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二棱大麦若干麦芽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全 文 :浙 江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一6 ( ; ): 3 7: 一 38 2 , 2 99 0
人 e t a A只r 三。 t: I t盯 a o U n i v e r s i t a t ; 5 Zb o i ia n g e 幻 5 15
二棱大麦若干麦芽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①
陆 美琴 ` 丁 宁仁 “
1浙江农科院 2 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 )
摘 要 以二棱大麦 ( H oT d e u 。 : id s t诬`人: ; , ,: L . ) 9 个品种进行半双列杂交 , 分析了麦芽浸出率 、 糖 化力 、
a 一淀粉酶活力和库尔巴哈值等麦芽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 、遗传效应和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 麦芽品质性 状的杂种优
势因组合和性状而异 ,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都极显著 , 浙皮 1 号和 甘木二条多数性状的一般配 合力 较高 . 各
性状的加性遗传方差均显著大于显性方差 , 狭义遗传力较高 ( 52 . 31 ~ 87 . 87 肠 ) 。 在 9个亲本 中 , 糖化力 的显性
墓因起 减位作用 , 其它 3 个性状的显性基 因作用方 向不一致 .
麦芽浸 出丰与 a 一淀 粉酶活力 、 库尔巴 哈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 但与糖化力 、 籽 位 民宽 比和皮壳 率 呈 极显菩负
箱关 . 麦芽品质性状与籽粒蛋白质含鼠怕关密 切 , 与产 鼠性状以无 组关和对选择有利的恨关居多 .
关键词 二校大麦 ; 麦芽品质 ; 双列分析 ; 遗传相关
L u M
o i q i n 只 & D i ,, 9 5儿。 : , r , 炸 ( Z J: 。 i i a ,: 9 A g r i e “ 工七“ r a l 口 ” 王” : r s i t夕 ) G e n e t i e : n 、 l y s i s o f s o m e m o l t i n g
q u a l i t y t :
`:
i t 、 i n t w 0 0 0 w 。 、 l b : r l e y . 八 e t l !\ 凭r i : , t l r u r ; e U n i v 。 : s i t o t i s Z h o j i a n g e n s主s , 1 9 9〕; 1` ( 4 ) : 37 5~ 3 3 1
A b s t r a e t 八 n ; n e 一 p o r e n t (l i a lz e r 。 r o s s , 。 x e lu d in g r e ` 、 ip r o e a r e r o s s , o r t w o 一 r o w e d b a r l。 , ( I了。 ; J己 u ” :
d f s l玄c l, : ` , , ; L . ) w ; 5 e o n d u ` t o d f o : f o : 一r nI a l t i n g 甲一: l i t y t r a i t s 一 m a l t o x t r `、e t , d ia s t a t i e p o w o r , a 一 a m 手1-
n s 。 己 e t定v i t y , l: o l b : e h i n d e x t o i n v e s t i g 、 t 。 h e t o r o o i , , g o n o t i、二 e r f o e t a n d g e n o t ie e o r r e l a t i o n T h 。
r o s o lt o s h o w 。 ; l ( 1 ) T h e h o t e r o s i s o f o l a l t in g q : 昆 li t y t r a 于t s v a r io d w it h e r o s s o s a n d t r a i t s . ( 2 )
V a r i: Ln 。 。 a s s o e至a t 。 、1 w i t h g o n o r a l a n d ,户。 e if i e o o m b ; n sn g a b i l i t y w a s {h i g h ly s i g n 、 f ie a n t f o r 。 v o r y
t r a : t
. “
Z h
o
p i N
o
. 士” ;、 n d “ 、 , n a g夏 N ij。 ’` s h o w e d 9 0 0往 g o n o r a l e o m b i n in g a b il i t y f o r m o s t t r a 玉t s . ( 3 )
