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二棱大麦的产量构成特点及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全 文 :一 3 4一 大麦科学 总 3 1期 1 9 9 2年第二期一一耕作栽培
二棱大麦的产量构成特点及
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湖湘省农科 院粮食作物所 郭瑞星 秦盈 卜 张文畅
实现啤酒大麦高产与优质的统一 , 除选
用 良种外 , 采用与之相宜的高产栽培技术是
关键 。 自一九八六年以来 ,作者相继以湖北 的
主栽及推广品种 ( 系 ) 鄂啤一 、 二号 、 浙农
大三号 、 8 0 4 3 5等为对象 , 研究二 棱大麦的
产量构成特点及高产限制因子 , 在 此 基 础
上 , 对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 推荐
出一套湖北地区亩产 40 0公 斤 一的优化农艺方
案 , 并在实际生产及辅助性试验中进行了试
验验证 , 证实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
材料与方法
1 ) 以鄂啤一 、 二 号 、 浙 农大 3号 、
8 0 4 3 5等为试验材料 , 进行 播 期 、 密度 、 肥
料的单复因子试验 , 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及
主要栽培因子的调节作用 。
2 ) 对多点 、 多年的试验及生产考查所
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 , 探讨二棱大麦的产量
限制因子及栽培策略 。
3)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 计 的
方法对播期 、 密度及氮磷钾运筹等主要可控
因子进行优化量化模型的研究 , 通过模拟寻
优及频数分法 , 推荐出湖北亩产 4 0 K g 的综
合农艺方案 。
4 ) 对上述方案进行试验验证 。
试验在本所试验田及随州 、 枣阳基点进
行 。
结果与分析
一 ) 二梭大麦的产量构成特点及栽培策
略 :
二棱大麦产量由有效穗 、 穗粒数 、 千粒
重三因子构成 , 各因子对产量贡献的大小不
一 , 影响各异 , 相互之间具有相辅相成 、 相
互制约的关系 , 从而构成不同层次的产量 水
平 ( 表一 ) 。 对资料进行相关 、 通经分析 ,
结果表明 : 有效穗对产量的贡献最大 , 对产
量的简单相关 、 偏相关分别为 0 . 9 1 3 0 0 、 0 . 9
3 4 2 1均达极显著水平 , 对产量的直接通径效
应值为 0 . 8 5 7 1 4亦 居 各因子之首 。 千粒重对
产量的影响居第二位 , 其偏相关系数为。 . 9 ,
04 3亦达极显著水平 , ( 其 ) 直 接通 径效值
也高于穗粒数 , 受栽培因子 、 气候的影响较
大 。 穗粒数主要由品种遗传特性所决定 , 变
化相对较平稳 , 对产量的影响亦相对较弱 。
顾自奋等认为二棱大麦的籽粒增重属同步增
重型 , 粒位间同化物质分配协调 , 其粒数的
调节能力有限而粒重调节能力相对来说具有
较大优势 关 。 此结论恰与此相印证 。 因此二
棱大麦的高产策略应该是主攻穗数 , 提高干
粒重 , 稳定穗粒数 。
二 ) 主要栽培因 子 对产 量 构 成 的 影
孽 , 从而达到增穗增产的目的 。 根据上述两
年度的试验资料 , 可 以初步认为 ; 1 ) 、 就
覆膜时间而言 , 播后覆膜 2 周可收到较好的
补救效果 ; 2 ) 、 就品种而言 , 选用分孽能
力较强的品种有利于争取低位分粟 , 增加有
效穗数 , 充分发挥覆膜的增产效果 。
米农学 85 级谢忠海 、 郑洪福暨农学 86 级
邻亚捧 、 沈丽同学曾参加试验工作 。
DOI : 10. 14069 /j . cnki . 32 -1769 /s. 1992. 02. 012
一 3 5一
表一 : 产级构成因子的变异状祝及其对产盆的影晌
任…川州叫有效穗 …` ” · 7 7 {2 0 · “ 5 }` 。 ,蟹黔州’千粒重 } 2 · 8 6 {1` · 7 8 }龟少呷黔 {穗粒数 { 1 · 5 7 { 7碑8 { “班即42 汾
饰相关 直接通径效 应 值
甄邻 4 2 1”
O
。巩服 3 . 。
0二7洗翁 . 1
.0 8 5 7 14
O

