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红蝉花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



全 文 :文章编号:1001-9499 (2004)05-0049-03
红蝉花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
李永红 曾大兴 谢利娟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应用工程系 , 广东 深圳 518055)
摘要:以红蝉花 (Mandev illa sanderi)带腋芽的成熟茎段 、 幼嫩茎段和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试管培养的结果表
明:茎尖是初代培养最适合的外植体 , MS+BA2.0~ 4.0 mg/ L+NAA0.1 mg/ L 有利于外植体腋芽的萌生;最有
效的芽增殖培养基为 MS +BA4.0 mg/ L+NAA0.01 mg/ L , 增殖系数达到 4.3;最有效的生根培养基为 MS+
NAA2.0 mg/ L+C 0.2%, 生根率可达 76.7%。
关键词:红蝉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中图分类号:S 685.99 , S 603.6    文献标识码:A
  红蝉花 (Mandevi lla sanderi)又名双腺藤 ,
是夹竹桃科红蝉属常绿攀缘性藤本花卉。它原产
巴西 , 为热带植物 , 喜高温高湿 , 不耐寒冷 , 忌
霜冻 , 为我国南亚热带地区园林绿化和室内装饰
中不可多得的材料。生产上红蝉花一般采用扦插
繁殖 , 但因其体内含有丰富的乳汁 , 生根率通常
在20%左右 , 且易积累病害 , 甚至造成退化。因
此 , 作者对红蝉花的组培及快速繁殖进行了初步
研究 , 旨在建立一整套红蝉花的快速繁殖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选取红蝉花带腋芽的成熟茎段 (顶芽以下第
3 ~ 5节)、幼嫩茎段 (顶芽以下第 1 ~ 2节)和茎
尖作为外植体。
将剪取的外植体用自来水冲洗 3 ~ 5次 , 洗去
其伤口处流出的白色乳浆。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外
植体消毒 , 先用 70%的酒精浸泡 20s 后 , 置于
0.1%HgCl2溶液 (加 3 ~ 5 滴的吐温-80)进一
步处理 , 处理时间根据外植体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
如成熟茎段 8 ~ 9 min , 幼嫩茎段和茎尖 4 ~ 5 min ,
接着用无菌水冲洗 6 ~ 8次 , 每次 3 min。
以 MS为基本培养基 , 培养基 pH 值为 5.8 ~
6.0。把经消毒灭菌后的外植体接种于添加不同植
物激素的 MS 培养基上进行光照培养 , 接着用含
不同激素的 MS 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
试验 。培养温度为 24±1℃, 每天光照 16 h , 光照
强度 1 500 ~ 2 000Lx 。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培养基对芽萌发的影响
将成熟茎段 、 幼嫩茎段和茎尖接种到不同激
素浓度的诱导培养基中培养 15 d后 , 腋芽开始萌
动 , 继续培养至 30 ~ 35 d 后统计芽萌发和生长情
况。统计结果 (见表 1)表明 , Ⅰ号和 Ⅱ号培养
基 (MS+BA2.0 ~ 4.0 mg/mL+NAA0.1 mg/mL)
最有利于外植体芽的萌发 , 但当 BA 浓度为 5.0
和 6.0 mg/L 时 , 外植体萌发数减少 , 说明高浓度
的 BA 对外植体芽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
BA浓度为 2.0 ~ 4.0 mg/ L 和 NAA 浓度为 0.1 ~
0.3 mg/L 的组合诱导培养基中 , 茎尖平均萌发芽
数均多于幼嫩茎段和成熟茎段的平均萌发芽数。
因此 , 茎尖可作为初代培养最适合的外植体 。
第29卷 第 5期 林 业 科 技 Vol.29 No.5
2 0 0 4 年 9 月 FORESTRY SCIENCE &TECHNOLOGY Sep.  2 00 4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003062)
