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朝鲜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全 文 :朝鲜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邓寒霜 , 李筱玲 , 王新军 (商洛学院生物医药工程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商洛中药材 GAP 科研工程中心 ,陕西商洛 726000)
摘要 介绍了朝鲜蓟的生物学特性及生长习性 ,从繁殖方法、定植技术、田间管理及采收等方面综述了朝鲜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概况。
关键词 朝鲜蓟;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7)33-10737-01
Study Progress in High-yield Techniques of Cynara scolymus L.Planting
DENGHan-shuang et al (Biological Medicin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Shangluo University ,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luo
GAP Research Engineering Center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Shangluo , Shaanxi 726000)
Abstract In the paper the biology property and the growth habit of Cynara scolymus L.was introduced ,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high-yield techniques
of Cynara scolymus L.planting was summarized.
Key Words Cynara scolymus L.;High-yield;Techniques
基金项目 陕西省教育厅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项目(03JK238)。
作者简介 邓寒霜(1977-),男 ,湖南长沙人 ,讲师 ,从事中药材种植
研究。
收稿日期 2007-06-20
  朝鲜蓟(Cynara scolymus L.),菊科菜蓟属多年生草本植
物。以花蕾期的种苞及花托为主要食用部 ,叶柄经软化栽培
后也可食用 ,具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1] ,朝鲜蓟叶提
取物(ALE)具有较高药用价值[ 2] ,其茎叶还可作为饲料加工。
在我国气候条件适合的地区开展朝鲜蓟的引种栽培和各类
产品的开发利用 ,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
1 生物学特性
朝鲜蓟根系非常发达 ,主根上有 3 ~ 5条主要侧根 ,根上
具有瘤疤 ,质脆 、易折断。植株分蘖力强 ,茎直立 ,抽薹前为
短缩茎 ,植株高约100cm ,开展度为 140 cm ,茎杆粗壮 ,有灰白
色蛛丝状绒毛 ,基部叶莲座状 ,叶型由下而上由椭圆形渐成
披针形 ,下部叶片较大 ,羽状深裂。无叶柄 ,叶面光滑 ,绿色 ,
叶背密披绒毛。头状花序单生于枝顶。总苞片卵形或近球
形 ,光滑革质。花多数 ,全为管状花 ,花冠深紫色。果实为瘦
果 ,褐色 ,椭圆形。花 、果期 6 ~ 8月。种子形似小麦籽粒 ,种
皮褐色 ,千粒重 45 g左右 。
2 生长习性
朝鲜蓟喜温暖湿润气候 ,耐热 ,抗寒力较差;种子发芽适
温 20 ℃,植株生长最适温 13~ 17 ℃,高于 34 ℃生长受抑制 ,
低于 3 ~ 4 ℃停止生长 ,能耐-2 ℃暂时低温 ,气温低于-7 ℃
即枯萎。华南 、华中地区用土简单覆盖即可越冬 ,华北地区
应在保护地囤苗越冬。耐干旱 ,不耐湿涝 ,故宜选择排水较
好的土地栽培。抽花茎显蕾期应适当浇水 ,干旱对产量及品
质不利。另外 ,要求强光照 ,尤其是在抽生花茎时 ,若天气晴
朗 ,则叶片宽大肥厚 ,花茎粗壮 ,花蕾数多 ,产量高[ 3] 。
3 繁殖方法
3.1 种子繁殖 用种子繁殖时 ,种子的发芽率与温度有直
接关系 ,温度太高不利于种子发芽 ,因此应选气温渐低的 9
月播种 ,此时出苗率可达 37%~ 75%。苗龄 1个月 , 10月可
定植露地。此时植株茎叶的生长己达一定程度 ,具大叶 5~ 6
片 ,株高约 30 cm ,这样的植株 ,严寒到来时 ,虽地上部已枯
死 ,但其根系能安全越冬 ,翌年开春后 ,植株生长迅速 ,能旺
