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5 6
· 实 用 中 医 内 科 杂 志
JO U RA N LO F P RA C I TC A A L T R DI I TO A N LC I H NE S E I NE T R NA LM E D !C I NE
S e P
.
2 0 09
Vo l
.
23 No
.
9
小蓟白茅根藕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蛋白尿临床研究
朱 有 光
(合浦县公馆卫生院 ,广西合浦 536 1 19刀男 , 19 65 年生 , 主治医师 )
摘 要 : 【目的〕通过运用中药小蓟、 白茅根 、 藕节等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 临床研究 ,观察中药治疗慢性肾炎血尿、
蛋白尿的疗效 。 I方法 ]将已确诊的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 、 治疗组 。 两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 , 治疗组在西 医治
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辫证加减方药 ,予小蓟、 白茅根 、 藕节等煎服 , 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 。 疗程 3 个月 。 【结果 1治疗组治疗
慢性 肾炎总有效率为 79 . 17 % ,对照组为 45 . 83 % 。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尸 < 0 . 05 ) 。 〔结论〕中药小蓟、 白茅根 、 藕节
等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 、 蛋白尿疗效确切 ; 以化癣止血 、 清热利湿为主 、 补肾养阴为辅 ,能有效减少慢性肾小球肾炎
血尿 、蛋 白尿 。
关 键 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 血尿 ; 蛋白尿 ; 小蓟 ; 白茅根 ; 藕节 ; 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 : 6R 92 . 3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0 . 39 69 j/ . is n . 167 1 一 781 3 . 200 9 ` 09 . 31
A b o u t th e C lin ie a l R e s e a r e h of C h in e s e M e d ie i n e
,
He rb a C e P h a la n o Plo r is
,
C o g o n G ar s s R h iz o m e a n d Lot u s R o ot T er a t i n g th e C h or n je G lo m e r u lo n e Ph r it js
Z h u Y o u 一即 an g
( H
e p u 肠n 引 , lan C o u n yt H e a l ht C e n t e r , H e p u 5 3 6 1 19 , G u a n翻 , C h in a )
A b st r a C t
:
[ O b’e e r沁 ] hT e p u 甲 o s e 15 t o o b s e vr e ht e er s u l t of atr id it o n al C h in e s e m e d i e i n e etr amt e n t fo r
e h or n i
e n e P h ir it s
,
h e m a ut ir a an d P or et i
n u ir a
,
ht o u gh u
s
i n g e h i n e s e m e d i e i n e
,
h e br a
e e p h al an o p l o ir
s , e o 即n
『 a s s hr i z o m e an d fo t u s or o t etr a it n g ht e e h r o n i e gl o m e ur l o n e P h ir t i s i n e l i n i e al r e s e acr h
.
[Me
th o d ] hT
e
er
s e
acr h
d iv i d e s t h e p a it e n t i n ot wt o gr
o u P s
.
B o ht gr
o u p s h a v e ht
e
er 即 lar w e s et m m e d i e a it o n tr e a it n e nt , b u t fo r ht e
『。 u P I , so m e e h an g e s h a v e b e e n m a d e t o ht e P r e s e ir P t i o n b a s e d o n ht e C h i n e s e m e d i e a t i o n etr a加 e n t . H a v i n g
ht
e h e br
a e e p h a lan
o P l o ir s
, e o go n gr
a s s
hr i oz m
e
an d l
o
ut
s r o o t 伍 e d ot g e ht e r w i ht w a t e r wt i e e a d叮 e o n e i n u o u s
for 3 m
o n th s
.
[ R e
s u l t s ] iF n al l y fo u n d ht a t 7 9
.
17% 那 t i e n t er e o v e r e d i n g r o u P 1 an d 4 5 . 8 3 % er e o v e口 i n
『。 u p 2 w h i e h d i d n ’ t e h an 邵 ht e p er o e ir p it o n ( P < 0 . 0 5 ) . [ C o二 l。 必 n ] I n e o n e l u s i on , C h i n e s e m e d i e i n e h e r -
b a e e p h al an o p l o ir
s , e o g o n gr
a s s
hr i
z
ome an
d l o ut
s
or
t w o r k s g o o d i n t er at in g
e h or n i
e
gl
o
m
e
ur l o n
e p h ir t i s
,
h e
-
m a ut ir a a n d P or t
e
i n u ir
a
.
