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年第 #期
!# &%’ ()% &’、搅拌转速 ()* + ,-.、接种量
()/是最佳的培养条件;% 在 ’)0&’),通气量体积比 (1 + 1)在
(’))0(’2) 时,菌丝生物量积累最多;通过营养分析,认为
可以利用深层培养灰树花进行功能及保健产品的开发。
关键词 灰树花 深层培养 菌丝生物量
!# !#%()%*’ !# 0/*6’60/ 0-
#%+.)(7)* 0.5()## ’
>1??D>1F? ’3) +60.## 0- .,)&6%. ()3)* ’3)
3673)#’ &)A)&1 G, /%’(6’60/ /&,#6#; !) 0/#6*)( ’3’ H(6-0& -(0/*0# 0- #%+.)(7)*%&’%() .,
+) %#)* -0( -%/’60/& /* 3,76)/6& -00*1
()* +,%-# !#%()%*’I #%+.)(7)* )&6%.
中图分类号:!##)’*(#′)’)++)$’ (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上海 !)))34) 杜 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杨陵 5(!())) 李元瑞 袁 静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杜巍((3546),男,博士后,研究方向:食品生物技术。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资助(337)!689)。
灰树花(!#%()%*’),又名贝叶多孔菌、栗子
蘑,俗称云蕈、舞茸,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多孔
菌科,树花菌属,是一种名贵的食(药)用真菌-%.。其营养
极为丰富,据国家农业部质检中心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
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检测,%&/0灰树花(干)含蛋白质′0 1/0(其中含 %2种氨基酸,总量为 %2*&*0 1/0,
人体必需氨基酸占 +,&,3),脂肪 %4&01/0,粗纤维4&0 1/0,碳水化合物 +5*&50 1/0,灰分 *+&%0 1/0;富含多 种有益矿物质,维生素含量也很丰富-+6*.。更重要的是, 灰树花中含有 23左右的生物活性多糖,这就使得它具 有防癌抗癌、抑制高血压和肥胖症、预防动脉硬化、增 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重要的医疗保健功能-%7’6*.。但 人工栽培灰树花子实体生产周期较长,产量相对较低, 难以满足规模化的研发要求。一些研究表明,深层培养 的灰树花菌丝体具有与其子实体相似的营养成分、药 理作用和保健效果-*6%%.,加之深层培养具有周期短、易于 控制、便于工业化生产等特点,这就为灰树花产品的研 制和规模开发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本文通过对灰树花深层培养中影响因素的研 究,旨在确定灰树花深层培养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析 培养过程中各因素的变化情况,从而为深层培养技 术在灰树花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灰树花功能 保健产品的开发和研制奠定物质基础。 材料与方法
材料与仪器
供试菌种 灰树花母种 88’,由陕西微生物研
究所提供。
9(’$$’ 电子天平,:;+)# 离心机,<8)’= 酸度
计,%$%)( 电热鼓风烘箱,>?9)%,@ 自控发酵罐,
A>)B 气体流量计,;C 电极,D!!:E !C:E;C F8 电
极,2’,),$型氨基酸分析仪G8B!(=8BH等。
$%! 试验方法
%&#&% 培养基制作 以优化后的配方进行液体培养
基的制作,其中碳源为玉米粉 %$&$0 1 :I麸皮 %$&$0 1 :,
氮源为蛋白胨 #&$0 1 : 或牛肉膏 #&$0 1 :,加入无机盐
的组合为 D0C+$&,0 1 :IJ8#
%&#&# 液体菌种的制作 将已优化的液体培养基分
装在 #,O:装量的摇瓶中,每瓶装O:,接入块
菌种片(每片直径为 %&,PO),起始 F8自然,摇床转速
为 #Q 1ORM,#,S下在恒温振荡器上培养 ,T,待用。 %&#&’ 多糖含量的测定 苯酚)硫酸法-#.。 %&#&+ 还原糖的测定 ’,,)二硝基水杨酸法-#.。 %&#&, 生物量的测定 离心机 +Q1ORM将各发酵试验的培养液离心ORM,倾去上清液,湿菌丝在烘
箱中(*62S)烘干至恒重,称量菌丝干重(0 1 :)。
%&#&* F8测定 DE!!:EU !C:E;C F8电极检测。
%&#&4 溶氧值测定 ;C 电极检测 (;C 电极由中科
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制生产)。
%&#&2 通气量体积比(V 1 V) 每分钟通入发酵罐的
空气体积与发酵罐中发酵液体积的比值。A>)B 型气
体流量计测定。
%&#&5 氨基酸含量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检测。
++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03.03.017
!#年第 #期
!#)’%**)
研
究
与
探
讨
食品工业科技
! 结果与分析
! 个因素影响灰树花菌
丝生物量的大小关系为 %&’&(&),温度的影响最
大,转速的影响最小;在发酵罐中灰树花深层培养的
最佳条件组合为 %*(+)*’*。即:最佳发酵温度 *,-,
起始 ! ./,,搅拌转速 #,01 2 345,接种量 #06。
!! 灰树花深层培养过程中各因素的变化 */*/# ! 的变化规律 深层培养过程中 ! 的变化 规律如图 # 所示。可以看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 开始逐渐下降,至 左右后又逐渐回升,据试验
中对菌丝的取样检查,发现 !最低点时也是细胞生
长对数期(快速生长期)向稳定期转变的时期,这时
菌丝生长最为旺盛,菌丝粗壮,菌丝球数量多。因此,
在灰树花的深层培养过程中,可以把培养过程中 !