63 6 4 7
0
`
3 2 8连3
表二 : 不同播期的产纽给构及稚性动态 一 ( . 1邹 7— 均 89 )
播 期 {基本苗降至苗尾高苗!有效移月 / 日 I万 / 亩厉 / 亩!万 / 间万 / 百 粒 克 公斤 / 亩
及叶面积均发生变化 , 导致群
体内部小气候 、 个体营养状况
发生改变 , 从而对产量构成影
响 。 在密较度小时 , 着随密度
的增加有效穗大幅度上升但随
着密度的进一步加大 , 有效穗
增加渐缓并趋于极限 , 即到一
定程度之后 , 即使密度再增
加 , 有效穗仍然不会增加 :
八 X o
y “ 二丽面燕汗瓦丽丽李又石一
八Un甘口比Jqno
.…Q自阅勺八UU一日ù丹00吵厅`bQUOU0,d,d勺`OUdC乙八úI匀.…9自, .ǔnUO口O一.4Jq二.改OdCO勺口0门Oō日ù一匕,d八Ug白.…切l, .19自乃O八b,曰9口O乙9自八了O口1上连ù,1.…n己月任尸O月,l冲06J一ó口氏d弓QU只ù口勺八月.上.…-叮声八曰ù,自江主O八ùùn, .连ùà叮`O口刁.孟,土J卫l1 0 / 2 01 0 / 2 51 0 / 3 0
1 1 / 4
1 1 / 9
( X 。 : 密度y e : 有 效 穗 )
千粒重与密度 呈 高 度负相
关 :
y w = 3 9

4 9 一 0 。 16 4 7X 0
r = 一 0 。 9 6 3 1二
品种 : 浙农大 3 号
响 :
1
、 播期 播期影响着二棱大麦的生育
进程调节其分孽期 、 有效分粟期的长短及幼
穗分化籽粒灌浆进程 。 在一定范围内提早播
期 , 能显著提高单株成穗数 :
宇e ` 一 3 . 4 1 + 。 . 5 2 19 二 t节。 、 · l g x t = 。 . 94 3 1一 ( y ` e : 单株稗
数 x t : 播期 )随着播期的推迟 , 千粒重有下降的趋势 :
y w “ 1 . 0 4 6 8 e o . 0 0 6 8 ` 。 x r
r x t
·
l g y w = 0
.
9 4 5 9 . ’ ( y w 千 粒 重 )
穗粒数则是早 、 迟播均有下降的趋势 , 但变
化不明显 。 这是因为适期早播能显著延长有
效分菜期 、 灌浆期 , 但过早播种会由于生理
拔节期过早出现而使麦 苗易 遭 冻 害 , 影响
穗 、 粒数 。 ( 见表二 ) 产量 ( y ) 与播期呈
抛物线型变化 :
y “ 1 9 7 . 4 6 + 8 . 7 5 x t 一 0 . 6 7 x t 2
说明过早 、 过迟播种均不利于高产 。
2
、 密度 密度能有效调节着群体的发
展 , 随着密度的变化 , 由于机体的 自身调节
与控制 , 群体大小 、 冠层结构 、 叶层分布以
穗粒数与密度亦呈显著负相关 :
y G = 2 4
.
6 4 一 0 . 12 4 4 X o
r = 一 0 。 9 17 7 . 。
产量与密度呈类似抛物线的变化 :亨二 4 8 . 2 5。3x 。 e 一 。 , 4 “ “ 。 , , x 。
群体过小时 , 绿色叶面积不足 , 光能利
用率低 , 形成库限制型群体 , 有效穗数少而
难以实现高产 。 密度过大 , 由于二级分孽的
大量发生而导致群体失控 、 结构恶化 、 郁闭
倒伏 , 最终影响产量与品质 。
3
、 肥料运筹 : 氮 肥 用量 ( x N ) 与有
效穗呈极显著正相关 ( N 二 。 . 94 19 * * ) :
y e = 2 5

