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different high-efficient models of eco-agriculture in Hunan Province

湖南省不同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全 文 :第 10卷 第 4期
2 0 0 2年 1 2月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Vo1.10 No.4
Dec., 2002
湖南省不同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黄道友 王克林 刘钦云 邹永 霞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 长沙 410125)(湖南省农业环境监测管理站 长沙 410005)
摘 要 简述了湖南省不同类型区6种高效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并系统分析其结构演变,揭示了生态农业发展的
资源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比较利益驱动、技术构成与科技进步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生态农业 模式 结构 作用机制
Study on different high—efficient models of eco-agriculture in Hunan Province.HUANG Da~You,WANG Ke-Lin(The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Agricultur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angsha 410125),LIU Qin—Yun,ZOU Yong-Xia
(Monitoring and Managing Station of Agro-environment Quality,Hunan Province,Changsha 410005),CJEA,2002,
10(4):121~124
Abstract Six typical mod ds of high-efficient eco-agriculture have been described in different kinds of districts in Hunan
Province.Through systemic analysis of its structure evolvement,the production factors dispose by reason of the resources
of development of eco-agriculture,compared interests urge and the effective mechanism of technical form and science ad—
vancement are announced.
Key words Eco-agriculture,Models,Structure,Mechanism
1993~1998年以湖南省慈利县、桃源县、沅江市、长沙县、冷水江市 5个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
(市)作为山区、丘陵区、平湖区、城郊区、工矿区5种不同典型类型区,进行了县(市)域生态农业建设研究与
示范,建立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并从其中选取 6种技术成熟、实用性强且具有广泛推广应用
价值的高效生态农业典型模式,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原理的分析与研究 。
1 6种高效生态农业典型模式
高效生态农业典型模式一是岩溶山区雨养旱作农业模式 ,典型代表为湖南省慈利县长峪铺村,总土地面
积为 130Ohm ,其 中耕地 86.9hm (含水平旱地 85.3hm2),山坡林果草园地 984.8hm ,难以利用荒地
228.3hm ,境内碳酸盐岩溶地貌发育完整,年降水量 1444mm,但 50%~80%降水下渗为地下水,地表水资
源极其缺乏,加之耕地无灌溉设施,属典型的雨养农业。1993年以来该村依靠科技进步建立了一套旱粮持
续高产稳产高效的技术体系,即以治山改梯为基础,通过秸秆还田、粮肥间作、施农家肥改良和培肥土壤,深
根与浅根、高秆与矮秆、直立生长与匍匐生长的作物相组合,实行多熟立体种植,建立充分利用时空优势且基
本不用农药、地膜的粮经饲肥作物轮、间、套耕作制度;顺应降水与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合理安排作物品种与
播期,大力推广秸秆覆盖深埋保水技术;推广旱粮新品种和保温育苗、小麦密条点播、测土配方施肥等旱粮高
产栽培新技术。与 1993年相比,1998年旱粮单产由 7.9t/hm 提高到 15.4t/hm ,作物水分利用率由 5.3
kg/hm ·mm·Q提高到 10.9kg/hm ·mm·Q;全村农业总产值达 420.5万元 ,比 1993年增长 49.2%,已初具持
续高效的雨养旱作农业模式雏型。二是山地林药果粮立体开发模式,典型代表为湖南省慈利县四坪村,总土
地面积 247.5hm ,其中耕地 73.3hm ,山坡地 174.2hm 。1993年以来该村对山坡地进行了全面治理,即山
顶发展薪炭林与用材林,山腰发展药材林(以杜仲为主),山脚发展果木林,山下实现庭园化,恢复森林植被,
以林(药、果)促粮,以粮养牧。到 1998年共营造用材林 40hm ,薪炭林 3Ohm ,果树 14hm ,以杜仲为主的
“三木”药材林 68hm ,新建林药果面积 占总山坡地面积的 87.3%,活立木蓄积量达 0.74万 m ,果药收入
44.2万元,分别比 1993年增长 6.8倍与 4.2倍。林果业的迅速发展促使粮食和畜牧业生产稳步上升,1998
年粮食总产量达 683t,比 1993年增加 25%;畜牧业收入 60.1万元,比 1993年增加 76%,初步形成山地林药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SW·415)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9925102)~“八五”~“九五”湖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课题(97 Y2OO7)
收稿日期:2001·11-30 改回日期:2001·12·3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22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第 10卷
果粮高效立体开发模式。三是丘岗区粮猪沼果鱼综合开发模式,典型代表为湖南省桃源县官家洲村,总土地
面积 440.6hm ,其中耕地 128.5hm (含水平旱地 2Ohm2),丘岗地 30Ohm ,水面 12.1hm ,1993年前该村丘
岗资源利用率不足 46%,集约经营程度低,效益水平不高,属简单的粮猪型结构。1993年以来该村充分利用
丰富的丘岗地资源,以农户庭园为依托 ,开发庭园周边荒山荒地荒水,大力发展水果、沼气及畜禽水产养殖,
形成以果园为主体 ,以沼气为纽带,在庭园内实现种养加立体开发和物质、能量多级循环利用的粮猪沼果鱼
