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灰树花深层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全 文 :!!
收稿日期:## $ #% $ &%
作者简介:刘伟民,’% 岁,男,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食品、化工、农产品加工及贮藏等方向研究。
##’,()*+ ,,-)+ ’!工艺技术
灰树花深层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刘伟民,黄达明,陈庶来,陈力宏,蔡 蕾
(江苏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镇江 &#&’)
摘 要:灰树花是药食两用真菌,富含多糖、氨基酸和矿物元素,可用液体深层发酵大规模生产。本试验研究分析了文
献报导的营养因子对灰树花发酵的影响,并选择得到各因子及水平。以菌丝干重作为试验指标,通过四因素四水平的
正交试验得到了优化培养基的组成为:马铃薯 .#/ 0葡萄糖 ’#/,麸皮 # 1 ’./,酵母膏 &+ # 1 + ./,磷酸二氢钾取 1
./,硫酸镁取 #+ . 1 /,水 &2,菌丝生物量干重为 &!+ 3/ 0 2。方差分析表明混合碳源的浓度比对试验指标有显著影响。与
文献结论进行了对比,得到不同结论。
关键词:灰树花;发酵;培养基;优化
!#$%&’$:4)5678585/ 98:; <)*=>7::;798?@> A 7B85) 7:8?> 75? B85@97* @*@B@56>A !#$%&’ $%()%*’ C;8:; B7=
D@ <9)?E:@? D= >EDB@9/@? F@9B@56768)5 85 *79/@9 >:7*@ C7> @?8D*@ $ B@?8:857* FE5/8+ G= 757*=H85/ @FF@:6>
)5 >EDB@9/@? F@9B@56768)5 )F 5E69868)5 F7:6)9> A F7:6)9> 75? *@I@*> C@9@ )D6785@?+ J;@5 6;@ C@8/;6 )F ?9=
FE5/8 C7> E>@? 7> 6;@ 679/@6A D= )96;)/)57* 6@>6 C;8:; :)56785@? , F7:6)9> 75? , *@I@*>A 6;@ )<68BEB
:)B<)5@56 )F B@?8EB )F !#$%&’ $%()%*’ C7> 7> F)**)C>K <)676) .#/A /*E:)>@ ’#/ A =@7>6 :9@7B &+ # 1
+ ./A LMNO, 1 ./A P/QO, #+ . 1 /A C76@9 &2+ R;@ )<68BEB C@8/;6 )F ?9= FE5/8 C7> &!+ 3/ 0 2+ R;@ @FF@:6
)5 679/@6 )F 6;@ B7>> :)5:@569768)5 9768) )F :79D)5 >)E9:@ C7> <9)B85@56+ R;@ 6@>6 9@>E*6> C@9@ ?8FF@9@56
C;@5 :)B<79@? C86; 6;)>@ 9@>E*6> 85 )6;@9 7968:*@>+
()* +,%-#. !#$%&’ $%()%*’;F@9B@56768)5;B@?8EB;)<68B8H768)5
中图分类号:S!’!T .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 $ VV’# W##’ X#’ $ ##!! $ #,
灰树花 W !#$%&’ $%()%*’ X 是一种珍奇药食两用真
菌。其子实体脆嫩鲜美,干菇具有独特香气。文献 Y& Z对灰
树花浸膏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得到灰树花浸膏粉