表 1 不同培养基对红蝉花 3 种外植体芽萌发的影响
代 号 BA(m g/ L)
NAA
(mg/ L) 接种数
成熟茎段
萌发芽数
幼嫩茎段
萌发芽数
茎尖萌
发芽数
Ⅰ 2.0 0.1 20 40 98 108
Ⅱ 4.0 0.1 20 66 106 150
Ⅲ 4.0 0.2 20 56 70 82
Ⅳ 4.0 0.3 20 52 58 62
Ⅴ 4.0 0.5 20 34 22 32
Ⅵ 5.0 0.1 20 44 74 24
Ⅶ 6.0 0.1 20 24 46 16
Ⅷ 6.0 0.5 20 0 0 0
2.2 芽的增殖
当萌生的丛芽长到 2 ~ 3 cm 时 , 从原茎端切
下后转入不同激素组合的继代培养基中进行增殖
培养 , 培养 30 d后观察不同培养基对芽增殖和生
长的影响。试验结果 (见表 2)表明 , Ⅶ 号培养
基丛芽长势最好 , 增殖倍数最高 (4.3倍);其次
是Ⅲ号 , 增殖倍数为 3.1;再次是 Ⅷ号 。从表中
还可看出 , BA比 KT 的作用更明显 , 但两者同时
使用 , 没有增效作用 。
表 2 不同培养基对红蝉花芽增殖的影响
序号 BA(mg/ L)
NAA
(mg/ L)
IAA
(mg/ L)
KT
(mg/ L)接种数
30天后
芽数 增殖倍数
Ⅰ / / 0.1 2 30 0 0
Ⅱ 1 / 0.1 1 30 0 0
Ⅲ 2 0.01 / / 30 93 3.1
Ⅳ 2 0.03 / / 30 0 0
Ⅴ 2 / 0.1 / 30 0 0
Ⅵ 2 0.01 / 2 30 0 0
Ⅶ 4 0.01 / / 30 128 4.3
Ⅷ 4 0.03 / / 30 67 2.2
2.3生根培养
将从继代培养中所得到的丛芽切割成单芽 ,
转入生根培养基中 , 20 d后观察不同培养基对试
管苗生根的影响 。结果 (见表 3)表明 , 红蝉花
在 1/2MS 培养基上生根困难 , 生根率为 0 , 这与
多数植物的生根培养是不同的[ 2] 。而在 MS 培养
基上 , 红蝉花的生根培养与不同激素 、 浓度以及
少量活性炭含量有关 , 生根率最高的培养基是MS
+NAA2.0 mg/L + C0.2 mg/ L , 生 根 率 为
76.7%, 其次是 MS+NAA1.0 mg/L +C0.2 mg/
L , 生根率为 50%, 可见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有
利于红蝉花的生根培养。
表 3 不同培养基对红蝉花生根的影响
培养基 NAA(m g/ L)
IBA
(mg/ L)
活性炭
(mg/ L) 接种数 生根数
生根率
(%)
MS 1.0 / 0.2 30 15 50.0
MS 2.0 / 0.2 30 23 76.7
MS 1.0 / / 30 7 23.3
MS 2.0 / / 30 3 10.0
MS 0.8 0.2 0.2 30 11 36.7
1/ 2MS 1.0 / 0.2 30 0 0.0
1/ 2MS 2.0 / 0.2 30 0 0.0
1/ 2MS 1.0 / / 30 0 0.0
1/ 2MS 2.0 / / 30 0 0.0
1/ 2MS 0.8 0.2 0.2 30 0 0.0
2.4 试管苗炼苗移栽
当试管苗长高至 4 cm 左右 , 并有数条根时 ,
即可进行炼苗。打开瓶盖透气 2 ~ 3 d , 相对湿度
100%, 适应外界环境后 , 洗净根部的培养基 , 移
栽入已灭菌的基质 (珍珠岩∶泥炭∶椰糠=4∶3∶3)
中 , 然后用 1 000 倍的甲基托布津浇灌定根 , 温
度保持在 25 ~ 28℃, 温度在 85%左右 , 小苗成活
率达 95%左右。
3 讨 论
3.1 采用芽器官离体培养进行植物的快速繁殖 ,
具有繁殖系数高 、 遗传性状稳定等优点[ 4] 。在本
试验中 , 发现茎尖的幼芽数最多 (7 ~ 8 个), 为
初代培养的最适外植体。
3.2 在诱导红蝉花丛生芽的过程中 , Ⅶ 号培养基
(MS+BA4.0 mg/L +MAA0.01 mg/L)诱导的丛
芽长势最好 , 增殖系数达 4.3 倍。如按丛生芽繁
殖量的计算公式:P=M ×(7.5+4.3)n/45 (P 为
繁殖量 、 M 为无菌苗基数 、 7.5 为茎尖萌芽数 、
4.3为增殖倍数 、 n为天数 、 45天为茎尖培养 15
天和增殖培养 30天的总和)[ 5] , 几个月内就可以
获得上百万的优质无菌苗 。丛生芽诱导培养中 ,
细胞分裂素 (6 -BA)起着关键作用 , 它比 KT
的作用更明显 , 但两者同时加入到一种培养基中
时 , 没有促进腋芽的萌发和增殖。
5 0 林 业 科 技 第 29 卷
3.3 前人研究表明 , 不定根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
过程 , 在众多因素中 , 植物激素起着决定作用[ 6].
