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二 棱 大 麦 栽 培 效 应 的 研 究
仇方贵执笔 ( 江苏省建湖县农业局 )
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 , 种植业结构的不
断改革 , 我县的大麦生产也逐步向商品化的
方向过渡 , 作为啤酒原料的二棱大麦 , 种植
面积逐年扩大 , 六棱大麦面积 逐 渐 减 少 。
19 8 5 年 全 县 二棱 大 麦 “盐辐矮早三 ” 盐
,’7 5一 2 1” 面积发展到 1 7 . 8万亩 , 占全县麦
子面 积 的三分之一 , 比 1 9 8 2年 增 加 1 4 . 6万
亩 , 总产达 1 . 17 亿斤 。 而六棱大麦 ( 主要为
尺八大麦 ) 由2 . 52 万亩缩小到 6 . 4万亩 。 仅
此一年计算 , 全县增收大麦差价 5 0 多万元 。
我县的二棱大麦生产虽然发展较快 , 但
由于起点迟 , 在栽 培 上 还 存在不少薄弱环
节 , 表现为 : 用种过多 , 群体 发展 不 够协
调 、 肥料运筹不够合理 , 产量差异较大 , 未
能取得更好栽培效应 。
为进一步发挥本地资源优势 , 提高生产
水平 , 最大限度地提高商品率 , 增加经济效
益 , 为我县二棱大麦生产提供技术措施和理
论依据 , 从 83 年开始 , 我们采用大面积考察
和辅助性试验相结合的办法 , 围绕如何提高
二棱大麦盐辐矮早三 、 75 一21 的栽培效应进
行了探讨 , 现将研究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
一 、 若干栽培效应剖解
1
、 最优穗数的求证
三年来连续 对 我 县 二棱大麦当家品种
( 系 ) 的 53 5 个田块进行考察 , 产量与穗数
及粒数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
y = 一 46 4 。 7 6 5 8 + 18 . 9 9 2 2 X I + 1 6 . 0 5 2 6 x 2
式中 x , 表示穗数 , x : 表示粒数。
y表示产量 ( 斤 / 亩 )
方程成立的范围是 :
X , “ 2 9 . 5一 6 2 . 7 ( 万穗 / 亩 )
X : = 19
·
3一 2 7 . 7 ( 粒 / 穗 )
按多元回归关系显著性测定 :
F = 1 4 2
.
2 7 , , ) F 。
. 。 ;
( 4
.
6 4 )
, 表
明产量与穗 、 粒之间存在极显著关系 。
对穗数的 偏 回 归显 著 性测 定 , t值为
1 1
.
9 5 6带 ` > 2 . 5 7 5 8 , 说 明在 一定范 围内
穗数越多产量越高 。
但是作为啤酒原 料 , 对粒重要求达到 36
克 以上 。 因此 , 最优穗数必须在保证粒重的
基础上来确定 , 将每亩 3 5万穗以上的田块统
计求得 , 每亩有效穗与千粒重在一定的区间
内呈二次曲线变化 :
y 二 2 9 . 9 3 4 4 + 0 . 6 ’了7 4 X 一 0 。 0 1x 2 ( 3 1 <
x
( 6 5 )
其中 y 表示粒重 ( 克 ) , x 表 示穗数。
上式得 出 : 穗数与粒重之间存在一定负
相关性 , 通过卡平方测定穗数与粒重差异达
极显著水平 ( 详见下 贞图一 ) 。
由图所得 , 最优穗数的范 围 应在 每亩
50
.