17 92 + 1

6 0 2 7X N
千粒重 ( y w ) 与氮 ( N ) 水平呈极显 著负
相关 :
y w = 4 3

2 3 2 7 一 0。 2 1 7 4X N
N = 一 0 。 9 10 6* *
即每增加一个纯氮会使有效穗数增加 1 . 6 0 2 7
万 / 亩 , 千粒重下降 0 . 2 1 7 4克 。 穗粒数与氮
水平间无显著相关关系 。 产量随氮水平而呈
抛物线型变化:
一3 6一
义 = 13 1· 3 +3 9娜尽o3 4 x N 一 1. 4 6 7 oX N ,
y m a x “ 3 9 8 .咚 N Q p t 侧 ,1 3 . 4 6翔 / m u
表三 , 摇期有生育雄强咋1马8 7— 1 9 8 9 )播 ’ 期1出苗室努桑隋效分孽期降浆期 {全蟾蟹犷月 / 日!始期 ( 天 ) 卜 ( 天 ) (J 大 ) }期 (大 )
OdLa左一O户口廿月任J几noCO…le…lseOOQ自尸0C, rùJ任几O八01卜ejno公拓30韶41 0 / 2 01 0 / 2 5
z。分30
l ` ’
1 1 / 4
1 1 / 9 1
肥料水平不足 , 不能满足麦苗的基本营养需
求 , 难以取得理想产量 , 但过量施肥则会导
致倒伏 、 减产并伴有千粒重下降 、 蛋 白质含
量增高等质量副作用 ( 对啤酒大麦而言 ) 。
氮肥投入的时期与比例对一产量的形成亦有显
著作用 : 追施拔节肥 、 苗肥能显著增加有效
穗数 , 苗肥能显著增加有效穗数 , 苗肥能增
加有效分孽数 , 拔节能使分集成穗毕明显提
高 ( 见表五 ) 。 在基本苗数及氮水平一致的
情况下 , 增施磷肥 , 可增 加 有 效 穗 2 . 4一
1 3
.
97 万 / 亩还有一定的增粒效 果 ; 增 施钾
肥 , 能增穗增产提高粒重 ( 见表四 ) ; 氮磷
钾的配合施用 , 有利于二棱大 麦 的 优 质高
产 。 研究还指出 , 磷 、 钾肥的增产效果还取
决于土壤速效磷 、 钾肥的丰缺 , 当速效磷在
1 0一 1 5 P P m 、 速效钾在 8 0 P P m 以 下时 , j曾
产效果相当显著 , 否则会影响其增产效呆 。
表四 不同磷钾水平的产量构成
( 1 9 8 7— 19 89 ) 千(一柏

{
每穗粒数 粒录
克 )
穗亩效/有万处理水平
N P

K 4 0

9 5
N P :
. 。
K }4 3
4 0

2 0
4 0

1 5
ūbē日U八”,臼nU八h几énoO, .Qé摊上O曰U
.…N P s K灭 P 4 . 派 }53
N P
o
K
灭 P ? . 。 K {5理
nU寸月n印weJno八J4b
.…,自曰.工几n口月任滩土才斗刁五八卜nOg自úO, .1之叮了民口.…ǎ日odn江今一八àù卜ú勺a
N P K

