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核桃仁种皮多糖的提取及抑菌作用的研究



全 文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Vol.26, No.4
362

核桃仁种皮多糖的提取及抑菌作用的研究

刘安军,王玥玮,朱振元,王妍,陈影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 300457)
摘要:本文以 0.25 mol/L 的 NaOH-乙醇溶液作提取剂,从核桃仁种皮中提取多糖,提取液经去脂、去蛋白、醇析后得粗多糖
WKPP-70。利用 DEAE-Sephadex A-25 凝胶柱和 Sephadex G-75 凝胶柱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纯多糖WKPP-70-1-1。通过紫
外光谱分析证明其纯度,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其具有多糖类的特征吸收峰。抑菌试验表明,WKPP-70-1-1 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枯
草芽孢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核桃仁种皮;多糖;提取;纯化;抑菌作用
文章篇号:1673-9078(2010)4-362-365
Extraction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Polysaccharide from Walnut
Kernel Pellicle
LIU An-jun, WANG Yue-wei, ZHU Zen-yuan, WANG Yan, CHEN Yi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300457, China)
Abstract: Crude polysaccharide, WKPP-70, was extracted from walnut kernel pellicle, using 0.25 mol/L NaOH-ethanol. After removal of lipids
and proteins, WKPP-70 was further purified by chromatography on DEAE-Sephadex A-25 and Sephadex G-75 columns. The purity of the obtained
polysaccharide, named as WKPP-70-1-1 was determined using UV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and its structure was analyzed by infrared spectrum (IR).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WKPP-70-1-1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Bacillussubtilis, Staphy lococcus aureus and SalmonellaTyphimurium were also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KPP-70-1-1 had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against these examined microorganisms.
Key words: Walnut kernel pellicle;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antimicrobial activity