6一 5 5 . 8万穗之间 . 穗数太高 , 粒重得不
到保证 , 穗数太少 , 产量不够理想 , 效益均
不显著 。
注 : 研究人员有 : 万晶生 树士顺 仇方贵 徐大连 徐顺昌 吴建国 胡开宏 何高等同志
本文曾得到盐城市农业局殷瑞昌老师的指导 , 谨致谢意 。
一 2 6一
在足穗的基础上攻穗大穗重 , 改善群体 , 提
高抽穗一一成熟期的干物质生产量 , 获得高
产 。
在考察 5 35 块田 中 , 千 粒重 36 克 以上 ,
单产超过 8 0 斤有 0] 2个田块 , 这些田块平均
每亩基本苗 2 4 . 5 万 , 在 2 2 . 0 ~ 2 5 . 9 万 之间
有 81 块 , 概率为 0 . 7 9 4 1。 越冬前平 均 总 苗
数为 5 7 . 8 1万 , 最 高 总 苗 数平 均 为 8 8 . 9 3
万 , 在 35 . 0~ 3 9 . 9万之间的有 7 块 , 概率为
0’ 7 5 4 o9 因此 , 在三年考察的 53 5块 田 中 ,
茎集动态的优选如图二所示 :
6。 绒
,l·一竹
姗浏叫乳粼补”当
, 竹 扣 方 一妇
图一 千粒重与每亩穗数之间的曲线图
2
、 茎萦动态的优选 ,o
大面积考察得出结论 : 在每亩穗数相当
的情况下 , 基本苗愈多 , 单穗愈重 , 产量愈
高 。 因此 , 总茎靡数的合理 , 不仅要求最终
达到适宜的成穗数 , 而且需要较 高 的单 穗
重 。
恒济乡种子场 83 一 8 4年对矮早三分集成
穗规律观察又得出 , 分孽越早 , 分孽叶位越
低 , 穗型越大 。 ( 见表一 )
不同集位分孽成穗穗部性状表
表一 ( 2 9 8 4年 )
佑踢肠沁沁扬杨劫 (日期)
外和70如匆4O扣加。
图二 茎萦动态优选曲线图
萦位 每穗总粒 {每穗实粒 单穗重
( 克 )
主茎
1 / 0
2 / 0
3 / 0
3 5
。
4 30
。
3 1
。
1 4
千粒重
( 克 )
37
。
4
3 5
。
6 30
。
7 1
。
1 8 3 8
。
5
3 1
。
4 2 5
。
5 O
。
9 1 3 5
。
7
2 6
。
5 2 0
。
5
1 5
。
5
2 8
。
3
1 / 0 1 1 4
。
0
91丝卜里生生
0
。
4 1 } 2 6
。
4
因此 , 茎萦动态优选的原则是 : 在 满足
所需穗数的前提下 , 尽可能地减少基本苗苗
数 , 压缩起点 , 增加早生分粟成穗的比例 ,
3
、 肥料的合理运筹 。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 . 是增产的重要物质
基础 , 施肥则是农业增产的 重 要 手 段 , 然
而 , 最佳的施肥方案除了从提高化肥利用率
的角度考虑外 , 还应以取得的最高经济效益
为依据 。
在二棱大麦生产中 , 由于二棱大麦是作
为啤酒大麦的重要原料 。 因此 , 要求籽粒质
量达到标准 , 即是蛋白质含 量 适 宜 在 9 ~
1 2%之 间 , 千粒重肠克 以上 , 这与肥料特别
是氮素化肥密切相关 。
前期是 以营养生 一长或营养生长为主的时
期 , 施肥仅供根 、 茎 、 叶营养体的生长 , 应
采取以促为主促控结合措施 。 中 、 后期施肥
不仅关系到籽粒的大小 , 而且影响籽粒质量
一 2 7一
的高低 。 目前 , 在大面积生产中 , 有不少农
民担心施用春肥导致贪青迟熟 , 影响茬 口安
排 , 促使倒伏增加 , 粒重降低 , 籽粒质量不
高 , 往往后期用肥偏少 , 为此我们于八五年
在上冈乡沙汪村对二棱大麦 7 5一 21 进行了春
季不同叶龄施肥试验 :
试验共设七个 处 理 , 在 前 期 施 用 纯
N 26
.
8斤基础上 , 分别从第七叶露尖开始 ,
每出生一叶 , 按不同叶龄追施一次肥料 , 以
不追为对照 , 重复三次 , 每小区 亩 施 尿 素
2 0斤 , 综合分析后期用肥对植株性状 、 穗粒
结构以及籽粒质量的豁响 , 探索春季最佳用
肥时期 。
结果 : ①植株性状 ( 见表二 )
表二 春季不同叶龄施肥植株性状表 ( 1 9 8 5年 )
处 理 节 间 ( 厘米 ) 穗 …箕’… 穗 倒长 母…母…生-粗 长 { 粗 长 } 粗 颈 华犯…长 伏` 5 · 3 6 …0 · “ 7 …`3 · 4 …” · 3 6 …1 3 · 7 { “ · “ 6 1竺竺 节 …_ _ 8 1少到…( 厘米 ) %2 7 。 5 1 …: 立· 2 ` …第 七 叶 5 . 3 6 0 。 3 7 0 。 3 6 1 3 . 7 O。 36 1 8 。 7 3 5 。 5 3 30 。 8 5一
第 八 叶 5 . 6 2 0 。 37 1 3 。 7 0 。 3 6 1 3 。 9 2 O。 3 7 1 8 。 8 4 2 7 。 1 3 5 。 4 2 1 9 。 4 6
第 九 叶 4 。 9 4 0 。 36 1 0 . 6 4 O。 3 7 1庄 6 4 O。 3 7 19 。 0 3 } 8 3 . 9 5 5。 4 9 一
