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痰火草的性状与显微鉴别



全 文 :收稿日期:2014-06-27
作者简介:罗景斌(1988-),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药用植物资源与中药质量标准研究;E-mail:jingbinluo@ 163. com。
* 通讯作者:刘基柱,E-mail:liujzhgd@ 126. com。
痰火草的性状与显微鉴别
罗景斌,刘基柱* ,林晓菁,梁汉宁,廖 津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 目的:研究痰火草生药学特征。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对痰火草根、茎、叶进行切片,使用显微技术观察
组织构造及显微特征。结果:根表皮可见根毛,下皮为 1 列增大的类方形薄壁细胞,横切面内皮层环状排列,初生
木质部为多原型;茎横切面有 20 ~ 22 个维管束间断排列成环,皮层可见草酸钙针晶,薄壁组织中有分泌腔分布;叶
脉横切面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叶下表皮具有非腺毛,气孔为平列四细胞型;全草粉末中可见苞片表皮、花瓣表皮、花
粉粒、草酸钙针晶、非腺毛、导管和淀粉粒。结论:痰火草组织特征明显,可为其鉴定、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痰火草;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2.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15)02-0284-03
DOI:10. 13863 / j. issn1001-4454. 2015. 02. 019
痰火草为鸭跖草科植物大苞水竹叶 Murdannia
bracteata (C. B. Clarke)J. K. Morton ex Hong的全草。
又名青竹壳菜、青鸭跖草。味甘、淡,性凉。可化痰
散结、清热通淋,主治瘰疬痰核、热淋等〔1,2〕。其资
源丰富,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常见于水沟边及密林
下。目前对痰火草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更进一步开
发利用民族药用资源,现对其进行性状鉴别和显微
鉴别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 1 材料 实验材料经笔者刘基柱副教授鉴定为
鸭跖草科植物大苞水竹叶 Murdannia bracteata(C.
B. Clarke)J. K. Morton ex Hong的全草(见表 1)。采
用石蜡切片法、粉末制片法、撕取表皮法、解离组织
制片法进行显微特征研究。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
纯。
表 1 痰火草样品采集信息
样品编号 采集时间 采集地点 植株数
1 2013-03-12 广东广州市大学城 6
2 2013-04-17 广东广州市大学城 7
3 2013-07-05 广东广州市大学城 8
4 2013-07-17 广东肇庆市鼎湖山 4
5 2013-07-21 广东梅州市蕉岭县 3
6 2013-07-26 福建龙岩市武平县 3
7 2013-10-03 广东广州市大学城 5
8 2013-11-05 福建龙岩市武平县 4
9 2014-01-15 广东广州市大学城 6
10 2014-02-24 广东梅州市蕉岭县 3
1. 2 仪器 ML-11 生物显微镜(广州市明美科技
有限公司);Motic Multi-plexer 图像处理系统(麦克
奥迪实业有限公司,中国厦门);DYG-9143B-2 电烘
箱(上海福玛实验设备有限公司);LK-400 手提式高
速中药粉碎机(浙江温岭市创力药材器械厂);划走
式切片机(Warner-Lambert Co. ,美国);DS-8510DT
超声清洗器(上海生析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2 性状鉴别
根呈细圆柱形,灰绿色,须根多而细,易折断;气
微,味甘。茎呈细圆柱形,直径 2 ~ 4 mm,表面灰绿
色或灰棕色,被短柔毛;不易折断,断面灰黄色,具纵
皱纹;茎节间多须根;气微,味甘。叶多皱缩卷曲,两
面无毛或背面被白色短柔毛,展平后完整者呈披针
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 3 ~ 18 cm,宽约 8 ~ 15 mm,先
端急尖,基部下延成膜质鞘,包茎,叶鞘被白色柔毛;
质韧,不易折断;气微,味甘。
3 显微鉴别
3. 1 根横切面 类圆形。表皮细胞 1 列,类长方
形,排列整齐紧密,多见根毛。下皮为 1 列增大的类
方形薄壁细胞。皮层宽广,约占根横切面的 3 /4,多
由多角形薄壁细胞组成,大小不一。内皮层细胞类
长方形,紧密排列成环。中柱鞘细胞 1 ~ 2 列,排列
整齐。维管束辐射形,初生木质部 7 束,呈星芒状,
中间为大型导管,直径达 72 μm。见图 1、2。
3. 2 茎横切面 椭圆形。表皮细胞 1 列,类方形
或类长方形,排列整齐、紧密,外被光滑波状角质层,
厚约 2. 5 μm,具非腺毛,由 2 ~ 4 个细胞组成;外皮
层由 3 ~ 5 层类方形或椭圆至圆形细胞组成,排列紧
密、整齐,无细胞间隙;中皮层由若干层圆形或切向