A d ( l : t ; v
。 ! I。 : , 。 t i e v a r i a n e e s ( D ) w o r e s三9 2, : f ie a n t ly g r e a t o r t h 3 n d o m in a n t o n e s ( H l ) f o r a l l m a lt ; n g
q u a l i t y t :
·
a l t s
,
w l i i e h r o s t t l t o d i n t h o s 。 t r a { t s h a 」 h i此h o r n a r r o w 一 s e n s e h e r it a b il it i e s ( 5 2 . 3 1 -
8 7
.
8 7肠 ) . T 蛋、 。 ; l o m i n : n t g o n e s f o r 、 l i o s t :、 t i e p o w e : s h o w e d n o g 飞t i v e e f f e e t s , w h i l 。 t h o s e o f o t h o r
t r a i t s s li o w o d a m b i d i
r e c t i o n a l o n o s
o
m o n g
n i n e p a r o n t s
.
( 4 ) T h e m a l t e x t r “ e t h a d h i g h l y p o s i t i丫。
g e n o t y p i e e o r r e l a t i o n s w i t h a
一: 、 m y l a s e a e t iv i t y ·、 n d k o l b几e h i n d e x -
d i a s t么 t i e p o w e r , k e r n e l le n g t h / k o r n e l w i d t h , 。 n d h u l l w e i g h t ( 肠 )
e l o s o l y n s s o e i a t e d w i t il k o r n
e
l p r o t e i n c o rl t e 们 t ,
n o g a t i v e o n o s w i t h y i r l ( 1 t r
·
i t s
.
s h o w i n g m o r
e
b
u t n c g伙t i v e e o r r e la t i o n s w i t h
A l l f o
u r m a l t in g q u a l i ty t r a i r s
l i t t l e a n d P o s i t i v o e o r r o l o t i o n s
w o r d s I J o r d e u m d i s t i e h u -m
; m a l t i n g q u a l i t y ; d i a l l e l a n a l y o i s ; g e n e t i e
e o r r e l a t i o n
洲山众
大麦品种的麦芽浸出率 、 糖化力 、 a 一淀粉酶活力和库尔 巴哈值 ( k ol b a 。 h in d e x ) 等主
要麦芽品质性状的改良和提高 , 是啤 酒大麦育种的重要内容 , 国外对这些性状的遗传和相关
收稿 日期 : 19 8 9一 0 9一 04
①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3 76 浙 江 农 业 大 学 学 1 6卷
已有不少研究 t` 一 3, , 国内尚少报道〔 ” ” 。 l。 本试验选用江浙一带推 广品种和某 些 有 特殊性状
的品种进行双列杂交 , 以研究其 4 个麦芽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 、 配合力 、 基因遗传效应和性
状间相关 , 为啤酒大麦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选用二棱皮大麦 ( H 。心 eu m dl’ ist ` hu m L . ) 中农艺性状和麦芽品质差异较 大的 9
个品种 : 浙农大 2 号 、 沪麦 6 号 、 早熟 3 号 、 浙早 1 号 、 浙皮 l 号 、 紫皮大麦 、 iR s小 1 5 0 8 、
甘木二条 、 S 一 0 9 6 , 按 1 / Z P ( P 一 1 ) 双列杂交加 9 个亲本共 45 个材料 。 于 1 9 8 6 年秋在浙江
农业大学试验场进行田间试验 , 随机区组设计 , 重复 3 次 . 小区为 4 行 区 , 每 行 16 株 , 行
株距 30 c m x 10 o m . 田间管理与大田相同 .
抽穗期各小区随机选生长正常植株 10 株 , 收获后测定单株产量 、 单株穗数、 每穗粒数 、
千粒重 、 籽粒长宽比和皮壳率等性状 , 其它植株混收后的籽粒 , 在中国农科院品资所自制微
量制麦机上制麦 . 麦芽 浸出率 、 搪化力 、 a 一淀粉酶活力和库尔巴哈值的测定及 计 算按 E BC
( E
u r o p e a n B r e w o r y C o n v e n t i o n ) 方法 [ “ ]进行 。
各性状 以小区平均数统计分析 , 按公式中亲优势 = F :

