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张徐俞 ,蒋 明 ,陈 彤 ,等.天台铁线莲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 J] .江苏农业科学 , 2011, 39(3):65-66.
天台铁线莲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张徐俞 , 蒋 明 , 陈 彤 , 李温平 , 倪雪莉
(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临海 317000)
摘要:以浙江省特有种天台铁线莲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 、不同外植体和不同激素配比对其愈伤组织诱导的
影响。筛选结果表明:MS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嫩茎的出愈率高 、愈伤组织体积大 , 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
外植体;诱导嫩茎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 MS+BAP(苄氨基嘌呤)1.0 mg/L+NAA(萘乙酸)0.3 mg/L。
关键词:天台铁线莲;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外植体;激素
中图分类号:S687.30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1)03-0065-02
收稿日期:2010-06-30
基金项目:2009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新苗人才计划(编号:
2009R428012)。
作者简介:张徐俞(1990—),女 ,浙江江山人 ,从事植物组织培养和转
基因研究。
通信作者:蒋 明 ,男 ,博士 ,主要从事植物发育生物学及其分子调控
研究。 E-mail:jiangming1973@139.com。
铁线莲属植物是重要的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资源 ,具有
较大的开发价值和利用前景 [ 1-4] 。浙江铁线莲属植物资源较
为丰富 ,但近年来破坏十分严重 [ 5 -6] 。天台铁线莲(Clematis
patensssp.tientaiensi)为毛茛科铁线莲属多年生攀缘草质藤
本 ,仅分布在浙江的天台山 、括苍山和北雁荡山 ,为浙江特有
种 ,生于海拔约 1 000 m的山坡林下及灌丛 ,花朵硕大 、花色
艳丽 ,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 [ 7] 。天台铁线莲的果序硕大 ,花
柱宿存 ,被长柔毛 ,成熟果序呈绒球状 ,具有一定观赏价值 。
天台铁线莲植株含丰富的类黄酮物质 、原白头翁素 、木脂素和
齐墩果酸等成分 ,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 。由于长期乱砍滥伐
和林木经营活动 ,天台铁线莲的生境遭到严重破坏 ,适生地范
围越来越小 ,加之过度采挖和自身繁育能力较低等原因 ,物种
数量已十分稀少 ,对它们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迫在眉睫 。天
台铁线莲通常采用种子繁殖 ,但在自然和实验室条件下 ,种子
发芽率均很低 ,原因尚不明确 。组织培养是保护天台铁线莲
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研究通过培养基筛选 、外植体选择和激
素配比优化等试验 ,建立最佳的愈伤组织诱导体系 ,为进一步
建立天台铁线莲快速繁殖体系奠定基础 ,并为天台铁线莲种
质资源保存与种苗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天台铁线莲采自浙江省临海市的括苍山 ,采集地的海拔
为 1 196 m。天台铁线莲的花色有 2种 ,分别为紫色和白色 ,
采集到的植株开紫花 ,花朵直径达 15 cm,果序直径达 7.5 cm
(图 1)。植株经盆栽成活后 ,采集叶片 、叶柄 、嫩茎 、老茎和
根 ,用自来水冲洗 10 min, 然后在无菌水中浸泡 30 min,用
0.1%的 HgCl2消毒 15min后无菌水冲洗 3次 。
1.2 方法
1.2.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以 BAP
(苄氨基嘌呤)1.0 mg/L+NAA0.1 mg/L为诱导激素 ,分别
将嫩茎接种到 MS、1/2MS、B5和 N6培养基上 , 25 d后进行统
计比较 。
1.2.2 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分别以叶片 、叶
柄 、嫩茎 、老茎和根为外植体 ,接种到含激素 BAP1.0 mg/L+
NAA0.1 mg/L的 MS培养基上 , 25d后进行统计分析 。
1.2.3 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以嫩茎为外
植体 ,设置 6个激素组合进行对比试验 , 25 d后进行数据统
计 。组合 1:MS+BAP1.0mg/L+NAA0.1 mg/L;组合 2:MS
+BAP1.0 mg/L+NAA 0.2 mg/L;组合 3:MS+BAP
1.0mg/L+NAA0.3 mg/L;组合 4:MS+BAP1.0 mg/L+
NAA0.4mg/L;组合 5:MS+BAP1.0mg/L+NAA0.5mg/L;
组合 6:MS+BAP1.0 mg/L+NAA0.6 mg/L。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分别以 MS、1 /2MS、B5和 N6为基本培养基 ,每种基本培
养基接种 30个长约 0.8 cm的嫩茎茎段 ,愈伤组织诱导结果