延长椭圆形薄壁细胞组成,排列疏松;偶见薄壁细胞
内含草酸钙针晶;内皮层明显,排列整齐、紧密;中柱
内侧 20 ~ 22 个外韧型维管束散生排列成环,导管直
径 13 ~ 50 μm;中柱内侧 13 ~ 16 个分泌腔散生于薄
·482·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8 卷第 2 期 2015 年 2 月
图 1 痰火草根横切面详图(×100)
1. 根毛 2. 表皮 3. 下皮 4. 皮层 5. 内皮层 6. 韧皮
部 7. 中柱鞘 8. 木质部
图 2 痰火草根横切面简图(×40)
1. 表皮 2. 皮层 3. 内皮层 4. 韧皮部 5. 木质部
壁组织中;髓部宽广,由近圆形薄壁细胞组成。见图
3、4。
3. 3 叶横切面 上、下表皮均由 1 层细胞组成,排
列紧密,切向延长,类方形或类长方形,外被平滑角
质层;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分化不明显,细胞类圆
形,排列疏松,近上表皮处较下表皮处细胞明显增
大;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导管多个聚集;表皮可见大
量非腺毛,由 2 ~ 5 个细胞组成;薄壁组织散在草酸
钙针晶。见图 5。
3. 4 叶表皮特征 上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垂周壁
较平直,无气孔和腺毛。下表皮:细胞不规则形,垂
周壁较平直;气孔较多,为平列四细胞型〔3〕,两侧副
图 3 痰火草茎横切面详图(×100)
1. 非腺毛 2. 角质层 3. 表皮细胞 4. 外皮层 5. 草酸
钙针晶 6. 中皮层 7. 内皮层 8. 韧皮部 9. 木质部
10. 髓部 11. 分泌腔
图 4 痰火草茎横切面简图(×40)
1. 表皮 2. 皮层 3. 内皮层 4. 韧皮部 5. 木质部 6.
分泌腔 7. 髓部
卫细胞伸长,平行于保卫细胞,两极副卫细胞较窄
小;气孔指数为 20% ~25%;可见大量非腺毛,2 ~ 4
个细胞组成,常弯曲。见图 6。
3. 5 粉末 灰绿色。苞片表皮细胞不规则形,垂
周壁弯曲,可见非腺毛,顶端细胞圆钝,由 2 个细胞
组成,气孔为平列四细胞型。花冠表皮细胞类长方
形,垂周壁较平直,无非腺毛及气孔。花粉粒黄色,球
形,直径 5 ~8 μm,外壁具刺状突起,萌发孔 3 个。草
酸钙针晶众多,单个或成束散在,纤细,长至75 μm。
·582·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8 卷第 2 期 2015 年 2 月
图 5 痰火草叶脉横切面详图(×100)
1. 角质层 2. 上表皮细胞 3. 海绵组织 4. 草酸钙针晶
5. 木质部 6. 韧皮部 7. 下表皮细胞 8. 非腺毛
图 6 痰火草叶表皮详图(×100)
A. 上表皮 B. 下表皮
叶表皮非腺毛由 3 ~ 7 个细胞组成,常呈镰刀状弯
曲,顶端细胞尖锐。导管 3 种:多见螺纹导管,直径
18 ~ 23 μm;梯-网纹导管,直径 24 ~ 31 μm;可见网
纹导管,直径 26 ~ 35 μm。淀粉粒为单粒,类圆形,
直径 4 ~ 8 μm,脐点明显,为点状。见图 7。
4 讨论
本实验对采自不同地区及不同季节的材料均进
行了观察研究,其根、茎、叶及粉末特征均无显著差
异,增加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显微鉴别中,根横切面中表皮多见根毛;下皮为
1 列增大的类方形薄壁细胞;皮层宽广,约占根横切
面的 3 /4;维管束辐射形,初生木质部 7 束,呈星芒
状,中间为大型导管,直径达 72 μm。茎横切面中皮
图 7 痰火草粉末图(×100)
1. 苞片表皮细胞 2. 花冠表皮细胞 3. 花粉粒 4. 草酸
钙针晶 5. 非腺毛(a. 叶表皮非腺毛,b. 苞片表皮非腺毛)
6. 导管 7. 淀粉粒
层可见草酸钙针晶,中柱外侧可见外韧型维管束 20
~ 22 个排列成环,中柱内含大量分泌腔。气孔为两
侧伸长的副卫细胞平行于保卫细胞、两极副卫细胞
较窄小的平列四细胞型。粉末中苞片表皮细胞不规
则形,垂周壁弯曲,可见非腺毛,顶端细胞圆钝,由 2
个细胞组成;花冠表皮细胞类长方形,无非腺毛及气
孔;花粉粒外壁具刺状突起,萌发孔 3 个;叶表皮非
腺毛呈镰刀状弯曲,顶端细胞尖锐;草酸钙针晶、梯-
网纹导管、螺纹导管、淀粉粒多见。以上特征可作为
痰火草的鉴定依据,为该药材的质量评价及进一步
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参 考 文 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 中华本草
[M].第八册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04.
[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 广东植物志[M]. 第 6
卷.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330.
[3]金延明,李胜华,蔡少青 . 中药材中常见气孔类型与特
征鉴别[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5):267-268.
·682·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8 卷第 2 期 2015 年 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