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大岩桐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全 文 :大岩桐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杨海燕 , 傅玉兰 , 黄 新 , 夏慧敏 , 张志平 , 张春虹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6)
摘要 以大岩桐无菌苗为试材 ,进行增殖培养。经试验筛选出此阶段最适合的培养基 , 试管苗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2.0mg/LBA+
0.62mg/LNAA。实验表明 ,添加番茄汁抑制了试管苗增殖 ,添加活性炭抑制了试管苗的增殖和生长。
关键词 大岩桐;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中图分类号 Q949.77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6)05-0896-02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s Propagation of Sinningia Speciosa
YANGHai-yan et al (College of Forestry and Horticulture ,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 Anhui 230036)
Abstract A lots of shoots of simingia speciosa from the aseptic young plantlets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were produced.The best medium was:MS+
BA 2.0 g/L+NAA0.62 mg/L.Tomato juice and active carbon could promote the plantlets.
Key words Sinningia Speciosa;Tissue culture;Medium
  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又名落雪泥 、巴西芙蓉 ,为苦
苣苔科苦苣苔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 ,春末至秋初开花。原
产于南美巴西等国 ,已广植于世界各地。大岩桐叶大而肥
厚 、对生 ,密集于茎基部 ,密生柔毛 ,花腋生 ,侧向开展 ,花冠
大呈钟型 ,有单瓣与重瓣之分 ,花色有红 、粉 、白 、紫等色 ,极
为艳丽 ,是重要案头观叶观花小型花卉[ 2] 。
大岩桐为异花受粉植物 ,种子量少 ,且种子繁殖的后代
难以保持原有的优良种性 ,种子繁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常
规繁殖需要较好的温湿条件 ,繁殖速度慢 ,管理养护较困
难[ 3] 。利用组织培养可大大提高繁殖速度 ,且能保持品种的
优良性状[ 4] 。笔者利用组织培养手段对大岩桐进行了快繁
技术研究 ,以期为批量生产大岩桐优质种苗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用该实验室经初代培养后获得的生长健壮的
大岩桐幼嫩小苗为试验材料。
  表 1 大岩桐试管苗增殖培养基
试验组 基本培养基 植物激素浓度∥mg/ L
BA KT NAA
天然提取物
番茄汁 活性炭
1 MS 1.0 0.1
2 MS 1.0 0.3
3 MS 1.0 0.6
4 MS 1.0 1.0
5 MS 2.0 0.1
6 MS 2.0 0.3
7 MS 2.0 0.6
8 MS 2.0 1.0
9 MS 1.0 0.1
10 MS 2.0 0.1
11 MS 2.0 0.1 1.0
12 1/ 2MS 1.0 0.1
13 MS 3.0 0.1
14 MS 1.0 0.1 2.0
15 MS 1.0 0.1 4.0
1.2 方法 以MS、1/2MS为基本培养基 ,采用BA 、KT 、NAA 3
种植物激素 ,添加不同量的番茄汁和活性炭 ,共设计 15种不
同的培养基(表 1),探讨最适的激素配比 ,并研究番茄汁和活
性炭在增殖中的作用。在无菌条件下将试管苗基部切去 ,茎
顶端留有 2片小叶 ,整株约 1 cm左右高 ,将其接种于诱导大
作者简介 杨海燕(1980-),女 ,安徽合肥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花
卉组培及培育技术。
收稿日期 2005-11-17
岩桐试管苗增殖的 15组培养基上 ,每组 6瓶 ,每瓶 2株 ,重复
3次。30 d后统计其增殖状况。
1.3 培养条件 各组培养基中均添加食糖 3%、琼脂 0.8%。
pH值为 5.8 ,温度为(25±2)℃左右 ,光照强度为 2 300 lx ,光
照时间为 12 h/d ,湿度为 60%~ 70%。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培养基对试管苗增殖和生长的影响 以MS 和