高效复合生态农业模式 ,全村人均拥有 670m 果园,户均出栏 5头猪和出笼 90只鸡,1998年与 1993年相
比,农业总产值达 526.1万元,提高了 194.4%;人均纯收入达 2554元,增长了64%;沼气入户率由 1.6%上
升到 53.6%,平均每年为作物提供优质有机肥 2700多 t;森林覆盖率达 70.5%,提高了 21.8%;丘岗资源集
约开发利用率达 74.2%,提高了2.2倍。四是湿地粮经牧渔综合开发模式 ,典型代表为湖南省沅江市东山
村,总土地面积434.2hm ,其中耕地 335.7hm (含水平旱地 108.7hm ),水面 71.8hm ,其他 26.7hm ,1993
年该村潜育性、次生潜育化稻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 38.1%,可养殖水域利用率<50%,效益低。1993年以
来全村划分为水稻、旱土作物、庭园经济、畜牧水产、农田防护林 5个功能区进行生态农业建设 ,到 1998年共
投资 168万元改造潜育性和次生潜育化稻 田 93.3hm ,使低产田面积下降到 10.2%,粮食平均增产 225
kg/hm ,经济作物平均增产 150kg/hm 以上;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和水域立体养殖,可养殖水域利用率达
90%以上,仅特种水产养殖人均增收近 600元 ,农业总产值达 876.4万元(比 1993年增加 236.4%),其中渔
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 1993年的 11.6%提高到 29.6%;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以沼气为纽带,实施
饲料、燃料、肥料“三料”配套工程建设,农田增施有机肥 ,促进种植业稳步增长,从而形成了粮经牧渔综合发
展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五是城郊区城市服务型模式,典型代表为湖南省长沙市郊的长沙县桂花村、扶冲
村,1993年前 2村均为简单的粮猪型结构,区位优势未得到有效发挥,1993年以来 2村充分发挥城郊区位优
势 ,依据市场需求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以服务城市为主的新型主导产业,长沙县桂花村调减水稻种植面
积83.4hm (占总土地面积341.8hm 的24.4%),用于发展以无公害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至 1998年全村蔬
菜播种面积由1993年的 126hm 增至372.2hm (增长 195.4%),蔬菜收入由 1993年的 143.6万元提高到
588.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6.3%),增加了3.1倍;农业总产值达 1046万元 ,增加了 2.3倍;人均纯收入
达 3200元。长沙县扶冲村调减水稻种植面积 92.4hm (占总土地面积 175.7hm 的52.6%),用于发展花卉
苗木,到 1998年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由 1993年的 28.5hm 增至 138hmz,其收入由 108万元增至 1124万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85%),增长了9.4倍;农业总产值由225.6万元增至 1321.7万元,增长了 4.9倍 ;人均纯
收入由 2010元增至 5000元 ,增长了 148.8%,目前 2村分别形成了以蔬菜、花卉苗木为新型主导产业的城
市服务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六是工矿区环境治理集约经营模式,典型代表为湖南省冷水江市花坪村,总土
地面积为110.8hm2,其中丘岗坡地 76.5hm ,耕地 1.8hm ,水面 3hm ,其他 29.5hm2,1993年前由于采矿造
成地面塌陷,耕地保水性差,水库漏水,山林被毁 ,植被破坏,村办煤矿废渣成山,农业生产环境十分恶劣。该
村自1993年以来实施生态农业建设,从治理生态环境人手,全面实行丘岗、耕地、水面、庭园资源集约经营,
首先是严禁滥挖矿藏,乱建矿井,做到全面规划,在保护植被、耕地等资源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采;其
次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加固、整修田坎,新修灌溉渠道,对山塘、水库进行防渗维修 ,在矿山采空区恢复稻田
lhm 、种植高效经济林 18.1hm ;再次是加大了丘岗坡地开发力度,实行集约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 ,扩建果
园 14.7hm ,楠竹6.7hm ,实现人均 670m2果园、670m 竹,同时大力推广应用良种,采用新技术发展粮食生
产和养殖业,到 1998年农业总产值达 72.4万元,比 1993年增长了182.5%;人均纯收入达 2863元,比 1993
年增长了77.2%;森林覆盖率达 66.4%,提高了 19.6%,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已初步形成了工矿区环境
治理集约经营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2 生态农业发展机制研究
2.1 6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演变
1993年以来湖南省 6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村的农 田种植结构均呈现出由以粮食作物为主向效益较
高的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肥料作物发展的趋势,其中以桂花、扶冲2村的变化最为显著 ,粮、经 、饲(肥)三
者种植面积之比 1993年分别约为 6:3:1、7:1:2,到 1998年则发展为 4:5:1与 3:5:2,形成粮、经、饲、肥
多元种植结构(见表 1)。1993年以来 6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村因地制宜开发山丘坡地和水面,大力发展
林、果、药、茶和牧、渔养殖业,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以种植业为主逐步转向农林牧渔各业全
面发展(见表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4期 黄道友等:湖南省不同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123
表 1 6种典型生态农业模式村的农田种植结构
Tab.1 The structure of farmland plant of six kinds of modes typical mode vilage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农田种植结构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饲(肥)料作物种植面积。
表 2 6种典型生态农业模式村的农业生产结构