盛发棵 ,5月中旬即可采收花蕾[ 4~5] 。另有学者研究 ,华北地
区宜在 3月中下旬播种。苗期温度控制在 18~ 20 ℃,尽量少
浇水 ,2片叶以后适当追肥和叶面喷肥 。苗龄 40 ~ 45 d ,有 5
~ 7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6] 。
朝鲜蓟种子种皮较厚 ,在播种前要进行催芽处理 ,其技
术难度较高 ,普通农户很难掌握。目前 ,朝鲜蓟穴盘工厂化
育苗技术已比较成熟[ 7~ 8] 。因此 ,朝鲜蓟的栽培可采用“公
司+农户”的模式 ,由公司进行工厂化育苗 ,农户种植。但该
模式育苗成本高 、移栽时幼苗易损坏 、缓苗周期长等。鉴于
此 ,有专家提出了朝鲜蓟催芽直播栽培技术 ,避免了育苗后
定植的过程 ,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该方法存在大田出苗
不齐 、出苗率不高等问题 ,有待进一步研究[ 9] 。
3.2 分株繁殖 朝鲜蓟若用种子繁殖 ,成苗慢 ,且由于种子
是异质型 ,播种后田间形状变化大 ,不能保证品种的优良特
性 ,所以生产中多用分株繁殖[ 10] 。南方地区 9 ~ 10月上旬选
择健壮的母株掘取其分蘖 ,把大的分蘖苗连根直接定植于大
田 ,把小的分蘖苗按 15cm 见方栽于苗床培育 ,入冬前用塑料
薄膜棚覆盖防冻 ,至次年 3月下旬 ,带土掘起定植于大田[ 11] 。
北方地区在秋末霜冻前 ,将母株连分蘖苗 、根群一起掘出 ,将
根部 5片叶以上的大分蘖苗切下 ,假植于预先挖好的壕沟
内。壕沟宽约 1.3 m ,深 1.5 m 。假植深度以刚埋过植物生长
点为度 ,严冬前再撒一层潮土。保持沟内温度 2~ 3 ℃,看气
温情况覆盖草帘防冻。早春气温转暖时要经常检查放风 ,晴
天温度过高时揭去覆盖物 。5片叶以下的小苗切下栽在日光
温室苗床中 ,株 、行距 15 cm×15cm ,及时浇水追肥 ,室温 15~
20 ℃。待大田露地土壤解冻后掘出 ,分株带土定植[ 12] 。
3.3 扦插繁殖 朝鲜蓟扦插繁殖较少见 。有学者研究我国
南方地区可于 10月中旬 ,选择 1年生或多年生的粗壮枝条 ,
剪成 15~ 20 cm的枝段 ,剪去部分叶片 ,按株 、行距 15 cm×20
cm插于苗床 ,冬季注意覆膜防冻 ,翌春即可移栽定植[ 4] ;北
方地区目前尚未见报道。
4 定植
在苗高 10cm 以上 、具有 4~ 6片真叶时 ,即可定植 。定
植应选择土壤肥沃 、排水良好的地块 ,精细整地 ,耕深 25 cm
以上 ,除去杂草 ,平整后做畦 。定植畦应做成高畦 ,畦宽 170
~ 200 cm ,畦高 15~ 20 cm ,每畦种 2行 ,株距 100 ~ 130 cm ,栽
植深度 20 cm左右 , 3 750~ 5 250株/hm2。定植前每穴施入有
(下转第 10757页)
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7, 35(33):10737 ,10757                   责任编辑 罗芸 责任校对 李洪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7.33.062
  表 1 几种药剂防治褐飞虱效果
处理
ml、g/ hm2
药前
头/ 20丛
药后3 d
残留虫量∥头/20丛 防效∥%
药后 7 d
残留虫量∥头/ 20丛防效∥%
药后 10 d
残留虫量∥头/ 20丛防效∥%
5%劲锐特 SC 750 635 132 92.25 27 98.43 10 99.44
CK 611 1 638 - 1 652 - 1 727 -
48%乐斯本EC1 500+3%啶米脒SC 150 2 045 166 95.19 22 99.44 947 79.38
CK 2 332 3 935 - 4 528 - 5 237 -
48%乐斯本EC1 500+25%扑虱灵WP 750 2 313 151 97.21 81 98.15 78 95.82
CK 3 284 3 841 - 3 112 - 1 327 -
水田块用水量应不少于 1 125 kg/hm2 。对于虫量高的无水田
块 ,先用 80%敌敌畏拌细沙土在中午撒施熏蒸 ,然后在傍晚
用毒死蜱等触杀强的农药对足水量 ,从田埂四周向内全田喷
雾 ,将爬到上部叶片的稻飞虱杀灭;三是水稻生长后期 ,长势
茂密 ,施药时要分行 ,使药液充分接触到虫体。
参考文献
[ 1] 丁锦华,苏建华.农业昆虫学[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 2] 刘家成 ,李钢 ,胡全胜.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办法与技术[M] .北京:中
国致公出版社 ,1995.
[ 3] 孙俊铭 ,李千和,陈军 ,等.江淮南部稻区稻飞虱发生规律、影响因素与
药控技术研究[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29(3):329-331,335.