M P
M P
X 1 0 和超亲优势
F :

H P
H P
义 10 0计算杂种优势 , 按 G ir f in g 〔 , “ 〕的方法 亚 , 模 型 I 进 行 配 合 力 分 析 ; 按
H a y m a n[
’ “ J法估算性状的遗传参数 , 采用 C h io 〔 ’ ` ,的方法估算性状的遗传和环境变异系数 ,
参照 Jo h sn o n 和 A k s e l仁` “ ’ 方法分析供试亲本的基因效应及作用方 向 , 以方差和协方 差计算
遗传相关 .
2 结果与分析
2
.
I F : 的杂种优势
F : 麦芽品质性状的中亲和超亲优势表现列于表 1 . 结果表明 , 不同性状各组合的优势不
同 . 麦芽浸出率和库尔巴哈值呈正向中亲优势的组 合 分 别 有 24 和 26 个 , 占供 试 组 合的
“ . 7 % 和 72 . 2 % , 且一些组合还表现超亲优势 , 糖化力 、 a 一淀粉酶活力 在多数 组 合中表
现负向优势 . 对呈正向中亲优势的组合作进一步分析 , 发现麦芽浸出率的优势较弱 , 呈最大
优势的组合优势值仅 4 . 35 % , 糖化力 、 a 一淀粉酶活力和库尔巴哈值的优势变 异 较大 , 呈最
大优势的组合优势值分别为 31 . 8 % , 1 7 . 98 % 和 13 . 73 % . 这说明利用杂种优势对提高麦
芽浸出率作用不大 , 但其它性状 , 只要选择合适的亲本可以得到一定的改良 。
2
.
2 配合力的分析
配合力是选择杂交亲本的重要依据 。 本试验 9 个亲本的配合力方差分析指 出 , 4个麦芽
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 表 2 ) .
各亲本的 4 个麦芽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估算结果 , 浙皮 1 号 、 甘木二条麦芽浸出
4期 陆关琴等 二棱大麦若干麦芽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表1 二棱大 麦 F,麦芽品质性状 杂种优势表现分析
T a b l e 1 A n a l y s i s o f h e t e r o s i s o f m a l t i n g q u a l i t y t r a i r s i n F : o f t w o
一 r o w e d b a r l e y
剪旦
J l e 】11
麦芽浸出率
M a l t e x t r a e t
糖 化 力
D i
a s t a t i e P o w e r
a 一淀粉酶活力
a 一 a m y l a s e a e t iv i ty
库尔巴哈值
K o l b a e h i n d e x
中亲优势 (肠 )
正向优势
均 值
变 幅
组 合 数
负向优势
均 值
变 幅
组 合 数
超 亲优势 (肠 )
正向优势
均 值
变 幅
组 合 数
负向优势
均 值
变 幅
组 合 数
1
.
8 8
0
.
2弓~ 4 . 3 5
24 ( 17 )
1 0
.
0 1
0
.
5 6~ 31
.
8 8
1 3 ( 6 )
5
.
3 2
0
.
3 2~ 1 7
.
9 8
9 ( 3 )
5
.
0 2
0
.
1 6~ 1 3
.
7 3
2 6 ( 17 )
1
.
14
0
.
0 3~ 2
.
7 8
1 2 ( 8 )
1 4
.
0 1
1
.
04 ~ 2 7
.
9 9
2 3 ( 18 )
6
.
8 6
1
.
3弓~ 1 5 . 3 2
2 7 ( 2 1 )
3
.
4 8
0
.
1 5~ 8
.
32
10 ( 3 )
0
.
6 6
0
.
0 3~ 1
,
99
1 1 ( 7 )
8
.
8 3
0
.
8 1~ 1 9
.
7 5
4 ( 0 )
3
.
4 6
0
.
35~ 8
.
80
8 ( 4 )
0
.
9 3
0
.
17~ 2
.
6 1
5 ( 1 )
8
.
2 3
0
.
8 1~ 16
.
5 0
1 1 ( 7 )
4
.
6 6
0
. 弓1~ 1 0 . 7 1
9 ( 4 )
组合数一栏括号外是表现优势的F , 组合数 , 括号内是优势值达 0 . 0 5显著水平的组合数
率 、 a 一淀粉酶活力和库尔巴哈值的一般配合
力均表现较高 , 糖化力的一般配合力较低 ,
紫皮大麦 、 浙农大 2号糖化力的一般配合力
较高 , 其它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较低 , 早 熟 3
号和 沪麦 6号诸性状的一般配合力都属中等
(表 3 ) 。
供试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平均位次依次为
浙皮 1 号 、 甘 木 二 条 、 早 熟 3号 、 沪 麦 6
号 、 R i s小 1 5 0 8、 浙农大 2 号 、 S 一 0 9 6 、 紫皮
大麦和浙早 I J号 。 说明浙皮 1号 、 甘木二条
表 2 二棱大麦 9个品种半双列杂交的
麦茅品质性状配合力的方差分析
T
a b l e Z V , r i o n e e a n a l y s i s o f e o m b i n i n g
a b i l i t y o f m a l t i n g q u a l i t y t r a i t s o f n i n e

