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蝴蝶兰试管分株快速繁殖研究



全 文 : 收稿日期:2002-05-13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JB01099)
作者简介:代容春(1973-),女,福建仙游人,讲师,硕士,从事植物生理学和植物细胞工程研究。

蝴 蝶 兰 试 管 分 株 快 速 繁 殖 研 究
代容春,朱锦懋,陈由强,林荣华
(福建师范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摘 要:以蝴蝶兰无菌幼苗为外植体,在分株增殖培养基(1/2MS + 6-BA 3.0mg/L + NAA 0.2mg/L + CM20g/L)
上培养 30d后,形成幼小丛生植株;将此幼小植株移至生长培养基(1/2MS + 6-BA 1.0mg/L + NAA 0.1mg/L)上,
30d后便形成具 3~4片叶与数条粗壮根的较大植株,移栽成活率达 80%以上。
关键词:蝴蝶兰;组织培养;分株繁殖
中图分类号:S682.31; Q9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91(2003)01-0023-03

Rapid propagation in vitro by division of Phalaenopsis
DAI Rong-chun, ZHU Jin-mao, CHEN You-qiang, LIN Rong-hua
(Bioengineering Colleg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Fujian China)

Abstract: The test tube seedlings of Phalaenopsis were cultured on division propagation media
supplemented with 1/2MS + 6-BA 3.0mg/L + NAA 0.2mg/L + CM 20g/L. After 30 days, the thick
plantlets produced. The plantlets grew into plants with 3~4 leaves and several strong roots in
growth media supplemented with 1/2MS + 6-BA 1.0mg/L + NAA 0.1mg/L in 30 days. The
transplant survival percent was more than 80%.
Key words: Phalaenopsis; tissue culture; division propagation.

蝴蝶兰(Phalaenopsis)是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兰科(Orchidaceae)植物,其花和叶都具极
高的观赏价值,有广泛的国内外市场。但其种子发芽率极低,常规无性繁殖速度缓慢且多带病,难以
满足大量生产[1]。目前,蝴蝶兰人工繁殖主要是通过原球茎状体及丛生芽诱导进行增殖,但两种方法
增殖率均较低且所需时间长[2]。本研究以试管分株的方法进行快速繁殖,繁殖周期短、速度快,操作
简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蝴蝶兰由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提供。
1.2 方法
以蝴蝶兰无菌幼苗(株高约 1.5cm)为外植体,按每瓶 1 株分别接种于 MS、1/2MS、White、B5
四种培养基上,另外添加 6-BA 2.0mg/L、NAA 0.4mg/L、蔗糖 25g/L、琼脂粉 7.5g/L,pH 5.8。以 2 000
lx的光强光照 14h/d,温度 27±1℃。30d后观察分株增殖情况,筛选出适合分株增殖的基本培养基。
对培养基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试验,添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KT或 ZT)和生长
素(IAA、IBA或 NAA),筛选适合蝴蝶兰分株增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