的变化作为判断培养终点的参考指标之一。
*/*/* 总糖及菌丝生物量的变化 培养过程中总糖
变化对应着菌丝生长消耗的过程,见图 *。从图中可
以看出,培养 .07 后菌丝生物量达到最大,而 ! 的
最低点是在培养 ,07 左右,这是因为菌丝细胞生长
进入稳定期,细胞的代谢作用逐渐减弱,而菌丝的浓
度还在缓慢增加,因此,菌丝浓度达到最大值应该晚
于 !最低点出现的时间。以上结果表明,糖的消耗
和菌丝的增加主要发生在对数生长期。
*/*/+ !和通气量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进行 !和通
气量体积比的二因子随机区组试验,研究 !和通气量
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试验的 !为 /,,,/0,,/,,./0,./,和8/0,通气量体积比(929)为0/,0/.,0/:,#/0,#/*和 #/,在已确定的深层培养工艺条件下,发酵8∗7,利用;<=<4><4?系统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并作图,见图+、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 /,0@./,0,通气量体 积比(9 2 9)在 0/:0@#/0 时,菌丝均能正常生长;!
在 ,/,0@./,0,通气量体积比(9 2 9)在 #/00@#/0 时菌 丝生物量积累最多。由此可知,灰树花适宜在微酸性 的培养基中生长,是一种好氧型的食(药)用菌。 对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回归方 程:AB0/*+*#C,/,,D#C0/E:0:D* 式中:A—菌丝相对生长量(干重); D#—通气量体积比; D*—!。 经显著性检验: 试验号 因 素 菌丝生物量(F 2 G) %培养温度(-) (起始 ! )转速(1 2 345) ’接种量H6I # #(*0) #(/,) #(#00) #(,) /80
* # *(,/,) *(#,0) *(#0) ,/:E+ # +(./,) +(*00) +(#,)/*:,
*(*,) # * + #*/+,8 , * * + # 8/8+
. * + # * #/E8
8 +(+0) # + * #0/0++
: + * # + :/#* E + + * # E/E*, J# #/.E *./:.0 *8/:,. **/#+: !B8:/0E+ J* +,/08 **/0E *:/#8. +0/E0# J+ *:/+80 *E/#: **/0.# *,/0,K#/::+ :/E,+ E/*:, 8/+8E
K* ##/.E# 8/+,0 E/+E* #0/+00
K+ E/,8E/8∗.8/+, :/+,#
优水平 %* (+ )* ’*
LM ./:0: */+8. */0+: */E*#
主次顺序 %&’&(&)
表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年第 #期 !#%&%’ ()%*+*,- *. /**’ 0%’1234-
研
究
与
探
讨
食品工业科技
最终方程的复相关系数:!##’&);
最终方程的检验统计量:*))+,&-*##).# 深层培养菌丝体的营养分析
&+) 菌丝体多糖含量分析 深层培养后得到的灰
树花菌丝体,经浸提、醇沉、去蛋白等方法处理后,经
苯酚2硫酸法检测,得工作曲线回归方程 3##)&,4 #)#)56,相关系数 7#″/5,测得灰树花菌丝体(干)中多糖含量为&8。
&+& 菌丝体氨基酸含量分析 从表 &可以看出,深
层培养的灰树花菌丝体(干)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必需
氨基酸占菌丝体氨基酸总量的 5&′8,接近子实体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5..895:,;。另外,可促进生长、增强智力
