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中国山茶叶成分



全 文 :第 7卷第 i 期 ( 1息8 8) 分析测试通报
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
中国山茶叶成分
马卿云 王小 霞
( 中山大学测试中心 )
摘 要
本文叙述了中国山茶叶中茶碱及儿茶索组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分离及测定 方 法 。
该法准确 、 灵敏 , 各组分的变异系数在 1 . 31 %~ 3 . 28 %范因内 。 茶碱及儿茶卡组 分的定 Jl t灵敏度
分别为 0 . 1林g和 0 . 0 3环g 。
茶叶 `「,的不挥发性成分 , 茶碱 、 儿茶素及茶黄索组分对茶叶品级的评定有肴 垂 要 的 意
义 〔 ` ’ 。 白 A · H oe fl er 等 〔 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这些组分以来 , 最近亦见有报进〔 3一 “ ’ , 但
均有不完善之处 。
本文采用反相梯度洗脱法 , 可 以在一次进样中同时分离和测定山茶中的茶碱及儿茶素组
分 。 简化了样品的预处理 。 结果表明 , 线性关系良好 , 灵敏度高 。 各组 分 的变 异 系 数 在
1
.
3 1%一 3 . 28 %范围内 , 对茶碱及儿茶素组分的定最灵敏度分别为 0 . 1件g及 0 . 0 3林g , 适用于
对大批样品的评定 。
实 验 部 分
一 、 仪器
美国 v A R I A N 公司 5 0 6。 型三元梯度高效液相色谱仪 , 包 括 v al co C 6 U 六 通手动进样
阀 、 样品管体积 10 衅。 U V一 10 0型紫外一可见光程序可变检测器及 V IS T A 4 01 型色谱数据处理
机 。
二 、 试剂
甲醇 、 醋酸及二甲基甲酞胺 ( D M F )为分析纯试剂 (北京化工厂 ) , 水为自制二次脱 离 子
水 。 流动相在使用前分别用 0 . 5件m 滤膜 ( 有机溶剂 ) 及 0 . 4 5件m 滤膜 ( 水 ) 过滤 。 隔天使川
时再经过超声波水浴脱气 10 分钟 。 标准样品茶碱 ( T H P ) , 可可碱 ( T H )B 及咖啡 fkl ( C A F )
为标准生化试剂 ( E · M e r C k ) ; ( 一 ) 表桔儿茶素 ( E G C ) , ( + ) 儿茶 素 ( + C ) , ( 一 )
表儿茶素 ( E C ) , ( 一 ) 表桔儿茶素格酸醋 ( E G C G ) 及 ( 一 ) 表儿茶索 枯 酸 酪 ( E C G )
由中山大学生物系植化室提供 。
三 、 色谱条件
色 谱 柱 M i e r o p a k s R C i s一 5 ( v A R I A N 公 司 ) , 1 5 om m 火中4m m ; 前 且 柱 选om m 义
恤m m , 用 v y d ac S C 反相薄壳型微粒 ( 37 一40 件m ) 干填充 ; 柱 温 30 ℃ ; 流动相组成 : A =
醋酸 : 甲醉 : 水 ( 1 : 1 : 9 8 ) , B 二 醋酸 : 甲醇 : 二甲基甲 酞 胺 : 水 ( 1 : 1 : 5尔 4 8 ) ; 线性 梯 度 :
2 0% B一 1 0 0% B ( 0 一 3 0分钟 ) , 1 0 0% B一 1 0 0% B ( 3 0一 4 0分钟 ) , 反梯度 1 0 0 % B一 2 0% B
( 4 0一 4 5分钟 ) , 然后在 2 0% B 下平衡 10分钟 。 流速 1 . o m l /m i n ; 检测器波长 28 0 n m 。
四 、 样品预处理
挑 夯析侧试通报 第 7卷第 1期七19毖的
准确称取 2克山茶叶放入锥形瓶中 , 加入 1 0 毫升沸腾的脱离子水 , 于沸水浴 , ! ;浸取 10
分钟 , 不断搅拌 。 取出静笠 , 待冷至室温后 , 用注射器吸取上层清液 2一 5m l ,通过 S E-P P A K
C 18 净化管 〔 7 ’ ( w A T E R s 公司 ) , 弃去滤液 , 接着用 5m l 水淋洗 , 弃去洗液 , 然后用 2m l 流
动相 B 液洗出待测组分 。 准确计量收集的馏 出液 , 可直接注入色谱 柱 。 回 收 率 均 可 接 近
1 0 0%

