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优良生态型经济观赏树种——香茶藨子



全 文 :园林绿化 Garden &Landscaping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49 








 






优良生态型经济观赏树种———香茶藨子
王志涛
(青海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西宁 810016)
[摘要] 叙述了优良生态型经济观赏树种-香茶藨子的形态
特征、生态习性、观赏价值和绿化作用,并对其繁殖方法和发展
前景进行综述。
[关键词] 生态型 经济 观赏树种 香茶藨子
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镇园林绿化也随之
迅速发展,然而由于西北干旱地区自然条件差,城市绿化适宜
栽植的品种少,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绿化景观。从同类地区科学
引进一些优良品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它不仅可为特殊
立地条件下的绿化提供植物品种,丰富城市绿化物种多样性,
而且还将丰富景观多样性,进一步提升绿化效果。香茶藨子
(Ribes odoratum Wendl.)就是在多年从事林木引种的过程中
筛选出的集观叶、观花、观果为一体,具有较高抗逆性的优良园
林绿化树种。
1 形态特征
香茶藨子(Ribes odoratum Wendl.)为虎耳草科茶藨子属
落叶灌木,高1~2.5m。当年生小枝圆柱形,淡黄褐色,老枝黑
褐色稍 片 状 剥 裂。单 叶 互 生,叶 片 卵 圆 形 至 圆 肾 形,长
4~10cm,宽3~6cm,掌状3~5深裂,裂片先端具粗齿,叶基
楔形,全缘,幼时两面均具短柔毛,并常有腺体,成长时柔毛渐
脱落,至老时近无毛,8~9月叶片由绿变红。总状花序长4~
10cm,具花5~10朵,花两性,芳香,具叶状苞片,花萼筒管状
细长黄色,长约1.2~1.5cm,上部5裂外翻。花瓣小,长约
3mm、浅红色与萼裂互生。浆果球形,长约0.9cm,熟时紫红色
或黑色,每个浆果中有种子20~60粒,种小椭圆形。花期5-6
月,果熟期7-8月。
2 生态习性
茶藨子属植物,全世界约有160种,我国有59种30个变
种,青海省有11种1个变种[1]。香茶藨子原产北美洲。生于
山地河流沿岸,适生范围较广,在原产地北纬37°-北纬59°的
大部分地区均可生长。我国辽宁(沈阳、大连、熊岳)和黑龙江
(哈尔滨)等地公园及植物园中均有栽植[2]。香茶藨子性喜光,
耐寒、有一定耐旱性,耐瘠薄及轻碱土,怕涝,在排水良好的疏
松土壤中生长良好,萌蘖性强,耐修剪。花艳且有香味。
3 观赏价值及其在绿化中的应用
香茶藨子生长迅速,枝条发达,分枝多,耐修剪,可在短期
作者简介:王志涛(1972-),副研究员,现从事林木引种、育种等
工作。
致谢:样品的测试数据由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测试分析中心实验
室完成,特此致谢。
内达到较好的树形;叶掌状3~5深裂,叶形美观,秋季变红;春
季开花时艳丽的黄色小花布满全株,芳香四溢,是很好的蜜源
植物;果期黑色浆果挂满枝头,又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是春观
叶、夏观花、秋观果、叶的良好园林观赏花木品种。宜丛植于草
坪、林缘、坡地、角隅、岩石旁,也可作花篱栽植。
4 繁殖方法
4.1 播种繁殖
种子于8-9月份采收,香茶藨子种皮坚硬且外有酸性物
质,用30℃热水浸种24h,混以3倍湿沙在25℃条件下催芽
20~30d,然后4℃层积2个月左右,再进行高温催芽(25℃)
直至萌动。4月初至5月下旬为最佳播种时间。采用条播的播
种方式,在整好的高20cm、宽1.2m的床面上开沟,沟间距20
cm,沟深2cm左右,播后覆土0.5cm,并覆盖草帘保湿、保温。
播后20d左右即可出苗。为了能早播种、早出苗、提高出苗率,
可利用塑料小拱棚增温,出苗率可达到60%以上。
4.2 扦插繁殖
4.2.1 嫩枝扦插 嫩枝扦插时间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中
旬。在塑料大棚内做宽1.5m,高20cm的低床,床内铺10cm
厚的细河沙,并用0.1%~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喷洒消
毒。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枝条作插穗。将插穗剪
成10~15cm,插穗上部留好饱满芽,距饱满芽1.0cm处平切,
下切口在距第一个芽0.5cm处剪成马蹄形。尖端留1~2片
叶子,并将其剪去1/2~1/3。扦插前将剪好的插穗浸入100
mg/kg ABT6号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h,用与插穗等粗的木签
在插床上打孔,株行距为5cm×10cm,扦插深度为插穗的1/2~
1/3,压紧插穗周围的土壤,然后浇透水。期间用15%多菌灵粉
剂0.067%浓度的溶液喷洒1~2次[3]。1个月左右形成愈伤
组织,成活率达到50%以上。
4.2.2 硬枝扦插 硬枝扦插的插条在入冬以前采集。从生长
健壮的母树上剪取基生枝,每50~100枝捆成一束,埋在假植
沟或地窖的湿沙内,在春季萌芽之前取条。扦插地于头年准备
好,作成宽1~1.5m南北向的苗床,耙平,覆膜。当苗床土温
升到6℃时进行扦插。将插条剪取12~15cm的插穗,保证插
穗上在2个以上芽。剪好的插穗可直接插到苗床上,株行距为
