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生姜汁与胞二磷胆碱治疗妊娠剧吐疗效观察



全 文 :收稿日期:2007-01-10
生姜汁与胞二磷胆碱治疗妊娠剧吐疗效观察
包丽华
(合浦县人民医院 ,广西 合浦 536100)
  摘 要:[ 目的] 探索治疗妊娠剧吐的有效药物。[ 方法]妊娠剧吐 30 例(治疗 2 组)采用胞二磷胆碱联合餐前 10分钟含服
生姜汁治疗 ,并与以往应用胞二磷胆碱(治疗 1 组)、应用 VitB6、VitB1(对照组)治疗的各 30 例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 治疗 1
周和停药 4周后治疗 2 组与对照组比较 , 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停药 4 周后治疗 2组与治疗1 组比较 , 疗效有显著性
差异(P<0.05)。[ 结论] 胞二磷胆碱用于治疗妊娠剧吐近期疗效尚好 , 而停药 4 周后疗效欠满意 ,与生姜汁合用后临床疗效
显著 ,值得推广。
  关键词:生姜汁;胞二磷胆碱;妊娠剧吐
  中图分类号:R7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486(2007)01-0025-02
  娠娠剧吐是妊娠后特有的疾病 , 诊断较容易 , 治疗目前
无特异性 ,临床症状容易反复。笔者应用生姜汁与胆二磷胆
碱合用治疗 30 例妊娠剧吐 , 临床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妊娠剧吐 90 例为 1987 年至 2006 年我院
收住的病例 ,患者入院时均频繁呕吐 , 每天呕吐 8 次以上 , 进
食后即吐;均排除妊娠外其他因素所致的呕吐。 对照组 30
例 ,年龄 20~ 40(29.0±10.6)岁 , 胎次 1 ~ 3(2.1±0.8)次 ,
孕周 6 ~ 12(8.6±4.2)周;治疗 1 组年龄 18 ~ 38(27.1 ±
10.0)岁 ,胎次 1 ~ 3(1.9±0.9)次 , 孕周 6 ~ 12(8.1 ±3.9)
周;治疗 2 组年龄 19~ 39(28.2±10.1)岁 , 胎次 1 ~ 3(2.0±
1.1)次 , 孕周 6 ~ 12(8.3±4.1)周。各组年龄 、胎次 、孕周差
异无显著意义 ,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3 组病例入院时均禁食 2 天。
1.2.1 对照组 禁食时每天静脉补液 3 000ml , 并根据血
钾 、钠 、氯 、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检验结果补充电解质及纠正酸
中毒。静脉滴注 VitB6 100mg , ATP 40mg ,每天 1 次;肌肉注
射 VitB1 100mg ,每天 1 次。进食后根据食入量和呕吐量调
整补液量。治疗时间为 1 周。
1.2.2 治疗 1 组 除使用与对照组相同的药物外 , 每天给
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 500mg 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
滴注 ,每天 1 次。治疗时间为 1 周。
1.2.3 治疗 2 组 除使用与治疗 1 组相同药物外 , 进食后
每餐前 10 分钟含服生姜汁 3 ~ 5ml。治疗 1周后停用其它药
物 ,继续每餐前含服生姜汁。
1.3 疗效标准 3 组病例均于治疗 1 周后及停药 4 周后评
定疗效。痊愈:无呕吐反复发作 ,食欲正常 , 尿酮体(-)。 显
效:临床症状轻微 , 每天呕吐 0~ 1 次 , 食欲基本正常 ,尿酮体
(-~ +)。有效:每天呕吐 2 ~ 4 次 , 能进少量食物 , 尿酮体
(+)。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减轻 , 食后即吐 , 尿酮体(+~
++++)。
2 结 果
三组病例治疗 1 周后疗效比较 ,见表 1。
    表 1 三组病例治疗 1 周后疗效比较 (例)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0 4 7 8 11 63.3
治疗 1 组 30 12 9 6 3 90.0
治治 2 组 30 18 8 4 0 100.0
  采用 Ridit 分析多样本比较 , 对照组与其余两组疗效差
异有显著意义(P <0.01), 两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 >
0.05)。
  三组病例停药 4 周后疗效比较 ,见表 2。
    表 2 三组病例停药 4 周后疗效比较 (例)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0 4 4 6 16 46.7
治疗 1 组 30 8 5 7 10 67.7
治疗 2 组 30 17 8 4 1 96.7
  采用 Ridit分析多样本比较 , 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
3 讨 论
在中国由于人们对妊娠剧吐疾病的认识不足 , 发病率目
前不确切。英国有学者报道 , 其发生率占孕妇的 0.5%~
2.0%[ 1] 。国外有学者报道妊娠剧吐增加胎儿宫内生长迟缓
·25·2007年 第 10 卷 第 1 期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 2] 。林道彬等[ 2] 报道妊娠剧
吐可导致新生儿出现体重偏低及足月低体重儿的发生 ,并较
易出现产程时间长 、剖宫产发生率增高。妊娠剧吐可导致孕
妇水电解质紊乱 、酸中毒 、营养不良 , 影响母胎健康 , 严重者
可危及生命 ,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妊娠剧吐发病认为与绒毛