K e y W O
r d s : e h or n i
e
gl o m
e
ur lon
e p h ir t i s ; h e m aut ir
a ; por t
e i n u ir a ; h
e
br
a e e p h a lan
o p l o ir s
肿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 ,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
25 %
一
49 %
,血尿减少 , 高倍镜下尿红细胞不超过 5
个 , 中度高血压 , 肾功能略改善 ;无效 : 症状及化验均
无明显好转或恶化 。
3
.
2 结 果 完全缓解 : 48 例 , 占 5 . 1% ;好转 : 35
例 , 占 40 . 2 % ;无效 : 4 例 , 占 4 . 6% ,总有效率 95 . 2% 。
4 讨 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以活血化癖药配伍 ,其目的在于
改善肾脏微循环障碍 ,使肾脏组织供血得以改善 ,此
乃祛痕生新是也 。 诚然活血化痕是建立在利水祛湿 、
温阳益气的基础之上的 。 《景岳全书 · 肿胀》 曰 : “ 凡
水肿等症 ,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 盖水为至阴 ,故
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 , 故其弥在肺 ,水唯畏土 , 故其制
在脾 ,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 , 脾虚则土不治水而
反克 , 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 ” 说明气化不利 为水
肿病的总病机 ,故以治气为先 。 《温病条辨》 曰 : “ 凡
内处诸邪 ,有血相搏 ,积而不行者 ,即为癖血 。 治血者
不拘有形之血 ,但求无形之血 。 ” 由此可见 , 活血化癖
结合补气可以消除癖血 ,推动血行 ,改善肾脏微循环 ,
使机体得以恢复 ,在临床中应根据气虚 、气滞 、血虚血
滞 、 阳虚 、 阴虚的不同 ,运用温补脾肾 ,活血化癖法 ,配
合相应的药物调整 , 方可取得确切疗效 。 方中黄茂 、
党参 、 白术 、 山药 、获菩补脾益气 ;丹参 、 当归 、川芍 、赤
勺 、益母草活血化癖 ;泽泻 、 车前子 、益母草利水 ;冤丝
子补肾助阳 ;甘温补命门之火 ,又不炼其水 , 为补肾助
阳之妙药 。 慢性肾炎形成和演变是比较缓慢的 , 临床
病程缠绵而长 ,治疗中应注意生活调摄 、起居有度 、饮
食有节 、避免过劳等因素 ,在辨证明确治法方药应用起
效的情况下 ,宜相对固守 ,守方不变 ,并且强调坚持长
期服药治疗 ,不宜多变更治疗 , 否则不宜巩固疗效 ,对
于慢性肾炎的治疗 ,一般服药后改善症状较快 ,但对尿
蛋白的减少作用是比较缓慢的 ,要说服病人耐心坚持
治疗 ,切不可半途而废 ,有病乱投医 ,以致病情加重 。
参考文献
〔l] 钱桐荪 ,崔世雏 , 叶任高 . 肾脏病学【M 〕. 北京 :华夏出版社 , 2X() 1 , 7
( 1)
二20 9 一 2 45 (收稿 日期 : 2 0 0 9 一 O4 一 18)
2 0 0 9年
第2 3卷 第 9期
实 用 中 医 内 科 杂 志
J O UR N L A OF PR T AC IC AL T R D T A ! !ON L A CH IN E S E INT R EN AL D M E !C IN E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 , 系 由多种原发
性肾小球疾病所致 。 临床表现为病程长 , 多有不同
程度的蛋 白尿 、 血尿 、 水肿及高血压川 。 一般认为
起始 因素仍为免疫介导性炎症 ,但其病变慢性化进
展中 , 除了免疫炎症因素外 , 非免疫非炎症因素也
占有一定地位 lz] 。 慢性肾炎蛋 白尿主要是由于肾
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因变态反应性损伤引起肾小
球通透性增强所致 3[] 。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 ,凝血是
肾小球肾炎病变形成的重要因素 ,纤维蛋白沉积是
血凝的后果 , 也是 肾小球纤维化 、 萎缩 的前奏 [’] 。
西医治疗上除应用激素 、 细胞毒性药物等治疗外 ,
尚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 。 近年来 , 随着中医对本病
病因病机认识的深人 , 采用传统中医药化癖止血 、
清热利湿和补肾养阴疗法 ,应用 中药小蓟 、 白茅根 、
藕节等治疗慢性肾炎血尿蛋白尿 , 取得了满意的疗
效 。 现介绍如下 :
1 临床资料
1
.
