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葫芦巴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全 文 :西北农业学报 2008 , 17(6):202-204
Acta A griculturae Boreali-occidentalis Sinica
葫芦巴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①
张 萍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宁夏银川 750002)
摘 要:通过田间系统观察 、调查和采样 ,在室内进行了病原分离 、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 对葫芦巴根腐病病原
菌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宁夏葫芦巴根腐病由茄镰刀菌 、尖孢镰刀菌 、立枯丝核菌和终极腐霉等复合病
原真菌侵染引起。
关键词:葫芦巴根腐病;病原菌;茄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终极腐霉
中图分类号:S43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389(2008)06-0202-03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hogens Associated with Root-rot Disease of
Trigonella f oenum-graecum L.
ZHANG Ping
(Department of Bioengineering , Ningxia Vocational an d Technical College , Yinchu an Ningxia 750002 , C hina)
Abstract:The pathogens o f roo t-rot disease of Trigonel la foenum -graecum L.we r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 f pathogenici ty testing and morpho logical characte rs in Ningxia.The resul ts show ed that the
disease w as caused by Fusarium solani (Mar t.)Sacc., F.oxy sporum Schlesht., Rhizoctonia solani
Kuhn.and Py thium ult inum Trow .Pathogenicity testing pro ved that Fusarium solani (Mart.)Sacc.
had highest vi rulence in tho se 4 fungi.
Key words:Roo t-ro t disease o f Trigonel la f oenum -graecum L .;Pathogen;Fusarium solani (Mart.)
S acc.;Fusarium oxy sporum Schlesht.;Rhizoctonia solani Kuhn.;Py thium ult inum Trow .
  葫芦巴(Trigonel la f oenum -graecum L .)属
豆科植物 ,是宁夏地道中药材品种之一 ,已有 500
多年的种植历史 ,具有温肾 、祛寒 、止痛等功效。
还可用于食品 、纺织 、日用化学品 、药用 、石油开采
等行业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是近年来由于
葫芦巴根腐病严重发生 ,宁夏葫芦巴种植面积锐
减 ,使这一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目前国内外
对葫芦巴根腐病的研究还较少[ 1] 。为了能有效的
防治这种病害发生蔓延 ,2004 ~ 2007年笔者对宁
夏葫芦巴根腐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 ,现将结
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样品采集
2004-2007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 、泾
源县 、彭阳县 、西吉县 、原州区和永宁县采集具有
典型症状的病株 ,置于无菌塑料袋 ,带回实验室内
进行分离和鉴定[ 2] 。
 病原菌分离
1.2.1 培养基[ 2]  PDA 培养基:马铃薯 200 g ,
葡萄糖 20 g ,琼脂 12 g ,蒸馏水 1 000 mL;水琼脂
培养基:琼脂 l5 g ,蒸馏水 1 000 mL ;玉米粉培养
基:玉米粉 300 g ,琼脂 10 g ,蒸馏水 1 000 mL 。
1.2.2 分离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 ,用解剖刀将病
根切开 ,用剪刀将病健组织剪 5 mm×3 mm 小块
放入培养皿平板培养基上 ,置 25℃恒温条件下培
养 ,3 d后挑取组织块周围的菌落转皿进行纯化 ,
对分离物进行归类 、编号和转管保存[ 3-4] 。
1.2.3 病原菌鉴定 将获得的纯培养物在 25℃
下培养8 d后观察菌落颜色 、大小和形状 ,测定50
①收稿日期:2008-09-01  修回日期:2008-09-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资助项目(30360002)。
作者简介:张 萍(1966-),女 ,副教授 ,主要从事微生物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E-mai l:zhp shen@sina.com.