但在红蝉花生根培养中 , 试验结果发现 , 培养基
种类是诱导红蝉花生根的关键所在 , MS 培养基
有利于生根培养 , 而 1/2MS 培养基对红蝉花的生
根不利 , 这与多数植物的生根培养是不同的[ 2] ,
原因不详 。同时发现在 MS 培养基中加入少量的
活性炭会大大提高红蝉花生根率和生根质量 , 其
原因可能是活性炭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 , 减少了
有害物质的危害 , 同时活性炭使培养基变黑而有
利于红蝉花的生根诱导[ 7] 。但红蝉花的生根诱导
也存在周期较长 、 生根率不高等问题 , 这有待以
后进一步改进。
参 考 文 献
[ 1]  李云主编 , 林果花菜组织培养快速育苗技术 [ M ]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 2001
[ 2]  林萍 , 普晓兰.滇润楠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 J] .
园艺学报 , 2003 , 30 (2):239~ 241
[ 3]  吴丽君.木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林业科研与生产中的应
用与局限 [ J] .福建林业科技 , 2003 , 30 (1):67~ 74
[ 4]  周维燕 , 焦艳平.观赏植物生物技术的进展 [ M ] .北京:
科技出版社 , 2000
[ 5]  吴红芝.木立芦荟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 J] .园艺学报 ,
2000 , 27 (2):151~ 152
[ 6]  陈正华.木本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 [ M] .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 , 1986
[ 7]  黄学林 , 李莜菊.高等植物组织离体培养的形态建成及其
调控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5
第 1 作者简介:李永红 (1971-), 男 , 讲师 , 2000
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系 , 硕士。现主要从事园
林植物栽培与采后生理研究 , 已发表论文 10多篇。
收稿日期:2004-03-05
Studies of the Micropropagation of Mandevilla sanderi
LI Yonghong
(Shenzhen Polytechnic , Guangdong  518055)
Abstract This research is aimed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that the propagation coeff icient is low and
variety characteritic is easy degenerating when Mandevil la sanderi cut taged.The teminal bud mature
stem segment and immature stem segment wi th axillary buds of Mandev illa sanderi as explants were
cultured in tub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explant is teminal bud , and M S+BA 2.0 ~ 4.0mg/
L +NAA 0.1mg/ L is an appropriate culture medium for germination of axillary buds;the best
medium for propagat ion of bud is M S+BA 4.0mg/ L+NAA 0.01mg/ L , coefficient of propagation up
4.3;the best roo ting medium is M S+NAA 2.0mg/L+C 0.2%, the rooting rate reaches 76.7%,
and 1/2MS isn t an appropriate medium for rooting of buds.These results provide technique basis and
a perfect experiment system for batch process of Mandevi lla sanderi.
Key words Mandevi lla sanderi;Tissue culture;Rapid propagation
5 1第 5 期 李永红等:红蝉花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