1 诊断标准
1
.
1
.
1 西 医诊断标准 参照王海燕 、 郑法雷 、 刘玉
春等主编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疗效
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 》拟定的标准 5j[ 。 ( l) 起病缓
慢 ,病情迁延 , 临床表现可轻可重 ,或时轻时重 ,随病
情发展可有肾功能减退 、贫血 、 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出
现 ; ( 2) 可有水肿 、 高血压 、 蛋白尿 、血尿及管型尿等
表现中的一种 ( 如血尿或蛋白尿 ) 或数种 , 临床表现
多种多样 , 有时可伴有 肾病综合征或重 度高血压 ;
( 3) 病程中可有肾炎急性发作 , 常因感染 ( 如呼吸道
感染 )诱发 , 发作时有类似 急性肾炎的表现 , 有些病
例可 自动缓解 ,有些病例出现病情加重 。
1
.
1
.
2 轻重分级标准 参照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
导原则 (试行 ) 》 6[] 。 ( l) 重度 A . 尿蛋白检查持续 -H
一 一 ,甚至持续 出现拼 , 或 24 h 尿蛋白定量持续在
2
.
1 一 3 . 0 9 之间 ,血清白蛋白 > 3o 岁 ;L B . 肾功能不正
常 ( S C R : 13 3 一科 Z m o F L ) ; C . 明显浮肿及高血压 ; D .
有明显癖血证临床表现 : a . 面色熬黑或晦暗 ; b . 腰痛
固定或呈刺痛 ,肌肤 甲错或肢体麻木 ; c . 舌质紫暗或
有癖点 、寮斑 ; d . 脉象细涩 ; e . 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 F D )P 含量升高 ;.f 血液流变学检测全血勃度 、 血浆
猫度升高 。 凡具备上述 2 项表现者即可确定痪血证 。
( 2) 中度 A . 尿蛋白检查持续 一 , 或 24 小时尿蛋白定
量持续在 1 一 2 9 之间 , 肾功 能正常 ; B . 浮肿可轻可
重 ,可有高血压 ; C . 有痪血证临床表现 ,凡具备上述 1
项癖血证表现者即可确定 。 ( 3) 轻度 A . 尿蛋白检查
持续 土 一 一 , 或 24 h 尿蛋白定量持续在 1 9 以下 , 肾
功能正常 ; B . 浮肿不明显或无 , 血压正常 ; C . 有或无
癖血证临床表现 。
1
.
1
.
3 中 医肾虚 、 湿热 、 血癣证诊断标 准 参照第
二次全国中医肾病专题学术讨论会通过的 《慢性原
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辨证分型试行方案 》川 。 ( 1)
气虚证 : 腰脊酸痛 , 面色萎黄 , 疲乏无力 , 语声低微 ,
少气懒言 ,舌淡红苔白 , 脉沉细 ; ( 2) 阳 虚证 : 畏寒肢
冷 ,腰脊酸痛 ,夜尿多 ,大便塘泻 , 面色眺眺白 , 面浮
肢肿 , 舌淡胖苔白 , 脉沉迟 ; ( 3 ) 阴虚证 : 口感咽燥 ,
手足心热 , 大便干结 , 小便短赤 ,舌红少苔 , 脉细数 ;
( 4) 湿热证 : 口苦咽痛 , 口干不欲饮 , 身重胸闷 ,脱闷
纳呆 , 小便短赤 , 午后身热 , 舌红苔黄腻 , 脉濡滑 :
( 5) 血痕证 : 腰痛 日久不愈 ,痛有定处 , 面色青紫 , 经
色紫暗有血块 , 肌肤 甲错 ,舌暗或有癖斑疲点 , 脉细
涩 。
1
.