中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总糖、粗多糖和灰分等的含
量分别为 3+ V,[、’+ !V[、#+ 3[、,%+ #.[、,+ ..[
和 V+ !.[,而粗纤维含量小于 #+ ,[。灰树花浸膏粉含
有丰富的矿质元素磷 + &V(B/ 0 /),钙、镁、锌、铁、锰、铜
等人体必需营养素分别为 ,’#、!3#、.V、%’+ &、3+ ’和
!+ 3!/ 0 /,其 &%种氨基酸总量为每百克含 &+ VVB/,其
中必需氨基酸约占全氨基酸含量的 ,&[,此外还含有
每百克 VV+ %’B/的牛磺酸。文献 Y Z对灰树花富集微量
元素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出添加硒 (.##B/ 0 \/)、锌
(V##B/ 0 \/)元素时灰树花富集硒 (&%,+ .!/ 0 /)和锌
(’!%+ #!/ 0 /),添加稀土元素干菌丝体中矿物元素铁、
锌、钙的含量分别为 V!+ .、’!+ %、,3!+ . B/ 0 &##/,与
对照组相比有大幅度提高。灰树花中的多糖、氨基酸和
矿物质具有潜在的医药价值,文献 Y& 1 V Z均提及灰树花具
有增强肌体免疫力、抑制肿瘤及病毒、降低血压等功
效。灰树花甚至能阻止 M](病毒对 R淋巴细胞的破坏作
用,给爱滋病 WU]^QX的治疗带来希望。
食用菌液体深层培养与固体培养相比,具有原料
来源广泛、周期短、产量高、可进行工厂化生产等优
点。用深层发酵法生产灰树花的菌丝体并开发各种产
品,既可以采用廉价的农副产品作原料进行工业化生
产,又无需砍伐木材,从而保护环境。深层发酵的发酵
液还可用于提取多种代谢产物如氨基酸、多肽、真菌多
糖等。参考文献 Y & 1 V Z给出了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和不同
的试验结论,本文将在分析这些结论的基础上,针对中
国农科院菌种保藏中心提供的 .#,V菌株,进行液体
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试验。
Y V Z 张和俊 + 麦饭石矿泉水酿造“红粮酒”的研究 Y _ Z + 酿酒,
&!%!A W X:&V $ &3+
Y3 Z 施安辉 + 山渣麦饭石醋的研制技术报告 Y _ Z + 中国酿造,
&!!.A W X:& $ 3+
Y% Z 王银叶 + 对麦饭石吸附性能机理的探讨 Y _ Z + 现代化工,
&!!,,&,(%):, $ .+
!
! 材料及方法
!# ! 菌种
菌种为中国农科院菌种保藏中心提供的 $%&’菌
株。
!# % 培养基
种子斜面培养基 参照文献 (% )、($ ),选用 *+,麸
皮培养基:*+,培养基!-,麸皮$.,磷酸二氢钾/# .,硫
酸镁!# .;摇瓶发酵培养基组成 土豆,葡萄糖,酵母
膏,麸皮,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按试验要求的浓度配制。
!# / 培养方法
培养基常规灭菌,发酵试验取 !01发酵培养基
装于 /01三角瓶,接种量为每瓶 %.左右斜面菌种,
!’ 2 3 045、%$6培养约 !周,瓶中就可长满菌丝。
!# & 分析方法
生物量测定 采用干重法测定。发酵液与菌丝体
采用抽滤的方法分离,菌丝 ’6烘至恒重,用电子天
平称重。
% 结果与讨论
%# ! 培养基因子及水平的确定
文献 ( % 7 ’ )针对各自选用的不同灰树花菌种,研
究了营养因子的影响,得到了不尽相同的结论。为了
验证各文献结论的差异和得到灰树花菌种 $%&’深层
发酵所要求的培养基,本文将根据这些结论,进行综合
选择,设计培养基营养因子及其用量范围8而不再进行
单因子试验。
对碳源而言,文献 (/)认为灰树花能利用多种碳源,
如葡萄糖、番薯粉、马铃薯、玉米粉、可溶性淀粉、麦芽
汁、大米粉、果糖和蔗糖等。经生物量测定,葡萄糖是最
佳的单一碳源,马铃薯与葡萄糖组成的复合碳源菌丝干