如表 1所示 。 MS培养基的出愈率和愈伤组织大小显著高于
1 /2MS、B5和 N6培养基 ,分别为 90.0%和 146.0 mm3;N6培
养基的出愈率最低 , 愈伤组织最小 , 分别为 41.0%和
63.7 mm3 ,数值远远低于 MS培养基。
2.2 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分别以天台铁线莲的叶片 、叶柄 、嫩茎 、老茎和根为外植
体 ,接种到含激素 BAP1.0mg/L+NAA0.1mg/L的 MS培养
基上 , 25d时统计出愈率并测量愈伤组织大小 ,结果如表 2所
示 。从表 2可知 ,外植体间差异达极显著(P<0.01),其中以
嫩茎的出愈率最高 ,达 90.0%,愈伤组织块以嫩茎最大 ,达
146.7mm3。根的出愈率最低 ,愈伤组织体积最小 。
2.3 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将嫩茎接种到含不同激素配比的 MS培养基中 , 25 d时
的统计结果见表 3,愈伤组织生长情况见图 2。由表 3可知 ,
组合 3的出愈率达 96.7%,出愈率远远高于组合 1、组合 4、组
合 5和组合 6,差异达到极显著 ,而与组合 2不存在显著差
异 。组合 3的愈伤组织块最大 ,达 170.3 mm3 ,极显著高于其
他 5个组合 。组合 2培养基的愈伤组织块大小为 156.0 mm3 ,
与组合 1存在显著差异 ,而与组合 4、组合 5、组合 6的差异达
到极显著水平 。组合 6培养基的出愈率最低 , 仅 65.6%,愈
—65—江苏农业科学 2011年第 39卷第 3期DO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1.03.172
表 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培养基 外植体数量(个)
出愈率
(%)
愈伤大小
(mm3)
MS 30 90.0Aa 146.0Aa
1 /2MS 30 68.9Bb 110.3Bb
B5 30 57.8Bc 80.7Cc
N6 30 41.0Cd 63.7Dd
注:同列数据后面不同大写字母间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不同小写字母间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表同。
表 2 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外植体 外植体数量(个)
出愈率
(%)
愈伤大小
(mm3) 形成部位
叶片 50 46.0Cc 19.3Dd 切口
叶柄 50 66.0Bb 120.3Bb 切口
嫩茎 30 90.0Aa 146.7Aa 两端切口
老茎 30 13.3Dd 84.3Cc 两端切口
根 30 5.6Ee 11.7Ee 两端切口
伤组织块最小 ,仅 77.0 mm3。
3 结论
本研究以浙江特有种天台铁线莲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条
件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从中筛选到了适于愈伤组织诱导
的最佳培养基 、外植体和激素配比 。 4种基本培养基中 ,与
1 /2MS、N6和 B5相比 , MS基本培养基的出愈率最高 、愈伤组
织块最大 。嫩茎的出愈率较叶片 、叶柄 、老茎和根高 ,愈伤组
织块较大 , 适于作愈伤组织诱导的外植体 。 MS+BAP
1.0mg/L+NAA0.3mg/L培养基中嫩茎的出愈率最高 、组织
块最大 ,可作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激素配比 。
表 3 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激素组
合序号
外植体数量
(个)
出愈率
(%)
愈伤大小
(mm3)
1 30 86.7Bb 146.5Bc
2 30 90.0ABab 156.0Bb
3 30 96.7Aa 170.3Aa
4 30 74.4Cc 134.0Cd
5 30 73.3Cc 122.0De
6 30 65.6Cd 77.0Ef
参考文献:
[ 1]孙 凤 ,杨得坡.铁线莲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J] .中国
中药杂志, 2009, 34(20):2660-2668.
[ 2]蔡艳飞 ,李世峰 , 李 涵 , 等.中国铁线莲属植物研究进展 [ J].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25(4):195-198.
[ 3] MimakiY, YokosukaA, HamanakaM, etal.Triterpenesaponinsfrom
therootsofClematischinensis[ J] .JNatProd, 2004, 67(9):1511-
1516.
[ 4] ChenJH, DuZZ, ShenYM, etal.AporphinealkaloidsfromClema-
tisparvilobaandtheirantifungalactivity[J].ArchPharmRes, 2009,
32(1):3-5.
[ 5]章银柯 ,周建国 ,高 瞻.浙江铁线莲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应用
前景 [ J].亚热带植物科学 , 2007, 36(4):51-54.
[ 6]季梦成 ,单晓宾 ,张银丽.浙江铁线莲属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08, 30(5):66-72.
[ 7]浙江植物志委员会.浙江植物志:第 2卷 [ M].杭州:浙江科学技
术出版社 , 1992:297-298.
—66— 江苏农业科学 2011年第 39卷第 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