P a r e n t
h a l f d i a l l
e l e r o s s i n t w o
一 r o w o d b a r le y
豁 s …; 努禹卿溉 )}粼薪霭丽一{ , 4 · 52二 } , · , ,二 } 。 · ” ,糖化力 164 3 9· 96二 } 899· 5 6二 } “ 64 · 8 5
a 一淀粉酶活力 } 2 7 7
·
9 3二 } 8
·
9 5二 } 2
·
90
库尔 巴哈值
{
“ 0· 48” 1
2
·
9 ,” }
工· 2 3
是麦芽品质性状的较好配合者 。 在啤酒大麦杂交育种中 , 以它们作为骨干亲本 , 选择与之互
补的品种杂交 , 可望获得麦芽品质优良的材料。
特殊配合力分析指出 , 同一性状各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有很大的差异 , 说明存在着明
显的上位效应 , 其中包含可以遗传的加性上位效应 。 因此 , 在育种中 , 应重视在一般配合力
筛选 基础上特殊配合力的测定 , 加强对特殊配合力效应高的组合后代的选择 , 以期获得较好
的选择效果 . 本试验中表现最优且特殊配合力较高的组合有 : 麦芽浸出 率 为浙皮 1号 /甘木
二条 , 糖化力为浙皮 1 号 /紫皮大麦 , a 一淀粉酶活力为浙皮 1 号 /-5 0 9 6, 库尔巴 哈值为沪麦
6号 /甘木二条 ,
37 8 浙 江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场卷
表 3二棱大麦 9个亲本品种 麦茅品质性状的一般 配合 力效应 ( 91)和一般配合 力位次
Tb lo 3 G eno ra l eo bm i
n i n g ab i i lt y va lu ea nd it s s eq u en e
eo fm
3 lt i n qg 、 z、 lit yt ra it si :1
n i n
e
Pa rent o s ft wo
一 o rwo d b几 rlo y
刀,种
V a r i〔 t i r s
麦芽浸出 三称
M
a l t e x t r a e t
钻化力
D ia s t a t i e P o w e r
a 一淀粉酶活力
u 一 a
m y l
a s e a e t i丫 i t y
库尔 巴啥值
I丈o l b a e h i n d e x
浙农大 2号
Z h
c n o n 厌do N o .
沪麦 6号
于Iu m ; i 子嘴0 . 6
R 15 小 1弓0 8
暇刻53号
Z
;、 o s h , N o . 3
泪砂科l 号
Zh

2 0 N o
.
1
浙皮 1号
Zh o P I N o
.
1
紫皮大麦
2 i p i 〔 lo m , 一i
S

0 9 6
廿木二条
、m a g i N i jo
0
.
1 9* *
( 7 )
0
.
0 1
( 4 )

0
.
4 6
* ,
( 8 )
0
.
3 1
* ,
( 3 )

0
.
13* ,
( 5 )
1
.
2 1* 加
( 2 )

2
.
4 2
今*
( 9 )

0
.
1 7* *
( 6 )
1
.
6 4*

( 1 )
O 月月 * 中 _ 月 邝孟 今
平 均位次
A v e r习疚e
S c q u e n c 仑
6
( 2 )

6
.
7 1 . *
( 6 )

