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响应面法优化中华苦荬菜总三萜提取工艺



全 文 :54
第 1 8 卷 第 1 0 期
2016 年 10 月
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8 No. 10
Oct .,2016
微信公众号:lnzyydxxb(或扫左侧二维码关注)
投稿平台:http://lzxb.cbpt.cnki.net
中 华 苦 荬 菜Ixeris chinensis(Thunb.)Nakai 为
菊科苦荬菜属多年生药用植物,又名苦菜、山苦菜
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个省区 [1]。该药收载于
《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
毒、消肿排脓、凉血化瘀、消食和胃、清肺止咳、益肝
利胆之功效,常用于肺痈、乳痈、痢疾、肠炎等的治
疗 [2-4],既是良好的中药材,又是营养丰富的优良野
菜,主要含有萜类及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现代药
理学研究表明,中华苦荬菜具有保肝抗炎、抗氧化、
抗烟碱、抗病毒、抗白血病等作用 [5-7]。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并有逐渐上
升和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上是以血糖升高为基本特
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归属于中医“消渴”范
畴,其病理生理改变是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
响应面法优化中华苦荬菜总三萜提取工艺
程艳刚 1,荆然 2,谭金燕 1,李慧峰 2,孔祥鹏 2,裴妙荣 1,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山西中医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摘 要:目的:优选中华苦荬菜总三萜乙醇回流提取工艺。方法:以总三萜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
上,通过响应面法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时间对总三萜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0.2倍量80%
乙醇85 ℃回流提取3次,每次2.6 h,总三萜提取率为1.69%,与理论预测值1.72%偏差较小。结论:通过响应面分析
法优选中华苦荬菜总三萜提取工艺可行性较好,为其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中华苦荬菜;三萜;超声;响应面法;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6) 10- 0054- 03
收稿日期:2016-01-07
基金项目:山西中医学院计划项目(2011PY-3)
作者简介:程艳刚(1992-),男,山西晋中人,2014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通讯作者:裴妙荣(1956-),女,山西太原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方向: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E-mail:peimr602@163.com。
Optimation of Extraction of Total Triterpenoids from Ixeris Chinensis
(Thunb.)Nakai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CHENG Yangang1,JING Ran2,TAN Jinyan1,LI Huifeng2,KONG Xiangpeng2,PEI Miaorong1,2
(1.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Heilongjiang,China;
2. Shan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zhong 030619,Shan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of total triterpenoids from Ixeris chinensis(Thunb.)
Nakai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Methods:Based on single factor testes,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was
optimize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ethanol,material-liquid ratio and time
as factors and the yield of total triterpenoids as index. Results:The optimized technology were as follows:
80% ethanol as solvent,ratio of material to liquid 10.2∶1,time 2.6 hours,temperature 85 ℃,3 times of
extraction. The yield of total triterpenoids was 1.69% under optimal condition,the result of trial was agreed
with model predictions. Conclusion: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is reasonable and feasible,which provide the
references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xeris chinensis(Thunb.)Nakai.
Keywords:Ixeris chinensis(Thunb.)Nakai;triterpenoid;ultrasonic;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diabetes mellitus
3.2 检测波长的确定
文献报道,芍药苷、阿魏酸的最大吸收波长分
别为 238 nm 和 315 nm[2],栀子苷最大吸收波长为
235 nm[3],通过在 3 种不同波长下各成分含量的变
化,最终确定检测波长为 230 nm。
3.3 流动相的选择
中药制剂中很多同时以阿魏酸、芍药苷和栀子
苷同时为含量测定指标 [2,4-6],本实验在文献的基础
上,对流动相条件进行了改进。乙腈 - 水系统分离
度较低,噪音影响较大,故采用甲醇 -0.1% 磷酸水系
统梯度洗脱,可将阿魏酸、芍药苷及栀子苷与其他成
分有效分离且分离度较好,操作简单、快速。◆
参考文献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S ] . 北京:中
国医药出版社,2015:905.
[ 2 ] 李忠娥. HPLC法同时测定妇科分清丸中阿魏酸和芍药苷[ J ] .
中成药,2012,34 ( 3 ):487-489.
