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对张仲景书中干地黄的认识



全 文 :`g Q -陕西中医
译说的一大阐发 。
陈氏谙熟经络学说 , 并能运用它来分析 、 治 疗疾
病 。 根据手足阳明经的循行路线与喜恶 , 他对妊 娠牙
痛及齿纽 , 进行了透彻的病因归经分析 , 作 出清泻阳
明之火 , 凉血平肝的治疗方案 。 此外 , 他还 对妊娠舌
肿 、 喉痹 、 口干 、 阴户肿痛、 产后 口鼻黑 气 、 玉门不
闭等多种疾病 , 用 经络学说作了分析 、 探 讨 , 说明他
治学上融汇贯通 , 自出机抒 。
三 、 创郁痰致病论 , 讲究虚实
郁 证是导致妇科 疾 病 的 常 见 原 因 。 陈 氏 说 :
“ 妇人多居闺阁 , 性多执 拗 , 忧 怒 悲 思 · · · · ·一有 郁
结 , 则诸经受伤 。 始起 , 或先或后 , 或多或 少 , 久则
闭绝不行 ” 。 并提出 “ 以调气开郁为 主 ” 的 治 疗 法
则 。 他还从郁的角度对胎燥 , 妊娠吐 酸 , 经闭成症的
证因治疗 , 作了探讨 。
因痰导致妇科疾病 , 陈氏更多创见 。 在 经水不通
痰滞方论中说: “ 大率脾气虚 , 土不能制 水 , 水谷不
化精 , 生痰不生血 。 痰久则下流胞门 , 闭 塞不行 , 或
积久成块 , 占住血海 , 经水闭绝 。 亦有 妇 人 体 肥 脑
满 , 积痰生热 , 热结则血不通 , 宜用四物合二陈 汤导
痰行血 。 ” 在经行兼带下方论中说 : “ 此由脾虚 兼湿
痰 , 治当补脾祛湿 , 则带自止 。 ” 诸此论述 , 较 丹溪
之说 , 要早 20 多年 。 妊娠期间过份安逸和过 多 的 营
养 , 兄潜在的危害 。 陈氏说 : “ 妊娠身居富 贵 , 口厌
肥甘 , 忧乐不常 , 饮食不节 , 饱则即卧 , 贪 闲久坐 ,
血多饮溢 , 气塑痰生 , 致令胞胎肥厚 , · · … 临 期难产 ,
致有不测 。 ” 堪称微言致理 。 另外 , 他还从痰旅 角度
探讨了经闭成症 , 妊娠腰痛 , 产后精神失常等多 种疾
病 。
陈氏论治疾病 , 务必先辨虚实 。 他认为 , 经 前经
期腹痛属实 , 宜行气血 , 经后腹痛属虚 , 宜补气 血 。
经水断续不止 , 痛者属血滞 , 不痛者属血 虚 。 还说 :
。经水不通 , 分有余 , 不 足 , ·一有 余 者 , 调 之 通
之 , 不足则补 之 。 ” 妇人血 崩 , “ 实者 , 清热凉血 ,
兼补血药 。 虚者 , 升阳补阴 , 兼 凉 血 药 ” 。 产 后 血
虚 , 停积流入四肢作肿 , 陈氏主 张补益气血 , 并告诫
说 : “ 不可作水气治之 , 犯虚虚之戒 ” 。 他 对疾病勘
察入微 , 治法分明 , 上述不过是仅举数论而 已 。
四 、 辨证治有原则 , 圆机活法
陈氏说 : “ 经闭而断绝不来则宜通 , 经来或先 或
后 , 或多或少 , 适来适断 , 则宜调 。 滞久则闭 , 通 则
行其滞也。 不和则有过 、 不及 。 调者 , 使之和 , 而 无
过不及也 。 然有虚实 , 有热有寒 , 有湿痰 , 宜分别 主
治 ” 。 陈氏还指出月经病的治疗禁忌 , 说 : 因火盛 致
经不行者 , “ 不得过用寒凉 , 先伤胃气 , 复阻经 血 ” 。
风冷寒湿经水不通 , “ 辛热之药 , 中病即 已 , 不宜过
剂 , 恐血热妄行 , 有崩败暴下诸症 , 反伤 阴血 ” 。
陈氏提倡妊娠期间安胎为主 , 产后从 气血两亏论