2 7
.
26 * .
( 9 )
6
.
54
* *
( 3 )
6
.
9 1
* 令
( 7 )
一 〕 . 28 t
( 5 )
亏4 . 89 * .
( 1 )
2 3
.
6 3
* .
( 7 )
1
.
0 1*
.
( 4 )
1
.
7 9
* *
( 7 )
0
.
9 8 . *
( 4 )
弓. 7弓今 . 1 . 9 7* *
( 2 ) ( 3 )
*护)*0)O产一ó尹n乃
*7).0)犷尹月峥,土J乌n,声孟Uzné几曰八乙
.0(.2(.36
( 8 )
0
.
92
( 4 )
0
.
0 3
( 6 )

6
.
7苏t *
( 9 )
7
.
7 1*
*
( 1 )
、 一
6
.
.3牛* *
( 8 )
0
.
8 7
* *
( 弓)
!
.
9 7
* .
( 3 )
1 ) 括号内数字为一般配合力位次。
2
.
3 基因效应的分析
据 I一I a y et r 等〔吕’和 H记 d e m a 〔` ’研究 , 麦芽品质性状为核基因控制 , 不存在正反交效应 .
因此 , 用 H a y m a n 法估算了各性状的遗传参数 , 结果表明 : 魂个麦芽品 质 性 状的加性遗传
方差 ( D ) 和显性遗传方差 ( H ; ) 均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 且前者均极显著地大于后者 ( 表
1
通 ) . 它们的平均显性度 ( H : / D ) 2 均小于 ], 表现不完全显性 , 表明这些性状 在 遗传上主
要受加性基因控制 , 因此 , 它们的狭义遗传力较高 , 麦芽浸出率 , 糖化 力 分 别 为 6 . 7 1 %
和 5 2 . 3 1 % , a 一淀粉酶活力和库尔巴哈值 分另lJ为 85 . 例 % 和 87 . 87 % . 遗传 和 环境因素对
各性状表现的影响不同 . 麦芽浸出率的遗传变异系数和环境变异系数均较小 , 性状表现比较
稳定 , 其它三个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大 , 表明遗传改进潜力较大 , 但糖化力的环境变异系
数也较大 , 易受环境的影响 。
供试亲本的基因效应由图 1可知 , 9 个亲木麦芽浸出率的基因作用 方 向 较 分 散 , 致使
其 (W r + V r )与 Y r 的相关系数不显著 . 甘木二条的麦芽浸出率高 , 其 ( W r + V r ) 为正值 ,
说明该亲本有增加麦芽浸出率的隐性基因 . 麦芽浸出率较高的沪 麦 6 号和 S 一 0 96 的 ( W r +
V r ) 为负值 , 表明它们有增加麦芽浸出率的显性基因。
糖化力的 ( W r + V r ) 与 Y r 呈显著正相关 , 表明亲本中显性基因起降低糖化力的作用 ,
隐性基因起增加糖化力的作用 . 9个亲本中紫皮大麦具有最多的隐性基 因 , 而 iR s小 1 5 0 8 具
有较多的显性基因 ( 图 1 ) .
a 一淀粉酶活力和库尔巴哈值的 ( W r 十 v r ) 与 Y r 的相关系数分别 为 一 0 . 56 4 和 。 . 4 1 7 ,
呈现出高 a 一淀粉酶活力显性和高库尔巴哈值隐性的微弱趋势 , 但从图 1可 以 看 出 , 它们的
4期 陆关琴等 二梭大麦若千麦芽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7 39
显性基因作用方向是不一致的 .浙皮 1 号和 R is 小1 5 0 8分另J l有较多增加 a一淀粉 酶 活力和库
尔巴哈值的隐性基因 , 而早熟 3 一号有增加 a 一淀粉酶活力和库尔巴哈值的显性基因 。
表 4 二棱大 麦 9 个品 种半双列杂交的麦茅品质性状的遗传参数
T a b l
e 乃 C o n o t i e p a r n m o t e r s o f m a l t i n g q u o l i t y t r a主t : o f n i n 。 一 p 3 r o n t
h a l f d i a l l e l e r o s s i n t w o
一 r o w o d b几 r l e y
遗传参数
G
e n e t i e p a r a m
e t e r s
麦芽浸 出率
M
a l t £ x t r a e t
糖化力
D i a s t a t i e P o w e r
a 一淀粉酶活力
a 一 a
m y l
a s e a e t i v i t y
库尔巴哈值
K o l b
a e h i n d e x
烈83
D
H 1
I) 一 } 1 1
1
( 1 1 1 / D )