重最高。文献 (’)则认为灰树花能利用多种碳源,但差异
很大。菌丝生长以葡萄糖、蔗糖、玉米淀粉最佳,而这 /
种及其等量组合碳源在液态发酵时无论是生物量还是
粗多糖均以玉米淀粉最为有利。文献 (&)认为灰树花对
碳源的利用能力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玉米粉、葡萄糖、
淀粉、乳糖、麦芽糖、蔗糖、乙醇和马铃薯汁。文献 (%)、
($)则认为马铃薯为理想碳源。综合这些结论,由于复合
碳源具有复杂的成分,更适合灰树花的生长,本文采用
马铃薯和葡萄糖组成的复合碳源,综合各种文献给出的
碳源浓度范围,马铃薯为 !$ 7 /. 3 -,葡萄糖为 % 7
$. 3 -。文献中没有涉及马铃薯与葡萄糖的质量比对试
验指标的影响,本文在所述浓度范围内选用四种水平马
铃薯与葡萄糖质量比,分别为 !$、9# /、$和 /进行试
验。对应的马铃薯和葡萄糖的质量浓度比分别为 /: 3
%:、%$: 3 /:、%: 3 &:和 !$: 3 $:。
对氮源而言,文献 (/)认为麸皮、花生粉、蚕蛹粉、蛋
白胨和豆饼粉是较佳氮源,并以麸皮最好。文献 (&)认为
灰树花对氮源的利用能力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玉米浆、
酵母粉、牛肉膏、玉米粉、豆饼粉、麸皮、蛋白胨、硫酸铵、
硝酸铵和尿素。灰树花对有机氮源的利用要优于无机氮
源。文献 (%)则认为有机氮源蛋白胨和牛肉膏较好。考虑
来源和经济性,本文选用麸皮作为氮源。根据文献 (%)的
试验,本文麸皮添加量在 % 7 /# $. 3 -内变化。
对无机盐而言,文献 ( % )通过试验确定灰树花所需
的无机盐为磷酸二氢钾、碳酸钙、硫酸镁、硫酸铁、硫酸
锌和硫酸铜。文献 ( & )、( $ ) 则采用了磷酸二氢钾和硫
酸镁。本文选用复合无机盐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进行
添加,试验浓度磷酸二氢钾取 % 7 $. 3 -,硫酸镁取
# $ 7 %. 3 -,并按照磷酸二氢钾与硫酸镁质量比分别
为 !、%、&、!取四种水平的配比,对应磷酸二氢钾与硫
酸镁质量浓度比分别为 # %: 3 # %: 、 # /: 3
# !$:,# &: 3 # !:和 # $: 3 # $:。
对生长促进剂而言,文献 ( / )认为板栗壳煮汁、酵
母膏和棉子壳煮汁较好。本文采用酵母膏作为生长促
进剂,参照文献的试验情况,分别取 !、!# $、%、%# $. 3 -
四个水平进行试验。
文献 ( ’ )认为碳氮比的影响小,碳、氮没有交互作
用,而碳氮源浓度影响大。根据着这一试验结论,本文
对交互作用不予考虑。
%# %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根据前述培养基因子及水平的选择,选定正交试
验的因素和水平,见表 !。
%/,;<1# %&,=<# / !工艺技术
表 ! 试验因素和水平
水平
!
%
/
&
,混合碳源
!$
9> //
$
/

?氮源麸皮
@ . 3 - A
%
%$
/
/$

B无机盐
!
%
&
!
+生长促进剂
酵母膏 @ . 3 - A
!>
!> $
%>
%> $
注:(!)混合碳源马铃薯与葡萄糖的质量比分别为 !$、9# /、$ 和
/。对应的马铃薯和葡萄糖的质量浓度比分别为 /: 3 %:、%$: 3
/:、%: 3 &:和 !$: 3 $:;(%)磷酸二氢钾与硫酸镁质量比分别
为 !、%、&、!,对应磷酸二氢钾与硫酸镁质量浓度比分别为
# %: 3 # %:、# /: 3 # !$:,# &: 3 # !:和 # $: 3 # $:。
!!#$,%&’( #),*&( $!工艺技术
表 # 正交试验安排及试验结果
试验号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试验指标
菌丝体干重
4 5 6 7 8
!9
.9 )
+9
!+9 ,
!+9
!.9 +
#)9 .