N P K Z
N P K
4
N P K

N P K
s
N P K z
o
4 5
4 6
2 5

1 4
Z G

4 8
2 7

1 7
2 8

8 0
2 8

8 1
夕g 。 ` { }
2 9

C3
2 9

0 ]
2 9

2 6
2 7

8 0
2 7

5 4
2 7

7 8
3 9

9 0
3 9

6 0
3 9

15
3 8

9 7
3 8

8 0
3 8

9 5
品种 : 浙农大 3 一号
单位 : 公斤 / 亩
氮 : 13 公斤 / 亩纯氮
磷 ; 4 。 5公斤 / 亩P Z o 。
钾 ; 6 公斤 / 亩K Z O
湖北二棱大麦亩产切 O K g 综 合配 鑫栽
培技术的推荐 :
1
、 播期与密度指标 : 二棱大麦在溯北
的播期以 10 月25 日一 1 月 5 日为宜 , 鄂 ; }匕适
当提早鄂南相应推迟 。 密 度 : 鄂 啤 一 、 二
号 、 浙农大 3号 1 5一 2 0万 / 亩 , 8 0理3 5 ] 5 2
一 18 万 / 亩 , 播期早走下限 , 播期迟贝lJ争上
}浪。
2
、 肥料结构指标与运筹策略 : 肥力中
等偏上的田块 ( 有机质 2 一 3% , 全 氮 。 . 2 2
% 以上 ) , 投入纯 氮 13 一 1 5 K g / 亩 , p Z
O
。 3一 5 K g / 亩 , K Z O 6 一 8 K g / 亩 ,有
机肥占氮总量的40 一 50 % , 肥料投入还应租
据土壤的肥力水平灵活掌握 。 全部磷 、 钾肥
以及氮肥的60 %用作底肥中层基施 ; 20 一 3。
%的氮肥用作苗肥 , 早期追氮促早发 , 在一
叶一心见叶追肥 , 宜早不宜迟 , 以促壮苗早
发 , 为主攻穗 , 数打基础 ; 中期控氮保 “ 中
稳 ” 争大穗 , 防倒伏拔节孕穗期如麦苗出现
叶色褪淡现象可追 10 一 2 0% 的氮肥 , 促分美
成穗 , 提高分集成穗率 ; 后期啧肥争粒重 ,
灌浆初期及抽穗开花期根外喷 施 混 合 肥液
( 如光合微肥 1 50 克兑水 75 公斤 或 2 %尿 索
十 0 . 2%磷酸二氢 钾 + 。 . 1% 硼砂的混合袱儿
公斤 ) 保叶弄很 , 提高粒重 。
( 下转第23 页 )
一 2 3一
等 ( 1 9 8 7 ) 对此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 。 他们
以六棱大麦不耐盆品种 D ia m o n d和耐盐品 .
种孟园二棱及其正反交 F ,为材料 , 将其花药
培养在 。、 0 . 理、 0 . 6和 0 . 8% N a : 5 0 ` 的液体
培养基上 , 共产生了 138 株绿色植株 , 其中
10 株来自含盐培养基 , 1 28 株来自无盐培养
基 。 将 61 株花粉植株的自交 二 代种 子 在含
o一 5 . 5% N a Z s 。 ` 的盐溶液中做发芽 试 ` 验 ,
发现 F ,花粉在无盐培养基上产生的 37 株中 ,
在耐盐特性上 , n 株同不耐盐品种 , 12 株为
双亲中间型 , 7株同耐盐品种 , 7株超过耐盐
况;种 。 而 F ,花粉在高盐培养基上产生的植株
中 , 没有一株同不耐亲本 , 2株为双亲中间型
2株同耐盐亲本 , 2株超过耐盐亲本 。 该结果
表明 : 通过将花药培养在高盐培养基上可以
消除一些不耐盐的后代 , 即可以通过离体筛
选技术选到较耐盐 的突变休或重组后代 。
2
、 抗病 : 抗病是农 作物 高产 、 稳 产
的重要保证 , 因此抗病育种深受育种家的重
视 , 近十几年来 , 离体筛选抗病突变体在很
多农作物上获得成功 , 为农作物抗病育种开
辟了一条新 的选育途径 。 大 麦上也有一些成
功的报道 , 例如 C h a w l a等 ( z , 8 7 )为了 筛选
能抗镰刀霉圈 ( 一种能引起大麦及其它许多
农作杨秧苗不,:穗村;萎 , 根呵烂 、、 病菌 ) 的突
变体 , 他们用从 i亥约菌分离的一种毒素一一
镰刀霉酸作为选择剂 , 将来源于 大 麦 品 种
D 、s s a和w i。 3未成熟胚的 ,。。块和 5。O块愈伤
组织接种到加有 O . s m M镰刀霉酸的 B 。 培养
绪上进行四轮筛选 , 结果获得 了一 些 能 抗
o ; 8示M镰刀霉酿 的突变体 。 此外 , 他们还
用小麦斑点病病菌毒素作为选择剂 , 用连续
选择法 (即在有毒培养基上连续选择四轮 )和间断法 ( 郎在第2或第3轮选择后转移到无毒
培养基上增养一段时间 ,再迸行第 4轮 选 择 )
淞个大麦品种的幼胚愈伤组织 进 行抗性筛
选 , 在结果大约 3 0 0 0块愈伤组织中选择到 6一
17 %的耐性愈伤组织 , 由这些愈伤 组 织产生
了 3 6株植株 , 对其中的 3 3株作抗性鉴定表明
17 株是不感病株 ; 13 株偶而有棕色斑点 , 为中
等抗性 , 3株是感病株 。 另据 J a g e r 一 G u s s c n
( 19 邪 ) 报道 : 用网斑病菌菌丝悬浮液对大
麦幼胚愈伤组织进行离体抗性筛选 , 在用叠
氮化钠处理过的胚中获得了遗传抗性 (2 个隐
性基因 ) . 以上一些结果表明 , 离体条件下筛
选抗病突变体是可行的 。 参考文献 50 篇 (略 )
表五 : 苗肥 、 拔节肥与产量构成及群体动态 ( 19 8 6一 1 9 8 8 )
三!ù|n己八卜曰, .ù千沐ù、7一,卜ó们;一ù二、ùūO八卜U六门」宙下陈同仁JZ一Oé,10白二一nOJ住己ù下.护`、一I穗亩一562无月关/一9曰qdt了工J下.口一ódl勺声任
( 上接第36 页 )
3
、 群 休 动 态 指
标 : 五叶期够苗 , 鄂啤
一 、 二号 , 浙农 大 3号
等 4 5 一 5 5万 / 亩 ,
8 0 4 3 5 与5一 C S万 / 亩
这是早期群体合理的关
键指标 。 最高茎孽数 ,
鄂啤一 、 二号 等 80 一
冬至苗 }最高苗
(万 / 亩 ) }(万 / 亩 )
拔节肥
苗 肥
C K
7 6