2 8
。
8 7
,
2
。
8
第 十 叶 5 。 0 5 0 。 3 6 9 。 6 7 O 。 3 7 1 3 。 8 0 。 36 1 9 。 2 7 { 8 2 8 0 5 。 3 4 3 。 52 9 。 2 3
第十一叶 5 。 0 3 0 。 3 6 9 。 1 5 0 。 3 7 1 2 。 6 5 0 。 3 7 17 。 9 5 2 9 。 2 7 7 9 。 3 2 5 。 1 0 1 。 8
纂十二叶 寸。 9 9 0 。 3 5 8 。 9 5 0 。 3 6 1 2 。 8 5 0 。 3 6 18 。 2 6 2 6 。 8 3 7 7 . 0 8 5 。 1 5 1 。 9
对 照 4 。 9 3 0 。 3 5 8 。 6 5 O 。 3 6 1 2 。 9 1 0 。 3 5 1 7 。 6 4 2 5 。 4 9 7 6 。 7 1 5 。 1 3 6 。 0
从表 中看 出 : 第九叶露尖 ( 倒四叶 ) 追 基部第一节间长短比小于 14 , 穗颈节较长 ,
肥植株性状较好 , 倒二叶追肥次之 , 表现在 倒伏较轻 。
②实产 ( 见表三 )
春 季 不 同 叶 龄 小 区 实 产
面积 : 0 . 05 亩 表三下几l 『二方差分析 : F 9 . 95 F 。 . 。 , ( 速 . 嫂6 ) , 表明不同处理间存在着极显石差异 。
以 L s R法则定结果见表四 :
一 2名一
表 四 : 新 复 极 差 测 验
. .口 ~ . . . . . . . . . .州 .一一 一一~ 一一一 ~ 一…平 均 产 量 }差异显著性处 理 1_ _ {—一眨卫整 }一二一洲二兰产奥竺卜~二垦竺一阵 - 1卜 -二 - -一掣二臀一阵近生一一…一竺)一生 -一矛华叮一 }垫卫二一 }竺)二二二塾土竺~ {竺竺一阵二 {二二-递 兰竺 {一 ;巡一 }竺 一卜旦三一竺里星生 {户吧 一 {一习 -生三对 照 … 3 2· 。 {“ 】 C
③质量 (见表五 )
分差分析 : F / 6. 93I .F 。 .。 , , 表明不同
处理间粒重存在极显著差异 ( 见表六 )
从上表看出 , 春季不同叶龄施肥 , 对粒
重增加均有作用 , 特别是剑叶 , 倒二叶 , 倒
四叶的施肥 更 为 显 著 , 粒重达 36克以上 ,
达到啤酒大麦三级标准 。 但是后期追肥存在
着蛋白质含量有增加的趋势 , 第十叶追肥蛋
白质含量超过 12 % , 因此 , 后期追肥的最佳
效应在九叶期 ( 倒四叶期 , 但施肥量不宜过
局 。
迄 、 最佳播期 的确定 。
在二棱大麦的生长期间 , 我县 的气候资
源较好 , 温度适宜 , 雨水充足 , 日照时数较
多 , 因而有利于二 棱大麦的种植 。
但是 , 如何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温光资源
的基础上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 , 提高效益 ,
春季不同叶龄施肥籽粒质量表 表五
粒 蛋含 粒 蛋含重 白量 重 白量
质 % 质%
3 0
。
4 1 1 1
。
7 9 3 2
。
6 1 1 1
。
7 C
l 3 0
。
9 4 1 1
。
7 1 3 7
。
2 6 1 1
。
5 6
l 3 3
。
1 3 1 1
。
2 7 3 0
。
4 9 1 1
。
7 1
3 1
。
4 9 1 1
。
5 9
第十二叶 …对 照
粒 }蛋含 ! 粒 {蛋含
{白量 } {白量里}型…1 !型…酬圳掣恻洲恻婴竺竺…些阵州些…恻州燮…华 5 “ !马鲤…吧吧
}燮尸i燮{赞 !燮 {些…“塑…赞1缈 {了。 ’ 2“…3 7 · “ “ 1 1 · 8“ {3 4 · 8” {` “ · 0 313 7 · 5 2 {1“ · 了6 36 · 7 2 {12 · 0 7 J3 0 · 7 8 {10 · 3“
注 : 蛋 白质含量由盐城农校化验室测定 。
是我县二棱大麦栽培上的关健 。
我局严桥苗情点根据两年的播期试验认
为 : 二棱大麦最佳播期在 10 下旬初 , 播期过
早 , 冬前生长量过大 , 往往在安全拔节之前
拔节 , 易受冻害 , 造成减产 。 播期过迟 , 不
能充分利用冬前温光 资 源 , 冬 前 生长量不
足 , 苗体弱小 , 穗少穗小 , 产量不高 。
恒济乡种子场从 83 年 ~ 84 年对矮早三分
栗成穗规律观察得出 : 矮早三大麦 , 前期出
叶速度 主要取决于积温 , 后期出叶速度主要
取决于光照 。 在前期每出生一叶 , 需活动积
温7 ℃ , 根据最佳群体效应规律 以及二棱大
麦壮苗标准 , 基本苗 24 万 左 右 , 冬 前 苗达
5 8万 , 冬前单株分桑要达到 1 个以上 。 冬前
主 茎 叶龄要保证迁 . 石叶左右 , 在大面积生产
上播种到出苗 按 积 温 1 3 0℃计 算 , 出 苗 到
4
.
