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斑茅幼叶的组织培养



全 文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8 , 7(1):63 ~ 64      
Journal of Plant Resources and Env ironment 
   
斑茅幼叶的组织培养
李富生 杨清辉 萧凤  何丽莲
(云南农业大学甘蔗研究所 ,昆明 650201)
Tissue culture on the young leaf of 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 Li Fu-Sheng , Yang Q ing-Hui ,
Xiao Feng-Hui , He Li-Lian(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 ersity , Kunming
650201), J.Plant Resour.& Environ .1998 , 7(1):63 ~ 64
This paper deals w ith the conditions o f inducting callus and its differentia ting from young leaf of
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The result show s tha t using MS medium added 2 , 4-D 1 ~ 3 mg/ L is
suitable.Various clone has obvious difference in callus induction and seedling differentiation.I t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plentiful phy siological and genetic variations w ithin the species.
关键词 斑茅幼叶;愈伤组织;无性系;组织培养
Key words 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callus;clone;tissue culture
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是甘蔗属(Saccharum Linn.)内的一个野生种[ 1] , 其分布区域广 ,
具有抗旱 、耐瘠 、抗寒 、植株高大 、分蘖能力强等优良特性[ 2] 。在甘蔗育种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应用潜力。随着
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 ,组织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等为甘蔗育种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3] ,为此 ,开展了斑茅幼叶的
组织培养研究。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培养材料
从云南农业大学甘蔗资源圃内种植的 153 份斑茅无性系中随机选取 4 个无性系作为试验材料 , 分别是:
101 号 、129号 、134号 、178 号。
1.2 培养方法
1.2.1 培养基 诱导培养基:MS 附加不同浓度的 2 , 4-D;分化培养基:MS 附加不同浓度的 IBA 和 KT;催根
培养基:MS 附加 IAA 2 mg/ L 和活性炭 0.5%的液体培养基。
1.2.2 培养过程 取茎梢带叶鞘的部位 , 用 75%酒精表面消毒 , 剥去外层老叶鞘 , 留下 3 ~ 4 层的嫩叶鞘。
将生长点以上 0~ 4 cm 的嫩叶鞘切成约 5 mm 长的小块 ,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每个材料在每种处理上接种
40 ~ 50 块外植体 ,于 27~ 28℃的暗室内培养 20 d后统计各处理的愈伤组织诱导率。 1995~ 1996 年进行 3 次
重复试验(Ⅰ , Ⅱ , Ⅲ),并对诱导率进行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测验。将 4 个斑茅无性系产生的愈伤组织转移
到分化培养基上 ,每种转接 20~ 30 块 ,在温度 27~ 28℃, 光强 1 500 ~ 2 000 lx ,每日光照 12 h 的条件下培养 ,
待分化成苗后 ,将未长根的分化苗移入催根培养基 ,同等条件下培养至生根。
2 结 果 与 讨 论
2.1 斑茅幼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影响因素
表 1结果表明 , 2 , 4-D 是诱导斑茅幼叶产生愈伤组织的有效激素 , 在没有 2 , 4-D 的培养基上不能诱导出
云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李富生:男 , 1968年 8月生。讲师 ,甘蔗研究所副所长 ,从事甘蔗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收稿日期 1997-09-18
愈伤组织。这与在甘蔗组培中的结果是一致的[ 4] , 但两者对 2 , 4-D 的反应有差别 ,本试验诱导斑茅幼叶愈伤
组织以 2 , 4-D 1 ~ 3 mg/ L 为适宜。斑茅幼叶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见表 1), 还可能与其酚污染程度较轻有
关。在甘蔗组培全过程中都存在酚污染现象 , 受基因型 、外植体来源 、外源激素和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5] 。
本试验的条件与甘蔗组培基本相同 ,却很少甚至没有酚污染 ,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表 1 不同 2 , 4-D浓度下斑茅幼叶愈伤组织诱导率(%)
Tab 1 Induction percentage of Saccharum arundinaceum callus in di 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2 , 4-D
材料号
No.of material
愈伤组织诱导率(%) Induction percentage of callus
01)
Ⅰ 2) Ⅱ Ⅲ
1
Ⅰ Ⅱ Ⅲ
3
Ⅰ Ⅱ Ⅲ
6
Ⅰ Ⅱ Ⅲ
101 0 0 0 34.17 67.65 49.06 91.74 79.47 82.33 73.32 53.29 33.33
129 0 0 0 41.43 43.13 50.23 35.82 51.14 69.36 41.06 30.12 21.37
134 0 0 0 80.32 70.18 78.18 90.00 92.12 85.65 71.43 67.65 75.00
178 0 0 0 81.34 53.16 67.65 100.00 83.32 78.18 57.63 80.00 72.12
均值 Mean 0 59.71 78.26 56.36
新复极差测验 SSR dD bB aA cBC
 1) 0 , 1 , 3 , 6为培养基中 2 , 4-D浓度(mg/ L) Numbers 0 , 1 , 3 , 6 represent concent rat ion of 2 , 4-D in medium.
 2) Ⅰ , Ⅱ , Ⅲ表示 1995~ 1996年 3次实验 Ⅰ , Ⅱ and Ⅲ respresent three experiments f rom 1995 to 1996.
2.2 斑茅幼叶愈伤组织的分化及其影响因素
斑茅幼叶愈伤组织经过 20 d左右培养分化成苗 , 但愈伤组织的分化率较低(表 2),这可能与其类型有关。
愈伤组织分为 3 类 ,(a)致密型 ,亦称胚性愈伤组织;(b)松软型 , 只能偶尔分化出根;(c)粘糊型 , 不具有胚性
能力[ 4] 。斑茅幼叶产生的愈伤组织大多属于(b)和(c)两种类型 , 因而分化能力较弱。另外 , 培养基中所加的
激素类型和浓度对其分化也有较大的影响 , 0.5 mg/ L IBA 和 1 mg/ L KT 的配比能明显提高分化率(表 2)。
2.3 斑茅愈伤组织分化苗的生根
分化苗移入生根培养基 , 两周后即可长出较多
粗壮的白根 ,形成完整的斑茅组培植株。
2.4 斑茅不同无性系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

