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广西瑶族藤茶中双氢杨梅树皮素的药理研究



全 文 :广西瑶族藤茶中双氢杨梅树皮素的药理研究△
广西中医药研究所 ( 530022) 钟正贤 覃洁萍*  周桂芬 陈学芬
提 要 从广西瑶族藤茶中提取的双氢杨梅树皮素 ,经药理研究表明 ,该化合物以 1. 0、 0. 5g /kg剂量给小鼠
灌服 ,能显著增强呼吸道酚红排出量和减少氢氧化胺实验性咳嗽次数 ,具有祛痰止咳作用 ,降低高血脂症小鼠
血清 TC、 TG值 ,升高 HDL— C水平。 此外 ,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有明显保护作用。
关键词 双氢杨梅树皮素 祛痰止咳 降血脂 保肝作用
  广西瑶族藤茶系葡萄科蛇葡萄植物显齿蛇葡萄
Ampelopsis g rossedenta ta ( Hand- Mazz) W· T·
w ang的茎叶 ,其味甘淡 ,性凉 ,具有清热解毒、祛风
湿、强筋骨等功效。 瑶族百姓将其嫩茎叶制成保健
茶 ,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黄疸型肝炎等
症〔1〕 ,已有数百年的使用历史。 据文献报道 ,藤茶水
煎剂具有发汗降温和免疫增强作用。 临床上治疗上
呼吸道感染、中暑显效率为 90%左右〔2〕。藤茶水提物
有镇痛抗炎作用〔3〕。 覃氏等人从广西瑶族藤茶中首
次提到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双氢杨梅树皮素 ( Am-
pelopsin C15H12O8 )〔4〕 ,其药理作用国内报道尚少。根
据民间对藤茶的医疗用法 ,本文对该化合物进行了
祛痰止咳 ,降脂和保肝作用等药理作用的初步探讨。
1 实验材料
1. 1 药物及试剂: 双氢杨梅树皮素为白色微黄结
晶 ,由广西中医学院药学系提供。使用时加数滴吐温
- 80研磨成乳浊液体供实验用。氯化胺为广东汕头
新宁化工厂产品。 咳必清为安徽省淮南市第三制药
厂产品。安妥明为江苏扬州制药厂产品。联苯双酯为
北京协和药厂产品。胆固醇为荷兰进口 ,中国医药公
司北京采购供应站分装。三号胆盐为 oxid进口 ,上海
化学试剂分装厂。 甲基硫氧嘧啶为广州光华制药厂
产品。 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蜜度脂蛋白胆固
醇测定试剂盒均为温州东瓯生物工程试剂厂产品。
血清 GPT、 GOT、总胆红素测定试剂盒均为上海荣
盛生物试剂厂产品。
1. 2 动物 : N IH种小鼠 ,体重 18~ 22g ,雌雄兼用 ,
由广西中医药研究所动物室提供。
1. 3 仪器: 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 ,上海分析仪器三
厂。 402型超声雾化器 ,上海合力医疗器械厂。
2 方法与结果
△广西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广西中医学院药学系
2. 1 祛痰作用: 采用酚红法实验〔5〕。 取小鼠 40只 ,
随机分为对照组 ,氯化胺 ( 1. 0g /kg )组 ,双氢杨梅树
皮素 1. 0g /kg和 0. 5g /kg组。 给药组按 0. 2. ml /10g
体重 ig给药 ,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 每天 1次 ,
连续 7d。 末次给药 30min后 , ip2%酚红 0. 5ml /只 ,
30min后处死动物 ,分离气管 ,用 5% NaHCO3溶液
抽洗 3次 ,每次 0. 5ml。收集洗出液在 722型光栅分
光光度计上测 O、 D值 (λ= 546nm ) ,计算酚红含量
( ug /ml)。 给药组与对照组作组间比较 T检验 ,结果
见表 1。 结果表明 ,双氢杨梅树皮素大小剂量组和阳
性对照药氯化胺组的酚红排泌量 ,与对照组比较均
有明显升高。提示双氢杨梅树皮素有明显祛痰作用。
表 1 双氢杨梅树皮素的祛痰作用 ( x-± s)
组 别 剂量
( g /kg)
动物数 (只 ) 气管酚红排泌量
( ug /m l)
对照组 10 1. 68± 0. 57
氯化胺 1. 0 10 3. 13± 1. 71*
双氢杨梅 0. 5 10 2. 32± 0. 43*
树皮素 1. 0 10 2. 49± 0. 85*
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5
2. 2 止咳作用: 取小鼠 4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咳
必清 ( 0. 02g /kg )组 ,双氢杨梅树皮素 1. 0g /kg和 0.