(上接第 10737页)
机肥 2 kg左右 、硫酸钾 50 g左右 ,然后用泥土将穴口封好 ,苗
定植在离穴 20 cm处 ,以免引起伤根伤苗。定植时每株根际
放一把火粪灰 ,以利于幼苗恢复生长。定植时要边起苗 、边
定植 、边浇水 ,但浇水不宜太多 ,以免发生烂叶。
5 田间管理
定植缓苗后浇 1次水 ,促幼苗生长 ,待长出 2 ~ 3片真叶
时 ,开始追施薄肥 。一般每隔 15~ 20 d施 1次稀人粪尿或化
肥 ,每次追施人粪尿 3 000~ 4 500kg/hm2 加清水 6000~ 9 000
kg/hm2 或 45 kg/hm2尿素加清水 9 000 kg/hm2 稀释 ,在距离植
株 30 cm处环施。7 ~ 9月注意排水防涝和中耕松土 ,及时除
草。天气转凉后(10 ~ 11月),植株的营养生长再度旺盛 ,这
时要整枝(春季定植的分枝不多 ,不必修整),以利于通风透
光 ,并为翌年生殖生长打好基础 ,要将过多的分枝带根挖去。
9月中旬 ~ 11月上旬视天气情况浇水 2~ 3次 , 11月中旬以
后不再浇水 ,松土晒垄准备越冬。朝鲜蓟的植株在北方不能
越冬 ,入冬以后要采取保护措施 。初霜以后打掉叶片 ,刨松
垄土以降低水分;当气温降至 3~ 5 ℃时 ,割去植株的中上部
叶片 ,仅留基部 15 ~ 20 cm ,然后培土 10 cm厚 ,要北面高南面
偏低。上面再覆盖 15 ~ 20 cm厚的稻草或秸草 ,可在表层再
压 1层土以防风将秸草刮走。长江以南地区只覆土不压稻
草即可安全越冬。次年 2 ~ 3月随着气温回升生长加快 ,应
重施追肥 , 150 kg/hm2 尿素加水 7 500 kg/hm2 稀释追肥 ,4月
初视长势可酌情追施 1次。浇水量应根据天气决定 ,干旱时
应及时浇水 ,一般每 10 d左右浇水 1次 ,显蕾期尤其注意水
分供应 ,否则花茎及花蕾变小。遇多雨时 ,要及时排水 ,以防
积水烂根。一般于 4月抽薹 ,为促进 2 ~ 3级分枝 ,提高花蕾
数量和产量 ,在花蕾初现时应进行摘顶 。
朝鲜蓟的病害较少 ,主要为 7 ~ 9月易发生根腐病。防
治方法:雨后适时中耕松土并及时排水 ,如发现病株茎髓开
始腐烂 ,立即割去植株平茬 ,并撒 1层混合生石灰的干土消
毒。虫害有小地老虎与蚜虫等 ,小地老虎可用 90%敌百虫
800~ 1 000倍液或用辛硫磷 1 000倍液灌根防治;蚜虫可用
40%乐果乳剂 1 500倍液或毗虫琳 1 600倍液喷雾防治[ 3-6] 。
6 采收
朝鲜蓟作为蔬菜采收花蕾可于每年 5月上旬开始采收 ,
陆续收到 6月下旬。以种苞开放前 1~ 2 d采收为宜 ,过早产
量低 ,过迟商品价值低 ,以花蕾外部萼片青绿或淡紫色 ,具有
光泽 ,基部萼片欲开未放时最佳。鲜食时显蕾 15 d后采收 ,
制罐头时显蕾后 7~ 10 d采收。采收宜在早晨进行。用剪刀
从蕾苞下方剪下 ,分类存放或出售 , 50 ~ 100 g的小花苞用做
制罐头;100 ~ 350 g的花苞供鲜销 ,以生长 3年的植株产量最
高 ,单株可采花蕾 10 ~ 15个 。
供制酒 、药用茎叶在南方地区一年可收两季 ,上半年 4
月下旬 ~ 5月上旬采收 ,下半年 11月至 12月上旬采收 ,以上
半年产量较高 。平均产叶片 22.5 t/hm2 ,最高可达 37.5
t/hm2。北方地区每年 4月中旬至 5月中旬可采收 3次 ,以显
蕾前收割叶片质量较好[ 12] 。
朝鲜蓟一旦栽植成功 ,可连续收获 10~ 15年 ,但为了保
持高产优质 ,一般种植 4~ 5年就要重新换地再种 。
参考文献
[ 1] 白 雪,张建丽,何洪巨.朝鲜蓟的营养与保健功能[ J] .中国食物与营
养 ,2005(11):47-49.[ 2] 王天轶 ,王云志.洋蓟叶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J] .中草药 , 2006 , 37
(8):附 5-附7.
[ 3] 马成亮 ,陈文玲.朝鲜蓟的栽培技术[ J] .中国农业信息, 2004(1):33.
[ 4] 韦美芬.朝鲜蓟高产栽培技术[ J] .广西园艺 ,2003,47(2):30-31.
[ 5] 张红梅.朝鲜蓟的栽培[ 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2(12):31.
[ 6] 曹华.朝鲜蓟的栽培[ J] .西北园艺 ,2003(5):23-24.
[ 7] 侯丹英 ,王敏珍.朝鲜蓟穴盘工厂化育苗技术要点[ J] .西北园艺, 2006
(3):14.
[ 8] 马强 ,范文娟,金炳胜 ,等.朝鲜蓟工厂化育苗技术[ J] .西北园艺 ,2005
(3):14.[ 9] 许慧萍 ,常 荣.安宁市洋蓟催芽直播栽培技术[ J] .云南农业科技 ,2006
(4):25-27.
[ 10] 刘立功.朝鲜蓟的特性及繁殖技术[ 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3(9):24-
25.
[ 11] 马成亮.朝鲜蓟的栽培技术[ J] .中国农村科技, 2003(2):15-16.
[ 12] 田欣.朝鲜蓟的栽培技术[ J] .农村实用技术 ,2006(2):22-23.
1075735卷 33期           许 蓉 2006年六安市褐飞虱大发生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