h
。 二 (帕 )
C V g ( % )
C V

( 铂 )
7
.
5 7* *
3
.
8 2
* *
3
.
7弓, *
5 3 0 2
.
8 3*
*
3 0弓8 . 0派* *
2 2井李. 7 9 . *
1 1 2
.
8 4
. * 住 Q 弓 n 中巾3 8 2 0
·
{{:
,
。 J 上
7
.
4 3 * *
3 0
.
7 7
* 巾
0
.
7 1
6 3
.
7 1
2
.
2滚
0
.
9 3
0
.
76
5 2
.
3 1
1 6
. 爪7
7
.
17
0
.
4 5 0
.
4 4
8 7
.
8 7
1 1
.
6 2
2
.
7 7
沈尸J工J门一气ǔ日盯174
隐性
2仁 麦芽浸出率 . 7
0卜低
月 .山n乙一ù
r = 一 0
.
1 6 1 二 0
.
7 5 3
.
显性
、 、
, .ù,一一
一 . . ` 喇冲一~ `一 2 一 2 一 1 0 -1 一飞
图 1 二棱大麦 9个亲本品 种麦芽品质性状的 ( W r + V r ) 和 Y r的标准离差
F 19
.
1 S t a n d a r d i z e d

d e v i a t i o n s g r a p加 o f ( W r 一卜V r ) a n d Y r o f m a l t i n g q u a l i t y t r a i t s
i n n i n e p a r o n t s o f t w o
一 r o w c d b a r l e y
品种代号 : 卜浙农大2号 ; 2一沪麦 6号 ; 3一 R is 小 15 08 : 4 一早熟3号 ; 5一浙早 } 号 ; 6一浙皮 1号 ;
7
一紫皮大麦 : 8一 S 一 0% : 9一甘木二条 。
T h
o e o d e s o f v a r i e t i o s
:
1

Z h e n o n g d e N o
.
2
;
2

H
u m a i N o
.
6
:
3

R i s小 ] 5 0 8 ; 4 一 Z a o s h u N o . 3 ,
弓一 Z h e z a o N o . 」: 6 一亿 h e p i N o . 」: 7一 Z i p i D a m a i : 8 一 S一 0 96 ; 9 一 A m a g i N i j o .
3 8 0 浙 江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1 6卷
2
.
4相关分析
4个麦芽品质性状的相 关 分 析 结 果表
明 , 麦芽浸出率 、 a 一淀粉酶活力 、 库尔巴哈
值三者之间互为显著正相关 , 但上述性状与
糖化力均为极显著负相关 ( 表 5 ) 。 说明 在
本试验所用育种材料中要育成麦芽浸出率 、
a 一淀粉酶活力 、 库尔 巴哈值和糖 化 力均 较
高的品种有一定困难 .
4 个麦芽品质性状与产量和籽 粒性状间
表 5 二棱大麦 4个麦茅品质
性状间的遗传相关
T
a
b l
o 5 G
e n o t j e e o r r e l
a七l o n s a m o n g f o u r
m
a l t i n g q u a l i ty t r a i ts i n t w o
一 r o w e d b a r l e y
氖: …麦翼六黔燕 一淀粉酶活力
:黔·…一剩::::;. 4 1 4二 a 一 a m y la s e0 . 514 * * 一 0 . 6 0 1* * a e t i v i t y
0
`
8 1 8二 0 , 8 72二
的遗传相关系数表明 : 麦芽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以无相关和对选择有利的正相关居多 .
说明同时改良麦芽品质和产量不存在很大的遗传障碍 . 籽粒蛋白质含量与麦芽浸出率 、 a 一淀
粉酶活力和库尔巴哈值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 与糖化力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 籽粒长宽比 、 皮壳
率与麦芽浸出率也存在极显著的负相 关 ( 表 6 ) .
表 6 二棱大麦 4个麦芽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和籽粒性状间的遗传相 关
T公 b l e 6 G e n e t i e e o r r e la t i o n s b e t w e e n f o u r m a l t i n g q u a l i ty t r a i t s
a n d v i e l d t r a l t s
, a n d k
e r n e l t r
a i t s I n t w o
一r o w e d ba r l e y
性状
T
r a i t s
麦芽浸出率
M
a
l t
e x t r a e t
_ 糖化力
D i a s t a t i e P o w e r
库尔巴哈值
K o lb a e h i n d e x
单株产量
单株穗数
每穗粒数
千 粒 重
籽校长宽比
皮 壳 率
蛋白质含量