核桃( Juglans regia. L) 又名胡桃、羌桃,属胡桃科
胡桃属植物[1]。目前,国内外对于核桃的研究和加工利
用主要是在核桃仁方面,核桃仁含多种维生素,富含
蛋白质、脂肪和生理活性物质,一般是直接食用,也
可加工成核桃乳、核桃油、核桃粉等。但是对于核桃
仁种皮却鲜有报道,一般在加工核桃产品的时候这部
分会被去除。近些年, 多糖的生物活性已逐渐被人们认
知,是生命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包括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辐射、
抗菌抗病毒、保护肝脏等[2]。相关文献报道,核桃仁种
皮中含有糖类物质。因此,我们选取核桃仁种皮为原
料进行开发与研究。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对核桃仁种皮中的多糖类物
质进行提取、纯化,并对其抑菌效果作了初步研究,
为核桃仁种皮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收稿日期:2009-9-19
作者简介:刘安军(1963-)男,河北唐山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
事畜产(副产)品高附加值的开发利用及功能性食品研究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核桃(购于天津王顶堤批发市场,产地天津);
供试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杆菌
(Bacillus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 lococcus
aureus) 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天津科
技大学功能性食品实验室提供。
1.2 仪器和药品试剂
HW·SY 系列电热恒温水浴锅、RE-52AA 旋转蒸
发仪、DZF-6020 真空冷冻干燥机、SHB-III 型循环水
式多用真空泵、TH-300 梯度混合器、DBS-100 电脑
全自动部分收集器、TGL-16B 台式离心机、ESJ205-4
型电子天平、SP-2102UV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VECTOR2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BCM-1000A 型
生物洁净工作台、电热恒温培养箱。
DEAE-Sephadex A-25、Sephadex G-75,均为鼎国
生物公司产品,氢氧化钠、盐酸、乙醇、乙酸乙酯、
氯仿、正丁醇、氯化钠、浓硫酸、苯酚,均为分析纯。
DOI:10.13982/j.mfst.1673-9078.2010.04.004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Vol.26, No.4
363
1.3 核桃皮多糖的提取
1.3.1 提取
将核桃仁用水浸泡至可以用手剥下核桃仁种皮,
将核桃仁种皮自然晾干,备用。取核桃仁种皮 50 g,
浸泡在600 mL 0.25 mol/L的NaOH-乙醇溶液中,40 ℃
恒温水浴锅中浸泡 18 h,弃去上清,用无水乙醇清洗
2 次,用 200 mL 蒸馏水浸泡残渣 1 h,重复 2 次,抽
滤收集水溶液,用 1 mol/L 的 HCl 调 pH 至中性,55 ℃
旋蒸浓缩至体积 100 mL。
1.3.2 去脂
向粗多糖浓缩液中加入100 mL乙酸乙酯,搅拌均
匀,置于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以分离脂溶相和水溶
相,留水溶相作进一步分析。
1.3.3 除蛋白
采用savage法去除蛋白质[3]。
1.3.4 醇析
在去蛋白后的液体中加无水乙醇使乙醇的体积分
数达70%,搅拌5 min,5000 r/min 离心15 min。将沉
淀冷冻干燥,得核桃仁种皮粗多糖(WKPP-70)。
1.4 核桃仁种皮多糖的纯化
1.4.1 DEAE Sephadex A-25 凝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
将WKPP-70 配成30 mg/mL的溶液,溶液经
DEAE Sephadex A-25(2×40 cm)柱层析,苯酚-硫酸法
检测多糖分布,绘制洗脱曲线,收集多糖峰洗脱液,
透析、浓缩、冷冻干燥,得到纯化后的样品WKPP-70-1。
柱分离条件:上样2 mL,上样完毕后以蒸馏水和