发育的第一限制氨基酸2赖氨酸的含量也较高,因此,
可以考虑利用深层培养灰树花开发功能及保健产品。
# 结论
#.、搅拌转速 ).#7 =>?@、
接种量 )#8。
#!灰树花深层培养过程中,01和通气量对菌丝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01在..#A,.#,通气量体积 比(B = B)在 )##A)5#时,菌丝生物量积累最多。 ## 深层培养的灰树花菌丝体 (干)多糖含量为
%&8(子实体中多糖含量为 /8左右),必需氨基酸占 菌丝体氨基酸总量的 5&’8。另外,发酵液中的氨基
酸、矿物元素也很丰富,因此,可以利用深层培养灰
树花进行功能及保健产品的开发。
参考文献
) 张光亚中国常见食用菌图谱昆明C云南科技出版社:)’’’
& 杨新美食用菌研究法北京C中国农业出版社:)’’/
+ 宋爱荣:郭立忠 :段立猛 01对灰树花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中国食用菌:)’’’: &%D)E C.A/
5 汪维云:吴守一:朱金华灰树花深层培养工艺研究生物工
程学报:)’’’:).D+EC+%/A+/&
. 冯永军:侯万秋:张长铠金针菇 *B#// 菌株液体培养工艺 的研究微生物学通报: )’’/:&.D.EC&.’A&,)
, 裘娟萍:孙培龙:朱家荣:等灰树花深层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微生物学通报:&###:&%D5EC&%.A&%/
% (FGH?@I0IJIH ( K:(LM?IN7 ! K(F?>NJGF?I@IOLP0IJQHGRRSG7?TL07ITNRF?I@?@FSL∗N@UNHVR7L>I@?N>0L7H?R?@N>W?FSOGFFQGR?THX?IFLRSV@TX?IL@U?:)’’#:+,C%%/A%/&
/ YN? 3 Z: [\\L7HL ] KITLJ?@UG@T>LGHN7L>L@FHIOON@UGJU7IWFSG@T>I70SIJIUQ?@HN>L7ULTOL7>L@FGF?I@
X?IFLRSV@TX?IL@U? : )’’/:,#D&EC&),A&&’
’ ‘GNJ a Y: bSI>GH Y !VHF7NRFN7L>ITLJOI7SQ0SGJT?OOL7L@F?GF?I@G@T0L@?R?JJ?@07ITNRF?I@NH?@U‘L@?R?JJ?N>YS7QHIUL@N>X?IFLRSV@TX?IL@U? : )’’,:.)C../A.%&
)# YN? 3 Z: !aK^ cOOLRFH IO T?HHIJMLT IPQUL@ FL@H?I@H
G@T >LRSG@?RGJ OI7RLH I@ ON@UGJ >I70SIJIUQ IO HN_>L7ULT
OL7>L@FGF?I@X?IFLRS V@T X?IL@U?:)″/:.aK^cOOLRFHIOGU?FGF?I@?@FL@H?F?LHI@ON@UGJ>I70SIJIUQIOHN>L7ULTOL7>L@FGF?I@X?IFLRSV@TX?IL@U? : )’’%: ..C%).A%&,
氨基酸
种 类
深层培养菌丝体
(干)(U = )##U)
发酵液
(>U = )##>d)
天冬氨酸 &)&, ))#+5
丝氨酸 )&/’ /#&.
谷氨酸 +)’’.
脯氨酸 )&#& ’’%&
甘氨酸 ))&& )#&5.
丙氨酸 )&)+ )+/%#
半胱氨酸 #)#5 %5+,
酪氨酸 #,,5 )#’/5
组氨酸 #5,′5#,)
精氨酸 )55. &#/.
苏氨酸 )&/+ )##%#
缬氨酸 )&%. 5#.)
蛋氨酸 #5.+ #..&
异亮氨酸 #″5))5,+
亮氨酸 &/’,
苯丙氨酸 #//,)5#&,
赖氨酸 )′%5%
合计 &&55),/.)&
必需氨基酸含量 ’,+)/#.
必需氨基酸占总量(8) 5&′5+&
表 & 氨基酸含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