5g /kg组。给药组按 0. 2ml /10g体重 ig给药。对照组
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每天 1次 ,连续给药 7d。末次给
药 1h后 ,按氨水引咳法实验〔6〕。将小鼠置于 4L玻璃
罩内 ,用 25%氢氧化胺于超声雾化器上恒压喷雾
10s,立即将小鼠取出。以上鼠腹腔收缩 ,张口为咳嗽
指标 ,记录咳嗽潜伏期和 2min内咳嗽次数 ,结果作
组间比较 T检验 ,结果见表 2。 结果表明 ,双氢杨梅
树皮素大小剂量组能明显延长咳嗽潜伏期和减少咳
嗽次数 ,其中大剂量组的止咳作用强度与阳性对照
组咳必清相当。 提示双氢杨梅树皮素对小鼠实验性
咳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42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1998年 7月 (第 4卷 )第 3期DOI : 10. 16041 /j . cnki . cn15 -1175. 1998. 03. 031
表 2 双氢杨梅树皮素对小鼠实验性咳嗽保护作用 ( x± s )
组 别 剂量 ( g /kg) 动物数 (只 ) 咳嗽潜伏期 ( s ) 2min咳嗽次数 (次 )
对照组 10 21. 9± 7. 9 21. 4± 6. 9
咳必清 0. 02 10 71. 8± 10. 7* * 6. 9± 2. 4* *
双氢杨梅 0. 5 10 53. 7± 13. 2* 10. 5± 6. 7*
树皮素 1. 0 10 64. 2± 13. 7* * 7. 1± 5. 8* *
     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1,* * P < 0. 001
2. 3 降脂作用: 乳剂组成: 10%胆固醇 , 2%去氧胆
酸钠 , 1%甲基硫氧嘧啶 , 20%猪油 ,吐温 - 80和丙二
醇各 20ml助溶 ,加水至 100ml装瓶备用。
按单爱莲介绍的喂高脂乳剂小鼠高血脂症模
型〔7〕。 取小鼠 5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高脂模型组 ,
安妥明 ( 0. 035g /kg )组 ,双氢杨梅树皮素大剂量 ( 1.
0g /kg )组和小剂量 ( 0. 5g /kg )组。 给药组按 0. 2m l /
10g体重 ig给药 ,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
水。每天 1次 ,连续用药 10d。每天上午给药后 ,下午
除正常对照组外 ,其余各组小鼠均给予高脂乳剂 0.
5ml /只 ,造成实验性高血脂症。于第 10d用药后禁食
过夜 ,次日晨从小鼠眼眶静脉丛取血 ,按酶法检测血
清总胆固醇 ( TC)、甘油三酯 (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 ( HDL- C)含量 ,结果作组间 T检验 ,结果见表
3。结果表明 ,模型组血清 TC、 TG值明显升高 , HDL
- C值下降。与模型组比较 ,双氢杨梅树皮素大小剂
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 TC、 TG值 ,还能使 HDL- C
值略有升高。 说明双氢杨梅树皮素能抑制高脂乳剂
引起的小鼠血脂升高 ,具有降脂作用 ,其作用强度与
阳性对照药安妥明相似。
表 3 双氢杨梅树皮素对高血脂症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 x-± s )
组别 剂量
( g /kg)
动物数
(只 )
TC
( mmol /L)
TG
( mmol /L)
HDL- C
( mmol /L)
对照组 10 3. 44± 0. 94 1. 37± 0. 42 1. 74± 0. 38
模型组 10 10. 87± 5. 86△△△ 2. 16± 0. 48△△△ 1. 29± 0. 51
安妥明 0. 035 10 5. 52± 1. 54* * 1. 68± 0. 12* * 1. 67± 0. 94
双氢杨梅 0. 5 10 8. 48± 4. 73* 1. 74± 0. 28* 1. 41± 0. 22
树皮素 1. 0 10 6. 26± 2. 20* * 1. 68± 0. 16* * 1. 53± 0. 54
与对照组比较△△△P < 0. 001。 与模型组比较* P < 0. 05,* * P < 0. 01