治的观点 。 陈氏说 : “ 外感六淫 , 内伤七 情 , 或伤食
停饮 , 积痰蓄血 , 变生杂症 , 以致伤胎 元 , … …仍以
安胎为主 ” 。 然而 , 他并非胶柱鼓 瑟 , 而 是 灵 活 变
通 , 在治疗妊娠症痛时说 : “ 欲养血 安胎 , 则积聚得
补而邪愈炽 ; 欲祛逐旧邪 , 则血气已 亏而胎不安 … …
胎本症标 , 补中有清则思过半矣 ” 。 如 患 者 濒 临 危
亡 , 则济危救急为先 。 如舌肿不收 , 水 谷不入 , 胎上
逼欲死者 , “ 治法不得拘安胎之例 , 急 宜下之…… ”
陈氏临症运筹帷握 , 随机应变 , 对妇女不 同时期的疾
病 , 有一个总的治疗原则 , 而在治疗不同疾 病时 , 又
能辨证分析 , 区别对待 , 形成了他自己的学 术特色 。
陈氏辨病入微 , 治疗丝丝入扣 , 如治疗痛 经 , 经
前腹痛属气滞 , 宜行气和血 ; 经期腹痛属血 滞 , 当行
血和气 。 二者主次不同 , 遣药各有侧重 。 恰 恰就在这
些药物份量微细的出入变化上 , 反映了陈氏治病 功夫
的精到 。
总之 , 陈沂在妇科方面 , 是一位造诣很深 的临床
家 , 理论上亦颇多创见 。 他的学术在南宋时期 具有鲜
明的特色和很高的水平 。 他所论及的妇产科内 容 , 多
达 20 余条 , 丰富多彩 , 翔实可行 , 较 之 《 妇人大全
良方 》 , 要早出 10 多年 , 在宋代妇产科 学 中 , 应 有
它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
对张仲景书中干地黄的认识
勉县褒联 区医院 王 自立
在 《 伤寒论》 和 《金匣要略》 二书中 , 有时 用生
地黄 , 有时用千地黄 。 在中医同道中 , 有人认为 千地黄即生地黄的千品 , 包括某些刊物上也有此记叙 。 笔者认为干地黄就是汉代以前的熟地 , 并非生 地 。 其根据如下 :
一 、 二书中使用地黄的方剂有五首 , 即 百合
汤 、 炙甘草汤 、 肾气丸、 薯荻丸 、 大黄魔虫 丸等方中只有生地黄和千地黄之分 , 无熟地黄 之 品 。
地黄和 干地黄都是生地 , 仲景又何必 在 地 黄 前生 、 干二字来区别 呢? 所以干地黄 、 生地是不 同种药 。
二 、 干地黄既不同于生地黄 , 其制作方法 和功能就必然不同 。 如 《本草纲 目》 草部第十 六卷说 : “ 时珍 日 : 千地黄 … …其法取地黄一百 斤 , 择 肥 者 六 十斤 , 洗净 , 晒令微皱 。 以拣下者洗净 , 木臼中 捣绞汁尽 , 投酒更捣 , 取汁拌前地黄 , 日中晒干 , 或 火焙干用 。 ” 可见 , 千地黄的制法虽与熟地不尽相同 , 但 其功效优于熟地 。 因为 : 第一 , 干地黄一百斤 , 只 选用肥者六十斤 , 保证了质地优良。 第二 , 把 剩下的四十斤捣碎 , 纹出汁液 , 渣中倒酒再捣 , 绞 出酒汁 , 将两次的汁液倒入肥地黄中 , 日晒火焙 , 令其 吸收 , 这剩下的四十斤地黄的有效成份全被 掺入 肥 地 黄 中 。 第三 , 加酒和火焙的制作过程改变 了原药的凉性 , 变成了质地优良而又性温的干地黄 。 所以 说现在所用的熟地的制法是在干地黄的制法上逐步改 进而形成的。三、 从干地黄的制法上看 , 仲景 在选药上取生地黄入汤剂 , 取其性凉而散 , 清热凉血 ; 取干地黄入丸剂取其性温而补 , 以滋补肝肾。
黄生五以二地。若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