[ 3 ] 周蓬,宋青,马帅 . HPLC 法同时测定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栀
子苷、芍药苷、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 [ J ] . 中成药,2013,
35 ( 8 ):1693-1686.
[ 4 ] 张丽萍 .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坤颗粒中栀子苷和芍药苷
的含量 [ J ] . 药学实践杂志,2014,32 ( 2 ):121-123.
[ 5 ] 杨庆胜,冯朝岭,司根令 . HPLC 同时测定加味逍遥丸中栀子
苷和芍药苷的含量 [ J ] . 中国现代中药,2015,17 ( 1 ):61-63.
[ 6 ] 范开苒,姜英,程岚,等 . HPLC 法同时测定参归中风康复颗
粒中芍药苷、阿魏酸含量 [ J ]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
( 1 ):60-62.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6.10.016
55
1 8 卷 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足,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8]。本课题组前期研
究发现,向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模型口饲中
华苦荬菜提取物,造模动物的排尿量明显降低,体重
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血糖值明显降低,为明确其降血
糖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利用响应面法考察并
建立了中华苦荬菜总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旨在为
寻求高效快捷的中华苦荬菜总三萜提取技术及进一
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TU-181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朴通用
仪器有限责任公司);KW-1000DC 数显恒温水浴
锅(金坛市杰瑞尔电器有限公司);LD5-10 离心机
(北京医用离心机厂);FA2104 型电子分析天平(上
海精科天平);AB135-S 型电子分析天平(Made in
Switzerland);RE-52AA 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
仪器厂);SHB-IIIS 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
科工贸有限公司);DHG-9075A 型电热恒温鼓风干
燥箱(上海一恒技术有限公司)。
中华苦荬菜采于山西省左权县,经山西中医学
院鉴定教研室裴香萍副教授鉴定为菊科植物中华苦
荬菜的干燥全草;齐墩果酸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
检定研究院,批号 110709-200505) ;高氯酸、香草
醛、冰醋酸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药材前处理
将干燥的中华苦荬菜粉碎后过 20 目筛,60 ℃干
燥至恒重。
2.2 总三萜的含量测定
2.2.1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齐墩果酸对照品
10.20 mg,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50 mL容量瓶中,即得。
2.2.2 供试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药材粉末5.0 g,置
于250 mL圆底烧瓶中,乙醇回流提取,温度为85 ℃,
提取液过滤后合并,冷却静置 12 h 后离心,浓缩后转
移至 50 mL 容量瓶中,定容,即得。
2.2.3 显色剂配制 精密称取香草醛0.5 g,加冰乙酸
溶解并定容至50 mL,制成1%香草醛-冰乙酸溶液。
2.2.4 检测波长的选择 精密吸取齐墩果酸对照品
溶液 0.6 mL 和供试品溶液 0.1 mL,分别置 10 mL 容
量瓶中,并于 60 ℃水浴蒸干,各加入 1% 香草醛 - 冰
乙酸溶液 0.4 mL,高氯酸 1.6 mL,摇匀,在 70 ℃水浴
中加热 15 min,取出,立即置冰浴中冷却至室温,取
出,精密加入冰乙酸定容,摇匀,以试剂为空白溶
液,分别扫描二者的吸收图谱。结果显示供试品溶
液和对照品溶液均在 548 nm 处有最大吸收,故选择
检测波长 548 nm。
2.2.5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量取“2.2.1”项下对照
品 溶 液0.2、0.4、0.6、0.7、0.8、1.0 mL,按 照“2.2.4” 项
下显色方法进行显色,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Y,
齐墩果酸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绘制标准曲线。经
数据处理分析获得齐墩果酸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
Y=39.369X-0.0625(R2=0.9997),结果表明齐墩果酸
质量浓度在0.004~0.020 mg/mL与A呈良好线性关系。