结 果 与 讨 论
实验表明 , 在上述的样品预处理条件下 , 试液中仍然存在一部分杂质未能在第一段梯度
洗脱时 ( 20 % B一 1 0 % B ; o 一 30 分 ) 从柱上完全洗脱 , 因而影响下一次样品组分的保留时
间 , 因此 , 在进行反梯度以前 , 增加一段强溶剂洗脱程序 ( 1 0 0% B一 1 0 % B ; 30 一 .10 分 ) ,
以完全洗脱强保留的组分 , 使柱系统在每一次进样前均能处于相同的平衡条件下 , 这对保证
作为数据处理机定性指示的保留时间重复性是十分重要的 。 实际上 , 经过这样处理后 , 柱系
统无论是未曾进样还是经过多次进样后 , 两者所获得的空白梯度曲线都可达到完全爪柱 。 将
此曲线数据存入色谱数据处理机内 。 当作试样分析时 , 用减差法消去梯度曲线 。 可以保证分
析结果有较好的重复性 。
图 1 是山茶标准组分的梯度洗脱色谱图 。 采用峰面积外标法定最 , 按常用的 三 点 校 正
法 , 分别求出各组分 的校正曲线。 结果表明 , 全部曲线均通过原点 , 而且相关系数均在 丫 =
。 . 9 9 9 9 6以上 。 因此 , 可直接用各组分的校正因子 只 ( 重员 /面积 ) 的平均值 ( 见表 1 ) 作外
标法计算组分含量 。 峰面积 ( A ) 以 m v · s x 1 o一 `表示 。 即
样品中的组分 i 含 量 印 g /m l) 二只 x A
表 1 山茶组分标准物质的保留时间及外标法校正因子 ( iF )
名 称 及 缩 写 保 留 时 间( 分 )
可可碱 T H B
没食子酸 G A A
茶 碱 T H P
咖 啡 因 C A F
( 一 )表格儿茶素 E G C
( + )儿茶素 + C
( 一 )表儿茶素 E C
( 一 )表格 JL茶素格酸醋 E G C G
( 一 )表儿茶索丰音酸醋 E C G
2

5 0
正 因 子
( F i )
1

9 1 2 0
2

0 2 5 0
2

2 6 1 4
3

5 1 0 0
1 3

1 0 0 0
1 6

1 7 1 7
1 3

1 0 2 0
8

2 1 5 0
9

1 2 0 0
…lù

内bbt
廿
I今ú户00tln吕O曰`上叮`八0od月性六卜U
..…O自J往J代J内b一从ù,ú八Oó1
,上山门`
号一一123456了。
图 2 是山茶样品的典型梯度洗脱色谱图 。 从图可见 。 仍然存在许多未鉴定峰 ,必须说明 ,
在山茶中 , 虽然茶黄素通常含量很少 , 但由于实验室缺少这类标准样品 , 以至未能指 明其相
应的谱峰位置 , 并以未知峰标示 ( U N K ) 。
由于梯度程序经过了严格的选择 , 本实验的分析误差均比文献值〔 ` l小 。 表 2 列举了三种
较典型试样的六次测定平均值 ( 件s/ m l , n = 6 ) 其对应的变异系数 ( c v. % )均取其中的最 大
值 。
结果表明 , 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可以满足未经加工的原料茶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 。
第 7 卷第 1 期 ( 1 98 8 ) 分析测试通报 27
/