1/2MS为基本培养基 ,添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相同 ,均为1.0
mg/L BA+0.1mg/L NAA ,比较其对试管苗增殖及生长的影
响。结果表明(表 2):MS 对试管苗生长影响较 1/2MS更显
著 , 1组试管苗主茎高为 3.9cm ,明显高于 12组(在 1/2MS培
养基)的试管苗(高 2.6 cm),并且新生侧芽也较长 ,叶色也较
1/2MS培养基中培养的深;从增殖方面看 ,MS对试管苗增殖
的促进作用也比 1/2MS显著 ,新生侧芽数可达 6.0个。
  表2 基本培养基对试管苗增殖和生长的影响对比
试验

培养

新生侧
芽个数
侧芽长
cm
主茎粗
cm
主茎高
cm
叶片
数 叶色
生根
情况
1 MS 6.0 2.2 0.23 3.9 36.3 深绿 无
12 1/2MS 4.3 1.9 0.23 2.6 43.1 绿 少量
 注:少量为 2~ 3根 ,一般为 4~ 10根 ,较多为 10根以上 ,下表同。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试管苗增殖和生长的影响 植物生
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对试管苗的增殖及生长的影响极为
显著 ,在不含激素的培养基上 ,几乎没有芽的增殖 ,但各种植
物生长调节剂在高浓度时又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5] 。
实验表明(表 3):①细胞分裂素 BA对试管苗增殖的促
进作用明显大于 KT对其的影响 ,在同浓度 0.1mg/L的NAA
下 ,BA的月增殖倍数为 6 ,KT仅为 3.2 。在 BA 和NAA的组
合中 ,试管苗月增殖倍数随 BA浓度升高而增大 ,当浓度为
1.0mg/L时 ,月增殖倍数为 6.0 ,当 BA为 3.0时 ,增殖倍数高
达 10.0 ,但长出的侧芽和主茎均较矮 ,新生侧芽平均高度仅
为 1.1 cm 。②NAA浓度的大小对试管苗增殖作用也很明显 ,
一定量的NAA促进了试管苗的增殖 ,反之则抑制了试管苗
的增殖 ,促进了新的愈伤组织的生成。当 BA浓度为 1mg/L
时 ,NAA的浓度为 0.3mg/L的月增殖倍数 ,试管苗的整体生
长状况都相对NAA浓度为 0.1、0.6 、1.0mg/L的要好。③在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为 10∶3的情况下 ,同时增加二者浓度 ,
增殖率会上升 。
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6, 34(5):896-897                    责任编辑 罗芸 责任校对 罗芸
综上可认为:大岩桐试管苗增殖培养基以MS+2.0 mg/L
BA+0.6mg/LNAA为最佳 ,其中生长的试管苗不仅新生侧芽
较多 ,且高而壮 ,利于下步移栽。
 表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试管苗增殖和生长的影响
组号 侧芽个数
侧芽长
cm
主茎粗
cm
主茎高
cm
叶片数

生根
状况
月增殖
倍数
1 6.0 2.2 0.23 3.9 36.3 无 6.0
2 8.1 2.0 0.19 4.8 35.4 少量 8.1
3 4.9 2.9 0.20 4.5 30.9 一般 4.9
4 4.1 3.6 0.20 4.9 32.0 较多 4.1
5 8.3 1.8 0.30 4.0 34.0 一般 8.3
6 8.7 2.4 0.22 4.3 35.0 较多 8.7
7 8.9 2.7 0.29 5.7 37.0 少量 8.9
8 5.3 3.0 0.27 4.1 33.0 较多 5.3
9 3.2 1.4 0.30 5.4 31.0 少量 3.2
10 3.6 1.2 0.37 4.9 30.0 少量 3.6
13 10.0 1.1 0.41 3.6 38.0 少量 10.0
 注:为试管苗培养 30d的实验结果。
2.3 有机添加物对试管苗增殖和生长的影响  在几组MS
+BA1.0mg/L+NAA 0.1mg/L的增殖培养基内(1、14、15组)
分别添加 0.2%、4%体积的番茄汁 。由表 4可知 ,番茄汁的
添加并未促进大岩桐试管苗增殖 ,主要由于番茄汁体积的增
加 ,促使试管苗基部产生了大量的愈伤组织 ,抑制了芽的分
化和生长。随着番茄汁体积的增大 ,试管苗的侧芽明显增
长。当番茄汁体积达到 4%时 ,侧芽长达 5.1 cm ,但是 ,随着
番茄汁体积的增大 ,试管苗的主茎逐渐变细 ,这样造成试管
苗节间过长 ,茎杆柔弱 ,不利于生根培养和移栽 。综上所述
可认为:培养基中添加番茄汁不利于大岩桐试管苗增殖 ,但
对侧芽伸长有促进作用 ,且以 2%的浓度为最适宜。
2.4 活性炭对试管苗增殖和生长的影响 活性炭可防止植
物组织自身的酚类物质分泌和变褐老化 ,可以减少一些有害
物质的影响[ 5] 。实验表明 ,活性炭对大岩桐试管苗的增粗 、
增高与增殖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如表 5所示 ,未添加活
