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犁头草对术后难愈性感染创口的影响



全 文 :外科术后病人切口感染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
症。 据研究,一类切口感染率为 0.72%,二类切口感
染率为 2.57%,三类切口感染率为 8.96%[1]。 一般经
常规外科换药短期内感染创口明显改善好转、 基本
愈合或者愈合。 术后难愈性感染创口是指有一些病
人的伤口发生感染后经外科常规长时间换药后 (换
药时间>7 d),创口仍有脓性分泌物、坏死组织,创
口无明显改善,甚至难以愈合[2]。 犁头草(Uiola jap-
onica Langsd.)是民间常用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祛腐
生肌的作用。 本研究观察草药犁头草在外科术后难
愈性感染创口上的应用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① 外科术后创口感染者; ② 感
染创口经常规换药 1 周后创口感染仍无明显改善
者。
1.1.2 纳入标准 感染创口已经常规外科感染创
口换药 1 周后创口渗出仍较多,创口深及皮下组织,
伤口表面苍白,有浓性分泌物,局部红肿热疼,有腐
烂、坏死组织,溃烂面无明显缩小,患者生命体征稳
定,一般无全身感染症状,符合诊断标准并愿意进入
该临床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 排除标准 肝、肾功能受损病人;局部皮肤
有过敏性皮炎者; 有过敏性紫癜患者; 对草药过敏
者;重度营养不良者;晚期肿瘤全身多处转移者;神
志不清不能配合者。
1.2 一般资料 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我
院 2009 年 1 月至 2012 年 1 月外科手术后难愈性感
染创口 108例, 其中阑尾穿孔术后创口感染 73 例,
胆囊穿孔术后 21 例,肠破裂术后创口感染 10 例,胃
癌及结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创口感染 4 例, 全部病例
根据电脑产生的随机号码按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
组各 54 例。 治疗组中男 26 例,女 28 例;平均年龄
(43.30±9.85)岁;平均创口面积(5.81±0.35)cm2;平
均创口深度(1.58±0.35)cm。 对照组中男 24 例,女
30 例 ;平均年龄 (46.55±8.15)岁 ;平均创口面积
(5.71±0.39)cm2;平均创口深度(1.53±0.29)cm。 2
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创面大小、深度方面经统计
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伤口溃疡面大小测定 [3] 测量伤口溃疡面(不
包括溃疡浸润面积)最长直径(cm)和最短直径相乘
后除 2,作为伤口溃疡面直径计算溃疡面积。 分为小
(伤口溃疡面积<3 cm2)、 中 (伤口溃疡面积 3~6
cm2)、大(伤口溃疡面积>6 cm2)。临床上我们根据创
面大小分为 3 型:① Ⅰ型创面面积<3 cm2;② Ⅱ型
创面面积 3~6 cm2;③ Ⅲ型创面面积>6 cm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
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两样本均数间比较
采用 t检验。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本院中药房定期于我院定点中药种植
基地采购新鲜犁头草,将犁头草洗净后将根去除,将
犁头草茎叶碾碎,在碾碎的犁头草茎叶中按 50 g 草
药加 1 g食盐混匀后放入冰箱 4℃冷藏室待用。 感染
创口局部外敷本院中药房配好的犁头草, 将犁头草
直接倒于感染创口上(范围超出溃烂面 2 cm)后无
菌辅料覆盖既可, 下次换药时用无菌棉签将创口内
残留草药挑出即可倒入新鲜犁头草,每日敷药 1 次。
2.2 对照组 继续采用常规外科感染换药治疗 [4],
感染创口拆线后撑开, 以洗必泰液或呋喃西林药水
及生理盐水消毒处理后置入生理盐水纱条包扎,换
药过程中注意清除坏死组织及线头, 每日 1~2 次。
如创口经换药后仍不能愈合, 则待创口经常规换药
后无明显脓性分泌物, 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予
犁头草对术后难愈性感染创口的影响
王学海,徐樟群
(浙江省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武义 321200)
摘 要: 目的 探讨草药犁头草在外科术后难愈性感染创口上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外科手术后难愈性
感染创口 108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局部外敷中草药犁头草,对照组继续采用常规外科感染创口换药
治疗。 观察犁头草杀菌抑菌、抗炎及促进创口愈合作用。 结果 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
0.01);治疗组无 1 例创口 2 期缝合,对照组行创口 2 期缝合 18 例。 结论 草药犁头草明显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减
少局部创面渗出,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明显加速术后难愈性感染创口的愈合。 犁头草有杀菌抑菌、抗炎及促进创口愈
合的作用,与其清热解毒、祛腐生肌作用相符。
关键词:术后难愈性感染创口;犁头草;外敷
中图分类号:R6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0-338X(2012)03-0022-02
收稿日期:2012-05-02
福建中医药 2012年 6月 第 43卷 第 3期
Fujian Journal of TCM June 2012,43 (3)22
DOI:10.13260/j.cnki.jfjtcm.010362
创口 2期缝合。
2组均以 5 d为 1个疗程,在治疗前后每个疗程