个孢子和孢子梗的大小 ,计算平均值 。病原菌鉴
定根据参考文献[ 5-10]进行 。
 致病性测定
将纯化的病原菌制成孢子悬浮液 ,在显微镜
下用孢子计数器将孢子浓度调至 1.0×106 个/
mL 。采用根部切伤接种法接种[ 2] ,接种量为 10
mL/株 ,每个处理 20株 ,重复 3次 ,以清水接种为
对照 。接种 10 d后观察 、记录发病植株数和与田
间症状进行比较 ,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并从
植株上再次分离病原菌 ,比较它们与田间直接分
离出的病原菌的异同 。
2 结果与分析
 症状描述
葫芦巴根腐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地上部分 ,在
葫芦巴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生。发病时根部变枯 ,
黄褐色 ,根皮剥离 ,严重时根腐烂发黑 ,病部表面
有白色或粉红色的霉层。切开发病根部通常发现
维管束变褐色。导致地上部分失绿 、枯黄 ,萎焉直
至死亡。
 病原菌种类和形态特征
经分离鉴定 ,宁夏葫芦巴根腐病病菌主要是
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Mart.)Sacc.)、尖孢
镰刀菌(F .oxysporum Schlesht.)、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Kuhn.)和终极腐霉(Py thi-
um ult inum T row.)等。
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Mart.)Sacc.):
在 PDA 培养基上菌丝疏松或较密 ,灰白色;小型
分生孢子卵圆形 , 0 ~ 1隔 ,着生于伸长的分生孢
子梗上;厚垣孢子近球形;大分生孢子呈不对称的
纺锤形 ,较宽短 , 多为 3 个分隔 ,大小为 28 ~ 45
μm×3 ~ 6 μm 。
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 Schlesht.):
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平铺或厚密 ,灰白色;小型分
生孢子长椭圆形或卵圆形 ,着生于侧生瓶状小梗
上;厚垣孢子近球形;大分生孢子为对称的镰刀形 ,
中间最宽 ,向两端均匀渐窄 ,顶端细胞略呈喙状 ,多
为3个分隔 ,大小为 22 ~ 51μm×3 ~ 4μm 。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tihn):菌
丝呈直角分枝 ,分枝处常缢缩 ,离此不远处形成隔
膜;在培养基上菌丝初为无色 ,后渐变褐色 ,直径
11 ~ 14μm ,培养后期形成大小不一的菌核。
终极腐霉(Py thium ult inum T row .):菌丝
生长旺盛 ,多分枝 ,呈白色棉絮状;菌丝无色无隔
膜 ,直径 13 ~ 30 μm ,菌丝与孢囊梗区别不明显;
泡囊球形 ,内含 5 ~ 25 个游动孢子;藏卵器球形 ,
壁光滑 ,直径 18 ~ 25 μm ,雄器侧生 ,1 ~ 3 个;卵
孢子球形 ,直径 13 ~ 19μm ,壁光滑。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结果
将分离得到的病原菌接种后 ,其发病率和病
情指数如表 1。
表 1 不同病原菌接种后葫芦巴
根腐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Table 2 The incidence and index of root-rot disease of
Trigonella foenum -graecum L.after inoculation
病原菌
Pathgens
病株率/ %
In cidence of
disease
病情指数
Index of
di sease
茄镰刀菌 Fusar ium solan i 99.67 63.45
尖孢镰刀菌 F.oxy sporum 92.34 46.18
立枯丝核菌 Rh izoctonia solan i 91.13 39.85
终极腐霉 P ythium ul tinum 63.79 26.47
对 照 CK 0 0
从表 1可看出 ,茄镰刀菌 、尖孢镰刀菌 、立枯
丝核菌和终极腐霉都可引起葫芦巴根腐病的发
生 ,其中前 3 种发病率达到了 90%以上 ,终极腐
霉的发病率达到了 63.79%。以茄镰刀菌的病情
指数最高 ,达到了 63.45 ,其次为尖孢镰刀菌和立
枯丝核菌 ,分别达到了 46.18和 39.85 ,终极腐霉
最低 ,达到了 26.47 。说明茄镰刀菌的致病性最
高 ,终极腐霉最低。
3 小结与讨论
3.1 通过分离 、鉴定和接种试验研究 ,可初步确
定引起宁夏葫芦巴根腐病的病原菌有茄镰刀菌 、
尖孢镰刀菌 、立枯丝核菌和终极腐霉等 4种真菌。
3.2 葫芦巴因其用途广泛在许多国家都有种植 ,
但经笔者检索国内外目前还未见葫芦巴根腐病病
原研究的报道 ,笔者首次在这一领域做了尝试并
报道了研究结果 ,相信对葫芦巴根腐病的研究和
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3.3 一些学者认为 ,植物根病通常是多种病原物
复合侵染的结果[ 11-12] 。本研究只对各病原菌做
了致病性测定 ,未做多种病原菌复合侵染的试验 ,
是否它们复合侵染时会加重病害的发生还有待今
后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1]  康萍芝 ,沈瑞清 ,吴惠玲 ,等.宁夏葫芦巴病虫害调查初报
[ J] .甘肃农业科技 , 2002 , 6:44-45.