0.5 mol/L NaCl梯度洗脱,洗脱液流速为10 mL/h,收
集洗脱液时收集器控制为30 min/管,收集60管。
1.4.2 Sephadex G-75凝胶柱分离纯化
将WKPP-70-1配成10 mg/mL的溶液,溶液经
Sephadex G-75 (1.6cm×60cm)柱层析,苯酚-硫酸法跟
踪检测糖含量,绘制洗脱曲线,收集多糖峰洗脱液,
透析、浓缩、冷冻干燥,得到纯化后的样品
WKPP-70-1-1。
柱分离条件:上样2 mL,上样完毕后以三蒸水
洗脱,洗脱液流速为18 mL/h,收集洗脱液时收集器控
制为30 min /管,收集40管。
1.5 紫外光谱分析
将WKPP-70-1-1配成100 μg/mL的水溶液,于
200~1000 nm进行全波长扫描。
1.6 红外光谱分析
分别将1.0~1.5 mg干燥的纯多糖WKPP-70-1-1于
KBr混合压片于4000~400 cm-1红外光谱仪扫描。
1.7 多糖含量的测定
1.7.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采用苯酚—硫酸法绘制标准曲线[4]。精密量取0.1
mg/mL的葡萄糖标准品溶液0 mL、0.2 mL、0.4 mL、
0.6 mL、0.8 mL、1.0 mL 于试管中,不足1 mL管用蒸
馏水补足至1 mL,各管再加入6%苯酚溶液1.0 mL,混
匀,迅速加入5 mL浓硫酸摇匀,静置10 min后在30 ℃
水浴中加热20 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在490 nm处测
定吸光度,以葡萄糖的量(C,μg/mL)为横坐标,以吸
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经回归处理得线性
回归方程。
1.7.2 样品糖含量的测定
分别精密称取WKPP-70和WKPP-70-1-1 10 mg定
容至100 mL,即浓度为0.1 mg/mL。同样用苯酚硫酸
法测定样品在490 nm 处的吸光度值。
多糖含量=X/W×100%
其中:X 为多糖质量(μg),W 为供试品的质量(μg)。
1.8 核桃仁种皮多糖抑菌试验
1.8.1 细菌培养基的制备[5]
牛肉膏5 g,蛋白胨10 g,NaCl 5 g,水1000 mL,
pH 7.0-7.2 (配制固体培养基需加入20 g琼脂),分装,
在0.1 MPa下高压灭菌20 min,备用。
1.8.2 菌种的活化与菌悬液的制备[6,7]
取试管若干,装入溶化的培养基,灭菌后摆成斜
面。在无菌条件下用划线法将供试菌种接入到斜面培
养基上,然后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于培养箱中培养活
化(温度37 ℃,时间24 h)。然后分别挑取一环已活
化好的菌种放入9 mL无菌水中,振荡摇匀,制成一系
列菌悬液,浓度约为107~108 cfu/mL,备用。
1.8.3 抑菌圈试验
准备若干直径为 6 mm、长 2 cm 的圆筒状物体于
121 ℃干热灭菌 20 min,备用。将已灭菌的固体培养
基熔化后倒入平皿中,培养基的体积为 10 mL,待冷
却凝固后,用无菌镊子夹取之前准备好的圆筒状物体
3 个间隔一定距离插入培养基中,平皿正中央也插入
1 个。
吸取 100 μL 菌悬液,加入到 15 mL 未凝固的培
养基中,吹吸均匀,倒入到插有圆柱状物体的平皿中,
待凝固后,拔出圆柱状物体,在周围的 3 个孔中加入
100 μL 400 μg/mL WKPP-70-1-1,中间的孔加入 100
μL 的无菌水做对照。然后将平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37 ℃培养,24 h 后取出,观察抑菌圈直径,比较抑菌
效果。
1.8.4 最小抑制浓度(MIC)的测定[8]
将WKPP-70-1-1加入到60 ℃左右的固体培养中,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Vol.26, No.4
364
使其终浓度为 50 μg/mL、100 μg/mL、200 μg/mL、300
μg/mL、400 μg/mL、500 μg/mL、600 μg/mL,再分别
移取各菌悬液 100 μL,充分混匀,倒入平皿中,待其
完全冷却凝固后,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37 ℃培养。
每个浓度作 3 个重复。观察,以不长菌或者菌落数最
少的最低浓度为最小抑制浓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糖的纯化
2.1.1 DEAE Sephadex A-25 柱纯化结果