2 一般资料
将符合西医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标准和中医肾
虚 、湿热 、血癖证诊断标准的年龄 6 一 52 岁的 48 例患
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4 例和对照组 24 例 。 治疗组中 ,
男 16 例 , 女 8 例 ;病程 1 一 18 年 ,平均病程 5 . 46 士
4
.
71 ;年龄 6 一 4 6 岁 ,平均年龄 19 . 5 士 10 . 76 岁 。 对
照组中 ,男 17 例 ,女 7 例 ;病程 0 . 9 一 16 年 ,平均病程
6
.
4
士 4 . 8 5 ;年龄 8 一 5 2 岁 ,平均年龄 1 9 . 3 7 土 10 . 4 7
岁 。
2 治疗方法
2
.
1 对照 组 予西医治疗 : 低盐饮食 , 有高血压者
予积极降压治疗 ,并将血压维持在 12 0 一 13 0~ H岁
7 0 一 so m m H g 水平 ;浮肿者适当应用利尿剂 ; ’肾功能
减退者则采取低蛋 白高热量饮食 。 有感染者予抗生
素积极控制感染 。 给予青霉素静脉点滴 , 如青霉素过
敏可以选择红霉素代替 。
2
.
2 治疗组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 , 予中药煎服 。
药用小蓟 18 9 , 白茅根 2 0 9 , 藕节 2 0 9 , 生地 10 9 , 墨旱
莲 12 9 ,淡竹叶 6 9 , 土获荃 1 5 9 ,滑石 10 9 ,石韦 10 9 ,益
母草 1 2 9 ,丹皮 6 9 ,侧柏叶 lO 。 若浮肿者加猪菩 15 9 ,
血窟者加丹参 12 ;9 气虚者加黄蔑 巧 ;g 阴虚者加女贞
子 12 9 。 以化癖止血 、 清热利湿和补肾养阴为原则组
方 ,每 日 1剂 ,水煎分 2 次饭后半小时服用 。 两组均
以 1个月为 1 个疗程 ,观察 3 个疗程 ,每个疗程复查 1
次 。 观察 指标 : 治疗前后 的 尿蛋 白 P R O 、 尿潜血
B L D
、 血 . B U N o
3 治疗结果
3
.
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药政局颁布 的 《中药新药治疗慢性
肾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拟定 sl[ 。 临床控制 : 尿常规
检查蛋白转为阴性 ,或 24 h 尿蛋白定量正常 , 临床症
状与体征完全消失 , 肾功能正常 ;显效 :尿常规检查蛋
白减少 一 ,或 24 h 尿蛋白定量减少 ) 40 % 以上 , 临床
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 , 肾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 (与正
常值相差不超过 巧% ) ;有效 : 尿常规检查蛋白减少
十 ,或 24 h 尿蛋白定量减少 < 4O % ,临床症状与体征
明显好转 , 肾功能正常或有改善 ;无效 : 临床表现与上
述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善甚或加重者 。
3
.
2 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 (二土 : )表示 , 计量资料采用 t 检
验 ,计数资料采用 x Z检验 。 以 p < 。 . 05 为有统计学
意义 。
3
.
3 结 果
实 用 中 医 内 科 杂 志
JO U R NA LO A F P RC TIC A A ! I L T R D TO A N LC E I H NSE IE N T RNA LM E I DC E I N
S e P
.
2 09 0
Vo l
.
23 No
.
9
3
.
3
.
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见表 1 。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 )
组别 n
治疗组 24
对照组 24
l右床
控制率
显效 有效
斋 空 2
总有效
率 (% )
9 7
.
1 7
5 4
.
3 8
x Z二 5 .9 6
尸 < 0 .5 0
注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尸 < 0 . 05 ) 。
3
.
3
.