[ 2]  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第三版)[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 , 1998.
[ 3]  姬广海 , 吴亚鹏 , 张乃明 , 等.芦荟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 J] .植物病理学报 , 2007 , 37(2):207-209.
[ 4]  唐德志 ,何苏琴.甘肃豌豆根病的病原菌种类及致病力研
究[ J] .西北农业学报 , 1993 , 2(1):37-39.
·203·6 期 张 萍等:葫芦巴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 5]  余永年.中国真菌志(第六卷·霜霉目)[ M ] .北京:科学出
版社 , 1998.
[ 6]  马国忠 ,余永年 ,王宽仓.宁夏和西藏的腐霉[ C] .第三届真
菌学会论文汇编 , 1990.
[ 7]  王宽仓 ,马国忠.宁夏腐霉菌及对主要蔬菜的致病性的研
究[ 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2 , 7(4):206-210.
[ 8]  Booth C.The genus Fusarium[ J] .CMI Mycologic papers ,
1971 , 1-237.
[ 9]  Nelson P E.Fu sarium species.An illu st rated manual for i-
den tif icat ion[ M ] .Penn sylvania:Penn sylvania s tate uni-
versi ty , 1983.
[ 10]  蒋继志.宁夏腐霉菌的初步研究[ J] .植物病理学报 ,
1992 , 22(2):103-110.
[ 11]  盛秀兰 ,金秀琳.甘肃省小麦根病病原种类及致病性研究
[ J] .西北农业学报 , 1997 , 6(1):35-38.
[ 12]  张 阳 , 郑建球, 谢丙炎 , 等.甘蓝枯萎病病原菌的鉴定
[ J] .植物病理学报, 2008 , 38(4):337-345.
优质玉米新品种汉玉 8号
李 勤 ,张选明 ,徐海军 ,张先平 ,张仍霞
(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陕西汉中 723002)
  玉米是陕西的第二大作物 ,年种植面积约 100 万 hm2 ,
陕西南部占全省玉米面积 25%左右。该区玉米种植多分
布在山区及浅山丘陵区 , 海拔差异大 , 对品种的适应性要
求高 ,而该区生产上所用的杂交玉米品种 90%以上是外
引品种 ,这些外来品种对当地多变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强 ,
适应力差 ,产量起伏大 ,丰年增产 , 灾年减产。因此 , 选育
适合该区的玉米品种成为玉米育种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
题。玉米新品种汉玉 8 号是陕西省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
所以自选系 HS899 为母本 , H SZ-3 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
米杂交种。 2006 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定。该品种具有产量高 ,品质优良 , 抗逆性好 ,适应性广及
生育期短等特点 ,适宜于陕南及四川等同类玉米地区春播
或夏播种植。
1 选育过程
1.1 亲本选育
母本 HS899 是 1996 年以 Mo17×8902得 F1 , F1 自交
取得 F2 , 经开放授粉后 ,连续自交 6 代于 2001 年育成。该
系幼苗叶鞘紫色 , 叶片较宽。成株穗下叶平伏 , 穗上叶上
挺 ,叶片深绿色 , 持绿性好 , 叶片数 17 片;株高 163 cm , 穗
位高 52 cm;雄花分枝 3 ~ 9 个 , 抽雄后 1 ~ 2 d 散粉 , 散粉