户子.
尹护 . 8
5 6
u公 10 1 3乙0 2 5吕 J
( 分 , 尹
…嘴 考 器…i正匕{靡i/卜了,,
图了 山茶标准组分佛度洗脱色谱图 图 2 山茶样品梯度洗脱色进圈
表 2 样品分析结果及误差
样 号
. . . 和 . . 门 . . . . 州 . . . . . . . .
i 组 分县 }_ _ _ _ _ 一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T H B G A A T H P C A F E G C } + C } E D E G C G E C G
1 04

0 4 97 3

22 1 0 6 7

4 0
Rù`任司.占no
:一lú.08l54只é1上O口口乙ó七03 2 ,0 62希 0 。 6 21 。 8 4 9 2 1 64 。 2 60 8 1 * 2 3 。 6 6 1 04 。 948 93 。 4 0
C
.
V
.
% { 1

5 6 …` 7 ’ 2`

7 6 {
.
1

3 1
5

5 0
1

5 4 3

3 2
1 9

94 5 1
。 理2
3 3

2 2 4 5
.
4 6
2 3

3 6 1 8 4

4 8
2

2 2 1

9 8 2

81 3

2 8
参 考 文 献
〔 1〕 J . B . C l o u g h l e y , J . S e i . F o o d A g r i . ` 3 1 , 9 11 ( 1 98 0 )
[ 2〕 A . C . H o e f l e r , P . C o g g o n , J . C h r o m a t o g r . , 1 2 9 , 4 60 ( 1 9 7 6 )
〔3〕 姚守仁等 , 色谱 , 3 , 1 5 , ( 2 98 5 )
4[ 〕 叶庆生 , 《 第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 》 , 成都 , 4 49 , 1 9 8 5
[ 5〕 L . V u a t a z , H . B r a dn e bn e r g e r , J . C h r o m a t o g r . , 5 , 1 7 ( 1 9 6 1 )
E6 ) P
.
D
.
OC l l宜e r , R , M a l l o w s , J
.
hC or m
a t o g r
. ,
5 7
,
2 9 ( 19 7 1 )
[ 7〕 D . A . W e l l u m , W , K i r b y , J . C h r o m a t o s r · , 2 06 , 4 0 0 ( 198 1 )
( 收稿 日期: 1 9 87 . 2 . 16 )
D e t e r m i n a t io n o f C o n s t it u e n t s o f T h e a e e a e f r o m C h i n a
b y H P L C w it h G r a d i e n t E l u t io n
M a Qi n g y u n a n d W a n g X ia o x i a
( I n s t r u m a t a l & A n a l y t i e C e nt r e
,
Z h o n g s h a n U n ly o r s i t y )
A b s t r a e t
T h i s P a P e r d e s e r l b e s t h e s e P a r a t i o n a n d d e t e r m i n a ti o n o f t h e i n e a n d e a t e e h i n i n t e a一 I e va e s
o f t h e a e e a e f or zn C h里n a b y er v e r s e d 一P h a s e h主g h p e r fo rm a n e e l iq u主d e h ot m a to g r a Ph i e s r a d主e n t
e 1U t i o n m e t h o d
-
T h e m e tho d 15 a e e u r a t e a n d s e sn i t i v e
.
C o e f f i e i e n t o f v a r i a n e e f o r a l l e o s t i t u e lt s 15 i n t h e
r a昭 e o f l · 3%一 3 · 28% . Qu a n t i t a t i v e s e n s i t i v i yt o f t h e i n e a n d e a t e e h i几 a r e o · 1“ 9 a n d o · 0 8“ s
r e sP e e t i v e ly
.

  鄂ICP备06018747号 Copyright @ 2017
  植物通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23198511@qq.com
回顶部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