分别观察并记录伤口创面面积测定, 了解伤口愈合
情况,并记录 2 组伤口分泌物性质、组织坏死、肉芽
组织生长及创口愈合情况。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3] ① 愈合:是Ⅰ型患者用药
10 d 内创面愈合, Ⅱ型患者用药 20 d 内创面愈合,
Ⅲ型患者用药 30 d 内创面愈合;② 好转:Ⅰ~Ⅱ型
在规定治愈时间内创面未愈合,但溃疡面<70%,肉
芽新鲜红,无水肿,伤口无明显分泌物,无坏死组织,
Ⅲ型用药 20 d 后创面缩小,肉芽鲜红,无水肿,伤口
少量分泌物,基本无坏死组织,具备 2 期缝合条件;
③ 无效:感染创口在规定时间内,未达到以上治愈、
好转标准。
3.2 结果
3.2.1 2组创口疗效分析 见表 1。
2 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2.2 2 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治疗组平均愈合时
间为(14.4±1.83)d,对照组(23.2±2.69)d,2 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说明治疗组愈合更快,
时间更短。治疗组无 1例创口 2期缝合,对照组行创
口 2期缝合 18例。说明治疗组有明显促进创口肉芽
组织生长作用。
3.2.3 毒副反应 治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检测
肝肾功能,2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治疗过程中
也未发现过敏反应及消化道不良反应。
4 讨 论
外科术后难愈性感染创口是外科的临床常见
病、疑难病,其特点是创面感染、组织坏死、久治不
愈。无论是抗生素的应用还是局部换药,疗效均不理
想,且常规换药处理导致患者疼痛明显,创口换药时
间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并增加了患者
的经济负担。
犁头草生于林缘、林下开阔地,山地草丛,溪谷
旁,分布于我国西南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
等地[5],易于采摘,极其便宜、易得。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疔疮,瘰疬,乳痈,外伤出血,急性黄疸型肝炎,
乳腺炎,痈疖肿毒,化脓性骨髓炎,毒蛇咬伤等。现代
药理学证明, 从犁头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9
种化合物 [6],其中多种成分如木犀草素 [7]、芹菜素 [8]
等均有抗菌,抗氧化,调节内分泌,促进组织修复等
作用。 外用犁头草具有促进创面愈合,营养创面,免
疫调节,促进血液循环,杀菌抑菌和促进局部组织再
生作用,能够增加创面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细胞之
间和体液之间的相互调节, 增加创面的非特异性免
疫能力与组织的修复能力,从而加速创面愈合。
我们自 2009 年以来,应用犁头草进行外科术后
难愈性感染创口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外科术后
难愈性创口主要原因为严重感染, 同时合并有肥胖
患者脂肪液化,年老体弱,恶性疾病,糖尿病,长期使
用糖皮质激素等病人则创口更加难以愈合 [9]。 这类
患者局部创口肿胀明显,有效血流灌注不足,局部组
织缺血、缺氧,并引起组织坏死,脓性分泌液多,新鲜
肉芽组织难以生长。 在临床上观察到愈合缓慢的感
染创面往往有创面肉芽组织暗红、水肿,渗液多,生
长缓慢。 而应用犁头草后肉芽组织新鲜、红润,渗液
明显减少,生长明显加快,创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本研究发现,相对单纯外科换药,采用犁头草外
敷治疗可以明显减少脓液分泌,促进创面愈合,缩短
愈合时间,减少 2 期缝合,为术后伤口难愈性感染伤
口提供了一种确切的中药辅助治疗方法。 作为单味
中药,用药安全,经济便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
值。
参考文献:
[1] 欧阳丹明. 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 实用预
防医学,2004,11(2):374-375.
[2] 黄翠仙,汪萍霞,张春 . 锡类散在难愈性浅部伤口换药中的应
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4):2152.
[3] 黄星垣,黎建义,梅全喜 . 中药治疡液对外伤性手部足背部感
染伤口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学刊,2006,24(9):1674-1675.
[4] 苏永利, 李惠锋 . 门诊常见外科切口感染的换药方法及护理
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7):143.
[5]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中药大辞典:下册[M]. 2 版 . 上海: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6:3044.
[6] 阳中和,国兴明 . 犁头草化学成分研究初报 [J]. 山地农业生
物学报,2011,30(4):374-376
[7] 张毅,王旭光 . 木犀草素的体外抗炎机制研究 [J]. 广州中医
药大学学报,2007,24(3):231-234.
[8] 王海娣,刘艾林,杜冠华 . 芹菜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
国新药杂志,2008,17(18):1561-1565.
[9] 严金燕,贾氢,罗书练,等 .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分
析[J]. 临床军医杂志,2002,30(4):39-41.
组 别
治疗组
对照组
n
54
54
表 1 2 组疗效比较
治愈
40
36
好转
12
10
无效
2
8
总有效率 /%
96.29
85.18
第 3 期 王学海等:犁头草对术后难愈性感染创口的影响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