图1 DEAE Sephadex A-25柱洗脱曲线
Fig.1 The elution curve of the crude polysaccharide from
walnut kernel pellicle on DEAE Sephadex A-25 column
由图 1 可见,核桃仁种皮多糖过 DEAE Sephadex
A-25 凝胶柱,仅得到一个峰,收集峰值处几管洗脱液
于透析袋中,透析 48 h,进行冷冻干燥,得到
WKPP-70-1,进行进一步纯化。
2.1.2 Sephadex G-75 凝胶柱纯化结果

图2 Sephadex G-75柱洗脱曲线
Fig.2 The elution curve of the crude polysaccharide from
walnut kernel pellicle on Sephadex G-75 column
将WKPP-70-1上 Sephdex G-75柱用三蒸水洗脱,
洗脱曲线如图 2,收集出锋处附近的洗脱液,冷冻干
燥得到纯度较高的 WKPP-70-1-1 进行抑菌作用研究。
2.2 紫外光谱分析
由图 3 可以看出,在 260 nm 处没有出现核酸的特
征峰,280 nm 处也没有出现蛋白的特征峰,因此可以
推断出纯化后的多糖基本不含蛋白等杂质。

图3 WKPP-70-1-1的紫外吸收光谱
Fig.3 UV spectrum of WKPP-70-1-1
2.3 红外光谱分析

图4 WKPP-70-1-1红外光谱图
Fig.4 The infrared spectrogram of WKPP-70-1-1
如图4所示,WKPP-70-1-1的红外光谱显示其具有
多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3332 cm-1出现一种宽峰是
O-H的伸缩振动峰,2838~2945 cm-1出现吸收峰是C-H
伸缩振动峰,表明多糖存在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
1606 cm-1出现吸收峰为C=O和C-N伸缩振动,说明羰
基的存在;1415 cm-1的吸收峰为C-H的变角振动;1332
cm-1的吸收峰为-COOH;1244 cm-1的吸收峰为酯基或
O-乙酰基;1020~1098 cm-1的吸收峰是C-O所伸展振
动峰;894 cm-1吸收峰来判别β-糖苷键的存在。总之,
红外光谱检测的结果充分说明纯化样品中确实存在下
列结构及官能团:糖的吡喃环、羰基、羟基和氨基等
基团。这些均与粘多糖的常见结构及基团相吻合。
2.4 多糖含量的测定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Vol.26, No.4
365
2.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葡萄糖标准曲线如图5所示。实验数据表明,标
准葡萄糖在20~100 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实
验数据处理后得回归方程:
y = 0.0105x - 0.0354,R2 = 0.9972