2003,32(1):23-25.
Subtropical Plant Science
第 32卷 ﹒24﹒
在以上筛选出的培养基中分别添加 LH(水解乳蛋白)、CH(水解酪蛋白)、CM(椰子汁)、YE(酵
母汁)等有机添加物,观察其对蝴蝶兰分株增殖的效果。
筛选适合蝴蝶兰植株生长的培养基,将分株增殖得到的幼小植株移至生长培养基上,待形成较大
植株后即可移栽。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养基对蝴蝶兰分株增殖的影响
2.1.1 基本培养基对蝴蝶兰增殖的影响 由表 1 看出,基本培养基会影响蝴蝶兰的分株增殖。White、
B5培养基对蝴蝶兰分株增殖效果较差,增殖系数小,且培养 30d 未见植株明显生长。MS 培养基适于
进行分株增殖,特别是降低无机盐浓度,即 1/2MS明显促进分株,增殖系数达 3.1,植株生长良好,且
根数多。因此,选择 1/2MS作为蝴蝶兰增殖的基本培养基。
表 1 基本培养基对蝴蝶兰增殖的影响
基本培养基 接种株数 株数 增殖系数 株高(cm) 根数/株
MS 10 29 1.9 2.0 2.3
1/2MS 10 41 3.1 1.8 2.6
White 10 18 0.8 1.5 1.8
B5 10 11 0.1 1.5 2.0
注:生长调节剂配比为 6-BA 2.0mg/L + NAA 0.4mg/L;培养 30d后测定。
2.1.2 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蝴蝶兰增殖的影响 培养过程中,在 1/2MS 培养基中,单独附加细胞分
裂素(KT、6-BA 或 ZT),在低浓度时,外植体叶片生长迅速,未见分株;单独附加生长素(NAA、
IBA或 IAA)则根生长迅速,产生大量肉质根。在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配比中,6-BA与 NAA、IBA
或 IAA配比均能诱导分株增殖,尤以 6-BA与 NAA配比分株效果为佳。对 6-BA与 NAA的配比进行
研究(表 2)发现,6-BA浓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分株增殖;NAA则要求较低的浓度。当 6-BA 3.0mg/L、
NAA 0.2mg/L时,分株迅速,增殖系数高,根生长良好,植株长势正常。因此,以 6-BA 3.0mg/L + NAA
0.2mg/L作为蝴蝶兰增殖的生长调节剂配比。
表 2 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蝴蝶兰增殖的影响
生长调节剂配比(mg/L) 接种株数 株数 增殖系数 株高(cm) 根数/株
6-BA 4.0 + NAA 0.4 10 36 2.6 1.6 2.0
6-BA 3.0 + NAA 0.4 9 47 4.2 1.8 2.5
6-BA 2.0 + NAA 0.4 10 41 3.1 1.8 2.6
6-BA 1.0 + NAA 0.4 10 31 2.1 2.0 2.9
6-BA 3.0 + NAA 0.1 10 40 3.0 2.2 2.3
6-BA 3.0 + NAA 0.2 10 59 4.9 2.1 2.4
6-BA 3.0 + NAA 0.8 10 32 2.2 1.4 2.4
注:培养 30d后测定。
2.1.3 有机添加物对蝴蝶兰增殖的影响 由表 3看出,有机添加物 LH、CH及 YE均不能促进分株增
殖,反而有轻微抑制作用,只有 CM使增殖系数达 6.1,植株生长良好,根多,植株旺盛(图 1-1)。因
此,可以选择 1/2MS + 6-BA 3.0mg/L + NAA 0.2mg/L + CM 20g/L作为分株增殖培养基。
表 3 有机添加物对蝴蝶兰增殖的影响
有机添加物(mg/L) 接种株数 株数 增殖系数 株高(cm) 根数/株
LH 200 10 54 4.4 1.9 2.9
CH 200 10 53 4.3 2.5 2.8
CM 20(g/L) 10 71 6.1 2.4 3.0
YE 200 9 53 4.9 2.0 3.4
注:培养 30d 后测定。
第 1期 代容春,等:蝴蝶兰试管分株快速繁殖研究 ﹒25﹒
2.2 培养基对蝴蝶兰幼苗生长的影响
通过分株增殖形成的丛生植株培养在原培养基上,则植株生长较慢。因此,分株增殖培养基不适
宜作为植株生长培养基。通过降低生长调节剂浓度可以促进植株生长。6-BA与 NAA浓度同时降低明
显促进植株生长,但浓度过低又不利于生长。当 6-BA1.0mg/L、NAA0.1mg/L时,植株长势最好,叶数
多达 3~4片,根长且粗壮,植株生长健壮(表 4,图 1-2)。因此选择 1/2MS+6-BA1.0mg/L+NAA0.1mg/L
作为蝴蝶兰植株生长培养基。
表 4 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蝴蝶兰幼苗生长的影响
生长调节剂配比( mg/L) 外植体数 叶片数/株 叶长(cm) 根数/株 根长(cm)
6-BA 3.0 + NAA 0.2 10 2.3 2.0 2.9 2.7
6-BA 2.0 + NAA 0.2 10 2.5 2.0 3.0 3.0
6-BA 1.0 + NAA 0.2 10 3.3 2.5 3.4 3.1
6-BA 0.5 + NAA 0.2 10 3.2 3.1 3.6 3.7
6-BA 1.0 + NAA 0.1 10 3.8 3.6 3.6 3.5
无生长调节剂 10 2.3 2.1 2.3 2.5
2.3 炼苗与移栽
当试管苗具 3~4 片叶、根长达
2.0cm 以上时,将瓶盖打开,置于阳光
下室内锻炼 3d 后,用镊子取出幼苗,
洗去基部培养基,栽种于蛭石基质上,
适当喷施液肥,一个月后,移至花盆中,
移栽成活率达 80%以上。
3 讨论与结论
蝴蝶兰自然繁殖系数低,因此,人
们积极探索人工繁殖的途径。有以蝴蝶
兰的根尖、茎尖、叶片等为外植体诱导
原球茎并进行增殖的报道,但增殖效果
不太理想[3-6];也有以腋芽为外植体诱导
丛生芽方式进行增殖,虽增殖率较高,但所需时间较长[2,7]。本试验蝴蝶兰试管分株快速繁殖克服了以
上缺点,以无菌幼苗为外植体,在分株增殖培养基 1/2MS + 6-BA 3.0mg/L + NAA 0.2mg/L + CM 20g/L
上培养 30d后形成幼小丛生植株;将此幼小植株移至生长培养基 1/2MS + 6-BA 1.0mg/L + NAA 0.1mg/L
上,30d后便形成具 3~4片叶与数条粗壮根的较大植株,移栽成活率达 80%以上。此法增殖系数高,
周期短,培养过程简单,避免多次转接带来的污染损失,因而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彭立新,等. 蝴蝶兰组织培养快繁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 1999,5(2): 27-29.
[2] 郑丽屏,等.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J]. 资源开发与市场, 1998,14(1): 11.
[3] 李进进,等. 蝴蝶兰根段的组织培养[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0,36(1): 37.
[4] 杨美纯,等. 外部因子对蝴蝶兰叶片原球茎状体发生的影响[J]. 广西植物,2000,20(1): 42-46.
[5] Ken T, et al. Micropropagation of Phalaenopsis and Doritaenopsis by culturing shoot tips of flower stalk buds[J]. Plant Cell
Reports, 1993,13(1): 7-11.
[6] Yong S P, et al. Efficient propagation of protocorm-like bodies of Phalaenopsis in liquid medium[J].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1996,45(1): 79-85.
[7] 王怀宇. 蝴蝶兰的快速无性繁殖[J]. 园艺学报, 1989,16(1): 73-77.
图 1 蝴蝶兰试管苗分株繁殖
1.分株增殖形成的丛生植株;2.具多枚叶片与数条粗壮根的较大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