异物反应 、内分泌因素 、精神因素有关 , 在疲劳 、精神紧张等
诱因下可使脑功能紊乱而刺激延髓呕吐中枢及化学感受器
触发带而发生呕吐[ 3] 。胞二磷胆碱具有降低脑血管阻力 , 增
强脑血流量 ,提高脑细胞线粒体的呼吸功能 , 使氧化磷酸化
能力和摄氧能力提高 , ATP 生成增多而改善脑组织代谢 , 促
进脑功能恢复的作用。胞二磷胆碱对妊娠剧吐的止吐作用
可能与其对延髓呕吐中枢及化学感受器触发带神经细胞的
作用有关 ,还可能与促进脑内抑制性介质 r-氨基丁酸生成
有关[ 4] 。本院收治的 60例应用胞二磷胆碱治疗的患者在用
药过程中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 ,在我国药物学里胞二磷胆碱
未有注明妊娠期慎用或禁用的说明 , 国内有关使用胞二磷胆
碱治疗的资料中未有对妊娠有不良影响的报道 , 说明此药用
于孕妇安全可靠。 生姜具有温中和胃作用 , 为中医止吐要
药 ,其味辛甘 , 为日常菜肴中调味食品 , 无任何副作用 , 餐前
服用生姜汁能避免孕妇服药的心理负担 , 易被患者所接受。
生姜汁与胞二磷胆碱合用治疗妊娠剧吐临床效果显著 ,停用
其它一切药物后 , 继续让患者餐前含服生姜汁巩固疗效 , 临
床观察效果满意 ,值得推广。
妊娠剧吐病因迄今不明 , 对该病无特效药 , 一般对症处
理。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心理精神因素及饮食调
节。使孕妇对妊娠和分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 消除心理紧张
和精神压力是治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另外 , 进食要少食
多餐 ,选用谷类食品为主食 , 谷类是 B 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 ,
对孕妇早孕反应有良好的减轻作用 , 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
泌 ,增进食欲[ 5] 。只有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才能进一步提高
妊娠剧吐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 1] Sekizaw a A.妊娠剧吐病人血浆中胎儿 DNA 的检测[ J] .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 2002 , 23(6):373.
[ 2] 林道彬 ,尹保民.妊娠剧吐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J].宁夏
医学杂志 , 2003 , 25(9):561~ 562.
[ 3] 苏应宽 , 徐增祥 , 江 森.实用产科学[ M] .济南:山东
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4.6.
[ 4] 牛 刚.胞二磷胆碱治疗妊娠剧吐 30 例[ J] .中国实用
妇科与产科杂志 , 1993 ,(9):234.
[ 5] 张彦玲 , 赵林莉.妊娠剧吐 6 例分析[ J] .山西医药杂
志 , 2005 , 34(3):231 ~ 232.
(编辑 汤敏华)
收稿日期:2007-01-09
肩难产 135例临床分析
夏维珍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03)
  关键词:肩难产;高危因素;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7486(2007)01-0026-02
  本文对 10 年来我院 135 例肩难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
析 ,旨在提高对肩难产高危因素的预测和识别 , 采取有效的
处理方法 , 减少肩难产的各种并发症 , 降低母婴发病率和病
死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5 年 12 月~ 2005 年 12 月 ,我院阴道头
位分娩总数 8 970 例 , 肩难产 135 例 , 发生率为 1.51%。 年
龄20~ 40 岁 , 平均 27 岁;孕周 38 ~ 43 周 , 其中<40 周 29
例 , 40 ~ 41 周 76例 , >42 周 30 例;初产妇 75 例 , 经产妇 60
例;合并糖尿病 17 例 , 占 12.59%;既往有巨大儿分娩史 2
例 ,均为单胎。
1.2 分娩情况 活跃期延长 8 例 ,第二产程延长 10 例 , 胎
头吸引产 5 例;产程中使用催产素 50 例 ,催产素使用不当 11
例 ,占 8.15%;施行宫底加压 10 例 , 占 7.41%。 135 例均行
会阴侧切术 , 75 例采用改良的旋肩助产法 , 60 例采用传统屈
大腿助产法[ 1 , 2] 。
1.3 分娩结局 母体情况:产后出血 9 例 , 软产道损伤 7
例。新生儿情况:新生儿体重 3 800 ~ 4 800g , 体重>4 000 g
者 74 例(54.81%);胎儿无畸形;轻度窒息 20 例 ,重度窒息 3
例 ,臂丛神经损伤 3 例 , 新生儿锁骨骨折 2 例 , 无新生儿死
亡。
2 讨 论
2.1 肩难产的高危因素 肩难产的高危因素包括巨大儿 、
糖尿病 、过期妊娠 、有肩难产史 、孕妇体重增加过多 、经产妇 、
·26· Journal of Guangx i T 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2007 , Vol.10 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