斑茅的不同无性系在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成苗
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表 1 , 表 2), 这反映了斑
茅不同无性系在生理和遗传上的显著差异 , 表明斑
茅野生种具有丰富的种内变异 , 是甘蔗育种丰富的
基因库。
表 2 斑茅不同无性系愈伤组织分化率(%)
Tab 2   Differentiation percentage of various clones of
Saccharum arundinaceum
材料号
No.of
material
愈伤组织分化率(%)
Different iat ion percen tage
0+01) 0.5+0 0+1 0.5+1
101  13.33  10.00  13.33  40.00
129 0 0 20.00 33.33
134 5.00 15.00 25.00 59.09
178 0 0 5.00 25.00
 1)培养基中的 IBA+KT 浓度(mg/ L) concen trat ion of
IBA + KT in medium.
参 考 文 献
1 彭绍光.甘蔗育种学.北京:农业出版社 , 1990.48~ 49 , 116~ 118.
2 何顺长 ,杨清辉 ,萧凤 等.全国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采集和考察.甘蔗 , 1994 , 1(1):11~ 16.
3 李华富.生物技术在甘蔗育种上的研究与应用.四川甘蔗 , 1987 ,(1):18~ 20.
4 李军生 ,李春瑶.甘蔗的植物组织培养.广西植物 , 1990 , 10(1):75~ 79.
5 秦延豪 ,邹宗兰 ,吴才文.浅析甘蔗组培中的酚害.甘蔗 , 1997 , 4(2):12~ 14.
(责任编辑:惠 红)
64               植 物 资 源 与 环 境              7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