透 , 不
能宣通络中痕痹 ” 。 但在辛香药物中独取辛润 ,是因为
“肝体本刚 , 相火内寄” , “ 可受柔药 ” 之故。 如果 “ 以刚
济刚 ” , “ 一派苦 、 辛 、 燥 , 劫伤营络 ” , 不仅使血液更
失于濡润流通 , 而且亦有损于肝体 .
辛润药物与虫蚁丸剂配合的作用还 在 于 “ 缓 通 ”
(或 “缓攻 ” 、 “ 缓逐 ” ) , 而不在于急攻 . 叶氏曾再三强
调 “久病在络 , 气血皆窒 , 当 辛 香 缓 通 ” ; “ 络 中 血
疾… …用缓逐其寮一法 ” 。 特别是有形撷积 已 成 , 更
“ 非峻攻可拔 ” 。 缓通的优点是消潦化惑而 “ 不致重损 ” 。
叶氏还曾分析峻攻之害 , 认为 “攻积除坚 , 徒入脏腑 ” ,
不能细搜络癖 , “攻坚过急 , 药先入胃 , 徒致后 天 气
乏 , 恐胀病必至” . 故把峻攻视为 “ 治此病之戒律 ” 。 吴
氏也同样指出 , 若 “ 概以三棱 、 我术 、 归尾 、 红花攻疲
之阳药治之 , 断难尽效… …攻之过急 , 且有惑散为撇
之患 ” 。 其所谓 “ 朦 ” , 是指血服而言 (可见 , 今之所谓
肝硬化腹水的形成 , 似与治疗是否得当有 一 定 的 关
系 ) . 故吴氏谆谆告诫医者 “ 不得不思预防” 。 为此 , 他
曾对剂型 、 配伍等问题加以研究 , 认为汤剂 “ 涤荡肠
胃 , 通和百脉 , 固其所长 , 至于细雕密镂 , 缓行攻络 ,
是其所短 ” 。 又说 “ 治经治以急… …治络治以缓 ” , “ 治
新则用急 , 治旧则用缓 ” ,故欲求急效 , 药必少用 、 独
用而量重 ; 欲取缓功 ,则药必多用而量轻 。 上述认识是
与叶氏 “新邪宜急散 , 宿邪宜缓攻 ” 的观点完全一致的.
三 、 通络法的继承及存在问题
“ 辛润通络法 ” 和 “ 虫蚁搜剔” 甚为后人所重视 。 如
王旭高的《肝病证治》 , 将通络法列为治肝一法 . 曹炳
章自述 “ 临证十余年 , 用叶法治络屡多奇效 ” 。 《丁甘仁
医案 》记载对 “ 肝气挟痪入络 ” 、 “ 久痛入络 ” 的胁肋痛、
胸腕痛等 , 也每用宣络之法 . 凡此等等 , 无不渊源于
叶氏之说。
近年来 , 对 “ 活血化疲法 ” 及虫类药物的研究和运
用颇多。 姜春华医师曾以下寮血汤加味治疗慢性肝炎
和肝硬化 , 在症状 、 体征和肝功能恢复方面有一定疗
效。 然而 , 目前临床方面 , 对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治
上海中医药杂志 i 公81 年第 7 期
通腑法在内科危重病例的应用
上海 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 蒋一鸣 陈以平 指导 : 徐禹年
在内科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中 , 我们发现 , 尽管
病因病机各异 ,但在危急阶段常可出现胃肠功能紊乱
并且是以胃肠功能停滞为突出表现的种种症状 , 如恶
心 、 呕吐 、 上腹胀痛 、 大便秘结或不爽 、 胃纳减退 、
舌苔厚腻等等 . 根据我们的经验 , 遇到这种情况 , 如
果能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 , 岌时采用通腑法解除胃气
上逆 、 腑气不通 、 中焦气滞等病理状态 , 那么往往可
以使病情趋于缓解 .