8cm×10cm,土面只露顶芽。插穗的倾斜度约为45°,插后轻
轻镇压。
插后2~3周生根,扦插成活率可达到70%以上。期间易
感白粉病,可用12.5%特普唑0.04%~0.05%浓度的溶液,连续喷2~3
次。烂 根 病 要 及 时 拔 出 病 株,或 用 生 石 灰、硫 磺 粉
对土壤彻底消毒。防治蚜虫、螨可在春季芽萌发前用5°石硫合
DOI:10.13456/j.cnki.lykt.2012.08.030
园林绿化 Garden &Landscaping
50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锥花小檗的发芽试验及应用研究
周淑芳1 朱元龙2
(1.兰州园艺学校 兰州 730060;2.甘肃省陇西县林业局 甘肃 陇西 748100)
[摘要] 概述了锥花小檗在甘肃省陇西县的天然分布区,以及
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通过在塑料大棚与实验室不同环境条
件、实验室有阳光和无阳光条件的对比发芽试验,提出了锥花
小檗生产实践中较为理想的播种及育苗的方式方法,并提出锥
花小檗是干旱地区尤其是西北干旱地区较为理想的护坡绿化、
荒山绿化、水土保持的树种,同时锥花小檗因绿叶、黄花、红果
均具观赏性,地上部分生长又极为缓慢,在园林绿化上是较理
想的色块树种。
[关键词] 锥花小檗 发芽试验 利用
锥花小檗(Berberis aggregata Schneid.)又名猫儿刺,为小檗
科小檗属半常绿、丛生型灌木,高1~1.5m,枝条密集,单株覆盖
度大,落叶丰富,根系发达,抗旱抗寒,耐瘠薄,极其适于在半干
旱区生长,其水保作用极其明显,同时可以作为观叶、观花、观果
植物,另外其果实可供酿酒、食用,树皮、根皮可药用。因此,它
是一种很好的林业及园林树种,是我国西北半干旱区水土保持
造林的优良乡土树种,是黄土丘陵沟壑区恢复林草植被的优良
灌木树种,但非常遗憾的是目前尚未被有效开发利用,其主要原
因是因其种粒细小、成苗速度慢,繁育技术要求较高。
1 自然分布及生境
锥花小檗(B.aggregata)是小檗科小檗属(Berberis L.)植
物。在甘肃陇西县主要分布在渭河南部的土石中山二阴区,多
分布在强阳坡、贫瘠的山坡及石崖处、林缘路旁、地埂,为半常
作者简介:周淑芳,兰州园艺学校讲师,长期从事园林园艺教学
工作
绿灌木。
陇西县地处甘肃省中部,位于东经104°19′-104°53′,北纬
34°51′-35°22′之间 ,四季变化明显,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干
燥。年温差大,最高达31.8℃,最低-15.2℃,多年平均气温
7.7℃;降水量年际差异大,且主要集中在7-9月,多年年平均
降水量450.7mm,蒸发量却高达1 440mm以上;年平均无霜
期146d,绝对无霜期仅有97d。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
气候。植被属农牧过渡带。
2 生物学特性
锥花小檗为半常绿灌木,分枝密,枝棱显着,具多数黑色疣
点,2年生枝无毛。枝刺三叉,细瘦,棕黄色,长8~20mm。叶
4~15个簇生,近革质,矩圆状倒卵形或披针形,长1~2.5mm,
先端钝有短尖;基部渐狭,缘具3~8个疏生刺状齿,网脉显。
花小,淡黄色,多数密生,或成近无总 梗 的 圆 锥 花 序,长
1~2.5mm,胚珠2。浆果灰红色。花期7月,果常经冬不落。
3 发芽试验
锥花小檗试验种子采自陇西,其种皮淡黄色至紫红色,千
粒质量7.9g,126粒/g,净度96%;种子小麦粒状,一侧扁平,
一侧隆起,长径3.1~3.9mm,短径1.3~1.8mm,种皮光滑,
质地较坚硬。
3.1 实验设计
6月塑料大棚盆播发芽试验4个重复,实验室室温盆播4
个重复,基质用泥炭土;同期室温培养皿有、无阳光对照试验两
组各两个重复;9月室温、阳光条件下,培养皿中发芽试验6个
重复。
剂喷雾;或在展叶后用20%三氯杀螨醇0.067%~0.1%浓度的
溶液防治。秋天即可出圃。
5 发展前景
香茶藨子由于其适应力强,管理粗放,观赏性好,在城市园
林绿化及生态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茶藨子与树莓、蓝莓、山葡萄、沙棘等尚未被完全开发的野
生山果一起并称为第三代水果,因其高营养、保健功能强、风味
天然、无污染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重视[5]。通过测
定,香茶藨子果实中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为:维生素 C 含量
969.77mg/kg、多糖含量0.95%、总黄酮0.32%、钾(K)含量
1.38%、锌(Zn)含量14.47mg/kg,17种氨基酸总量0.986%。
可与同属的黑加仑(黑穗醋栗)相媲美,具有很好的发展利用
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耀阶,等 .青海木本植物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223-237.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4.
[3] 段新满,邸艳君,魏庆云 .香茶藨子育苗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
2000(2):33.
[4] 杨秀玲 .浅谈青海省茶藨子植物分布现状及开发利用[J].青海
农林科技,2011(4):68-70.
[5] 周文志 .黑龙江省黑穗醋栗生产科研现状及前景展望[J].中国
林副产品,200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