2 治疗前后 两组尿蛋 白指标变化 见表 2 。
表 2 治疗前后两组尿蛋白指标变化对比 {又土: ,岁 )L
组别 治疗前尿蛋白
治疗后
尿蛋白 差值
治疗组 2 4 1 . 73 士 1 . 52 0 . 5 1 , 1 . 20 1 . 2 , 0 . 3 2
对照组 24 1 . 6 1 * 4 . 6 1 0 1 土 2 . 24 0 . 6 士 2 . 36
心二 3 . 09
P < 0
.
0 1
名二 0 . 57
P > 0
.
05
3 7
.
27
由表 2 可以看出 , 在治疗后两组尿蛋白都有好
转 , 与治疗前比较 , 治疗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
( 尸 < 0 . 0 1 )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统计学意义不大 ( 尸 >
0
.
05 )
。 但治疗组治疗尿蛋白的有效率达 70 . 52 % ,
而对照组有效率仅为 37 . 27 % ,说明治疗组降尿蛋白
作用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显著 (尸 < 0 . 0 1 ) 。
3
.
3
.
3 治疗后两 组血尿指标 变化 人选的 48 例治
疗前尿潜血均呈 阳性 B L D ( + ) , 经治疗后 ,两组尿潜
血变化见表 3 。
表 3 治疗后两组血尿指标变化对比 例【% )
组别 n 尿潜血
B )L[ (
一
)
尿潜血
B )LI (
+
)
治疗组
对照组
总有效
率 ( % )
7 5
.
0
4 1
.
6 7
犷=5 . 49
P < 0
.
0 5
两组血尿指标对比中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尸 < 0 . 05 ) 。
3
.
3
.
4 治 疗后 两组血 B u N 指标变化 由于人选的
4 8 例患者中 , B U N 异常者仅有 4 例 , 其余患者 B U N
均正常 。 治疗后 B U N 变化不明显 , 所以在此不作对
比 。 该 4 例患者经治疗后 , B U N 均恢复正常 。
4 讨 论
慢性肾炎属 中医 “ 水肿 ” “ 腰痛 ” “ 尿血 ” 等范畴 ,
临床以本虚标实 多见〔’ 。 〕。 本虚 主要是肺 、 脾 、 肾亏
虚 ,其中以肾虚为主 ,同时影响心 、 肝以及阴阳气血俱
虚 ;其标则多挟邪 ,邪包括许多诱发因素及病理产物 ,
诸如风 、寒 、湿热 、疮毒 、痕血和水毒等 ,其中以湿 、热 、
痕 、 水毒为多见仁川 。 肾虚不固 、 气虚不摄等 , 均可 引
起血尿 、蛋白尿 ,除此之外 ,热毒灼伤血络 ,痕阻血溢
始终贯穿于本病 ,导致慢性肾炎血尿 、 蛋白尿病情反
复进展 ,缠绵难愈 。 因此 ,对于本病在临床中医的辨
证分型治疗上 ,必须强调化疲止血 、 清热利湿和补肾
养阴原则 ,才能有效减少慢性肾炎血尿 、 蛋白尿 。
根据以上慢性肾炎血尿 、 蛋白尿病因病机分析 ,
笔者积多年中医临床实践总结 , 以化疲止血 、 清热利
湿和补肾养阴为原则 ,在辨证的基础上 ,运用小蓟 、 白
茅根 、藕节 、 生地 、 墨早莲 、 淡竹叶 、 滑石 、 石韦 、 益母
草 、丹皮 、侧柏叶等为基本方药加减用药 ,充分体现中
医辨证治疗的灵活性和优越性 。 方中以小蓟 、 白茅
根 、藕节为君药 , 以化癖止血 、 清热利尿 。 小蓟 ,甘 ,
凉 ,归心 、 肝经 , 凉血泄热以止血 ,兼可利尿 , 擅治尿
血〔` 2〕 。 白茅根 ,甘 ,寒 。 归肺 、 胃 、 膀眯经功擅凉血止
血 ,兼有清热利 尿之功 〔` 3〕 。 藕节 , 甘 , 涩 ,平 。 归肝 、
肺 、 胃经 , 收敛止血兼能化窟 , 止血而不留癖 〔’ 礴〕。 三
药合用 ,既能化痕止血 , 又能清热利尿 。 臣药石韦 、 滑
石 、益母草 、 丹皮 、侧柏叶 、 淡竹叶等 , 同助君药清热利
湿 、止血散窟 。 石韦 , 苦 ,甘 ,微寒 ,利水通淋 , 又能止
血〔` ,」。 滑石甘 、淡 ,寒 ,归膀胧 、肺 、 胃经 ,清热利尿通
淋 ,祛湿 。 益母草 ,辛 ,苦 , 活血祛痕 ,利尿消肿 ;淡竹
叶性寒 ,味甘 、 淡 ,清热利尿 。 丹皮 ,苦 ,辛 ,微寒 , 清热
凉血 , 活血散癖 。 侧柏叶 ,苦涩 ,微寒 , 既能凉血 , 又能
收敛止血 ;佐以生地 、墨旱莲 , 以滋阴益肾 ,清热凉血 。
生地 ,甘 、苦 ,寒 , 归肝 、 肾经 ,清热凉血 ,养阴生津 。 墨
旱莲 , 甘 、酸 ,寒 , 归肝 、 肾经 ,滋阴益肾 ,凉血止血 。