2. 4 保肝作用:取小鼠 5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肝
损伤组 ,联苯双酯 ( 0. 1g /kg )组 ,双氢杨梅树皮素大
剂量 ( 1. 0g /kg )组和小剂量 ( 0. 5g /kg )组。 给药组按
0. 2ml /10g体重 ig给药 ,对照组和肝损伤组给予等
体积蒸馏水。每天 1次 ,连续用药 7d。末次给药后约
10小时 ,除对照组外 ,其余各组小鼠 ip1%四氯化碳
( CCl4 )液体石腊油溶液 10ml /kg ,禁食过夜 ,自由饮
水。次日晨从小鼠眼眶静脉丛取血 ,按赖氏法测定血
清谷丙转氨酶 ( SGPT)、谷草转氨酶 ( SGOT )和血清
总胆红素 ( T- BIL,苯甲酸钠咖啡因比色法 )含量 ,
结果作组间比较 T检验 ,结果见表 4。 结果表明 ,双
氢杨梅树皮素大小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 CCl4所致
小鼠血清 GPT、 GOT活性升高 ,以及降低 T- BIL
含量 ,但比阳性对照药联苯双酯作用稍弱 ,显示双氢
杨梅树皮素有明显的降酶退黄的保肝作用。
表 4 双氢杨梅树皮素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x-± s )
组 别 剂量 ( g /kg) 动物数 (只 ) SGPT( u) SGO T( u) T- BIL( umol /L)
对照组 10 55. 40± 6. 87 150. 00± 37. 08 2. 65± 1. 25
肝损伤组 10 356. 60± 77. 37△△△ 309. 20± 63. 31△△△ 4. 88± 2. 70△
联苯双酯 0. 1 10 153. 20± 80. 25* * * 209. 60± 38. 27* * * 2. 76± 1. 34*
双氢杨梅 0. 5 10 245. 00± 63. 54* * 222. 20± 64. 29* * 3. 24± 2. 34
树皮素 1. 0 10 205. 40± 82. 21* * 169. 00± 44. 26* * 2. 76± 1. 48*
与对照组比较△P < 0. 05,△△△ P < 0. 001,与肝损伤组比较* P < 0. 05,* * P < 0. 01,* * * P < 0. 001
3 讨 论
据文献报道 ,藤茶植物在我国广西、广东、云南、
贵州、福建等省区均有广泛分布 ,民间应用大体相
同〔8〕。近期有人报道 ,从藤茶中分离到一种双氢黄酮
431998年 7月 (第 4卷 )第 3期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彝族药布什都补此的有效成分研究△
云南省大理医学院药学系 ( 671000) 董光平 杨景鹏*  余放争* *  杨永寿
提 要 从彝族民间习用抗肝炎药“布什都补此” (即紫红獐牙菜 Sw er tia Punicea Hemsl)中提取分离到 6个
单体化合物。 经 IR、 UV、 M S和 1 HNM R波谱分析及物理、化学等方法鉴定出化合物 I为齐墩果酸 ( o leanolic
acid);Ⅱ为 β—谷甾醇 (β— sitoster ol) ;Ⅲ为 4— β— D—葡萄糖— 1, 3, 6, 7—四羟基唑酮 ( 4— β— D— g lucopyr a-
nosyl— 1, 3, 6, 7— te trahydr oxyxanthone)。 Ⅰ 和Ⅲ为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关键词 布什都补此 紫红獐牙菜 唑酮 齐墩果酸
  龙胆科 ( Gentianaceae )獐牙菜属 ( Sw er tia )植物
在全世界约有 170种 ,在我国约有 80种。 在这约 80
种獐牙菜中 ,有药用记载的达 40余种。 被作为药用
的獐牙菜提取物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功效广泛 ,归
纳起来主要有:①清肝利胆、清热除湿功能 ,并且抗
炎作用强。 如典型的藏成药制剂 “八味獐牙菜丸”、
“八味獐牙菜散”、“九味獐牙菜丸”等对黄疸型肝炎、
胆囊炎疗效显著〔1〕;②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
痛和镇静作用〔2〕; ③能治疗胃溃疡等胃肠道疾
病〔3、 4〕;④对皮肤和毛发有保护与调理作用〔5〕 ;⑤有
较好的抗真菌功能〔6、 7〕 ;⑥在抗利什曼原虫方面作用