5
8 8

7
7 7

6
…巡
{ 2 5

6…:::: 1
一一 ~ ~ 一~ ~ ~ . ~ . ~ 一 ~ ~ ~ ~ 口~ 一~ ~ 一~ -~ ~ ~ ~ ~ 口~ ` ~ ~ ~ , 甲一注 : 拔节肥为 弓公斤 / 亩尿素 苗肥 5 会斤 / 亩尿素 对照
为不追肥 ,基肥一致 。 品种 : 苏啤一号
1 0 万 / 亩 , 80 钧 5 : ” 一 1 10 万 / 亩 , 六叶期
控制分蔡 , 防止最高苗超标 。 叶面积指数 :越冬前为 1 左右 , · 越冬期 .1 4一 1 . 9 , }返青期
3
.
5一 4 . 5 , 拔 节 孕 穗 期 7 一 8 , 最大不熊
超过 8 , 叶色一生呈有节律变化 , 总趋势是
由深到浅 , 由嫩黑到老健 , 在拔节期有一落黄褪淡过程, 标志着代衍中心转移 , ” 有利于
干物质积累 。 干物质生产指标 : 亩产 4 0 K g
干物质生产总量为90 OK g左右 。
4
、 产量结构指标若鄂啤一 、 二号 , 浙
农天 .8 号等 , 有效穗4 5一 5 万 / 亩 , 穗粒数
2 2一 2 4粒 , 干粒重 3 9一 4 克 ; 8 04 3 5 : 有效穗5 二 65 方/ 亩 , 穗粒数 24 一 2 6粒 , 千粒贡
3 5克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