#9 ,
#9 /
##9 /
!9 .
!!9 #
.9 ,
-9 +
!+9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A0 ? #.+( !
A1 ? !( $
A2 ? .,( ,
A3 ? ,.( .
AB ? !-( +
A> ? +)/( $
方差
来源
0
1!
2!
3!
误差 C
误差 C!
总和
偏差
平方和
#.+9 !
!9 $
.,9 ,
,.9 .
!-9 +
#,)9 #
+)/9 $
自由

$
$
$
$
$
!#
!+
方差
/+9
9 )
#.9 /
##9 /
$+9 .
##9
D值
)9 $
D
D( + 4 $E !# 8 ? $( )/
D( ! 4 $E !# 8 ? +( /+
显著性
1
表 $ 指标方差分析表
不考虑交互作用,选用 7!,()+)正交表安排试验。
试验结果见表 #。
#( $ 正交试验分析
#9 $9 ! 极差分析用极差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
析,由表 #的 =值可知:因素 0、1、2、3对试验指标的
影响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 0、2、3、1,比较各 :值,得
到优水平分别 0#、2)、3)和 1),最优培养基配方组合为
0#1#2)3)。最优培养基组成为:马铃薯 #+5 6葡萄糖
$5,麸皮 #+5,磷酸二氢钾 +5 6硫酸镁 ( +5,酵母膏
#( +5,水 !7。混合碳源的影响最为重要。
#( $( # 方差分析
上述极差分析法不能把试验中由于试验条件的改
变引起的数据波动同试验误差引起的数据波动区分开
来,也就是说,不能区分因素各水平间对应的试验结果
的差异究竟是由于因素水平不同引起的,还是由于试
验误差引起的。因此不能知道试验的精度。同时,各因
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的重要程度,不能给予精确的数量
估计,也不能提出一个标准,用来判断所考察的因素的
作用是否显著。因此,下面对正交试验的结果进行方差
分析。方差分析所需要的有关计算数据见表 #。指标方
差分析结果见表 $。
从表 $中的分析结果知道:对菌丝干重试验指标
!#
而言,因素 $显著,因素 %、&、’没有显著影响。$的优
水平为 $#。故培养基的优化组成为:马铃薯 #() *葡萄
糖 +),麸皮 # , +(),酵母膏 !- , #- (),磷酸二氢钾
取 # , () * .,硫酸镁取 - ( , #) * .,并按照磷酸二氢钾
与硫酸镁质量浓度比分别为 - #/ * - #/、- +/ *
- !(/,- 0/ * - !/和 - (/ * - (/之一任取,水
!.。由于混合碳源是唯一的显著影响因素,故最优试
验包含在 ( , 1号试验中,取其平均值作为最优试验结
果,所得灰树花菌丝干重为 !2- 3) * .。
#- 0 讨论
#4 04 ! 试验结果表明,对灰树花 (#05而言,最佳培
养基组成为:马铃薯 #() *葡萄糖 +),麸皮 # , +(),
酵母膏 !- , #- (),磷酸二氢钾与硫酸镁质量浓度比任
取 - #/ * - #/ 、 - +/ * - !(/ , - 0/ * - !/ 和
- (/ * - (/之一,水 !.。!.培养基可得灰树花菌丝
!2- 3)。文献 6+ 7的最佳培养基为 5/葡萄糖、+/的麸
皮、!(/板栗壳煮汁,生物量干重为 !5- () * .。文献 65 7
在最优配方玉米淀粉 () * .、酵母粉 - () * .时菌体生
物量为 !+- 5) * .。文献 6# 7在最优组合葡萄糖 #) * .、豆
粉 +) * .、磷酸二氢钾 !- () * .和有机物 3) * .时,得到
的最大菌丝生物量为 !(- 31) * .。可见,本文对灰树花
液体深层发酵影响因子及其水平的选择基本合理,并
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试验得到了最优培养基组成。
#4 04 # 培养基组成中混合碳源的组成对灰树花生物
量有显著影响。该结论不支持文献 6 + 7 得到的葡萄糖
与葡萄糖加马铃薯对产量影响不大的结论。文献 6 5 7认
