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绵马贯众抗疟活性筛选
高增平1 陆蕴如1 李国福2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北京 100102)
(2军事医学科学院五所 北京 100071)
摘要:以 Peters 4 d 抑制试验法 ,对绵马贯众的甲醇总提物及其 4 个不同极性的部位进行了抗疟活
性测试。结果表明:部位 A和B 具有较强抗疟活性。
关键词:绵马贯众;抗疟;部位;筛选
中图分类号:R284.1
常用中药绵马贯众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
基 ,具有驱虫 、抗菌 、抗病毒 、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
性[ 1 ~ 6] ,但至今为止未见有抗疟活性的报道 ,本课题
组经研究首次发现绵马贯众具有较强的抗疟活性 ,
本文为抗疟活性筛选实验结果 。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疟原虫
动物:瑞士种昆明远交系小白鼠 ,雌雄各半 ,4 ~
5周龄 ,体重18 ~ 22 g ,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
中心提供 ,随机分组 ,每组 10只 ,空白对照组 20只。
疟原虫: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K173
株 ,1983年由英国伦敦热带医学和卫生学院 Peters
试验室引进 。每只小鼠接种 1×107 个原虫寄生的
红细胞 ,接种日为 D0 ,次日为 D1 ,依次类推 。
1.2 受试药物的制备
将绵马贯众药材粗粉用甲醇提取 ,减压回收溶
剂 ,得甲醇总提物;取部分总提物用水分散 ,依次用
石油醚 、乙酸乙酯 、正丁醇萃取 ,萃取液分别减压回
收溶剂 ,得到石油醚提取物(部位 A)、乙酸乙酯提取
物(部位 B)、正丁醇提取物(部位 C);萃取后的水层
蒸干得水提物(部位 D)。
1.3 给药方法
绵马贯众的甲醇总提物及其 4 个部位 A 、B 、C 、
D ,各设 5 个剂量组 ,组距为 0.5 , 最大剂量为 600
mg/kg ,灌胃给药 ,容积为每只0.2 mL。
1.4 试验方法
采用Peters 4 d抑制试验法 ,接种原虫后 D0 ~ D3
日连续给药 4 d ,每天给药 1次 ,第 4天每组动物定
量取血混合 ,涂制薄血膜 ,甲醇固定 ,Giemsa 染色 ,镜
检原虫 。以给药组与对照组原虫寄生率之比计算原
虫抑制率。用直线回归法求出抑制原虫 50%(ED50)
和 90%(ED90)的药物剂量。
2 实验结果
结果见表1 ,空白对照组原虫寄生率为 233‰。
由表1可知 ,绵马贯众具有抗疟活性 ,且有效部
位为石油醚部位(部位 A)和乙酸乙酯部位(部位
B)。
表 1 绵马贯众甲醇总提物及其四个部位对伯氏疟原虫 K173株抗疟活性测定结果
样品 不同给药剂量的原虫抑制率/ %
600.0 mg/ kg 300.0 mg/ kg 150.0 mg/ kg 75.0 mg/ kg 37.5 mg/kg ED50/mg/ kg ED90/mg/ kg
总提物 70.80 48.60 37.50 24.90 11.50 263.69 2255.86
部位 A 99.50 48.50 33.00 20.20 9.90 150.57 426.98
部位 B 93.60 52.80 27.90 16.70 1.30 213.96 605.99
部位 C 42.50 26.20 0.00 18.50 0.00 914.28 >1000
部位 D 50.20 25.30 0.40 18.50 9.90 >1000 >2000
3 结论
从实验结果可知 ,甲醇总提物抗疟活性小于部
位A和 B ,其原因是甲醇总提物中既含有抗疟活性
成分 ,也含有非活性成分 ,而部位 A和 B 则保留了
活性成分 ,祛除了大部分非活性成分 ,因此活性得以
提高。
绵马贯众抗疟作用的发现扩大了其药用范围 ,
而且实验结果表明其部位A和 B为抗疟活性部位 。
·45·2002年 7月第 25卷第 4期July 2002 , Vol.25 , No.4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CM
*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高增平,女 , 38岁 ,医学硕士 ,在读医学博士生 ,副教授
崔向青 ,女 , 33岁 ,讲师
参 考 文 献
1 王浴生 , 邓文龙 , 薛春生.中药药理与应用.第 2 版.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8.880
2 Byung-Sun Min , Miyuki Tomiyama , Chao-mei Ma , et al.
Kaempferol acetylrhamnosides from the rhizome of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and their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ree different activi-
tie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 reverse transcriptase.