图5 葡萄糖标准曲线
Fig.5 Calibration curve of glucose
2.4.2 多糖含量的测定
依据公式计算,结果见表1。根据数值说明经过葡
聚糖柱层析之后样品多糖含量明显升高。
表1 样品的多糖含量
Table 1 Polysaccharide contents of WKPP-70 and WKPP-70-1-1
样品 WKPP-70 WKPP-70-1-1
多糖含量/% 44.97 74.67
2.5 抑菌试验结果分析
2.5.1 WKPP-70-1-1 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A)大肠杆菌 (B)沙门氏菌

(C)枯草芽孢杆菌 D 金黄葡萄球菌
图6 WKPP-70-1-1的抑菌效果
Fig. 6 Antibacterial effects of WKPP-70-1-1
表2 WKPP-70-1-1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 mm)
Table 2 Inhibition zones of WKPP-70-1-1 (mm)
供试菌种 大肠杆菌
沙门
氏菌
枯草芽
孢杆菌
金黄葡萄
球菌
抑菌圈直径(mm) 10 10.5 9.5 8.5
由图6和表2可知,WKPP-70-1-1对这四种常见细
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
效果较为显著;WKPP-70-1-1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
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5.2 WKPP-70-1-1 的最小抑制浓度(MIC)
表3 WKPP-70-1-1的最小抑制浓度(MIC)
Table 3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of
WKPP-70-1-1
浓度(μg/mL) 供试菌种
5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大肠杆菌 ++++ +++ ++ + + + +
沙门氏菌 ++++ +++ ++ + + + +
枯草芽孢杆菌 ++++ +++ +++ ++ + + +
金黄葡萄球菌 ++++ ++++ +++ ++ ++ + +
“+”表示菌落数在 0-50;“+ +”表示菌落数在 50-100;“+ + +”
表示菌落数在 100-200;“ + + + +”表示菌落数超过 200。
由表 3 可知,WKPP-70-1-1 对着四种细菌有一定
的抑菌作用,虽不能完全抑制细菌的生长但是却可以
有效地减少菌落的生成。因此,本试验以使菌落数在
0-50 个的浓度作为 MIC。其 MIC 值分别为大肠杆菌
300 μg/mL,沙门氏菌 300 μg/mL,枯草芽孢杆菌 400
μg/mL,金黄色葡萄球菌 500 μg/mL。
3 结论
本文对核桃仁种皮多糖的结构和抑菌功能作了
初步的研究,通过用0.25 mol/L的NaOH-乙醇溶液提
取、去脂、去蛋白、DEAE-Sephadex A-25柱和Sephadex
G-75 柱 纯 化 最 终 得 到 一 种 纯 度 较 高 的 多 糖
WKPP-70-1-1,其糖含量为74.67%。
抑菌试验表明WKPP-70-1-1对大肠杆菌、沙门氏
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
用。其中大肠杆菌MIC 值 300 μg/mL,抑菌圈直径为
10 mm;沙门氏菌MIC 值300 μg/mL,抑菌圈直径为
10.5 mm;枯草芽孢杆菌MIC 值400 μg/mL,抑菌圈直
径为9.5 mm;金黄色葡萄球菌MIC 值500 μg/mL,抑
菌圈直径为8.5 mm。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
应用价值, 如可将核桃仁种皮多糖作防腐保鲜剂, 以
达到防腐抑菌的功效, 在食品和医药领域将有较为广
阔的开发前景。 (下转第369页)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Vol.26, No.4
369
综上所述,经紫外光谱、比旋光度和凝胶渗透
色谱等方法分析表明胞外多糖分 EPS-1A 为相对均
一多糖。
2.4 理化特性
实验表明:胞外多糖分 EPS-1A 为白色絮状固
体,无异味,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等
有机溶剂,热稳定性良好;碘反应不显蓝色,说明此
多糖为非淀粉类;与斐林试剂和三氯化铁反应均为阴
性,说明不含有单糖和多酚类物质;考马斯亮蓝反应
和 260 nm 吸收反应均为阴性,表明很可能不含有糖
醛酸、蛋白质和核酸类物质。
3 结论
采用DEAE-52纤维素(Cl-)离子交换和 Sephadex
G-100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对乙醇沉淀得到的冬虫夏
草胞外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 EPS-1A 级分。
经紫外光谱、比旋光度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胞
外多糖分 EPS-1A 为相对均一组分,中性糖含量为
99.0%,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4.0×104,为非淀粉类,
不含单糖、蛋白质、核酸和多酚类物质的水溶性多
糖。
参考文献
[1] 范卫强,尹鸿萍,周长林.虫草多糖的分离、纯化和初步药效
活性研究[J].生物加工过程, 2008, 6(1):69-73
[2] 张俐娜,陈和生.黑木耳酸性杂多糖溶液性质研究[J].高
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 14(9):1320-1325
[3] 程维荣,段丽红,郑必胜.冬虫夏草及其多糖的研究与应
用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06,22(4):284-286
[4] Leung P H, Zhang Q X, Wu J Y. Mycelium cultivatio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a
Tolypocladium sp. fungus isolated from wild Cordyceps
sinensis[J].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 2006, 101: 275-
283
[5] Leung P H, Zhao S N, Wu J Y, et al.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exopolysaccharides from mycelial
culture of Cordyceps sinensis fungus Cs-HK1 [J]. Food
Chemistry, 2009, 114: 1251-1256
[6] Yan J K, Li L, Wu J Y, et al. Acidic degradation and enhance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exopolysaccharides from Cordyceps
sinensis mycelial culture[J].Food Chemistry, 2009, 117: 641-
646
[7] Dubois M, Gilles K A, Hamilton J K, et al. Colorimetri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sugars and related substances [J].
Analytical Chemistry, 1956, 28:350-356
[8] Bitter T, Muir H M. A modified uronic acid carbazole
reaction [J].Analytical Biochemistry, 1962, 4:330-334
[9] Bradford M. A rapid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on of microgram quantities of protein utilizing the
principle of protein-dye binding [J].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1976, 72: 248-254
[10] 周科衍.有机化学实验[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
272
[11] 李建武.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M]. 北京: 北京大学
出版社,1994:151-278
[12] Schneider F. Sugar analysis: Official and tentative
methods recommen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Uniform Methods of Sugar Analysis [C]. Peterborough:
ICUMSA, 1979:41-73
[13] 张惟杰.糖复合物生化研究技术[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
社,1994


(上接第365页)
参考文献
[1] 寇文国,高洪庆.核桃产品的开发利用[J].中国油脂,2005,
25(6):112-113
[2] 徐晓飞,蒋丽,唐健,等.植物多糖的保健功能及开发前景[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1):61-63
[3] 张惟杰.糖复合物生化研究技术(第二版)[M].浙江:浙江大学
出版社,1999:196,245
[4] 刘安军,钟玥如,朱振元,等.古尼虫草多糖体躯分离及初步
分析[J].现代食品科技,2008,24(1):28-31
[5] 莫开菊,秦恩华,王俊亮.杨梅叶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J].湖
北民族学院学报,2008,26(9):272
[6] 苏伟,赵利,刘建涛等.黄精多糖抑菌及抗氧化性能研究[J].
食品科学,2007,28(8):55-57
[7] 钟耀广,林楠,王淑琴,等,香菇多糖的抗氧化性能与抑菌作用
研究[J].食品科技,2007,(7):141-144
[8] 张伟,崔同,檀建新等.蜂胶对食品致病菌抑菌作用研究[J].
食品科学,1998,19(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