涤痰通腑法治疗脑溢血
脑溢血后 , 除神经系统 、 心血管 、 呼吸系统发生
障碍以外 , 消化系统也出现严重紊乱 . 张洁古的“ 三化
汤 ” 首开“ 中风 ”使用下法的先例 . 河间云 : “ 中风外有六
经之形证 , 先以加减续命汤 , 随症汗之 ; 内有便溺之
阻格 , 复以三化汤下之 。 ” 但以后的各家论述只强调了
滋阴熄风 、 平肝潜阳 、 涤痰开窍等治法 , 对下法未予
足够重视 . 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 , 通腑法可以减低
颅内压 , 改善脑水肿 , 在中风病人的抢救中有重要的
作用 。 现举一例 :
卫 x x , 男 , 幻 岁 . 华东医院住院 号 : 138 6 .6
患者系电影导演 , 由于劳累过度 , 突感头部剧痛 , 伴
恶心 、 呕吐 . 被急送医院抢救 。 经神经科会诊 , 确诊
为桥脑出血 (脑脊液为血性) . 入院一周 , 持续高热在
T 3 8℃~ 39 ℃ , 神志昏迷 . 因痰液阻塞而作气管切开 ,
并邀中医会诊 . 患者昏迷 , 喉间痰声媲流 ,面红如赤 ,
腑气一周未通 , 舌苔黄燥腻而厚 , 舌质红 , 脉弦劲而
有力 。 中医认为 “ 内风之气 , 多从热化 ” , 此即风从火
出者也 。 脉弦劲有力是为病邪鸥张 ,但正气尚未衰败 。
内有便溺之阻隔者 , 急予涤痰通腑为治 . 但治其热 ,
风即自消 ,遂取三化合三甲复脉之意化裁施治 . 处方 :
炙龟版 15 克、 炙鳖甲 30 克 、 生牡蝎 30 克 、 丹参 30
克 、 制南星 12 克 、 夭竺黄 12 克 、 炙远志 6 克 、 积壳
9 克 、 炙甘草 6 克 、 鲜竹沥 1 支 、 鲜石葛蒲 15 克、 获
菩 16 克 、 生川军 9 克 (后下 ) 、 风化硝 9 克 (分冲 ) . 2
剂 . 云南白药 2 克 , 分 4 次鼻饲送服。
上方 1 剂后 , 便秽屎一便盆之多 , 次日体温下降 ,
神志大有好转 . 二诊时 , 呼之已有反应 , 舌苔厚腻渐
化 , 脉象亦转缓和 。 予上方去风化硝 、 生川军 , 加玄
参 15 克 、 全瓜萎 30 克。 又服 2 剂 , 病情续有改善 .
继续调治 , 逐渐好转 .
我们体会 . 通腑法抢救中风病人 , 只适用于热证
和闭证 , 同时还须配合祛疾止血 、 涤痰开窍 、 滋阴熄
风等法 , 方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
宣痹活血通腑法治疗心肌梗塞
消化系统障碍是心肌梗塞五大症状之一 恶心 、
呕吐的发生率约占全部病例的 3 0勺48 形 , 腹胀 、 纳呆 、
便秘 、 苔腻等症状也很常见 . 中医理论日 “心脉不通 ”
是心肌梗塞的基本病机 , 所以 “通 ”法是治疗本病的推
本法则 . 张伯臾教授认为 , 心肌梗塞属本虚标实 , 治
宜通补 . 除阳微阴竭的厥逆 . 余即使虚象显见 , 在用
补法的同时也不可忘乎 “通 ” 的原则 . “通 ” ,除了活血化
痪 、 通阳宣痹 , 还包括通腑 . 治疗时要注意区别阳结
或者阴结 , 然后对症下药 . 对心肌梗塞伴有便秘者 ,
如果虚象不很明显 , 则可先通腑去实 , 然后扶」卜口月理 ;
如果虚象较明显 (即阴结 ) , 则无论阴虚或阳虚 , 都应
以补虚为主 , 辅以通便 . 大便秘结 , 在阴虚者可史伤
其阴 ; 在阳虚者可进而窒塞阳气 。 心肌梗塞病人因便
疗 , 尚有囿于 “ 炎 ” 之一字而习于 “ 清热消炎” 者 , 也有
徒作肝经气郁而偏用疏肝理气者 , 而对于 “ 久病入络 ”
尚缺乏足够认识 . 即使应用 “ 活血化疲法 ” . 一般也偏
于峻剂急攻 , 以致病人服后反增不适 . 故叶桂所说的
`寒温消勉 , 理气逐血 , 总之未能讲究络病工夫 ” 之语 ,
至今尚很有现实意义 , 值得我们深思 .
有些人往往对 “活血化疲” 和 “ 破血逐疾 ” 的概念不
能严格区分 , 甚至 , 有将其等同起来的 . 概念的混淆
必然导致用药的失当 , 这对于区别急 、 慢性病的治疗
尤其重要 . 试观仲景桃仁承气汤 、 抵当汤 (丸 )治蓄血
或经水不利 , 下痪血汤治产后痕血痛 、 经水不行 , 均
系新邪急散之法 。 至于鳖甲煎丸用于疟母 , 大黄鹰虫
丸用于虚劳干血 , 则为宿邪缓攻之治 . 自仲景以下 ,
唐 、 宋以来 , 治疗血奈之剂不胜枚举 。 然而 , 叶 、 吴
两家却独取旋厦花汤参以虫蚁搜剔 , 以汤 剂 配 合 丸
剂 , 在治法上弥补了历来破血消痕峻剂 之 不 足 . 为
治疗肝络痰滞诸证 (特别是撷瘾等病 ) 提供了宝贵经
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