性炭的 10组 ,月增殖倍数为 3.6 ,主茎高为 4.9 cm ,添加了活
性炭后(11组),大岩桐试管苗月增殖倍数降低为 3 ,主茎高
仅为3.2 cm ,且叶色偏黄 ,此外新生侧芽的长度 、主茎粗 、叶片
数都比未加活性炭时差。
  表4 番茄汁对试管苗增殖和生长的影响
组号 侧芽个数
侧芽长
cm
主茎粗
cm
主茎高
cm
生根
状况
愈伤组织
体积∥cm3
番茄汁
体积∥%
1 6.0 2.2 0.23 3.9 无 0.21 0
14 2.3 3.6 0.18 4.1 有少量 0.39 2
15 3.0 5.1 0.14 5.0 有少量 0.61 4
  表5 活性炭对试管苗增殖和生长的影响
组号活性炭
g/ L
新生侧
芽数
侧芽长
cm
主茎粗
cm
主茎高
cm
叶片
数 叶色
月增殖
倍数
10 0 3.6 1.2 0.37 4.9 30.0 深绿 3.6
11 1 3.0 1.1 0.20 3.2 28.0 黄绿 3.0
3 结论与讨论
(1)实验中 ,MS基本培养基对大岩桐试管苗的主茎 、侧
芽生长 ,试管苗增殖及整体状况的促进作用都较 1/2MS 基本
培养基显著。细胞分裂素 BA对试管苗增殖的促进作用明显
大于KT;随BA浓度升高 ,试管苗新生侧芽数不断提高 ,该试
验 BA最大用量为 3.0mg/L ,超过 3.0mg/L还需进一步研究;
增殖倍数并不随着NAA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提高NAA的浓
度 ,促进了愈伤组织明显增大 ,抑制了侧芽萌发。
(2)活性炭对大岩桐试管苗的增殖和生长有抑制作用;
而番茄汁一定程度地促进了侧芽的伸长 ,抑制了其增殖和茎
增粗生长 ,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3)实验表明 ,大岩桐试管苗增殖最佳配方为:MS+2.0
mg/L BA+0.6mg/LNAA。
参考文献
[ 1] 王福银.重瓣大岩桐快速繁殖试验[ J] .江苏林业科技 ,2000, 27(4):26-
28.
[ 2] 黄小荣 ,蔡玲 ,苏煊.大岩桐的组织培养[ J] .广西林业科学 ,2001,30(3):
132-133.
[ 3] 杜启兰 ,赵秀芳,陈景秀.大岩桐的组织培养技术[ J] .山东林业科技 ,
2002(2):41-42.
[ 4] 潭文澄 ,戴策刚.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7.
(上接第 893页)
  选择生物防火树种不仅要从其防火能力 ,还要看其生
态学特性 、分布的立地条件及经济性状等综合方面 。例如
木荷抗火性很强 ,此树种分布的海拔跨度大(在皖南最高可
达 1 000 m ,且生长较好),耐瘠薄 ,适宜在酸性土壤上生长 ,
树冠浓密 ,林下杂草极少 ,凋落物分解较快 ,木材材质较好 ,
是皖南林区的首选防火树种 。油茶抗火性强 、耐瘠薄 、耐干
旱 ,适宜在酸性土壤上生长 ,茶油为优良保健油 ,国内外市
场需求量大 ,作为防火树种 ,既起防火作用 ,同时经济效益
显著 ,可作为皖南林区的主要防火树种 。青冈栎 、甜槠 、石
栎 、小叶青冈 、包石栎 、苦槠 、厚皮香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代
表种中的一部分 ,通常生长于湿润 、肥沃的环境中 ,抗火性
能较强 ,其中青冈栎 、甜槠 、石栎 、苦槠木材用途较广 ,材质
坚硬 ,这些树种常与杉木 、马尾松 、毛竹形成天然混交林 ,林
分抗火性能强。栓皮栎 、麻栎 、小叶栎一方面因其防火能力
强 ,另一方面因其适应性和改造环境的能力也很强 ,是立地
条件较差的丘陵地带重要防火树种 。茶树属经济树种 ,适
应性也较强 ,作为防火树种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红楠 、
香樟 、檫木抗火性弱 ,不宜作防火树种。杉木 、马尾松 、湿地
松最易燃烧 ,应尽量营造针阔混交林 ,以提高林分的抗火性
能 。生物防火措施主要包括营建防火林带 、营造针阔混交
林 、加强林分管理以减少林地可燃物等 ,是一项综合性措
施 ,需要长期深入的研究和摸索。
参考文献
[ 1] 陈存及 ,何宗明.37种针阔树种抗火性及其综合评价的研究[ J] .火灾
科学, 1994,3(1):42-51.
[ 2] 舒立福 ,田晓瑞,寇纪烈.广西大桂山区防火树种的选择研究[ J] .林业
科学, 1999,35(1):69-76.
[ 3] 舒立福 ,田晓瑞,李惠凯.防火林带研究进展[ J] .林业科学 ,1999,35(4):
80-84.
[ 4] 徐六一 ,罗宁 ,刘桂华,等.安徽省防火树种的选择及评价研究[ J] .安
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32(3):349-351.
[ 5] 裴喜春 ,薛何儒.SAS及应用[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158-
163.
[ 6] 袁嘉祖 ,冯晋臣.模糊数学及其在林业中的应用[M] .北京:中国林业出
版社, 1988:147-169.
89734卷 5期              杨海燕等 大岩桐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