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1 年 第 21 卷 第 3 期
Journal of Shanxi Medical College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Vol. 21 No. 3 2011
·中医中药·
[作者简介]李秀红,女,主管中药师,从事中药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制定工作
蛇床苦参洗剂的薄层色谱鉴别
李秀红
(阳泉市中医医院,山西 阳泉 045000)
[摘 要] 目的:建立以薄层色谱法鉴别蛇床苦参洗剂中蛇床子、黄柏、大青叶的方法。方法:薄层板为以羧甲
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 G 薄层板,检测方法为用展开剂展开后晾干或置于365 nm的紫外灯下检视。结果: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显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蛇床
苦参洗剂的定性质量控制。
[关键词] 薄层色谱法;蛇床苦参洗剂;鉴别
[中图分类号] R286.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126(2011)03-0053-03
TLC Identification for Snake Bed Kuhseng Lotion
LI Xiuhong
(Yangqu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Yangquan 045000,Shanxi,China )
[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a TLC(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method to identify Cnidium,golden cy-
press and herba taching in the snake bed Kushen lotion.Methods:Silica gel G thin layer plate adhered by sodium car-
boxymethyl cellulose is used as adhesives. Methods:Dry after the use of developer or place under the 365nm UV lamp
to view. Results:Among the tested products for chromatography,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with the reference sub-
stance showed the same color(fluorescent )spots. Conclusion:This method is simple,sensitive and accurate for the
snake bed Kuhseng lotion qualitative quality control.
[KEYWORDS]:TLC;snake bed Kuhshen lotion;identification
蛇床苦参洗剂由蛇床子、大青叶、土茯苓、黄柏、乌
梅等药味组成,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功效,用于
妇女湿热带下,症见带下量多、色黄白或黄绿、质黏成
泡沫状、有异味、阴部痒痛等症的治疗。方中蛇床子为
君药,性辛温,具有温肾助阳、祛风燥湿、杀虫止痒的功
效。其化学成分复杂,除含有挥发油外,主要为香豆素
类成分,研究证明,香豆素类蛇床子素是有效的止痒成
分[1];黄柏为方中臣药,性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
火、解毒之功。黄柏的主要成分为小檗碱,研究证明,
黄柏的抗菌有效成分为小檗碱[2]。大青叶为方中佐
药,性苦寒,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靛苷类成分
水解氧化而成的靛蓝是其中的主要抗菌成分。据此,
笔者根据本品的功能主治及药味所含主要有效成分,
选择方中蛇床子、黄柏、大青叶中的蛇床子素、小檗碱
和靛蓝的薄层色谱,按照《中国药典》2010 版第一部附
录ⅥB的方法作为其质量控制标准。
1 仪器与试药
1. 1 实验仪器
超声处理器(LC-350A)、紫外分析仪 UV-II 型(北
京宾达英创科技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永
光明医疗仪器厂)。
1. 2 试药
蛇床子素对照品(08229802)、小檗碱对照品
(110713-200609)、靛蓝对照品(071609403)、靛玉红对
照品(7179402) ,以上对照品均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
品检定所。
2 实验方法
2. 1 蛇床子的薄层色谱鉴别
·35·
2. 1. 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30 mL,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 3 次,合并
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2 mL溶解作为供试
品溶液。
2. 1.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蛇床子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1 mg /mL的溶液,
作为对照品溶液。
2. 1. 3 阴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按本品处方去除蛇床子,按制备工艺制成阴性样
品,并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阴性样品溶液。
2. 1. 4 TLC实验
按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 版附录ⅥB)
实验,吸取对照品溶液2 μL、供试品溶液5 μL、阴性样
品溶液5 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
剂的硅胶 G薄层板上,以苯 -乙酸乙酯(30∶ 1)为展开
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供