综上所述 ,本方既可化疲止血 、清热利湿 ,祛除病
邪以治标 ; 又能补肾养阴 , 扶助正气以治本 , 标本同
治 ,补泻兼施 ,可有效减少 J漫性肾炎血尿 、蛋白尿 。
本研究表明 : 以化癖止血 、 清热利湿为主 ,补肾养
阴为辅能有效减少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 、蛋白尿 ; 同
时中药小蓟 、 白茅根 、藕节等治疗慢性肾炎血尿 、 蛋白
尿 , 临床疗效要比单一西医治疗的效果好 。
参考文献
【l] 汪丽蕙 ,许广润 ,张树基 . 现代内科诊疗手册 〔M 〕. 第 l 版 . 北京 : 北
京医科大学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19 94 : 4 24
仁2 1陈颧珠 . 内科学【M〕. 第 4 版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 84 : 47 2
〔3 〕杨保芳 . 慢性肾炎蛋白尿的诊治体会【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 0( )9
,
18 ( l )
:
6()
【4 〕吕静 ,何学红 ,王有刚 . 中医辨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临床体会
[ J〕. 辽宁中医杂志 , Zlx阵 , 3 1 ( 12 ) :卯3
【5 」王海燕 ,郑法雷 , 刘玉春 , 等 .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疗
效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 〔J] . 中华内科杂志 , 19 93 , 32 ( 2 ) : 131 -
1 34
【6〕郑筱英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 〔M 〕. 第 4 版 .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 2 : 巧7
【7 〕第二次全国中医肾病专题学术讨论会 .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
医辨证分型试行方案【J] . 陕西中医 , 19 8 , 9 ( 1 ) :封 4
【s] 郑筱英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M〕. 第 4 版 .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 02 : 156 一 162
【9] 郑法雷 ,章友康 , 陈香美 ,等 . 肾脏病临床与进展【M 〕. 第 1 版 . 北
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 2 0 5 : 43
〔10 〕张柏庆 . 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体会【J] . 浙江中医学院学
报 , 19 9 3 , 1 7 ( 5 ) : 2 5
【1 1] 张柏庆 . 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体会【J] . 浙江中医学院学
报 , 19 3 , 1 7 ( 5 ) : 24
【12 」凌一撰 . 中药学【M 〕. 第 l 版 .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 83 :
13 8 一 13 9
【13 〕凌一撰 . 中药学【M〕. 第 1 版 .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 83 :
14 1
【14 〕凌一撰 . 中药学〔M 〕. 第 1 版 .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 83 :
14 8
【巧〕凌一埃 . 中药学【M〕. 第 1 版 .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 83 :
10 1 ( 收稿 日期 : 2 0 0 9 一 O4 一 17)
6l4Qù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