0
.
4 2 5
* .

0
.
1 0 2
0
,
1 04

0
.
4 34 二

0
.
764 .

0
.
4 59
t .

0
.
933二
0
.
0 19

0
.
2 7 9
0
.
2 7 5
0
.
04 5

0
.
0 62

0
.
182
0
.
6 86
.
a 一淀粉酶活力
a 一 a
m y l
a s e a e t i 丫i ty
0
.
0 89
0
.
6 5 1* .

0
.
0 7 1

0
.
54 2二

0
.
2 1 0
0
.
1 6 9

0
.
624
* *

0
.
04 3
0
.
4 2 8
. *
0
.
0 10

0
.弓2 2 * ,

0
.
4 4 4* *

0
.
1 5 3

0
.
9 1 2* .
表 6 中千粒重与麦芽浸出率和 a 一淀粉酶活力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极 显 著负相关与前人
研究结果邝 ’ “ ” . 1不一致 , 主要原因是本试验选用了特大粒品种 S 一 09 6 ( 千粒 重 6 1 . 2 克 ) 和
高蛋白大粒品种紫皮大麦作亲本 , 栽培上采用宽株距种植 , 个体营养生长条件较好 , 导致紫
皮大麦及 S 一 0 96 后代粒大饱满 , 蛋白质含量较高。 此外 , 按正常 E B C 方法制麦 , 大 粒材料
会因溶解不良 , 使麦芽浸出率 、 a 一淀粉酶活力偏低 。 可见 , 千粒重并不是越高越好 。
3 讨 论
性状遗传力大小是育种上确定选择时机的重要依据 . R as m su s o n 等 〔` ’ “ 一 ` ,曾 对 部 分 麦
芽品质性状早代选择的有效性作出评价 , 但意见不一 。 B a k er 等〔 ` ’ 。〕认为搪化力 、麦芽浸 出率
在 F : 代选择是有效的 . 但 W r i g h t [日1 , M e t e a l f e〔 `。 1认为选择宜在 F ` 、 F 。 代进行 . 从本试验
结果看 , a 一淀粉酶活力 、 库尔巴哈值的狭义遗传力高 , 且遗传变异系数 大 , 故适 宜早代选
择, 麦芽浸出率的狭义遗传力中等 , 遗传变异系数小 , 适当的提早选择并精选优良组合及个
4期 陆美琴等 二棱大麦若千麦穿品质性狄的遗传分析
体 , 预计可获得平均表现较好的后代 , 搪化力狭义遗传力相对较低 , 易受环境影响 , 不宜在
早代选择 。
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表明 , 参试亲本有遗传多样性 . 这对亲本及杂种后代的选择有实际
意义 . 例如 , 甘木二条具有较多增加麦芽浸出率的隐性基因 , 若在其杂交后代中进行高麦芽
浸出率的选择则较易收效 , 且基因纯合较快 。 此外 , 采用显性基因作用方向不一致的亲本相
互杂交 , 其后代可因显 、 隐性增效基因积累出现超亲分离 , 从而选到 优 于 双 亲 , 甚至超过
F
; 的材料 。了解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 能确定性状在选择时的相对重要性和间接选择指标 。 考虑到籽
粒蛋白质含量与麦芽品质性状的密切关系及简单相关的局限性 , 对麦芽浸出率 、 糖化力和籽
粒蛋白质含量作三元偏相关分析 , 结果麦芽浸出率与糖化力的偏相关不 显著 ( : = 0 . 2 1 9 ) 。
说明麦芽浸出率与搪化力的简单负相关是麦芽浸出率和糖化力分别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有不同
的相关所致 。 对 。一淀粉酶活力、 库尔巴哈值与糖化力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偏相关分析也获
得类似结果 . 而且 , 籽粒蛋白质含量本身影响啤酒风味和稳定性等 . 因此 , 在啤酒大麦品质
