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土槿皮和紫荆皮的鉴别



全 文 :收稿日期: 1999-12-13; 修订日期: 2000-01-10
作者简介:游 燕 ( 1973-) ,女 (汉族 ) ,广西桂林人 ,现任桂林市中
医医院中药师 ,学士学位 ,主要从事药品检验工作 .
土槿皮和紫荆皮的鉴别
游 燕
(广西桂林市中医医院  541002)
提要 从外观性状、组织、粉末特征等方面对土槿皮和紫荆皮加以鉴别。
关键词 土槿皮 ; 紫荆皮 ; 鉴别
中图分类号: R282. 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805( 2000) 05-0420-01
  土槿皮别名土荆皮 ,来源于松科金钱松属植物金钱松
Pseudolarix kaempferi Gord.的根皮和近根树皮 [1]。 土槿皮辛 ,温 ,
有毒 ,能止痒杀虫 ,外用于手足癣 ,神经性皮炎 ,湿疹等。 紫荆皮来
源于豆科紫荆属紫荆 Cercis chinensis Bunge的树皮 [1]。 性味苦、
平 ,能活血通经 ,消肿止痛 ,用于月经不调 ,风湿性关节炎 ,跌打损
伤等。此二药名称相似 ,外观性状相似 ,但功能主治截然不同 ,本人
在工作中曾遇到过把紫荆皮误作土槿皮销售的情况 ,为了防止类
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现结合工作需要 ,对此二药从性状 ,显微等方
面进行比较鉴别实验。
1 药材性状
1. 1 土槿皮:根皮呈不规则长条块片状 ,大小长短不一 ,扭曲而稍
卷 ,厚约 3~ 5 mm,外表面黄棕色 ,粗糙有皱纹及横向灰白色皮
孔 ,栓皮灰黄色 ,常呈鳞片状剥落 ,显出红棕色皮部 ,内表面红棕色
或黄棕色 ,较平坦 ,有细密的纵向纹理 ,质韧 ,断面红褐色带灰白色
小点 ,外侧颗粒性 ,内侧纤维性 ,气微 ,味微苦而涩。 干皮大多呈条
状或片状 ,厚约 1 cm,外皮甚厚 ,暗棕色 ,龟裂状 ,内表面较根皮为
粗糙 [2]。
1. 2 紫荆皮:干燥树皮呈长筒状或槽状的块片 ,均向内卷曲 ,宽约
3 cm ,厚约 3~ 6 mm,外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 ,栓皮疏松或呈软木
状 ,栓皮脱落处显棕褐色或棕紫色的内皮层 ,具纵皱纹及细小横裂
纹 ,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纵向皮孔 ,内表面紫棕色 ,可见纵向细纹理 ,
质坚实 ,不易折断 ,断面红棕色 ,日光下可见多数小亮星 ,气无 ,味
涩 [3]。
2 显微特征
2. 1 横切面
2. 1. 1 土槿皮: 木栓层偶残留 ,木栓细胞每隔 1~ 3层则有 1~ 2
层外壁及径向壁加厚的细胞 ,壁木栓化并微木化 ,壁孔明显。 栓内
层宽约 2~ 8列细胞 ,多切向延长 ,间有石细胞。 韧皮部宽广 ,散有
树脂细胞及粘液细胞。射线单列 ,含树脂。树脂细胞含红棕色树脂
状物 ,呈单列环带状与筛胞相间排列 ;粘液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 ;
石细胞常 4~ 10余个成群 ,大小不等 ,孔沟 ,层纹细密 ,薄壁细胞含
淀粉粒。 见图 1。
图 1 土槿皮横切面简图
2. 1. 2 紫荆皮:木栓层由 6~ 10余列扁长方形细胞组成 ,外侧的
数层细胞含紫棕色物质。 皮层窄 ,分泌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 ,内含
油滴 ;石细胞多 ,三角形及不规则形 ,壁特厚 ,木化 ,胞腔小 ,嵌满多
面形或类方形细小的草酸钙结晶 ;晶纤维多 ,壁厚而木化 ,嵌有众
多草酸钙小方晶或多面体晶体。射线由 2~ 3列方形或长方形的薄
壁细胞构成。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见图 2。
图 2 紫荆皮横切面简图
2. 2 粉末特征
2. 2. 1 土槿皮: 粉末棕红色。 石细胞众多 ,黄棕色或灰黄色 ,多成
群 ,呈类方形 ,椭圆形或不规则分枝状 ,壁极厚 ,有的一面壁较薄 ,
层纹多不明显 ,纹孔细密 ,胞腔内多含黄棕色块状物。筛胞较多 ,大
多成束 ,侧壁有多数椭圆形筛域 ,排列成网状。树脂细胞类方形 ,纵
向连接 ,内含红棕色树脂状物。粘液细胞较大 ,类圆形。木栓细胞棕
色 ,多角形 ,壁稍厚。淀粉粒众多 ,多为单粒 ,类圆形或椭圆形 ,脐点
短缝状或星状 ,大粒有层纹隐约可见 ;复粒少 ,多由 2~ 3个分粒组
成 [4]。 见图 3。
图 3 土槿皮粉末显微特征图
2. 2. 2 紫荆皮: 粉末黄棕色。 草酸钙方晶多 ,小 ,嵌在纤维及石细
胞上 ,少数散在。 石细胞为大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 ,壁特厚 ,胞腔
小 ,壁木化 ,表面几乎嵌满草酸钙方晶。分泌细胞椭圆形 ,内含淡蓝
色油滴。 晶纤维多 ,成群或散在 ,长梭形 ,壁极厚 ,表面嵌有众多方
晶。 淀粉粒多复粒 ,脐点星状或点状 [4 ]。 见图 4。
图 4 紫荆皮粉末显微特征图
420
时珍国医国药 2000年第 11卷第 5期 LISHIZHEN M EDICINE AND M ATERIAM EDICA RESEARCH 2000 V OL. 11 NO. 5 
几种假性霉变药材简易鉴别
朱跃华1 , 王 辉 2
( 1.江苏省沛县药品检验所  221600; 2.江苏省沛县卫生防疫站  221600)