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
色的荧光斑点。阴性对照品在相应位置上不显斑点。
见图 1。
1 蛇床子素对照品
2 ~ 4 供试品 5 阴性样品
图 1 蛇床子薄层色谱
Fig 1 Cnidium TLC
2. 2 黄柏的薄层色谱鉴别
2. 2. 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20 mL,加甲醇40 mL,加热回流30 min,滤
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 2.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黄柏对照药材50 mg,加甲醇5 mL,同法制成对
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
0. 5 mg /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 2. 3 阴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按本品处方去除黄柏,按制备工艺制成阴性样品,
并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阴性样品溶液。
2. 2. 4 TLC实验
按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 版附录ⅥB)
实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 -丁酮 -甲酸 -水(10∶ 6∶ 1∶ 1)
为展开剂,置氨蒸汽预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
干,置紫外光灯(365 m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
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
荧光斑点。阴性对照品在相应位置上不显斑点。见图
2。
1 黄柏对照品 2 小檗碱对照品
3 ~ 5 供试品 6 阴性样品
图 2 黄柏薄层色谱
Fig 2 Golden Cypress TLC
2. 3 大青叶的薄层色谱鉴别
2. 3. 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20 mL,加三氯甲烷20 mL萃取 3 次,合并
三氯甲烷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 3.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靛蓝对照品、靛玉红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
1 mg /mL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 3. 3 阴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5·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1 年 第 21 卷 第 3 期
按本品处方去除大青叶,按制备工艺制成阴性样
品,并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阴性样品溶液。
2. 3. 4 TLC实验
按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 版附录ⅥB)
实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以苯 -三氯甲烷 -丙酮(5∶ 4∶ 1)为展开剂,
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
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
的蓝色斑点和浅紫红色斑点。阴性对照品在相应位置
上不显斑点。见图 3。
1 靛蓝对照品 2 ~ 4 供试品
5 靛玉红对照品 6 阴性对照
图 3 大青叶薄层色谱
Fig 3 Herba TLC
3 讨论
蛇床子的主要成分有香豆精类成分蛇床子素,其
药理作用研究表明,蛇床子素在体外对滴虫有较强的
抑制作用[1]。黄柏中含有小檗碱、药根碱、黄柏碱等
生物碱,其抗菌有效成分主要为小檗碱,体外实验对金
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黄柏煎液或浸剂对若干常见致病性的真菌有不同程度
的抑菌作用,在体外对阴道滴虫也有较弱作用[2]。大
青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靛苷类,研究表明,其水煎液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等都有
较强的抑制作用[1]。靛苷水解生成吲哚酚,吲哚酚经
氧化即生成靛蓝。
本品的薄层色谱鉴别,蛇床子素是有效成分,故薄
层色谱鉴别以蛇床子素为对照品,在蛇床子素提取过
程中,曾以乙醇直接提取,结果斑点不明显,判断是乙
醇极性太大,后改为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降低提取
试剂的极性,提高蛇床子的溶解性,分离效果重现性
好,而且阴性无干扰,可作为方中蛇床子的定性鉴别。
本品薄层色谱鉴别中的黄柏有效成分为小檗碱,
但是,小檗碱不是仅存在于黄柏中,所以分别以黄柏对
照药材和小檗碱对照品作为对照,以提高鉴别的专属
性。
在实验中曾把提取的供试品直接以乙酸乙酯 -丁
酮 -甲酸 -水(10∶ 6∶ 1∶ 1)为展开剂展开,结果拖尾显
现严重,斑点不明显,后来以氨蒸汽预饱和展开剂展
开,拖尾现象消失,斑点明显可辨。
本品薄层色谱鉴别中的大青叶主要成分靛苷水解
生成吲哚酚,吲哚酚氧化即生成靛蓝,故在实验中以靛
蓝和靛玉红为对照,以提高鉴别的专属性。
[参考文献]
[1]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M]. 2 版. 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1975.
[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本文编辑:王立钧
·55·
李秀红:蛇床苦参洗剂的薄层色谱鉴别 2011 年 第 21 卷 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