Chem Pharm Bull , 2001 , 49(5):546~ 547
3 薛惟建.东北贯众素的抗肿瘤作用及对的损伤效应.中
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 1988 , 2(2):150~ 151
4 Kapadia GJ , Tokuda H , Konoshima T , et al.Anti-tumor pro-
moting activity of Dryopteris phlorophenone derivatives.Cancer
Lett , 1996 , 105(2):161~ 163
5 董杰德.四种中草药抗柯萨奇病毒及艾柯病毒实验.山
东中医学院学报 , 1993 , 17(4):46~ 47
6 蒋亚生 , 杨 宁.贯众的药理研究进展.药学实践杂志 ,
2000 , 18(1):17 ~ 18 (收稿日期:2001-06-19)
Screening of the Antimalarial Parts of the Extract of Guanzhong
(the Rhizome of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Gao Zengping (高增平), Lu Yunru(陆蕴如), Li Guofu(李国福)
(College of Chinese Pharmacy ,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Beijing 100102)
ABSTRACT:The wholel methanol extract of Guanzhong(the rhizome of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and its 4 parts of
different chemical polarity were tested by Peters 4-day inhibition method for screening their antimalarial activ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art A and part B of the extract possessed relatively strong antimalarial activity.
KEYWORDS:Guanzhong;Rhizome of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Antimalarial Activity;Screening
使用 GC-MS技术分析紫苏挥发油成分
崔向青 赵淑平 杨向竹 田文泳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关键词:紫苏;挥发油;GC-MS
中图分类号:R284.1
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L.)Britt.var.acuta(Benth.)
Hand.-Mazz.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 。紫苏叶 、紫苏
梗 、紫苏子均为常用中药 ,我国南北均产 。紫苏叶能
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解鱼蟹毒。紫苏梗能宽胸利
膈 ,顺气安胎。紫苏子善降气平喘 ,消痰止咳 。紫苏
叶可供食用 ,紫苏子可以榨油 ,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
和脂肪酸[ 1] ,可作食用油 。紫苏含有丰富的挥发油 ,
不仅具有药用价值 ,而且可以作为香料添加到食品 、
烟草 、化妆品中 ,它不仅气味芳香 ,而且本身又具有
防腐抗菌作用。
紫苏在我国分布很广泛 ,为了开发和利用我国
丰富的紫苏资源 ,我们对紫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做
了深入研究 。本文着重报道 ,采用GC-MS技术 ,使
用两个不同色谱柱对紫苏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对比
分析 ,在 SE54柱上 ,初步鉴定出 12 种化合物[ 2~ 3] 。
在 SE30柱上 ,初步鉴定出 26种化合物。
1 材料与方法
选用种植的紫苏。采集开花期的无病枝叶 ,使
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挥发油。油色为黄色 ,气味芳
香 。使用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
2 仪器与测定条件
Finnigan 4021型GC-MS 仪;色谱柱:SE54 (30
m×0.25 mm);柱温:70℃ 5℃/min 250 ℃,进样口温
度:260 ℃,分离室温度:260 ℃,离子源温度:250 ℃,
进样量:0.2 μL , 电子能量:70 ev;色谱柱:SE30
(60 m ×0.25 mm);柱温:60 ℃ 5 ℃/min 120℃
8 ℃/min
230 ℃,停40 min ,进样口温度:280 ℃,分离
室温度:280 ℃,离子源温度:250 ℃, 进样量:0.2
μL ,电子能量:70 ev。
·46·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CM 2002年 7月第 25卷第 4期July 2002 , Vol.25 , 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