为液体培养中复杂碳源的存在对菌丝生长和多糖形成
有利,这与次级代谢及糖类生化原理相符。本文的试验
结果验证了这种解释。与文献 6 5 7最优培养基组成玉米
淀粉 () * .、酵母粉 - () * .不同,本文的试验说明,强
调混合碳源中缓释碳源和直接利用碳源的比例,对生
物量有显著影响。
#4 04 + 试验结果与文献的比较说明,针对不同的灰
树花菌株,深层发酵的培养基不尽相同,但可以参照现
有的文献进行选择,如果在试验或生产中出现某些不
同情况,也属正常。
参考文献:
6 ! 7 徐洁等 - 灰树花浸膏粉的生产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6 8 7 - 江
西农业大学学报9 #,##(+):0#1 : 0+-
6# 7 汪维云 - 灰树花液体深层培养及微量元素富集作用研究
6’ 7 - 江苏理工大学博士论文9 !222-
6+ 7 裘娟萍等 - 灰树花深层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6 8 7 - 微生物学
通报9 #,#3(0):#3( : #31-
60 7 孙希雯等 - 灰树花深层发酵培养基及一种胞外粗多糖快
速测定方法的建立 6 8 7 -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 9 !2229
(+):#( : #1-
6( 7 暴增海等 - 灰树花母种培养基的筛选试验初报 6 8 7 - 中国
食用菌9 !( ;+ < = !2-
65 7 方维明等 - 营养因子对灰树花多糖发酵的影响 6 8 7 - 江苏
农业研究,!222,#(0):5( : 514
收稿日期:## : 3 : !1
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0!+# <
作者简介:郑志 ; !23! : <,男,讲师,在职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工程。
#+,>?@- #0,A?- + !工艺技术
摘 要= B’C$定钙法是目前测定发酵液中乳酸含量的主要方法。本文采用对照乳酸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方法的
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中的乳酸必须预先用过量的 &D&E+中和,再用 ADEF调节 GF至 !#- 以上,以
钙黄绿素为指示剂时,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回收率较好。FH.&法与 B’C$定钙法测定结果比较,发现 B’C$定钙法测
定的乳酸含量偏大,但可通过适当校正用于生产过程检测。
关键词=乳酸I B’C$滴定I高效液相色谱法
!#$%&’$( B’C$ JKJLDJK?M KN D ODKM OPJQ?R S?L JQP RPJPLOKMDJK?M ?S @DTJKT DTKR KM SPLOPMJPR UL?JQ- VM JQKN GDGPL,
SDTJ?LN KMS@WPMTKM) RPJPLOKMDJK?M ?S @DTJKT DTKR XPLP NJWRKPR XKJQ T?MJL?@ PYGPLKOPMJ DMR QK)Q GPLS?LODMTP @KZWKR
TQL?ODJ?)LDGQ[ ;FH.&< - CQP LPNW@JN KMRKTDJPR JQDJ @DTJKT DTKR KM SPLOPMJPR9 UL?JQ OWNJ UP MPWJLD@K\PR XKJQ
PYTPNNK]P &D&E+ UPS?LP JKJLDJK?M,JQPM JQP GF ]D@WP ?S N?@WJK?M XDN DR^WNJPR J? PYTPPR !#- XKJQ ADEF XKJQ
!#$定钙法测定发酵液中乳酸含量的探讨
郑 志9姜绍通9潘丽军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9合肥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