育种中 , 籽粒蛋白质含量应作为重要选择指标 .
麦芽品质育种 , 要进行大量微量分析以筛选杂种后代 . 但目前微量制麦技术要求高 , 品
质分析费时费工 , 尚难在育种实践中广泛应用 . 本研究中发现籽粒长宽比与麦芽浸出率呈极
显著负相关 ( r = 一 。 . 7 6 4 . ) , 即短圆籽粒的较瘦长籽粒的麦芽浸出率高 , 且其狭义 遗传力
较高 ( 75 . 34 % ) , 实际测定方便 , 可作为高麦芽浸出率的间接选择指标 .
本试验中 , 麦芽品质性状间及其与籽粒和产量性状存在着一些对选择不利的相关 , 这是
性状连锁或基因多效性所致 。 因此 , 要选育高产优质的啤酒用品种有一定难度 。 据此 , 在啤
酒大麦育种中 , 应在合理选配亲本的前提下 , 广泛采用复交 、 回交方法 , 以打破不利关系 ,
综合各亲本的优良性状 。
致 谢 承陈锡臣教授精心审阅 , 谨此致谢 .
今考文献
1 B
a
k
e r R J e ` a ! . C r o P S e i . , 1 9 68 ; 8 : 44 6” 4 4 8
2 D
e n
aH
r t o g G T
,
J W L
a
m b
e r t
.
A g r o n
.
J
. ,
19三3 : 4亏: 2 0 8~ 2 12
3 H
a y t e r A M
,
T J R i gg s
.
T h
e o r A p P I G
e n t , 19 7 8
:
52
:
2 51~ 2 56
4 H i dd e m a J
.
P
r o e
.
E u r
.
B
r e w
.
C o n v
. ,
1 9 77 ; 2 1 ~ 2 5
5 H co k
e t t E
,
L M W h i t
e
.
P r o
e
.
4 t h
,
I n t
.
B
a r l e y G
e n e t
.
S y m P
. ,
19 8 1
:
2 34 ~ 2 4 1
6 R
a s m
it s s o n D q R C G l
a s s
,
rC o P S
e i
. ,
1 9 65
:
5
:
3 89~ 39 1
7 R
u t ge r J N
e t a l
.
C r o P S
e
i
.
1 96 7
; 7
:
325~ 32 6
8 W r i g h t L J
e t a !
.
p r o e
.
3 r d l n t
.
B a r l
e y G
e n e t
.
S y m P
. ,
19 7 6: 8 3 2~ 839
9 朱睦元等 . 上海农业学报 , 19 89 : 5 ( 1 ) : , ~ 1 3
10 朱睦元等 . 大麦科学 , 工98 9: 2: 14 ~ 18
1 管敦义 . 啤酒工业手册 ( 中册 ) , 轻工业出版社 , 工985
12 G r玉f f i n g J B . A u s t . J . B io l . S e i . , 19 56 ; 9 : 4 6 3~ 49 3
13 H
a y m
a n B 1
.
G
e n e t i
e s , 19 54
: 3 9
:
78 9~ 8 0 9
1 4 C h o i B 1 1
.
K o r e a n J
.
B r
e e d
. ,
1 9 8 4
:
1 6
:
3 4 9~ 3 5 9
1 5 J o h n s o n L P V
,
R A k s o l
.
C a n
.
J
.
G
e n e t
.
C y t o l二 , 1 9 5 9。 1: 2 0 8~ 2 6 5
1 6 入l o t e o l f e D R 。£ a l . C a n . J . G e n e t . C y t o l . , 19 6 7 ; 9 : 5 54~ 5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