期集中 ,花药黄色 , 雌花丝为黄绿色 , 雌雄花期协调。筒型
穗 ,穗长 19 cm ,穗行数 16 行 ,穗轴白色 , 籽粒半马齿型 ,千
粒重 240 g , 繁殖留苗 67 500 株/ hm2 左右 , 单产 6 000 ~
6 750 kg/hm2 。茎秆坚韧 ,抗倒性强。高抗大 、小斑病。
父本 HSZ-3 自交系是以黄早四×自 330 得 F 1 , F 1 自
交获得 F2 , F2 经 2 次群体内随机交配选择后连续自交于
2000 年育成。该自交系苗期长势旺 ,叶鞘绿色 , 早发性好。
成株叶片宽大上冲 , 全株叶片数 20 片 , 株型紧凑。株高
173 cm ,穗位高 56 cm , 雄花分枝长 , 4 ~ 13 分枝 , 抽雄后即
散粉 ,散粉期集中 , 花药黄色 ,雌花丝为黄绿转紫红色 , 雌
雄花期协调。近筒型穗 ,穗长 16 cm ,穗行数 16 行 ,穗轴白
色 ,籽粒硬粒型 , 金黄色 ,角质含量高 , 外观及商品品质好。
茎秆坚韧 ,抗倒伏性好。抗大 、小斑病和纹枯病。
1.2 杂交组合的选育
玉米新品种汉玉 8 号是汉中市农科所于 2002 年对选
育的自交系进行广泛测配 ,用 HS899 作母本 ,用 HSZ-3 作
父本杂交组配而成。
2 生物学特征
2.1 生育期
春播 108 ~ 115 d ,夏播 89 ~ 93 d。 幼苗叶鞘紫色 , 叶
片深绿色 , 苗势强 ,早发性好;成株高 262 cm 左右 ,穗位高
102 cm。主茎叶片数 18~ 19 片 ,叶片持绿性好 , 穗上部叶
片上冲 , 穗下部叶片平展 ,株型紧凑。 雄穗一级分枝多 , 护
颖绿色 , 花药黄色 ,花丝粉红色 , 雌雄花期协调。
2.2 经济性状
果穗筒型 , 穗茎夹角小 ,结实性好 , 穗长 19.2 cm , 穗行
数 14~ 16行 , 穗轴白色 , 籽粒黄色 , 半硬粒型 , 千粒重 335
g 。籽粒品质经 2004 年陕西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检测 , 其粗蛋白(干基)含量 10.0%、粗脂肪(干基)3.8%、
淀粉(干基)72%、赖氨酸 0.308%。品质达到国家普通玉
米和饲用玉米一级标准。
2.3 抗逆性
该品种叶片持绿性好 , 抗倒性强。经西北农林科技大
学植保学院鉴定高抗茎腐病 、穗粒腐病和小斑病 , 抗大斑
病 , 中抗黑粉病。
3 产量表现
2003年汉玉 8号参加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测交种鉴定试
验 ,平均产量 8 652 kg/hm2 ,比对照掖单13 增产 18.3%,居 21
个品种之首。2004-2005年参加陕南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
11点次区试结果表明 ,增产点次 9个 ,减产点次 2个。两年总
评产量 7 560 kg/ hm2 ,比对照掖单 13增产7.4%。
2004 年参加汉中 、安康两市 6 点次夏播生产试验 , 5
点均增产 , 平均产量 8 161.3 kg/ hm2 , 比对照掖单 13 增产
12.1%;2005 年参加陕西省陕南玉米品种夏播生产试验 , 4
点次汇总平均产量8 040.0 kg/ hm2 , 比对照增产 9.9%;两
年平均产量 8 100.7 kg/ hm2 ,平均比对照增产 11.0%。
4 栽培技术
4.1 培育壮苗 , 提高群体整齐度:汉玉 8 号是中早熟玉米
品种 ,确保一次苗齐是高产栽培的关键。播前应精选种子、
晒种和包衣 , 可提高种子发芽率 ,其次要适时合墒播种。
4.2 适时播种:春播一般在 4 月 5 日(清明)前后播种为
宜 , 夏播在 6 月 5 前后为宜 ,一般不晚于 6 月 15 日。
4.3  种植密度:春播以 45 000 株/hm2 为宜;夏播以
60 000株/ hm2 为宜。
4.4 水肥管理:施足底肥 , 以有机肥为主 , 氮 、磷 、钾配合
使用;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 ,及时重施氮肥一次。
·204· 西 北 农 业 学 报                 17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