2.2.6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0.4 mL,
按照“2.2.4”项下方法连续测定 6 次,计算 A 的 RSD
为 0.72%,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2.7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药材粉末 6 份,按照
“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照“2.2.4”项
下方法测定,计算 A 的 RSD 为 0.86%,表明该方法重
复性良好。
2.2.8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
0.4 mL,分别于 0、2、4、6、8、10 h 按照“2.2.4”项下
方法测定,A 的 RSD 为 0.67%,表明供试品溶液在
0~10 h 内稳定性良好。
2.2.9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药材
粉末 6 份,精密加入对照品适量,按照“2.2.2”项下
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照“2.2.4”项下方法测定,
计算加样回收率,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0.2%,RSD
为 1.6%(n=6),表明该方法测得的结果准确可靠。
2.3 单因素试验考察
分别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
数对药材总三萜提取率的影响。
由图 1(a)可知,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药材总
三萜的提取率不断增加,当乙醇浓度达到 90% 时,
总三萜提取率达到最大,继续增加乙醇浓度,总三萜
提取率明显下降,因此乙醇浓度选择在 70%~90% 进
行优化。
由图 1(b)可知,随着液料比的增大,总三萜
的提取率增加,但当液料比超过 12 后药材总三萜提
取率变化不明显,为节约溶剂,因此液料比选择在
8~12 进行优化。
由图 1(c)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提取时间
的增加,药材总三萜提取率显著升高,到 2.5 h 后继
续增加提取时间,药材总三萜提取率变化不明显,因
此提取时间选择在 2~3 h 进行优化。
由图 1(d)可知,当提取 3 次时,总黄酮的提取
得率最高,继续增加提取次数对结果影响不大,这可
能是由于提取 3 次后,药材中总三萜已经基本提取
完全,故提取次数选择 3 次。
图 1 中华苦荬菜总三萜提取的单因素试验
2.4 中心组合设计与响应面优化药材总三萜提取条件
基 于 单 因 素 实 验 结果,乙 醇 浓 度、液 料 比 和
时间对总三萜提取率影响较大,而提取次数对总
三萜提取率影响较小,因此选取乙醇浓度(A)、液
料比(B)、时间(C)作为实验设计的三个优化因
素,具 体 的 水 平 选 择 见 表 1。 应 用 Box-Benhnken
Design(BBD)对中华苦荬菜总三萜提取条件设
计 3 因 素 3 水 平 的 响 应 面 分 析 试 验,再 用 Design-
Expert 8.0.6 软件对响应面试验结果(见表 2)进行
回归分析,以总三萜提取率为响应值(Y),获得自
56
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1 8 卷
变量为乙醇浓度、液料比、时间的二次多元回归
方 程:Y=1.71+0.025A+0.016B+0.056C+0.017AB-
0.078AC+0.11BC- 0.25A2- 0.19B2-0.13C2。
表 1 实验因素与水平
因素
水平
-1 0 1
A. 乙醇浓度(%) 70 80 90
B. 液料比(mL/g) 8 10 12
C. 时间(h) 2 2.5 3
表 2 Box-Behnken 试验设计方案与结果
试验号 A(%) B(mL/g) C(℃) 总三萜得率(%)
1 70.00 8.00 2.50 1.25
2 90.00 8.00 2.50 1.27
3 70.00 12.00 2.50 1.24
4 90.00 12.00 2.50 1.33
5 70.00 10.00 2.00 1.17
6 90.00 10.00 2.00 1.37
7 70.00 10.00 3.00 1.45
8 90.00 10.00 3.00 1.34
9 80.00 8.00 2.00 1.43
10 80.00 12.00 2.00 1.25
11 80.00 8.00 3.00 1.31
12 80.00 12.00 3.00 1.57
13 80.00 10.00 2.50 1.70
14 80.00 10.00 2.50 1.70
15 80.00 10.00 2.50 1.74
16 80.00 10.00 2.50 1.69
17 80.00 10.00 2.50 1.71
注:A:乙醇浓度;B:液料比;C:时间。
表 3 回归统计分析结果
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值 P 值 显著性
模型 0.63 9 0.070 252.05 <0.0001 ****
A 5.000×10-3 1 5.000×10-3 17.90 0.0039 ***
B 2.112×10-3 1 2.112×10-3 7.56 0.0285 **
C 0.025 1 0.025 90.63 <0.0001 ****
AB 1.225×10-3 1 1.225×10-3 4.39 0.0745
AC 0.024 1 0.024 86.02 <0.0001 ****
BC 0.048 1 0.048 173.30 <0.0001 ****
A2 0.26 1 0.26 916.05 <0.0001 ****