5叶需积温 3 47 ℃ 。 这样从播 种 到 4 . 5叶共
需 4 72 ℃ , 按常年气象资料依次 前 推 , 最佳
一 2 9一
播期应为 1 0月 2 2日 , 大 面 积 如 在 1 0月 1 9一
2 3日之间播种 , 播期效应较好 。 按照常年气
象资料综合分析 , 麦苗在 3 月 12 日之后即安
全拔节期之后拔节 , 一般不会发生冻害 。 从
12 月 2 0日至 3 月 12 日 , 平 均 每 年 积 温 为
23 0 ℃ , 又可生长 出 三张叶片 。 这样 , 载止
3 月 12 日共长 出 7 . 5叶 , 由于二棱 大 麦总叶
片数为 1 1一 2] 叶 , 7 ~ 8 叶拔节 。 因此 , 在
最佳播期内播种 , 可以保证生育动态与气候
条件相吻合 。
二 、 提高栽培效应的关键技术
提高二棱大麦的栽培效应 , 除了保持合
理的群体 , 掌握适宜的播期外 , 还需要一系
列的关键技术措施相适应 , 从而取得更高的
经济效益 。
1
、 必须在保证高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
用种量 。
根据群体栽培效应 , 二棱大麦要求基本
苗 24 万左右 , 因此一般用种量在 25 斤左右 ,
但在实际播种时 , 还要根据品种发芽率 、 播
种期 、 ’ 栽培条件灵活掌握 , 肥力不足的田块
或播期偏迟的每亩用种应适当增加 , 反之 ,
适当降低播量 。
2
、 按群体效应调节生育动态 。
就是利用人为手段 , 增加群体的有效生
长 , 减少无效生长 , 提高栽培效应 。 具体来
说 , 要达到以下几个标准 : 第一 , 叶龄进程
与生育季节的同步性要好 , 矮早三 、 盐 75 ~
21 在 10 月底全苗 , 冬前苗叶龄 达 4 . 5叶 , 3
月 1 2~ x 6 日拔节 , 4 月 2 2一 2 5日齐穗 , 5 月
下旬成熟 。 第二 , 群休动态要符 合 群 体 曲
线 。 第三 , 群体叶色有青黄的变化规律 , 冬
前苗叶色深 , 拔节初期退淡 , 倒二叶至抽穗
期叶色转深 。 第四 , 尽可能延长上部三张叶
片的功能期 。
3
、 以合理施肥为中心 , 综合运用各项
管理技术 。
1
.采用施足基肥 , 增施拔节孕穗肥 , 中
施平衡肥的前重后 补 施 肥 法 , 要求基肥 占
60 %
, 并注意氮 、 磷 、 钾三要素配合 , 有机
与无机搭配 , 适当施足速效 肥 , 促进 早 发
壮苗 , 出苗后补施平衡肥 , 占总用量 15 % ,
防冻保苗 , 提高成穗 , 后 期 增 施 拔节孕穗
肥 , 占总用量 25 %左右 , 每 亩 用 量 不超过
40 斤纯氮 。
2
、 改进耕作方法 , 提高播种质量 , 推
广免耕条播 。
3
、 健全麦田水系 , 防涝防渍 , 推广明
暗结合墒系 。
4
、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注意 轮 作 换
茬 , 采用人工与化除相结合 的方式 , 结合用
药 , 防除病虫草害 , 创造麦苗良好的生长环
境 。
本文通过三年来对二棱大麦大面积系统
考察 , 并进行了一系列辅助性试验 , 从最优
角度阐述了当前 生 产 中 的 一 些 理 论问题
和一些关键技术 。 能够保证提高效益 15 % 以
上 。
编者按 : 根据苏 、 浙 、 沪二省一市各地来稿 , 在土壤肥力中等的条件下 , 亩产
3 0 一 40 0公斤的生产水平 , 用氮肥量宜在 10 一 1 2 . 5公斤 / 亩之间 , 否则 易 发 生 倒
伏 。
一 3 0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