Tab.2 The structur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f six kinds of modes typical mode vilage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农业生产结构为种植业产值 :养殖业产值:林果业产值 ;**扶冲村为水稻产值:花卉苗木产值:养殖业产值。
6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村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使农村剩余劳动力
一 部分转向空间较大的非耕地土地开发,另一部分则转向空间无限的非农产业即第二、三产业,有力地促进
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除城市服务型 2种模式外,其他 4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村的主要农产品数量与产值
均大幅度增加,但农村社会总产值中耕地土地产值比重明显下降,而非耕地土地产值和非农业产值比重大幅
度上升(见表 3),展示了农村产业结构由耕地型向非耕型与非农产业型方向发展的趋势。
表 3 6种典型生态农业模式村的农村产业结构
Tab.3 The structure of rural undertaking of six kinds of modes typical mode vilage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农村 产业结构为耕地产值 :非耕地 产值 :非农产值 。
2.2 生态农业发展机制分析
6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村一是充分发挥资源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作用。在未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前 6村
80%以上的劳动力束缚在狭小的耕地上,丘岗、水面基本处于粗放经营状态,而在进行生态农业建设中农民
焕发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剩余劳动力不断从耕地上解放出来,带着资金、物质、技术根据其所处地理位置和
当地资源状况分别从事丘岗山地和水域开发,发展非耕地农业(林、果、牧、渔)或以农产品为原料发展加工
业,商业、运输建筑和各项服务业也相继兴起,农民的生产 目标由生存型向致富型发展,农村经济随之发展。
二是充分发挥了比较利益的驱动作用。比较利益是指生产项 目或产业之间经济效益的比较,比较利益高则
说明该生产项 目或产业比其他生产项 目或产业的生产效率高,生产要素会流向比较利益高的生产项 目或产
业,使之迅速扩大,从而驱动产业结构的改变。6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的形成,就是因为蔬菜、花卉、苗木、药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24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第 10卷
材、果树、经济作物、养殖与商业等生产项 目或产业比较利益高,生产经营规模很快扩展,从而促进了整个农
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充分发挥了技术构成与科技进步作用。6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村在生态农业建设中都
十分重视推广应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 ,不断地向农民普及科学技术知识 ,培训科技骨干队伍,引进农作物、畜
禽鱼良种和果林优良苗木,采用先进的种养技术 ,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和改进经营管理方法,提高了农民的素
质和农业生产经营水平 ,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比较利益高的优势生产项 目或主导产业上
吸纳科学技术并发挥了其巨大推动作用,如长峪铺村主要推广普及小麦、玉米、甘薯等旱粮作物新品种(覆盖
率达 100%)和保温育苗、小麦密条点播、测土配方施肥等旱粮高产栽培技术 ,大幅度提高了旱土作物生产的
经济效益,单产比 1993年提高了7.5t/hm2;四坪村则重点引进林果优良苗木,推广应用了速生林丰产栽培、
杜仲环剥再生、柑橘高位换冠等技术 ,促进了林药果快速发展,1998年林药果业收入达 44.2万元,比 1993
年增长4.2倍;官家洲村主要推广普及果树高位换冠、中低产农田土壤改良及土地培肥、畜禽鱼病综合防治、
食用菌栽培、沼气综合开发利用等技术,引进优良品种,水稻、水果、生猪等主要农产品优良品种率达 80%以
上,提高了整体种养水平,促进了农林牧渔各业收入的增长,1998年农业总收入比1993年增长 1.9倍;东山
村重点引进了名优鱼种及其他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应用了特种水产养殖、网箱养鱼、水域立体开发利用、杂
交棉育种、中低产农田土壤改良等技术,大大提高了水面养殖及水稻、棉花等种植水平,1998年仅特种水产
养殖 1项人均增收近 600元;桂花村主要引进了优良蔬菜品种,良种覆盖率达 100%,推广普及了无公害蔬
菜栽培技术,蔬菜年增收 10%~20%;扶冲村则重点引进花卉苗木新品种,良种覆盖率达 90%以上 ,推广应
用花卉苗木栽培新技术,促进了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花坪村主要推广普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高产田
综合配套、楠竹低产林改造、时鲜水果速生丰产、沼气综合利用等技术,大力推广良种(良种覆盖率达 85%),
大幅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集约经营水平,劳动生产率由 1993年的23元/d提高到 1998年的 47元/d,增长
了 1倍
致谢 陈惠萍、陈焱国、燕惠刚、唐昆等同志参加了本项课题研究工作,彭廷柏研究员、余铁桥教授给予指导,
谨表谢意 !
参 考 文 献
1 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中国生态农业.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6
2 孙鸿良.我国生态农业主要种植模式及其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原理 生态农业研究,1996,4(1):15~22
3 吴文良.我国不同类型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与典型模式 生态农业研究,2000,8(2):5~9
4 李新平 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动态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6):341~34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