独特〔8〕;⑦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9〕 ;⑧有抗胆碱活
△云南省科委资助课题 ( 96C142M )“彝族民间习用抗
肝炎药紫红獐牙菜的研究”内容之一。
* 云南省民族学院 1996届化学系实习生
* * 云南省医学情报所
性〔10〕;⑨能抑制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 ( HIV )的 DNA
聚合酶的活性〔11〕。
彝族民间习用抗肝炎药“布什都补此”即为獐牙
菜属紫红獐牙菜 ( Swer tia punicer Hemsl)的全草 ,又
名肝炎草、水黄莲、草龙胆。
布什都补此味苦 ,性凉 ,入心、肝、肺、脾四经 ,在
彝族民间有悠久的用药历史。 云南省宾川县一位 93
岁高龄的张应忠彝族老医生自 10余岁便跟祖辈学
医采药 ,他利用该药治疗各类型肝炎及胆囊炎的历
史已有近 80年。 该民族药在民间主要被用于清热、
健胃、黄疸和非黄疸型肝炎、胆囊炎、毒蛇咬伤、瘰
疬、乳疮、内外出血、胃炎、百日咳等疾病的治疗 ,是
彝医较为常用且功效显著的草药。 该药在云南省药
品标准 ( 1974年版 )中曾作为配方药之一出现。 为充
分发掘抗肝炎药新资源 ,我们对该彝族药进行了化
学成分研究。 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 6个单体化
醇化合物 ,证实其能拮抗肾上腺素和高 K+ 所致兔胸
主动脉 收缩反应 ,预期该化合物在抗高血压病可
能有效〔9〕。 双氢杨梅树皮素为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
之一种 ,存在于杨梅科、杜鹃科、藤黄科、大戟科等植
物中 ,有抗癌、利胆和抗炎作用〔10〕。 从藤茶中分离到
该化合物则是首次报道〔4〕。根据前人的研究证明 ,黄
酮类化合物对心血管、呼吸、消化等系统均有广泛的
药理活性〔11〕。因此 ,我们根据广西瑶族藤茶民间用法
和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特性 ,设计了祛痰止咳、降脂
和抗肝炎等方面的药理研究 ,证实其能明显抑制氨
水引发的小鼠实验性咳嗽和降低酚红排泌量 ,具有
止咳祛痰作用。并能降低高血脂症小鼠血清 TC、 TG
水平 ,以及对 CCl4引发的肝损伤模型有明显保护作
用 ,说明其有降脂和抗肝炎作用。以上仅是我们对广
西瑶族藤茶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 ,其他方面的药理
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因此 ,从广西瑶族藤茶的民间
应用和文献报道看 ,藤茶是一种具有广泛开发和应
用价值的民族药物。
参考文献
1.广西中医药研究所编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广
西人民出版社 , 1986: 300
2.周雪仙 ,等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 1996; 2( 4):
37
3.林建峰 ,等 .福建医药杂志 , 1995; 17( 4): 39
4.覃洁萍 ,等 .天然产物开发与研究 , 1998; ( 1)
待发表
5.李美珠 ,等 .中成药 , 1992; 14( 11): 28
6.裴妙荣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 1996; 12(特
刊 ): 28
7.单爱莲 ,等 .药学通报 , 1985; 20( 3): 41
8.王文军 ,等 .植物分类学报 , 1979; 17( 3): 73
9. 周天达 ,等 .中国药学杂志 , 1996; 31( 8): 458
10.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编 .植物
药有效成分手册 , 1986: 751
11.韩公羽 ,等编著 .植物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与
开发 ,杭州大学出版社 , 1991: 94~ 102
1997年 12月 15日收稿
44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1998年 7月 (第 4卷 )第 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