B2 0.15 1 0.15 538.53 <0.0001 ****
C2 0.070 1 0.070 250.88 <0.0001 ****
残差 1.955×10-3 7 2.793×10-4
失拟项 4.750×10-4 3 1.583×10-4 0.43 0.7442 *
纯误差 1.480×10-3 4 3.700×10-4
总和 0.64 16
R2=0.9969 R2adj=0.9930
注:****P<0.001,***P<0.01;**P<0.05;*P>0.1。
由表3可知,P 模型<0.001,说明模型极显著;模
型失拟项是表示模型理论值与实际值不相拟合
的概率,P 失拟=0.7442>0.05,模型的失拟度不显著,
表明该回归模型的拟合情况良好,回归方程代表
性较好,能准确预测实际情况;模型的调整确定系
R2adj=0.9930,可解释99.30%响应值的变化,相关系
数R2=0.9969与R2adj 较接近,表示此模型拟合程度良
好,误差小,适用于回流提取中华苦荬菜总三萜条
件的优化。
回归方程响应面如图 2(a-c)所示,任何两个
交互因素的响应面都存在最高点,回流时间对总三
萜提取率影响极显著,乙醇浓度对总三萜提取率影
响高度显著,液料比对总三萜提取率影响显著,三
个因素影响大小顺序为:时间 > 乙醇浓度 > 液料比。
通过软件分析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
80.13%、液料比为 10.24 mL/g,时间为 2.63 h,在此条
件下总三萜的提取率为 1.72%。
2.5 验证性试验
通过进一步试验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在验证试验中,提取工艺的各因素取值为乙醇浓度
80%,液料比 10.2 mL/g,提取时间 2.6 h,温度 85 ℃,
回流提取 3 次,对总三萜进行 3 次平行提取实验,实
际总三萜平均得率 1.69%(n=3),与预测值误差为
1.72%<2.0%,说明该条件下试验结果可靠。



图 2 两两因素交互作用对中华苦荬菜总三萜
提取率影响的等高线图(左)和响应面图(右)
3 结论与讨论
响应面法能够将影响实验的各因素与响应值
之间的关系以回归方程表示,且能研究几种因素间
交互作用,能快速地对优选的参数进行全面研究,试
验次数少,结果准确可靠,适合于多因素多水平的
试验,已被广泛用于药学领域的试验设计与优化工
艺 [9]。本实验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中华苦荬菜总三
萜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多元二次回归拟合,通
过方差分析表明建立的模型显著,拟合度高,变异系
数小,失拟项不显著,预测结果准确。响应面分析结
果表明,时间对总三萜提取率的影响最显著。
将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结合对回流提
取中华苦荬菜总三萜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获得最
佳提取工艺为 10.2 倍量 80% 乙醇于 85 ℃回流提取
3 次,每次 2.6 h,在此条件下总三萜提取率为 1.69%,
与理论预测值 1.72% 偏差较小。本实验对中华苦荬
菜总三萜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为该药材的药效
物质基础研究及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1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 中国植物志 [ M ] .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7:251-252.
[ 2 ] 江苏新医学院 . 中药大辞典(上册)[ M ]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1977:186.
[ 3 ] 王晓飞,王晓静 . 中华苦荬菜研究进展 [ J ] . 齐鲁药事,2006,
25 ( 4 ):238-239.
[ 4 ] 周宏雷,圆久荣 . 中华苦荬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 J ] . 中草药,
1996,27 ( 5 ):267-268.
[ 5 ] 王晓飞,王晓静 . 中华苦荬菜化学成分研究 [ J ] . 中草药,
2007,28 ( 8 ):1151-1152.
[ 6 ] 程春萍,任秀莲,魏琦峰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中华苦荬菜
中的木犀草素等 [ J ] .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30 ( 3 ):19-21.
[ 7 ] Zhang S. Bioactive guaianolides from Siyekucai(Ixeris chinensis)
[ J ] .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2006,69 ( 10 ):1425-1428.
[ 8 ] 沈姗姗,吕爱平,姜淼,等 . 基于文本挖掘探讨中医外治法和
食疗在糖尿病中应用规律 [ J ]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
21 ( 1 ):209-212.
[ 9 ] 邸学,徐洋洋,裴世柱,等 . 响应面法优化藤梨根总生物碱提
取工艺 [ J ]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 ( 7 ):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