提要 假性霉变药材较常见 ,易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通过对常见几种假性霉变药材及简易鉴别的介绍 ,以引起重
视。
关键词 假性霉变 ; 鉴别
中图分类号: R286.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805( 2000) 05-0421-01
Several Simple Discrimination of False Mould Crude Drugs
ZHU Yue-hua
1
,W ANG Hui
2
( 1. Peixian Drugs Quarantine Station, Jiangsu Province 221600, China;  2. Peix ian Health
Anti-epidemic Clinic, J iangsu Province 221600, China )
Abstract  The fa lse mould crude drug s ar e very common to be seen. They often cause some unecessary economic
damages. We want to a ttach impo rtance to false mould crude drug s by introducing severa l false mould crude drugs and
their discrimination.
Key words  Fa lse mould;  Discrimina tion
  药材发霉是贮藏保管中常见的一种变质现象。 霉一般呈黄白
色、黄绿色或黑灰色 ,手搓有潮湿感、滑腻感 ,擦之其色变淡 ,显微
镜下可见分生孢子柄 ,具霉气。霉药不治病且危害极大。轻微的发
霉可挽回部分损失 ,严重的霉变只有弃毁。 另一方面 ,药材霉变也
有假性现象 ,如不能正确识别 ,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将检查中
常见到的几种假性霉变药材及简易鉴别分述如下 ,以供同行参考。
1 酒女贞子
女贞子经酒蒸后能增强补肝肾的作用 ,其内含物易随酒渗出
附于表面而形成一层白霜。 霜为白色粉末 ,手搓无粘腻感 ,显微镜
下无分生孢子柄。 具酒香气。
2 茅苍术
根茎含挥发油 ,主要成分为 β -桉醇、茅苍术醇等。 药材断面在
空气中暴露稍久 ,β -桉醇易于析出表面 ,形成白色微细针状结晶
体 ,药材上习称“吐脂”或“吐霜”。 无霉气 ,有浓郁特异香气。
3 乌梅
乌梅含有枸橼酸、琥珀酸、苹果酸等多种有机成分 ,常与金属
离子结合成盐 ,在其表面形成一层白色霜状物。 用手摩擦其色不
变 ,显微镜下为不规则块状结晶体。 具梅酸气 ,味酸而涩。
4 五味子
也含多种有机酸及糖分 ,遇潮易霉烂。其体内含有的铁、锰、磷
等矿物质易与有机酸形成盐 ,在其表面析出成白霜。用手摩擦后药
材颜色不变 ,显微镜下可见各种块状结晶体。 气微 ,味咸酸。
5 盐炙药材
药材经盐炙后能引药下行 ,增强滋阴降火的功效。 另一方面 ,
盐炙药材如巴戟天、益智仁等 ,在放置时间长、温度高时 ,盐分很容
易随水分蒸发而渗出 ,在药材表面形成稀疏白色霜状物 ,使药材表
面颜色加深。 用手擦之其色不变 ,显微镜下为块状结晶体 ,大小不
等 ,有棱角或凹凸不平。气微 ,味咸。
6 猪牙皂
药材表面具有一层蜡质白粉 ,用手擦去后有光泽 ,显微镜下呈
杆状 ,无霉气。
此外 ,尚有其它假性霉变现象。
综上所述 ,各种假性霉变与霉具有质的不同 ,只要在实际工作
中 ,经常观察 ,认真检查 ,不盲目地下结论 ,就能避免损失 ,更好地
适应祖国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
收稿日期: 1999-12-08; 修订日期: 2000-01-17
作者简介:朱跃华 ( 1965-) ,男 (汉族 ) ,现任江苏省沛县药品检验所
主管中药师 ,学士学位 .
3 结论
通过对土槿皮和紫荆皮外观性状 ,横切面组织及粉末显微特
征的鉴别 ,发现二者有显著区别 ,为药材检验 ,经营 ,使用部门提供
了简便、可靠的鉴别方法。
参考文献:
[1 ]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下册 [M ].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 , 1992∶ 27, 628
[2 ]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 ,上册 [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2
∶ 90
[3 ]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 ,下册 [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2
∶ 2364
[4 ] 徐国钧 .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6∶
586, 646
421
LISHIZHEN MEDICIN E ANDM A TERIA MEDICA RESEARCH 2000 VOL. 11 NO. 5 时珍国医国药 2000年第 11卷第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